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孩子的心理状态?如何帮孩子调节情绪
导读:本文介绍了如何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包括耐心对待孩子、积极暗示孩子、多参加活动以及与孩子分享快乐等。文章也强调了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如鼓励孩子与人分享快乐、宣泄情绪以及寻求解决办法等。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健康成长。如下为有关如何改变孩子的心理状态?如何帮孩子调节情绪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如何改变孩子的心理状态?
要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关键还在于父母或成年人的教养方式要适合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1、耐心对待孩子,不要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不敢大声说话等,家长也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作出太强烈的反应。
2、和孩子一起感受快乐。例如给孩子讲讲笑话和幽默故事,互相开开玩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带孩子出去玩等等。
3、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如下棋、弹琴、识字、计算、旅游等。
4、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一类的语言,避免使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的地位。
七、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年龄比他略小一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相互帮助。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成年人能积极引导,他们就会健康地成长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愉快,好运常伴!
2、如何帮孩子调节情绪
对于两岁以上的宝宝,要开始有意识地让其学会用更为积极的方式来调节情绪:感到快乐,要学会与人一起分享;感到生气,要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宣泄;感到伤心,要向其他人求助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感到害怕,要学会找出令自己害怕的原因并试图解决。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情绪,得到东西高兴,失去了就伤心,做家长的只要合理的引导,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分享她的快乐和不快乐,《布奇乐乐园》里有关于调节孩子情绪的表达心情的小故事,布奇高兴的时候会唱歌跳舞,阿迪在生气的时候会撅嘴跺脚,莫莫生气的时候会哭等等,这些都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法。让孩子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3、孩子情绪化,父母应该怎么做?
“你哭,你哭,再哭的话妈妈不要你了”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闹啊,闹又不能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好说不行吗?”
晚上好,又到了每周五的考拉夜话时间。应该不少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说以上这些话吧。
因为孩子容易情绪化,很多时候会影响到家长的情绪,特别是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家长很容易也失控,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或做出伤害孩子的事。
其实管控情绪已然是一门学问,无论对什么年龄段的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研究表明,大脑中负责情绪控制和自我平静下来的前额皮质部分,在一个人长到20~25岁之前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可见,大人管理自己的发脾气行为尚且如此难,孩子更甚。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情商太低,动不动就发脾气、哭闹等等。其实这是家长对情商的误解。没错,情商高是指一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但控制情绪,不是说让自己什么都不表现出来,压抑在心里,不让任何人看出自己的情绪,这不叫情商高,这只是善于伪装自己。
真正的情商高是懂得寻找情绪的发泄口,不会不讲理地乱发脾气,发泄完自己的情绪之后会自己迅速调整好,告诉自己,我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我不会因为这些而被打倒,我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所以说,情商高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懂得释放情绪,再调整自己。
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商是一个逐步构建的东西,它们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作用重大。因为它是个人核心、人格构建的基础,孩子们一步步通过自己情绪释放来探知应该如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这个时候家长的逐步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从情绪唤起--情绪失控--情绪管控,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反复锻炼过程。
那么面对生活中孩子情绪化的情况,家长又应该怎么做呢?
