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S是什么,TTS的作用是什么,AMBE是什么意思
导读:这是一个关于TTS、AMBE和AMR技术文章的摘要。TTS技术可以将文本文件实时转换为自然语音流,使用神经网络设计实现高保真的语音输出。AMBE是一种低比特率、高质量语音压缩算法,具有语音音质好和编码波特率低等优点。AMR可以根据信道传输状况优化编码类型,提供更好的话音质量。AMR功能可以提升网络容量、覆盖范围和半速率性能,同时减少网络干扰。AMR可以根据不同的信道和话音情况自动选择最佳的编码类型,以提升语音质量和用户感知度。如下为有关tts是什么?tts有什么作用?ambe是什么意思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tts是什么?tts有什么作用?
TTS的全称为Text To Speech,即“从文本到语音”。它是同时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杰出之作,在内置芯片的支持之下,通过神经网络的设计,把文字智能地转化为自然语音流。
TTS技术对文本文件进行实时转换,转换时间之短可以秒计算。
在其特有智能语音控制器作用下,文本输出的语音音律流畅,使得听者在听取信息时感 觉自然,毫无机器语音输出的冷漠与生涩感。TTS语音合成技术即将覆盖国标
一、二级汉字,具有英文接口,自动识别中、英文,支持中英文混读。所有声音采用 真人普通话为标准发音,实现了120-150个汉字/秒的快速语音合成,朗读速度达3-4个汉字/秒,使用户可以听到清晰悦耳的音质和连贯流畅的语调。
2、ambe是什么意思?
AMBE是基于MBE技术的低比特率、高质量语音压缩算法,具有语音音质好和编码波特率低等优点,并植于DVSI公司的AMBE-1000语音压缩芯片内。该芯片是一高性能的多速率语音编码/解码芯片,其语音编码/解码速率可以在2400~9600b/s之间,以50b的间隔变化。
在芯片内部有相互独立的语音编码和解码通道,可同时完成语音的编码和解码任务;并且所有的编码和解码操作都在芯片内部完成,不需要外扩的存储器。AMBE-1000的这些特性使它非常适合于数字语音通信、加密语音通信以及其它需要对语音进行数字处理的场合。
全称是AdvancedMulti-BandExcitation
3、AMR是什么?它是一种编码方式吗?
AMR可以根据信道传输状况优化编码类型,提供更好的话音质量。AMR FR/HR都有一系列的编码类型,BTS和MS根据信道状况决定使用哪种最佳的编码类型。在高误码率(BER)的情况下,更多的bit用来做冗余校验;在传输情况较好的情况下,更多的bit用来传送话音。
提升语音质量及用户感知度: AMR功能使C/I差或是弱覆盖的区域用户的语音质量提升。增加网络容量及提升覆盖:在弱覆盖区域AMR可吸收更多话务提高网络容量且能保证一定的语音质量。
改善半速率的性能:采用AMR HR(自适应半速率)在增加容量的同时,保证信道和话音的质量,避免半速率对话音质量的影响。
在无线环境条件较差时, AMR半速率会自动转化为AMR全速率,避免避免半速率对话音质量的影响和网络指标(掉话率)的影响
减少网络干扰:AMR手机使用AMR功能会有较好的纠错能力(error correction capability)因此AMR手机可以使用较低的PC门限而保持或提升语音质量,对网络的干扰也会减少。
提升频率复用度:由于网络干扰减少,使用AMR可是提升频率复用度而保持同样的语音质量。
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现有投资: 通过提供良好的语音质量和增加通话能力,加速GSM网络投资的回报,无需更换现有设备或任何硬件。
4、3G系统采用了什么语音编码技术?
