心理学的学派有那些,什么是自圆心理?
导读:本文介绍了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这些流派都着重研究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略了其他环节。文章呼吁人们对这些流派进行更加全面、整体和本质的研究。如下为有关心理学的学派有那些,什么是自圆心理?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学的学派有那些
心理学流派大致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这些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下面对这些流派进行逐一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外化的一个表现(行为)进行研究。心理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动作,从而产生行为。心理的这种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心理发挥作用的主要而且明显的渠道。心理发挥作用的方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面语言和眼神等。实际上,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行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被优先发展而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
体态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为就好比太阳,行为掩盖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们往往是从明显而突出的部分着手来研究的,所以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甚至以研究行为来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位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胀。行为主义心理学只是对心理的一个外在现象的研究,心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言谈、书面语言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
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侧重方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比如边骑自行车边看风景,骑自行车的行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入潜意识。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压入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
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人类适应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力。人如果同时要意识到并控制这些活动,人就会被这些活动累死,更无论生存与发展了。这些被压抑在潜意识的运动一旦出现不正常,就会返回到意识层,重新被意识主动积极的调控。
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人都有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出发,认为人人都要发展和完善自己,都有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心理。是人的正常合理需求的反映。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人的发展需求的实现过程,即旨在探讨人性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该心理学主要观点是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潜力,这实际上是人的发展需求的反映。
一句话,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着重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心理学,而这仅仅是心理学一个很小的一个方面。存在心理学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独立的个人心理与世界的关系,偏重个人心理的独立性,探讨独立个人存在的整体经验。该心理学本质是偏重研究个人心理在世界环境中的整体的变化规律。完形心理学采用整体论观点解释知觉,认为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超感觉的整体经验。其核心观念是“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这实际上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自组织过程和结果。吃饭成长的人并不等于原初的人与饭的叠加;获取知识的人并不是人与知识的总合,知识被已有知识重新组织,然后被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神经系统在刺激的作用下,其结构也被或隐或显的改变。知觉就是对几种感觉经过类似的组织化而形成的,是对几种感觉的整体反映,虽不等于感觉之和,但感觉是知觉必备的素材和“原料”。这种自组织化的结果是表现出整体性,即完形性。
一句话:完形心理学侧重的是心理的自组织性,是对心理的自组织现象和结果的研究。认知心理学主要侧重人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即研究人是如何获取知识的,是研究人获得知识过程的心理学,对情绪,能力及性格等心理现象研究较少,更无论意志、动机和需求等现象。结构主义心理学侧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意识的结构,这是受物质结构论影响的结果。
由于心理的极高的流变性、复杂性和高度的自组织性,要用单纯的实验来精确化意识的结构,在现有科学水平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该心理学充分发挥了“砖”的作用,引发对心理学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研究,引出了心理学上许多“玉块”。功能主义心理学是作为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对立物出现的,着重探讨个体适应环境时所产生的心理功能。
随着结构主义的衰落,该学派也自行消失
2、什么是“自圆心理”?
自圆心理又叫“紫格尼克效应”,最初由一位叫紫格尼克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他做了一个实验:给13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让他们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对这些孩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
紫格尼克得出结论: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我们也可以试一下,画一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瞄一下这个圆,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这就是自圆心理。
自圆心理在人类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它对人们的工作、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一面。
如果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自圆心理对学习的影响,充分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克服消极的影响,将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积极的自圆心理是促使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强大内驱力。“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学习时,一般都有着把任务完成的欲望,当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达到一个目标时,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会比较兴奋,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弗洛伊德的学生和弟子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后人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将其分为几个阶段: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⑵新精神分析学派,又称为新弗洛伊德学派,主要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⑶后精神分析学派,又称为后弗洛伊德学派,主要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和海默德的自体心理学派等。
还有学者将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发展分为四个支流:A:新弗洛伊德学派(主要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B:后弗洛伊德学派(主要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和海默德的自体心理学派等);C: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派(主要指霍妮和弗洛姆的理论);D:客体心理学派(主要指玛勒等的客体关系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前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精神层次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二、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在诸多人格理论中,有一些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部分,这些理论都可称为人格结构理论。
较著名的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结构模型(精神分析流派)、新精神分析流派的诸多理论、汉斯·艾森克的人格层级模型(特质流派或生物学流派)、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人本主义流派)。应注意,现阶段人格结构理论都属于假说,实证基础都并不十分足够。近期人格心理学界未提出新的较优的人格结构理论。
三、性本能理论
本能理论是著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论。
4、自体心理学中的“移情“与精神分析中的“移情“的区别是什么?
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移情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自体心理学里科胡特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自体客体,于是就有了自体客体移情的概念。
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简单地说自体客体所提供的镜像移情和理想化移情可促使病人激发和找出自体客体经验,来补偿发展中的缺失。也就是所谓共情的作用。 不要抠的太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