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如何上好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我的点滴体会,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阶段性小结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09-18 02:00:07

导读:本文是一位心理辅导老师关于如何上好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点滴体会。文章首先强调了教师需要倾情投入,充分展现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以创造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给他们提供内心交流的场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情感交流的满足感。此外,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形式多样,水到渠成。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学生感受,创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下为有关求问如何上好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我的点滴体会,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阶段性小结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求问如何上好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我的点滴体会

1、求问如何上好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我的点滴体会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需要为目标,这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置的一种课程。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体现的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所以我在活动中,会积极创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诚的与我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1、教师要倾情投入 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辅导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等。当教师进入活动中时,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自我和学生。在活动中,我坚持这一原则,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境,面带笑容,倾情参与活动,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体会到我的真挚感情。在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形象思维丰富,感性认识充分,教师的思想、情绪的轻微变化都能给他们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教师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2、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 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到:“我最喜欢的课是心理活动课,在这节课上,我们可以各抒已见,大胆地说出我们的心理话……”心理活动课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内心交流的良好场所,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心、诉真情,体会情感交流带来的满足感。在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由于我经验不足,对学生没有讲清活动的目的,学生有的面面相觑,有的正襟危坐,不愿轻易敞开自己的心扉。过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改变辅导方式,由原来教师确定主题为学生确立主题,这样效果就好多了。一次在进行认识自己的心理辅导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只要你能说就是最棒的!”学生积极发言,一个平时说话十分口吃的孩子竟然站起来说:“同学们我身上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我的舌头小时被被咬到了,比你们都要短一些……”,他不怕同学们笑话,敢于向大家坦露缺陷,充分说明了活动中融洽的气氛让他敢于和别人真诚沟通,勇于和别人真诚沟通。

二、贴近实际,形式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1、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 当代的小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处于特殊地位,长辈的呵护、父母溺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他们最关注什么?他们最困惑什么?他们最需要辅导老师帮助什么?为了深刻地了解这些,我在辅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乡镇小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心理适应能力着的问题,其中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分别为生活方面、交往方面、认识自我方面等,针对这一实际,在活动课中,我认为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面进行重点辅导,使学生爱学乐学。(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选择了《不做“小拖拉”》、《告别“小粗心”》等内容,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我,从而自觉地学习,消除学习上的不适应情况。(3)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我选择了《同好书交朋友》、《记忆有窍门》等内容进行辅导,教给孩子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他们才能有话可说,产生共鸣,辅导效果才会水到渠成。

2、活动形式多样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发思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我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如我在上《保持一份好心情》一课时,我就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首先让学生表演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的事情,让学生直观感受,再讨论解决的办法,然后通过让学生听音乐放松心情,随音乐跳舞,最后出示图文并茂的字画寄语学生,赠“笑脸”给学生等多种形式,学生的反响很好。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使心理辅导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单纯的心理知识传授课。在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活动、重感悟,从而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1、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如何让心理辅导课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呢?”活动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在进行《保持一份好心情》心理辅导活动中我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我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2、延伸课外,实际运用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活动课,并对学生进行辅导,目的并不仅仅满足活动课上学生的心理需求,它应该贯穿学生的始终,让学生所感悟到知识内涵应延伸课外,指导行为。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强,对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铭刻在心,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上反映出来。在辅导完《不做“不拖拉”》这一内容后,有许多同学都笑着对我说:“老师,我现在做事情可及时了,再也不拖拉了”。可见,学生们能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感悟、体会来指导鞭策自己的行为,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生活在校园中的小学生们正茁壮成长。今天,他们面对的是菁菁校园,明天,他们将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2、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阶段性小结

