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的特症是什么?懂心理学或看过心理书籍的相关人士,请问坏人能否做好人?
导读:本文讨论了多重人格障碍的特症和症状。多重人格障碍是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这些人格彼此独立,并作为完整的自我存在。患者通常不知道自己的人格存在,或者只有部分不知道。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而多重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多重人格障碍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其本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如下为有关人格分裂的特症是什么?请问一下懂心理学,或看过心理书籍的相关人士:那些坏人,是没有能力做好人吗?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人格分裂的特症是什么?
多重人格癥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多種非常不同的人格。此類患者行為的差異無法以常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來解釋,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個人格有其個別的姓名,記憶,特質及行為方式。通常原來的人格並不知曉另一個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現的人格則對原來的人格有相當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質通常與原人格特質相當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壓抑的,人格可能是開放,外向的。
多重人一種心因性身人份的障礙,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礙。
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為“在個體內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特的人格,每一個人格在一特定時間占統治地位。這些人格彼此之間是獨立的、自主的,並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說來,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階段,內陸諸意識層的只有一種身份,稱為主體人格。此時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體人格的方式活動,不顯出另一身份的痕跡。
不定期一段時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後,可突然轉變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後繼人格的方式行事。這時,個體對過去的身份完全遺忘,仿佛從心理上另換了一個人。從一種人格到另一種人格的轉化通常是突然發生的,當後繼的人格開始“執政”時,原先的主體人格剛開始是意識不到的,並忘卻業已發生過的事情。
在精神分析學派看來,多重人格的實質是心理過程的分離,一部分行為和經驗被單獨保持,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後繼的人格通常能意識到主體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為客體(“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我”),當分離尚未全面時,主體人格還有可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他”、“她”或“它”。
可是,當分離全面進行時,主體人格便會忘卻自己的身份,並由後繼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學家P。費登所說,在這種情況下,“主體的經驗類似紀覺,從中產生的‘思想’被體驗為好像它是一種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覺’”。當主體人格或是客體人格共存時,有幾率使雙方或是多方的意見不和,而導致極端行為。
後繼人格和主體人格在其情感、態度、知覺和行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時甚至處於劇烈的對立面。
在主體人格是積極的、友好的、順應社會的和有規可循的地方,後繼人格可能是消極的、攻擊的、逆社會的和雜亂無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約翰遜的研究表明,如果個體在童年期年處的家庭環境是蠻橫的和忽視的,則兒童的需要就會常常遭受挫折,從而引發憤怒或不滿。如果這一環境對兒童的憤怒或不滿拒絕接受,或者說在兒童的憤怒或不滿出現時立即予以處罰,則兒童就會被迫壓抑真正的情感,僅僅展現社會認可的遵奉行為。
又由於兒童天生的好奇心有可能被保持下來,兒童時期所受的刺激導致兒童在兒童時期的性格將會被同時保留,而且這種性格有可能被新衍生出來的人格壓制。於是,兒童處於矛盾或沖突之中:一方面為避免處罰而壓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壓抑的情感並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計出來表現一番。在這種情況下,兒童只有通過創造想象中的遊戲夥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體驗成客體(“他”、“她”或“它”),借此與孤獨或寂寞作幹鬥爭。
爾後,凡那些無法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為,或者經常受到處罰的沖動,便有可能被分離出來,壓抑入想象中的遊戲夥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壞人。這裏,“我”是主體人格,“他”是另一種人格或後繼人格。此時,主體人格尚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客體(即想象中遊戲的夥伴)。
(作為夥伴,主客體之間有一定的幾率產生相互間完全信任的關系,所以當客體要求暫時接管主體時,主體將會欣然接受。但當客體所作所為違反主體直接意識時,主客之間即可馬上發生沖突,導致極端行為。)
但是,當挫折繼續時,當憤怒或不滿因為不斷的拒絕或懲罰而變得日益增強時,所引起的憤怒或不滿就會越來越多地被壓抑入分離的人格部分。積累的憤怒在大腦中不斷分離解剖催化使這種極端憤怒愈是加劇。
為了釋放這些被壓抑的東西,後繼人格和主體人格之間的“隔墻”就會加厚,使雙方或多方之間不可滲透,互相獨立。慢慢的,主體便不再意識到它的存在。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青春期,環境對個體的外部要求有可能變得更大。對個體來說,由這些外部要求引發的挫折和不滿也有可能變得更多!於是,在“隔墻”的那一邊,被壓抑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所占“空間”就會越來越大,從而削弱了主體人格。
由於那個被隱匿和分離的人格過份強烈的要求表現自己,它就會周期性地接管主體人格,成為後繼人格。這種接管的原因同前。這種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變化表現出來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質。
當後繼人格在一特定時間接管主體人格時,它的攻擊和憎恨,
2、请问一下懂心理学、或看过心理书籍的相关人士:那些坏人,是没有能力做好人吗?还是本性坏呢?
