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困境:如何解决?, 什么是心理健康?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09-12 18:42:07

导读: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困境以及解决方法。首先,文章指出提高心理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建构的基础。其次,正确认识自我和培养健全的生活情绪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到开发非智力因素和合理变通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心理调适的方法包括回避和变通。如下为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困境:如何解决?,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困境

1、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困境

首先,要提高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大学生人格建构的基础,它与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等一起构成完整的人格。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竞争的剧烈、事业的艰辛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每一个希望把握人生赢得发展的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没有良心心理素质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事业成功的。所以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更取决于她们自身的努力。只有努力来弥补由社会因素所致的后天失调,消除心理障碍,才能在矛盾中为自己的理想开辟道路。一切成就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因此,心里健康将成为人才的必备素质。面临瞬息万变的21世纪,快节奏和市场竞争,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她们更好的发展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心理方面的选修课、讲座、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其掌握调适的方法,提高受挫折的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大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其次,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他们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从而产生心理负担。因为自我评过高会产生盲目乐观、自以为是,这种自满心理不利于自身发展;自我评价过低,又会自卑心理,埋没自己。所以必须唤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她们加深对自身的把握,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作为知识大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引导他们树立现代知识大学生的形象,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培养健全的生活情绪。健全的生活情绪,是指受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强度与其情境相称,作用时间阴客观情况而转移的正常情绪反应。

最后,开发非智力因素。大学生能滞才成的关键是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但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则取决于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

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就必须受到一定的社会规范的制约和限制,这就要求个体要根据社会信息及时调整自己,有效化解心理矛盾冲突,尽可能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使之适应于社会的要求。

人们从接收一定的外界信息到作出相应反应,这中间有一个大脑根据以往的认知,对信息进行加工并产生相应的心理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有三个要素:一是外部信息的刺激;二是已有的心理认知的参与;三是个体心理的自我整合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外部信息所作的适应性反应并不总是成功的:个体的心理体验与原有的心理认知不一致,就会导致心理冲突。这种冲突,既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动力,也可能导致其心理应激(如彷徨、自责、压抑、痛苦、愤懑等)以及相应的肌体反应(如内分泌失调、失眠等),引发心理问题甚至身心疾病。

个体通过对外部信息接收角度和强度的转换,或对原有心理认知在重组、迁移、升华的基础上予以整合,使外部刺激与心理认知互为进退地实现协调一致,以避免心理矛盾冲突激化所造成的心理困境,这就是心理调适的重要方法——合理变通。

合理变通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回避——转移注意力,尽可能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灶。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灶。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

2、变通——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心理学上又叫合理化。就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的办法。弗洛伊德指出,常见的合理化有两种:一是希望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心理便否定该目的的价值或意义,俗称酸葡萄效应。二是未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俗称甜柠檬效应,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调适可借用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

3、转视——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并不是任何来自客观现实的外部刺激都可以回避或淡化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人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情绪体验,走出心理困境。

4、换脑——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

5、升华——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

人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往往与他们的消极心理固着有关。如何克服心理固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心理位移,即选择一种新的、高层次的、积极的、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心理认知固着代替旧有的心理认知固着,从而改变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心理升华法。“失败乃成功之母”、“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从失败的消极因素中,认识其中蕴涵着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个体奋起图强,取得成功的动力和契机。

6、补偿——改弦易辙不变初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们难免会由于一些内在的缺陷或外在的障碍以及其它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最佳目标动机受挫。这时,往往会采取种种方法来进行弥补,以减轻、消除心理上的困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补偿,就是在目标实现受挫时,通过更替原来的行动目标,求得长远价值目标实现的一种心理调适方式。

7、求实——切合实际调整目标。当实现目标过程中受挫时,就会产生心理紧张或痛苦,避免或缓解这种状况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及时切合实际调整自我,并变换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人生路上,如果所面对的无法改变,那就先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笔 : 耶爾

2、什么是心里健康?

2、什么是心里健康?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没私心杂念

3、什么是性心理健康?

3、什么是性心理健康?

性心理健康是超越少壮期的性抚育,是前进男女青春性心理卫生的重要途径,由于人是作为一个广泛的心身相同体对外 作用的,所以对性的适应也是整少数格的适应。青春一代性适应、性心理的壮实状况是否出色,不仅影响到广 大青春性心理的塑造和奠定壮实的性心理的基础,况且还是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魂魄礼貌的大问题。

超越性抚育。在我国良久以来,性抚育是一个禁区,往往露丑“谈性色变”的局面。其实,“食色 性也”,人的性欲是一种抬高属性,是康乐的生理现象。性抚育不不过性的抚育,况且是人的抚育,礼貌的教 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认为目前我们对性壮实的宣扬与抚育,也许是印记着在中国这块永世大地上“末了 一块封闭领地的开放”。

性心理健康的内容—性抚育对处于少壮期的广博男女青春更有特征重要的意义。通行性抚育,可以使他们知晓一些性的知识,正确看待少壮期露丑的一些性生理心理现象,对性欲轻浮继续理智的态度,使他们学会防卫亲身,调节亲身, 危害亲身,发展和妥善亲身,更好地避免在成长发育期间引起性生理疾病和性心理掩盖。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恋 爱婚姻和毕生好运,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社会的角度看,性抚育对于提升青少年的性道德,避免性罪错、建设 性礼貌也有普遍意义。

性心理健康的内容—在我国一般把青少年的性抚育又称作少壮期抚育,抚育的内涵概括地讲笼统有性生理抚育、性心理抚育和 性道德抚育,具体包罗德、智、体、美几个方面。

1.性德育抚育。主要指抚养青少年以社会文化所哀求的,以社会主义道德为限度的处罚关于自己性的各方 面的问题。比如,怎样结识异性益友,怎样见解选用恋人,怎样搞好夫妻、家庭影响,防治性罪错问题等等。

2.性心理健康的内容—性智育抚育。主要指授给关于性器官、性发育、性举止、性生殖以及性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罗杰斯的关于性心理健康的标准适用于所有的成年人。对于我国具体情况,健康的性心理应当包含以下一些具体内容:

(1)有正常的性需要和性欲望。正常的性需要和性欲望是健康性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2)有科学、全面、正确的性知识。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一切有关性健康的知识。

(3)有正当健康的性行为方式,性行为的目的和性满足的方式符合人性。

(4)性观念和性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

(5)对性抱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能够自觉调解和克服不良情绪,如自卑、恐惧、焦虑等。

性健康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

4、对于中学生来说,怎样做到身心健康。

4、对于中学生来说,怎样做到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很多人都感到心理不堪重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那么怎么才能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要求内外兼顾,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征。

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这种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但他又没有作“完人”、“超人”等超载其自身能力的念头。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现实,有一定程序弹性的道德准则。而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正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

另外,心理健康并不是心理平衡。心理健康并非平衡与适应状态,而是处于两极的中间位置。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成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但这并不是心理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心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他健康不健康?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计好,这种人算不算健康?其实,上述两种人也未必快乐,其心理也未必正常。

一般把清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称作“消极的”或“低层次”的心理健康,而应该提倡的是“积极的”或“高层次”的心理健康。这种状态意味着总有高尚的目标追求,能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寻求生活的充实。它的实质就是老有追求,始终是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874.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