2、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阶段性小结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地处贺兰县城南边,地处 109 国道旁,是一所新建的县城完全小学,但生源复杂,层次 不齐。近年来随着高中、学前教育的普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我们新建县城 小学,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 “留守孩子”增多,从而不可避免地使相当一部分基础较 差的学生进入我校学习。学校现有班级 12 个,学生近 600 人,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 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我校的教育教学,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 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 由于本地区教材的知识内容、 课程标准和城市的 要求并没有区分,这就使得我校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各 年级中“学困生”的人数明显增长,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近两年的调查表明, 有 1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进程,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得要领,厌学情 绪严重,学习成绩奇差,达不到教学要求。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这一群体学生自身的 成长, 而且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 学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 因素,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学困生的研究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个大课题, 其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现时性是我们教育者必须面对的。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这 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 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宜的教育,既要有统一性,又要 有针对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地更好地发展。但是理想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 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好学习困难学生一直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也 是教师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困生教育转化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校、家庭、社 会各方面的关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多以个案呈现,就其形成的原因和教 学策略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可以说,转化好学困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实行“公 平教育” ,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 、“学习无能”或“学业 不良” 。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先提出,我国在 80 年代 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 至于学困生的定义, 自 1963 年作为一个新名词登上教育大舞台以来, 已经有 30 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可查阅到的与学习困难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已达 90 种以上。 根据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 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 (简 称学困生)的理解是:在学业基础、学习行为倾向、学习方法与策略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 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按时达到 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对于 学困生的成因,巴班斯基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盖里蒙特的分类,波里索夫的图式,翟特 林的分类,何家铿的差生成因分析,万智儒的差生个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陈 仙梅的结论,金星明、郭迪的调查,科尔曼报告,王敬国分层抽样调查等。这些理论和成果 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困生的成因。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解决好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问题,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 育教学质量,这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实行“公平教 育” ,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2.探索适合农村初中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 3.培养和锻炼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能胜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建立 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出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 2。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作业等方面来 进行观察、访谈、跟踪、辅导,以求得转化这类学生的有效教育教学策略,使这类学生形成 “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 、 “学习无能”或 “学业不良” 。根据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根据我们农村学 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理解是: 在学业基础、学习行为倾向、学习方法与策略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 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按时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 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如何 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教学补偿和矫治,使其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农村普通高中 的教育工作者,促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探索性的 研究,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二)通过研究工作,探索导致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家庭、社会、学校及个体内部因素。 针对学困生学业基础、学习倾向、学习策略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 展开对农村初中学困生有目的性的转化辅导。 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形成系统的、 可行的教学 策略。 (三)通过研究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观点:

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青 春期教育的缺失因素、智力因素、动力因素等等。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办学思想不端正,评价机制的变形, 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教育观 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 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学困生的产生;教学方面的问题,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 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

3、从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 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生存环境恶劣,家庭缺 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

4、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 的影响,早期社会性学习存在缺陷,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等。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

1、根据现实条件,从多方面探寻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 (3)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等等。

2、本项研究主要从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调查形成学困生的不同原因,了 解学困生的行为特征,个性及心理特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个性心理原因,探寻其个性心理 特征和形成其个性心理的规律,并逐步总结提炼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开展个性心理辅导的策 略。

3、促进农村初中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完成如下几个集子,作为农村高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 (1)农村初中学困生的成因; (2)农村初中学困生个性心理辅导的策略; (3)教学反思录。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测试、调查法:通过测试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追踪调查“学 困生”的家庭状况、行为、能力、心理、表现等发展状况; 2.文献信息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指导实践; 4.个案研究法:把研究转化中的事例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总结经验。

八、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全面开展阶段的总体时间安排为一年半,即 2009 年 7 月至 2010 年 12 月,具体分 为 4 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9 年 7 月至 10 月,4 个月时间)

1、按照市、县区统一部署,成立学校子课题研究小组。

2、组织骨干研究人员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总课题组编印的“五个有效”课题培训教 材、市教育局总课题组“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等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学习和讨论掌握 “五个有效”的相关理论,深刻领会课题研究内涵和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理清研究思 路;

3、反思学校和教师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查摆存在问题,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 合本校的研究主题,明确具体的研究任务,制定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行事历,填写 子课题申报表,报县区课题领导组审核批准;

4、筹备建立学校课题研究专题网站(页)和全员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每位教师都要制定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参与研究课题工作,为进入研究实施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6 月,8 个月时间)

1、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课题研究行事历,采取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行动 研究等一系列方法,通过专家指导、示范引路、现场观摩、博客互动、合作互助等一系列有 效途径开展研究与实践, 鼓励广大教师自主创新, 积极探索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方 法、新途径。

2、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追访、干预、辅导。完成《董岗中学学困 生个性心理调查报告》 ,建立个案分析档案,完成《董岗中学学困生个性心理个案分析》 ,以 及《董岗中学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 。 第三阶段:自我评估阶段(2010 年 7 月至 8 月,2 个月时间)

1、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总结与评估,提炼形成研究成果。完成《学困生教学反 思集》

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性心理调查,进行对比分析。完成《学困生个性 心理辅导策略方法集》和《研究报告》 。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0 年 9 月至 12 月,4 个月时间) 在完成课题研究各项任务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小结。接受市、县课题研究领导组负责对课 题研究进行结题验收。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大部分都是高级职称、年富力强,部分同志参加过县、市级课 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二)制度保障。 学校形成了完善的科研机制,有《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 、 《课题组成员管理办法》 、 《教 科研制度》 、 《教科研奖励制度》等。这些制度将有效地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行政支持和财力保障。 校长孙家好领导并担任课题组组长,副校长罗兆华领导课题组工作,学校将在人力、财 力上给予保证,预计资金投入 1 万元。 (四)技术保障 本课题是市级课题,安排了专家组的指导。同时,学校也将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组织教 师加强相关学习资料学习。 建立校园网, 这方便了我们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与外界的交流和学 习,随时接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保持这与国内专家的长期沟通和联系, (五)教学保障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中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 究。 此课题的研究, 对于深入分析中学生的学困生的转化, 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政策,高标准地完成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是实 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 础。对当地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具有强大的理论价值 和实践价值。

