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是怎样的?
导读: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以及小学生心理状况。人格是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思想倾向和行为风格,由品德、意志、知识、智能、情感、审美素质等内在因素构成。文章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注重认知实践、弘扬自我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和树立道德榜样等,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另外,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小学生心理状况,包括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以及道德认知的发展。如下为有关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是怎样的?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在教学中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在生活中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提高道德素质,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人格”一词的涵义是指一个人做人的起码的尊严,《辞海》中将人格解释为“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人格作为社会科学的专门的术语,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解释也有不同的涵义。我们认为:人格是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因个人特质而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思想倾向和行为风格。是由品德、意志、知识、智能、情感、审美素质等内在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从人格的系统结构上看,它包括三个层面上的涵义:第一,从社会层面看,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最具有社会意义的思想和行为,即一个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涵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第二,从个性层面看,是指个体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情绪、情感、兴趣、性格、意志、感觉、愿望等等;第三,从智能层面看,包括一个人知识、智力、能力、创造、精神等等。马克思在谈到人格问题时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而是人的社会特质”。①所以说人格的实质是人的社会化的性质和水平,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组织系统,它支配和决定个体的行为,并通过个体的行为体现出来。
我们处在—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如何培养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革中有所作为的新一代大学生,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创新教育,其核心目标应当是塑造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即每个人在品德意志、个性、身心、智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自主地确定人生道路。其基本内涵包括: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以具有独立创业精神为核心,具备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
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塑造
1.注重认知实践。
2.弘扬自我意识
3.强化责任意识
4.树立道德榜样。
5.重视校园文化
2、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是怎样的?
小学四年级处于生长发育的萌芽阶段,生理,心里都在不断的酝酿而走向我们说的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想,一个人一旦有理想和想法他就会又叛逆心里。所以说对于当父母的人一定要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要多与他沟通。不要为了上班而忽略对孩子的成长。
3、小学生的心理状况
小学生一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身条件相类似的或者被他认可为优秀的、权威的、被得到肯定的对象作为知觉的对象,包括家长和老师。家长的习惯起居都会被孩子模仿,家长就需要为孩子做出一个榜样。 您好,您的问题是否可以更具体一些呢?如果是想了解关于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建议您看看卢勤老师的书,或看看关于儿童心理学书箱来增加这方面的知识。
4、小学生心理发展有怎样的变化?
小学生经历着童年期和少年期前期,童年期的思维经历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他的概括能力、语言发展能力、推理能力都显著提高。经历脱自我中心,形成正确的认知。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他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得到普遍的认同。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 前道德阶段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他律是指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其特点: (
1)、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不能改变,必须严格遵守 (
2)、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自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其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即外在的道 德标准内化于
己。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有: (
1)、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规则是人们根据相互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可以按多数人的意愿进行修改。 (
2)、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少年期的生理变化呈现急骤发展的趋势。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过程不是等速的,其中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
5、对如何学好小学品德、科学
品德:要注重自己的观点,要通过各种渠道(问别人、看书、上网查资料) 了解自己的观点是对是错,因为品德书仅仅代表编书者的想法。另外在日常教学中一下几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 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在这学期中,我与学生在一起,觉得日子过得真快,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所教班级跃上一个新台阶。
科学;要从心让孩子们里喜欢上科学课,(不然神也帮不了你~-~)这样你会发现科学非常有趣的。
一句话:培养兴趣。
不要让孩子老是学习,玩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在具体的游戏中,或者体育锻炼中,孩子的思维。神经都会的到锻炼。当孩子的思维活跃,敏锐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就爱上自然科学了。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学以至用的爱好(兴趣)。使孩子还学习之后,马上使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明白学习自然科学的意义和作用。
总之,学习成绩要想提高,就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否则是追不上别人的!
6、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不同的学家有不同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Freud的理论将不同年龄阶段分了五个阶段;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7、小学生思维特点,认知特点都有哪些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8、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
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情感丰富、强烈,但欠成熟稳定,容易冲动失衡。
二、 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广交朋友。
三、意志逐步确立,但还处于不很完善、不很稳定的状态之中。坚毅顽强的意志是青少年必备的基本素质之
一。
四、 智力发展日趋成熟。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