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14个无往不胜的心理定律
导读:本文介绍了凯恩斯的基本心理规律,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文章提到,随着人们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增加不会比收入增加得快一些,而是把收入中的更大比例作为财富存起来。文章也讲述了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指出人们倾向于持有现金以应对日常开支、应急和投机需求,并且投资需求会受到预期回报率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到了14个心理定律,包括坚信定律、期望定律、情绪定律、因果定律、吸引定律、重复定律、累积定律、相关定律、替换定律、惯性定律、显现定律、需求定律。如下为有关什么是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14个无往不胜的心理定律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什么是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
第一个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就是人们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的比重。此项比重递减,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增加不会比收入增加得快一些。人们把收入中的更大比例作为财富存起来。因此,人们越富裕,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由于人们的消费跟不上收入的增长,就会有一部分产品卖不出去,社会生产无法保持平衡。
第二个是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指新增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新增利润。因此开始投资时,总是投资于资本回报比较高的项目,随后的投资,其回报率相对降低,以此往下,预期投资的汇报率就会下降。并且,投资者的心理很容易对未来产生悲观情绪,这也会使投资者趋于消极,使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这样一来,投资需求不足,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平衡。
第三个是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持有现金爱好。
人们心理上偏好现金,是因为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日常开支,人们需要保留部分现金在手上;2。谨慎动机。为了应急,防止意外,人们也会留有部分现金;3。投机动机。即人们为了寻求更大的效益,也需要留有部分现金,以备随时可以调用。
2、14个无往不胜的心理定律
以下是十四项心理定律,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
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
1、坚信定律
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2、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3、情绪定律
情绪定律告诉我们,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
即使有人说某人很理性,其实当这个人很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受到他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动物,而且任何时候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
4、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5、吸引定律
当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
6、重复定律
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当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7、累积定律
很多年轻人都曾梦想做一番大事业,其实天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大事。
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灾难都是累积的结果。
8、辐射定律
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影响的并不只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它还会辐射到相关的其他领域。任何事情都有辐射作用。
9、相关定律
相关定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独立的。要解决某个难题最好从其他相关的某个地方人手,而不只是专注在一个困难点上。
10、专精定律
专精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专精在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才能有所发展。所以无论你做任何的行业都要把做该行业的最顶尖为目标,只有当你能够专精的时候,你所做的领域才会出类拔萃地成长。
11、替换定律
替换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有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是负面的习惯,我们是无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种新的记忆或新的习惯去替换他。
12、惯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
13、显现定律
显现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的时候,它们最终都必将显现。
14、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带有一种需求。
尊重并满足对方的需求,别人才会尊重我们的需求
3、人的心思发展是有规律的吗? 有什么规律啊?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学时代将儿童与成人连接起来,使一个幼稚的顽童变成了成熟的社会人,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有下面这样一些共同的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中学生的心理如同身体一样是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己的规律性。
如中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记忆由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时又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
例如,少年的逻辑思维主要是经验型,他们在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总结、推理论证时,仍要用具体形象作支持,而到青年中晚期,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逐渐被理论型的思维所取代。
他们已不满足于对已知的经验、材料的诵记,而力求将这些经验和材料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并发现其规律性,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 2)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系统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越过某个发展阶段或者任意改变其发展顺序。一般地讲,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顺序、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和速度基本都是稳定的、相似的。
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存在着普遍性和共同性。
可变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变化,由于生理及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程度上表现得可能鲜明(明朗),也可能较模糊,在速度上或快或慢,出现得或早或晚,经历的时间或长或短。
例如:我国现今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新中国成立前同年龄学生相比已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指的就是心理发展的稳定性。
例如:无论什么种族、什么时代,中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基本是相似的,尽管他们在思维的深度、范围上有一定的差别,指的就是心理发展的可变性。
(3)共同性和差异性
共同性是指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或相似性。
中学生的心理待点是从许多学生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具有一般性、本质性、典型性。尽管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可以在某种范围和幅度上给心理发展以影响,但绝不能打破这种共同性。
正常发育的相同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其心理发展水平大体相同,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的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
首先是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如人们所常说,有的人早慧,而有的人则大器晚成,有的学生在上中学前抽象思维已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而有的要到
三、四年以后才发展抽象思维。在个性心理方面,如兴趣、爱好、性格、意志、能力等,中学生们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性别之间,如女生的言语能力较优,而男生的空间能力较强。
2、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认知能力
认知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它是人类思维的基础。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便是观察。进入中学以后,各门学科都对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要求,而中学生也能逐渐依据教学和实践的要求,较长时间地、集中地、全面深刻地感知事物,这就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中学,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性上也有所提高。
中学生的思维已经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为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表现在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的发展上。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把所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重新组织使之系统化。
在面临问题时,能够全面迅速地从本质上发现矛盾的焦点,从而减少和克服片面性、绝对化。思维的变化还表现在他们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对同学、教师、家长、书本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他们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片面的。他们没有迷信,即使是权威。
现代中学生生活在被麦克卢汉称为“全球村庄“的时代里,庞杂的、立体的、综合的信息刺激,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学生思维的立体、交叉景况。
(2)情感
中学生的情感丰富、高亢而热烈,他们富有朝气,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情感的体验比小学生丰富、深刻得多。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
随着神经系统的完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的逐步提高,中学生的情感尽管有时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矛盾性,但已基本趋于稳定。中学生思想比较纯正,他们好交往、重友情,友谊感迅速发展,而且这种友谊往往终生难忘。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未来的向往,中学生已产生爱情萌芽.但多数学生能够珍藏在心底,而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
(3)意志
中学生的意志特点主要体现在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几个心理品质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中学生能够有目的、自觉地做出意志决定和努力。在果断性上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但行动有时显得有点轻率。他们还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克服来自内外部的种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或者去抑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了任性和随意冲动。
例如:他们自觉顽强地学习,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大胆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等。
(4)人生观和世界观
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使中学生开始对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思考和探索。尤其是社会发展史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教学,更为他们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然,这还只是人生观、世界现形成的初级阶段,要达到成熟,则有待曰后生活道路上的进一步认知。
道德品质即品德,它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固的特征。学生的品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它是由道德认知(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四个部分构成的,它们既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中学生的道德认知表现在道德思维的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建立上。
由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中学生具备了较丰富的道德知识,掌握了部分道德标准,能够客观地、全面地对自身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中学时期是道德观念、道德信念得以强化并用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在集体生活中,在知识学习中,中学生的道德认知更易建立和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而引起的主观的内心体验,它伴随着道德认知的发展而加深,同时又对道德行为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道德意志主要表现为:能战胜非道德的动机,能排除内外困难坚决执行由道德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决定。尤其是意志坚强者,能在任何情况下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付诸实现,即使存在某些缺点,一旦认识到,就会立即督促自己加以改正。
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品格高低的标志,它要通过一系列的模仿、多次的强化、有意识的练习以及与不良习惯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才能形成和培养起来。
综上所述,品德构成的各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道德认知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意志是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环节,道德行为习惯是品德的综合表现和检验依据。
中学阶段是品德形成、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在初三或高一趋于稳定,高中期则基本成熟。所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应抓住初中期这个有利的关键时期。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