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理卫生的标准是什么?请问,什么叫心理卫生呢?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10-29 11:45:07

导读:本文讨论了心理卫生的标准和目的。心理卫生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有没有个标准,目前还没有一个为大家公认的理想标准。文章列举了美国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罗和迈特尔曼修订的十项标准,但几乎没有一个标准是大家公认的。心理卫生不仅预防心理疾病,还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有效地预防一些心理冲突的发生,及时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如下为有关我国心理卫生的标准是什么?请问,什么叫心理卫生呢?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我国心理卫生的标准是什么?

心理卫生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有没有个标准?对这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工作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还没有个为大家公认的理想标准。为了使心理卫生有个大致的遵循,下面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罗(Maslow)和迈特尔曼(Mittelman)几经修订的十项标准列出,仅供参考。

1。 有充分的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

3。 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

4。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 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按照上述十条标准一一严格对照,可以说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因此,我们只能说,讲究心理卫生的人就接近上述标准,不注意心理卫生的人就远离上述标准。远离上述标准,不仅人格异常,而且容易罹患种种心因性疾病。所以,为了心理健康,人人应当注意讲究心理卫生

我国心理卫生的标准是什么?

2、请问,什么叫心理卫生呢?

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它是关于保护与增强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

心理卫生不仅能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一定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并且出现与之相联系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有效地预防一些心理冲突的发生,及时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卫生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促进、维护并恢复心理健康的各种实践活动。心理卫生工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开展心理矫治服务以恢复心理健康;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普及维护心理保健知识;三是通过提高心理素质以预防心理问题;四是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不良心理刺激。

请问,什么叫心理卫生呢?

3、心理卫生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稍微具体的讲就是: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的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卫生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4、心理养生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心明豁达,知足常乐。

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记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三.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5、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心理卫生的六大原则

摘自《心灵时代》王极盛/著

从人们心理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讲求心理卫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们对各种事物,例如劳动、贡献、成就、享受等在心目中都存在好坏与主次之分,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是非与重要性的评价。在一个单位里,由于人们价值观不同,有人追求地位,有人看重工作成就,有人着意享受,有人重视经济实惠。

价值观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相当大影响,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例如追求工作成就的人,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工作,在劳动和工作中获得乐趣,有利于心理健康。而追求享受的人,他们往往不顾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切实际地追求吃穿玩乐,在这种错误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经常要遭到挫折,造成心情闷闷不乐,或者牢骚满腹,这些都有害于心理健康。

2、培养良好的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特征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积极良好的心理特征能促进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乐观、坚强、勤劳、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良好的心理品质,都有利于心理健康。暴躁、任性、贪图安逸、心胸狭窄、虚荣心、嫉妒心等不良心理品质,都有害于心理健康。人的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惰性,即一经形成改变比较困难,但不意味着不可改变。有的人已了解自己的不良心理特征,但却认为这是不能改变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3、建立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感

改革对我们习惯了的慢节奏、低效率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严重的冲击。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为了承担更大的心理负荷,就必须主动改变慢节奏、低效率的生活方式。逐步建立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心理平衡。

4、有规律地生活

人们要根据自己的 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时间表,把工作和休息安排好。

有规律地生活,在学习或工作的时候埋头苦干;在休息的时候,愉快地休息。使人产生生理上与心理上的节奏感,消除忙乱,有利于心理健康。

5、健康的身体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是维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之一。应该指出,目前不少人不重视身体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水平。有些青少年为了应付考试,埋头做作业,忽视体育锻炼。

有些中老年人,吃完晚饭也不散步,就坐着看电视,天长日久身体发胖,影响身心健康。

6、良好的自我意识

良好的自我意识就是正确认识自

己、评价自

己、监控自己。

一个人只有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才可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满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

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就难以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因而可能经常遭受挫折。致使情绪低落,心理失衡。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可以通过自我体验来了解自己的心态,正确评价自己,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改造有害于心理健康的心理特点。

一个人看到了自己的同事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对此一定会有情绪反应,一种情绪体验。

如果心理为他高兴,这就是一种羡慕的心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应该自己肯定自己。

如果对同事取得的突出成绩不高兴,这是一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自己要认识到自己的这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情绪反应,并努力改正。

人们用自我观察方法正确了解自

己、正确认识自

己、正确评价自

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0676.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