语音编码包括波形编码和声源编码两种类型:
波形编码以再现波形为目的,利用波形相关性采用线性预测技术,尽量忠实地恢复原始输入语音波形。这种方式能保持较高的话音质量,硬件上也容易实现,但比特速率较高。
声源编码是将人类语音信息用特定的声源模型表示。发送端根据输入语音提取模型参数并进行编码,用传输模型参数替代传送以波形为基础的语音信息,在接收端则将收到的模型参数译码,并重新混合出语音信号。声源编码的比特速率大大降低,但自然度差,语音质量难以提高。尤其是在背景噪音较大的环境下声码器不能正常工作。
5、音频信号的编码方式是什么?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一直是通信的发展方向之一。
采用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进行语音传输比语音信号模拟传输有诸多优点,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决定了语音编码技术的两大突出优势:
大大节省了带宽。从最初的pcm64k编码到现在标准语音压缩协议,如g。723编码速率为5。3k或6。3kbps;g。729编码速率为8kbps。
还有未形成协议标准但更低的编码速率已有成熟的算法可以实现,如amb
e、cel
p、rel
p、vsel
p、mel
p、mp-ml
q、lpc-10等多种语音压缩算法,最低编码速率达到2。4kbps,有些算法已在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便于实现与ip融合。internet的成功运用使得与ip的融合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
分组语音即将分组交换的概念与语音传输相结合,使得语音信息更易于接入ip网。而分组语音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语音编码技术,低速率的语音编码技术对语音信息的实时性有更好的保证。采用分组语音传输的网络,其传输的语音信息本身就是分组数据包,这样的语音信息在接入internet时将是非常的方便。
语音编码既可用软件也可用硬件的方法实现。
软件实现就是将压缩算法用软件方法实现,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低、修改方便灵活,但处理速度较慢,不易保证处理的实时性。采用硬件实现就是将语音压缩算法固化到专用dsp芯片中,这样处理速度快,便于实时处理。
CD音质 PCM编码
另外还有MPEG-1 和MPEG-2编码
6、语音编码的过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自然界中的声音非常复杂,波形极其复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脉冲代码调制编码,即PCM编码。PCM通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MP3编码
MP3作为目前最为普及的音频压缩格式,为大家所大量接受,各种与MP3相关的软件产品层出不穷,而且更多的硬件产品也开始支持MP3,我们能够买到的VCD/DVD播放机都很多都能够支持MP3,还有更多的便携的MP3播放器等等,虽然几大音乐商极其反感这种开放的格式,但也无法阻止这种音频压缩的格式的生存与流传。
MP3发展已经有10个年头了,他是MPEG(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3的简称,是MPEG1的衍生编码方案,1993年由德国Fraunhofer IIS研究院和汤姆生公司合作发展成功。MP3可以做到12:1的惊人压缩比并保持基本可听的音质,在当年硬盘天价的日子里,MP3迅速被用户接受,随着网络的普及,MP3被数以亿计的用户接受。
MP3编码技术的发布之初其实是非常不完善的,由于缺乏对声音和人耳听觉的研究,早期的mp3编码器几乎全是以粗暴方式来编码,音质破坏严重。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导入,mp3编码技术一次一次的被改良,其中有2次重大技术上的改进。
VBR:MP3格式的文件有一个有意思的特征,就是可以边读边放,这也符合流媒体的最基本特征。
也就是说播放器可以不用预读文件的全部内容就可以播放,读到哪里播放到哪里,即使是文件有部分损坏。虽然mp3可以有文件头,但对于mp3格式的文件却不是很重要,正因为这种特性,决定了MP3文件的每一段每一帧都可以单独的平均数据速率,而无需特别的解码方案。
于是出现了一种叫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数据速率)的技术,可以让MP3文件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帧都可以有单独的bitrate,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限制了文件的大小。这种技术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要运用确实是一件难事,因为这要求编码器知道如何为每一段分配bitrate,这对没有波形分析的编码器而言,这种技术如同虚设。