1、先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
每个孩子都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很强烈的认知,习惯了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不满。
每次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都会经历一次对自身的失望和要崩溃的感觉。而每一次缝合起这些破碎感,重新体验到控制感以后,个体的安全感、自信自尊都会得到加固、升级。
所以,必须允许孩子体验到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如果你试图去阻止一个发脾气的孩子,其实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雪上加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纾解,积压在那里,他也就很难真正有心理空间去学会“有话好好说”。
而以后孩子的情绪会控制不被父母看见,委屈和愤怒都会翻倍。情绪长期不被看见,甚至被打压、被否认的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还可能重回早年的情境中,习惯用哭闹、撒泼、蛮横不讲理,甚至打砸东西等诉诸行动的方式去应对。
2、分析情绪产生原因,指出正确和错误的点
父母应该尝试去了解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但没必要过度惊讶或者呵护,别给他发脾气就能得到一切的错觉。父母了解原因之后,给孩子一个发泄情绪的空间。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可以对他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有什么你可以跟妈妈说,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决。
如果是孩子很无理取闹的情况下,父母不要一味责怪,其实孩子是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只是童年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们不会轻易认错,可以举个别人的例子,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告诉他,你可以表达情绪,但你要慢慢学会正确释放情绪,而不是觉得会哭就有糖吃。
在我们的小孩还没长成一个鲁莽的、情绪化的动物之前,多给以他们接纳和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采取共情的方式,反而更容易安抚对方,让较快地平和下来。
3最后给予孩子一个拥抱
当孩子已经流露出意识到错误的样子,我们应该及时给予一个拥抱,告诉他,其实我们都在,错了一起面对。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是,作为孩子的一个可靠的、有爱的容器而存在,这个容器可以暂且存放孩子的情绪,为孩子梳理自我提供了一个安全、可控的缓冲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父母温和且坚定的态度,父母接纳孩子情绪的行为本身,孩子都会逐渐吸收,并内化为自身接纳和成长的力量。
很多时候家长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很容易互相影响,以致于事情很小却发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或者最后即使事情得到解决,但是错过了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期。
作为家长,我们自己要学会纾解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起一个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孩子看到,父母也是有有情绪的时候,但他们是这样去解决调整的,这就是人生很宝贵的一堂课了。
让孩子明白:
“没有关系,我可以释放。”
或者是,“暂时的失控也没有关系,我能尽快调整自己。”
这样长大的孩子,也更不容易无故发脾气,即使发脾气,他也能较快地处理好,不至于造成情绪失控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孩子的情商教育比知识教育来得重要得多,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很好地处置自己的情绪,他才有可能在各个领域和处境游刃有余。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情绪化,并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4、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孩子的情绪
【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体验到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是他们对情绪的察觉还处于萌芽阶段,当他们遭到负面情绪时,往往采用哭闹、攻击、畏缩等最原始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
【孩子负面情绪形成的原因】
自我为中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这时候,他们的内心自我不可侵犯,一旦受到了侵扰,因为性格不同,表达的负面情绪也会不同。
【正确引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这是表达孩子内心需求的不满。如果有了父母的接纳,孩子就能正确的面对自己的情趣,而不是压抑或者排斥它。
【用文字和符号宣泄】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出来,如果孩子有情绪,让他直接表达出来,即使我们不认同,我们也一定要接纳和理解孩子,从而让孩子感觉他是被理解的。
【用运动的方式宣泄】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运动把能量疏导出去,我们可以带他们去爬山、跑步、踢球,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宣泄了情绪。
【用唱歌的方式宣泄】
有的孩子通过骂人来释放内在的情绪,我们可以教孩子大声唱歌,通过唱歌不仅能宣泄孩子的不良情绪,还能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
5、育儿心理//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对于引导和处理孩子的情绪,家长可以尝试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
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合理的宣泄方式,孩子和成年人都需要宣泄情绪,家长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宣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又或者可以进行运动,让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宣泄出去,负性的情绪需要疏导出去,不要憋着,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情绪一般都会比较激烈,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他(她)感兴趣的动画片里的主人公遇到这样的事情后,是怎样表现的,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吸取教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的成长起来。
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在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后,家长要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和孩子聊聊这件事情的利弊之处,尽量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去和他(她)交流,让他(她)明白这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那样做又会是什么结果,再让他(她)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结果,这样以后他(她)就会注意啦。
