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胎息,如何去妄念杂念简约的介绍一下,正念化解的三大法则中,关系层面的是什么法则
导读:本文讲述了如何修胎息、去妄念杂念,推荐了数息观和念佛法门。文章也提到了正念化解的三大法则,包括感恩报德、以直报怨和己所不欲,推及于人。文章呼吁大家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杜绝杂念,追求正念。如下为有关如何修胎息,如何去妄念杂念简约的介绍一下,正念化解的三大法则中,关系层面的是什么法则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如何修胎息,如何去妄念杂念。简约的介绍一下。
楼上师兄说的有道理,因戒生定,由定发慧。
我再推荐两个方法。
一、数息观,又叫安般息,即观察自己的呼吸,这个方法在南传佛数中用的比较多,有本书叫正念的奇迹,就是介绍通过数息观让人保持正念,我个人谈不上修学过此观,只是略略尝试过,确实能让人心境平和,尽量不要躺着,躺着容易睡着,坐着数。慢慢的感觉呼吸越来越细,念头也越来越分明了。
二、念数,我比较推荐这个。念弥陀圣号,弥陀圣号里面具足无量光、清静光、无碍光、无垢光等等光明功德,有利于初机学佛。此外呢,根本的目的不是得定,而是往生,待得往生后,与诸上圣共会一处,自然有数不尽的妙法。而且弥陀本愿加持故往生后便得不退转。
念圣号时声声从心发、从嘴出、从耳进,声声返归自
己、历历分明,这是观。
念到静处,只剩下佛号,这便是止,止观具足,推荐念佛法门,而且弥陀圣号除障增慧,福德说不尽,建议您修习念佛法门。可以多看下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的言教,比如弥陀疏钞、弥陀要解、印光文钞,看开示的话推荐大安法师的开示。
祝福慧增上
2、正念化解的三大法则中,关系层面的是什么法则
1。 感恩报德,以直报怨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曾经有恩德于我们,也有的人可能有恶行而对我们有所伤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恩德和怨仇呢?
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难报。”对有恩德于我们的人,刻骨铭心,感恩载德,伺机回报,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别人帮助了我们,成全了我们,自然应该回报。
懂的感恩,以德报德,不仅是君子之风,也是赢得朋友的必然之举。你说,有谁愿意结交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呢!
取与别人对等的错误做法来一场混战;也不要“以德报怨”,那样只能会助长邪恶,显得我们软弱可欺。正确的作法是:“以直报怨”,就是用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怨家。“以直报怨”,是古代圣贤孔老夫子的信条。
在归属于四书五经的《论语〃宪问》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就是孔老夫子的回答。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反问说:“如果以德报怨,那你拿什么来报德呢?”接着,孔子说明了正确的作法,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所谓“以直报怨”,就是在伤害面前,采取正直的态度,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这里面包含着对邪恶进行道义上的谴责,包含着不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与人格尊严,包含着既正义凛然又保持适当的克制,还包含着“不与小人一般见识”的做人信条。古人云:“亲君子,远小人”,“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对小人敬而远之,不与小人结怨,就是古人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大智慧。
2。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人人都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按自己的标准来观察问题、衡量是非。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愿望。
3。 己之所欲,推及于人
明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奥妙,下一步自然就是“己之所欲,推及于人”。
自己不喜欢得到的,再也不施加于他人,而自己希望得到的,要想到他人也会希望,甚至渴望。
感悟到这个境界,你的人生状态就会出现质的飞跃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我要定制简历
态度,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样一来,常常很难了解他人、理解对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就无法避免了。一切双边的恩怨、冲突几乎都是这样引发的。
3、怎样才能做到心无杂念
人只要活着,没有一刻不产生“念头”的。所谓杂念,就是那些毫无意义扰乱心性的念头。
杜绝产生“念头”是错误的观念,也是做不到的。
我们要做到,并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产生“正念”。即,对生活、对生命有积极意义的念头。
当杂念来袭时,请静心观着你的念头,它会一个一个破掉,如果你抵触它,它会来得多而快。当念头破掉时,你也不要追它,让自己的心时刻警觉着。
“不怕念起,但怕觉迟。
”
4、如何练习念力?
1。每天早晚专心抄写心经一遍
2。念力的原理在“改变人生的神奇力量“一书,已绝版,可以去图书馆借
3。“奇迹课程“一书与2。的原理相同,但是加上天使的护持
4。“正念的四个练习“这本书是最正统,而且力量最强大的佛教修行书
三本都可以看看,选择一本修行就好,最好不要搞在一起
将书本中所说的养成习惯
概说:
念力绝对不是“用力想“,用力想只会造成脑部的疾病
念力是“相应“用的,也就是类似收音机的“调频“
要做到“调频“,我们需要定义“我们想要听什麼“,以及收到频道
所以念力的修行要有1。目标物2。要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念头,就像我们看到这世界的物质一样清晰
念力的大小来自心的能阶高低,所以累积能量是必要的事情
累积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专注
最不会耗损能量的方式就是正确行为,所以需要书本或者老师来教导我们什麼是正确的,遇到事情要怎麼面对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