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种心理效应是哪些,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揭示了何种心理防御机制?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09-22 17:12:07

导读:本文介绍了226种心理效应以及它们的定义和作用。心理效应是指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下为有关226种心理效应是哪些,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揭示了何种心理防御机制?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226种心理效应是哪些

1、226种心理效应是哪些

对不起,我实在找不到226种心理效应,但是,我发现有一本书正好符合你的要求——《解读心理效应》汤笑写的,挺好的,以下是该书的简介: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物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国内第一部普及心理效应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汇集了226种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对其一一铨释.并结合典型实例予以说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给读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助益。

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什么机制的写照

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什么机制的写照

投射是心理学术语,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但精神分析理论的投射,主要是指作为防御机制的投射,即“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

3、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3、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胡蝶效应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自验预言)马太效应仰巴脚效应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动或作用,引发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1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平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心理防卫机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有哪些

4、心理防卫机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有哪些

下面列举了十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1.否认作用(Denial),2.潜抑作用(Repression),3.转移作用(Displacement),4.投射作用(Projection),5.退化作用(Regression),6.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7.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8.抵消作用(Undoing),9.补偿作用(Compensation),10.升华作用(Sublimation)

5、投射作用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常主观地认为他人

5、投射作用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常主观地认为他人

投射作用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当中常常主观的认为他人的想法就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想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主观认为他人与自己有相似性。a项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的关爱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并不具有相似性。b项强调逢人之时,少说是非,无主观认为与自己的相似性。c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明以为君子也和自己有相似的心态。d项是人生的一种志向,反讽当朝统治者。故本题答案选择c项。

6、心理学里有什么效应?比如霍桑效应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6、心理学里有什么效应?比如霍桑效应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所谓“霍桑效应”,就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此概念。霍桑一词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座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是一座进行实验研究的工厂。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

中文名:霍桑效应

外文名:Hawthorne Effect

别称:实验者效应

表达式: y=−ax2+bx+c y=生产力,x=工作环境属性

提出者:乔治·埃尔顿·梅奥

提出时间:1924年

适用领域范围:工厂环境/设计性/创造性行业教育/服务部门

分享

基本原理

所谓“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比如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应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工作环境属性能够被大量捕获,没有暗藏的或隐晦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理解霍桑效应,有必要掌握两个概念:Yerkes-Dodson法则与边际效用递减法则(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尽管刺激因素确实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但是任何刺激因素(如薪水)都不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总有效用饱和的那一刻。 所以,不能够完全指望霍桑效应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应该辅以其他技术性办法,如工作再设计、工作扩大,以及培育学习型组织,等等。

产生背景

霍桑实验:“发泄”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

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来效率一直未上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实验阶段

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在将近8年的时间内,前后共进行过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进行的;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年,由梅奥主持进行。整个实验前后经过了四个阶段。

照明实验

照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这项实验前后共进行了两年半的时间。然而照明实验进行得并不成功,其结果令人感到迷惑不解,因此有许多人都退出了实验。

福利实验

1927年梅奥接受了邀请,并组织了一批哈佛大学的教授成立了一个新的研究小组,开始了霍桑的第二阶段的“福利实验”。

“福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找到更有效地控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梅奥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排除了四种假设:

(1)在实验中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可导致产量增加;

(2)安排工间休息和缩短工作日,可以解除或减轻疲劳;

(3)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

(4)个人计件工资能促进产量的增加。

最后得出的结论为:

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改变监督与控制的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能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

7、色彩的心理效应

7、色彩的心理效应

一、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4、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个性的色。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椎壬换岫岳渡男愿窆钩山厦飨缘挠跋炝Α?

1、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1、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2、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性格就趋于庄重、老练、成熟。

3、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性格就趋于洁净、清爽、鲜嫩。

五、紫色的明度在有彩色的色料中是最低的。紫色的低明度给人一种沉闷、神秘的感觉。

1、在紫色中红的成份较多时,其知觉具有压抑感、威胁感。

2、在紫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感觉就趋于沉闷、伤感、恐怖。

3、在紫色中加入白,可使紫色沉闷的性格消失,变得优雅、娇气,并充满女性的魅力。

六、白色的色感光明,性格朴实、纯洁、快乐。白色具有圣洁的不容侵犯性。如果在白色中加入其它任何色,都会影响其纯洁性,使其性格变的含蓄。

1、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红,就成为淡淡的粉色,鲜嫩而充满诱惑。

2、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黄,则成为一种乳黄色,给人一种香腻的印象。

3、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蓝,觉。

6、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紫,可诱导人联想到淡淡的芳香。给人感觉清冷、洁净。

4、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橙,有一种干燥的气氛。

5、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绿,给人一种稚嫩、柔和的感

8、心理学效应中有哪些效应

8、心理学效应中有哪些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投射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 定势效应 刻板印象 触摸的心理效应 贝尔效应 海潮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 鲇鱼效应 门槛效应 赫洛克效应 南风效应 霍布森选择效应 霍桑效应 马太效应 流言的心理效应 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9、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9、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逃避性防卫机制

分为:

1、压抑: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

2、否认: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

3、退回:退回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

4、潜抑

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描述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

自骗性防卫机制

1、反向

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

2、合理化

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

3、仪式与抵消

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他人,令他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的确会很内疚和自责,倘若我们用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减轻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称为仪式与抵消。

4、隔离

所谓“隔离”是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

5、理想化

在理想化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对某些人或某些事与物作了过高的评价。这种高估的态度,很容易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脱离了现实。

6、分裂(dissociation)

有些人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时常出现矛盾与不协调的情况。且有时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环境或生活范畴,会有十分相反的行为出现。

攻击性防卫机制

1、转移

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2、投射

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

代替性防卫机制

1、幻想

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称为“幻想”。与常说的“白日梦”相似

2、补偿

“补偿”一词,首先出现于阿德勒的心理学中。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inferiority)(来自小时候,自觉别人永远比自己高大强壮,所产生的自卑),而此种自卑感觉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strivingforsuperiority)的需要,而为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个体乃借“补偿”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我们使用何种补偿方式来克服我们独有的“自卑感”,便构成我们独特的人格类型。因此阿德勒主张,欲了解人类的行为,根本上必须掌握两个基本的观念一一自卑感和补偿。

建设性防卫机制

1、认同

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而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完成“认同”的历程。“认同”始于儿童至青少年期成为主要发展任务。

2、升华

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

10、心理学中关于星座等对号入座的叫什么效应啊

10、心理学中关于星座等对号入座的叫什么效应啊

是叫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比如星座,还有某些算命之类的。。“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一效应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102.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