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一些小方法,在孩子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家长要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家长要教会孩子深呼吸,或是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呆一会儿,或者自己去数数字,等自己的情绪平稳后,再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言传身教,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关键还要看家长的做法。平常在家里的时候,不要动不动的就发脾气,开车的时候,遇到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人,不要大声的发出你的怒火啊,你自己都没做好,还能把孩子教好么?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从你自己的身上学到一些坏习惯。
6、如何让孩子控制情绪
在朋友家中无意看到一本书叫《我好生气》,里面讲述了孩子如何认识生气时候的感觉和教育孩子在生气之后应该怎么做。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真是如获至宝,因为豪豪那时候正处在terrible twos的阶段,动不动就发火,爱生气,爱大喊大叫。看着这本书,就好像找到了一个老师,让我有所感悟。书中说,生气是一种火辣辣的感觉,我觉得这个形容很贴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会生气是一种很正常地反应。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多看了几遍,因为这本书是中英文的,所以我也让老公看了一下。我自己觉得看本书对我自己的收获就是可以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情绪表达。以前每次看到豪豪发火,我都会很生气,觉得他脾气不好,无理取闹,后来我就一直苦找原因,而看完这本书后,我想生气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如果我生气的时候会怎么样?事实上,我生气的时候会比豪豪做出更多为了发泄而作的事情,而情绪在一个怒点时,如果可以有途经发泄掉,那不失为一个培养控制情绪的方法。书中有说,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该怎么办?用想的方式去打人,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地发泄,还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生气。这本书我在豪豪terrible twos表现非常明显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给他说一遍,用我自己理解的方法去帮助他理解他的一些极端情绪,然后告诉他怎么去发泄这些情绪。有的时候,我还会假装生气的样子让他来模仿我在生气的时候会做的事情,用间接的表演方式灌输给他正确的发泄途径。现在很多朋友看到豪豪都会发现豪豪的转变是很明显的,之前那些不讲理的皮性,如今已经消失了很多。刚才有一个博友问我,孩子脾气不好怎么办?这让我回想起豪豪那时候的这些反应,其实我已经忘记了豪豪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再随意发火,发脾气的。这几个月,他似乎已经找到了发泄的正确方法,我几乎没有听到他对着我大叫,所以我差不多都忘记了他曾经让我头疼的那些个日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terrible twos,每一个孩子会根据自己的性格表现出不一样的反应。父母遇到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担心。每一个孩子都会有成长的经历,我们要做的就是观察他的表现,找出对应有效的方法,在每一个阶段认真的帮助孩子去度过,教给他一些好的方法,磨练他的个性。就好比生气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启蒙教育书,如果孩子有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会提议父母去读读这本书。这一套情绪方面的书对我们家长也是很好的阅读刊物,有些方法我们是可以借鉴的。我曾经看到过有些地方说这本书适合3岁的小朋友看,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这本书更适合在terrible twos行为出现的开始,所谓对症下药,就是要在病症最初发现的时候开处方才是最管用的,不是吗?很多小孩就是因为在2岁的时候没有好好地被引导,就会把一些不好的表现继续延迟下去,虽说这些表现都是正常的,可是关键的还是要看我们做父母的是否用心去引导和帮助孩子。最后说三点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应对:第一,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充分的发泄,然后慢慢的冷静下来。第二,言传身教的方法,大人对孩子平时说话要注意,不要大喊大叫,这个时候的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强。你得大喊大叫会让他觉得大喊大叫并没有不对,一旦习以为常,以后就难纠正这个观念了。第三,找出尖叫的原因,帮助他控制情绪。孩子发脾气也不是没有缘由的,看看问题在那里,针对问题好好开解。
7、如何改变孩子的自卑心理?
家长可尝试采取以下几种调适措施来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1.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2.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3.提高自信心。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
4.体验成功。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
5,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
6.建立新的兴奋点。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
7.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
8.注意自我激励。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9.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
第一、自卑情结之形成。
自卑是一种失去人格尊严的劣等感。劣等感不是来自骨头,而是来自层次低下的家庭脚本。心理学家们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心理脚本,其家庭成员如同演员都是按照某种既定心理模式生活而不自知,不自觉。孩子从家庭里首先得到一种自我身分认定,一个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必定出自一个辈辈失败的父母、代代落魄的家庭。
自卑是童年负面情绪的精神积累。每个人都有自己童年时期形成的个人脚本。 在特殊条件下,自卑会变态为妄自尊大。妄自尊大是自卑者的一种心理反弹,是自卑的一个补充。
自卑的表现就是对他人或社会的恐惧。对社会恐惧是害怕被取笑。自卑的人总认为自己像个小丑,是个笑料,社会取笑便是对人格尊严的侵犯、贬损、虐待。心理学家们认为自卑是一切心理病变和精神失常的种子。
第二、改变自卑的办法。 自卑是被错误的认知所控制的。感觉这东西好可怕!感觉是一条边界,感觉是一种障碍,感觉是一条绳索,感觉是一个漩窝。气功师们总是用改变感觉来改善生理病变;心理学家们总是用转变感觉来改善心理病变。这叫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人是被自我感觉统治着的生物,只要自我感觉改变,整个世界就随着变化。要不断地注意感觉的正确性,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自卑是个人不断成熟的标志。一个成熟的人便是改变了、超越了家庭--童年负面的认知与感觉的人,能认清自己,能把握自己,能相信自己。她也就是一个不再自卑、对社会不再恐惧的人。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