3、如何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如何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正常的生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

学习生活要有节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按时上学上课,按时就餐,按时参加学校、班级各项活动、按时放学及时回家。小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助人为乐,热爱学习和劳动,遵守校纪校规,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学习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就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会对其所进行的学习产生兴趣。

2、 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的力量,最容易为小学生所感知、仿效和接受,成为小学生行为的指南和方向。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十分重视班风建设,经常举行班会活动,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向上、友爱、创新的班集体,让全班学生人人心理健康。

3、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三个方面。如小学生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主意识等。

4、家校配合

通过开家长会,邀请专家做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使家长对其有更深的认识。专家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操作方法,使他们主动地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家访,了解小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小学生的科学方法。教师与家长通过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探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巩固和促进了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大途径是什么?

4、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大途径是什么?

(一)课程系列: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1课时,教材以总课题实验用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安排授课内容,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困惑作适当点拨。对男女生共同的心理问题,开设团体心理辅导;对男女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分别开展男生团体心理辅导和女生团体心理辅导。 (二)咨询系列:1 建立心理咨询室,安装热线电话,每周

二、四晚19—22时为咨询时间;设立三个心理信箱,收集学生咨询信件并答复。配备两名大学本科学历并经过专门培训,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讲师负责此项工作。2 通过板报、校园广播站、心理教育刊物等开展咨询工作,宣传心理教育信息。 (三)活动系列:开展以下心理训练活动:1 无批评日;2 自我展示;3 “四创”比赛;4 手抄报比赛;5 “这周我是舍长”;6 金点子;7 心理论坛;8 军训;9 无偿献血;10 为希望工程献爱心;11 瞻仰烈士陵园;12 义务植树;13 单项标兵评比;14 轮流当班干;15 “这周我是班主任”;16 开心一日,绝对精彩。 (四)渗透系列:1 各科教学渗透。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挖掘教材中心理素质教育的对应点,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性别、个性创造不同的自我训练与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在愉快、成功的学习氛围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2 科研科技活动中渗透。通过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培养既能教书育人、又能科技兴农两用人才的实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环境系列:加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绿化美化校容校貌,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六)教师系列:定期培训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做到以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七)家庭系列:一是新生入学时,家长到校集中学习。二是每学期定期向家长邮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书刊、家庭报告书等,给家长传受心理教育知识,汇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家长的要求。三是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 (八)磨砺系列:1 利用各种比赛进行磨砺训练。鼓励学生赛前充满信心,赛时不畏强敌,赛后胜不骄败不馁,以良好心态展示风采。2 开展社会调查、联欢、交流活动,组织考察团进行科研考察,每学期各一次。集中时间,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锻炼意志和耐挫能力,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也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豁达情怀。

5、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5、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

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矛盾。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达此目的应着重注意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开展“决不迁就自己”的活动,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不对,不管是多么强烈地诱惑你,也勇敢地说一声“不”。为解决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差,造成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尝试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跟踪记录,把他们每一时段的课堂表现记录下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指正。使学生逐渐自觉对照检查,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6、小学三年级的作文应该怎么辅导???

6、小学三年级的作文应该怎么辅导???

首先,是选择话题的建议 我在这里提供一些话题,可能您有所启发。

1、读一个小故事,写写自己的感受,比如自己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又是为什么?或者自己印象深的东西,人物……

2、为家长做一件事,说说经过,写写体会。

3、介绍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玩具等等。

4、吃一样水果,观察它的形状、样子,尝尝它的味道。再写下来。

5、生活中一些资源很可贵,让孩子注意观察,说说用处,写下来。比如:水、电,火等等。

6、让孩子了解一些社会调查类的电视节目,边看边向孩子介绍其中他不够明白的地方,然后写下体会,可以是珍爱生命,可以是孝敬长辈……

7、让孩子自由画画,做手工,然后写写想法以及过程。 注意:日记内容不要过于追求长篇幅,只要文通句顺,最要紧的是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情实感! 如何辅导呢?可以这样: 1先听孩子口头说说,在说的过程中,你适当引导。关键是说得流畅,有顺序。 2再让孩子独立写,长短不要过于计较,关键是真,是实,是童真,是可爱的孩子的语言。 3然后听孩子读,这一步很重要。因为“三分写七分读“,读可以发现语句中的错误,进行及时修改,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得越好,语感越强,能力越强。 4最后赞扬孩子。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你相信我的话!你可以赞扬他用的一个词,可以赞扬他写得流畅,可以赞扬他朗读得好听,可以赞扬他的一点一滴进步。 当然,早点让孩子坚持写日记,不断让其偿试写的乐趣,对日后的提高必定有益!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3416.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