正是如此,VBR技术并没有一出现就显得光彩夺目。
专家们通过长期的声学研究,发现人耳存在遮蔽效应。声音信号实际是一种能量波,在空气或其他媒介中传播,人耳对声音能量的多少即响度或声压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听到这个声音的大小,我们称它为响度,表示响度这种能量的单位为分贝(dB)。即使是同样响度的声音,人们也会因为它们频率不同而感觉到声音大小不同。
人耳最容易听到的就是4000Hz的频率,不管频率是否增高或降低,即使是响度在相同的情况下,大家都会觉得声音在变小。但响度降到一定程度时,人耳就听不到了,每一个频率都有着不同的值。
可以看到这条曲线基本成一个V字型,当频率超过15000Hz时,人耳的会感觉到声音很小,很多听觉不是很好的人,根本就听不到20230Hz的频率,不管响度有多大。
当人耳同时听到两个不同频率、不同响度的声音时,响度较小的那个也会被忽略,例如:在白天我们很难听到电脑中散热风扇的声音,晚上却成了噪声源,根据这种原理,编码器可以过滤掉很多听不到的声音,以简化信息复杂度,增加压缩比,而不明显的降低音质。这种遮蔽被称为同时遮蔽效应。但声音A被声音B遮蔽,如果A处于B为中心的遮蔽范围内,遮蔽会更明显,这个范围叫临界带宽。
每一种频率的临界带宽都不一样,频率越高的临界带宽越宽。
频率(Hz) 临界带宽(Hz) 频率(Hz) 临界带宽(Hz)
50 80 1850 280
150 100 2150 320
350 100 2500 380
450 110 3400 550
570 120 4000 700
700 140 4800 900
840 150 5800 1100
1000 160 7000 1300
1170 190 8500 1800
1370 210 10500 2500
1600 240 13500 3500
根据这种效应,专家们设计出人耳听觉心理模型,这个模型被导入到mp3编码中后,导致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音质革命,mp3编码技术一直背负着音质差的恶名,但这个恶名现在已经逐渐被洗脱。
到了此时,一直被埋没的VBR技术光彩四射,配合心理模型的运用便现实出强大的诱惑力与杀伤力。
长期来,很多人对MP3印象不好,更多人认为WMA的最佳音质要好过MP3,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中高码率下,编码得当的MP3要比WMA优秀很多,可以非常接近CD音质,在不太好的硬件设备支持下,没有多少人可以区分两者的差异,这不是神话故事,尽管你以前盲听就可以很轻松区分MP3和CD,但现在你难保证你可以分辨正确。因为MP3是优秀的编码,以前被埋没了。
总的来说,MP3其本身就是一种编码压缩方法。 声音--->变频--->滤波--->压缩--->模数转换数模转换--->变频--->放大--->声音。
MP3是一种有损数字音频压缩格式。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其中MPEG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意思是动态图象专家组。
所谓“有损压缩音频格式”也就是对数字音频使用了对音质有损耗的压缩方式,以达到缩小文件大小的目的,来满足复制、存储、传输的需要。MP3的压缩率可以达到1:12,但在人耳听起来,却并没有什么失真,因为它将超出人耳听力范围的声音从数字音频中去掉,而不改变最主要的声音。此外,MP3随身听也可以上传、下载其他任何格式的电脑文件,具有移动存储功能。
当微型操作系统加载完成后,MCU开始为操作系统所控制,执行它所指定的各种功能。对于MP3随身听而言,这个功能最主要的就是播放MP3音乐了。播放的过程就是MP3音乐文件的解码过程,MCU利用自身的CPU的运算能力来承担繁重的MP3音乐文件解码任务。当MP3音乐下载至MP3随身听后一般多存储在机身内置闪存或硬盘里,在播放的过程中,MCU将其从存储介质里读取出来,缓冲在RAM中,解码后播放出来。
由于此时的信号是数字信号,耳机此类的模拟设备还无法播放,这时就需要由数/模转换器(DAC)来完成将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的工作,然后通过耳机就可以播放出美妙的音乐了。
7、心理学fmri技术是什么
FMRI就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随着认知神经科学逐渐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成为主流,FMRI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心理学研究工具之一,用于探索个体心理或行为的大脑机制。
其原理是个体特定的心理或行为会造成控制其产生的脑区或神经元的激活和兴奋,FMRI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从而确定与目标心理或行为相关的脑区或神经元。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