我觉得与其说是没有能力,还不如说是没有机会吧。因为一个孩子降生在怎样的家庭很大几率奠定了他怎样的个性和处事方式,而改变他的就是际遇,也就是变数。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人性本惡,若非如此又怎样降生在有问题的家庭呢。
但人是可以学习改进的,只要遇上适合的人或事,提高调动自身能力就会有改变的力量。
3、为什么他在我面前总说自己是坏人
这样的男人太危险了 他为什么能同时拥有很多女人 不得不说 这男人是很有心计 虚伪 伪装 。。。还说什么报复女人 真正的男人是不会报复的 没有复仇心 还有 他说是坏人 可是有的女人 却喜欢这样坏人 他好想是真正的男人一样 其实 想错了 这不是真正的男人 要是男人能同时和几个女人交往吗 我还不懂 既然有女人了 他干嘛 还要找女人交往呢 我就不明白 他到底为什么 还有他为什么说 不伤害你 也可能是被你的真情 真心 真诚 感动了 或者就是 谎言 在我看来 你还是离开他远点 至少你还没有伤害 如果 你真的爱他的话 你就用你的 真情 真心 真诚 。。。指导他 回心转意 告诉他 这样做是不对的 你报复女人 能报复所有的女人吗 你害了别人 那被你害的女人怎么办 这就是你的追求吗 你能得到什么 何必要害人家 人家 是无援无 辜的 你好好对他说吧 做个朋友帮助他
我在提示你(估计这个男人 和 女人一开始 交往 谈恋爱的时候 都是这样对女人说的 我是坏人 所以有的女人呢 不但不离开他 反而去喜欢他 被他的真话所感动 好奇 。。。有的女人 自己就想了 居然我遇到这样的男人 一心的好奇
还有 你说 你们恋爱才没几天 怎么就了解你了 还说什么怕伤害你 )世界上的人太多 什么人都有
最好事前 了解情况 他到底是什么人 你们怎么认识的 在社会做什么 。。。
1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
和这样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时时刻刻都会很累,如果他嘴里说爱你,但是起码的尊重都不给你。这样的男人要了是给自己受气的吗?
5没责任感,没有安全感
这个不用多说了,女人最需要男人的肩膀。一个男人没有责任感,不能挑起家庭的重担的话,你以为婚姻只是过家家的游戏吗?
8不孝顺
人是感情动物,孝顺与否不只是道德问题,他如果对生养了自己几十年的父母都可以不闻不问,感情淡泊,那么对你,能有多少感情呢? (今后你们可也是要生活几十年的哦!)
至于其他的几条,有些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并非是缺点,只要不是太偏激,就勉强能过得去,有谁是十全十美的呢,比如:
2大男子主义 ---男人适度的大男人主义是可以的,这样对女人才有吸引力。(但是只是适度哦)
3小肚鸡肠,不宽容,有仇必报 ---或许他只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并没有那么小人呢,呵呵。
4俗气,没修养 --这和教育背景有一定关系,没有修养,但是或许他是一个好人。
6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或许这只是一方面吧,反过来也说明他考虑问题一般比较谨慎充分呀。
7做事不经大脑,冲动 --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重要是看他逐渐历练过后,他有所改变了吗?
9爱撒谎 --或许有些是善意的谎言,只是本意不坏,原谅他吧!
10好赌博 --这一点不好,但是没有以上3点罪大恶极。
11桃花多 --这并不代表他一定会摘桃花哦,其实有贼心没贼胆的男人还是不少的。不过桃花多反过来也说明他魅力不错呀,好好看住他就行了。
12虚伪,虚荣,好高骛远--这一点其实也不为过,男人嘛,都是要有点理想抱负的,有时候理想过了头就变成幻想了,但只要能给他动力就OK。
13没有事业心--其实怎么说呢,看你怎么看待了,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他如果能真正做好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也挺好,或许还是别人渴望的呢~
4、人为什么有梦??
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的解释
梦是一种奇异的现象,而做梦的经验,也是人所共有的 。
梦在心理学上的解释 :梦是睡眠中 ,在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 。
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 ,称为做梦(dreaming)。
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 ,一般人的第一个梦 ,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 。
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为10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 ,在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
而在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 ;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 ,是在梦中 。
梦是什么?
梦是一种奇异现象 ,而做梦的经验 ,也是人所共有的 。
但在人类文化中,无论古念中外 ,对梦的了解 ,始终是一个谜。在未开发的部落社会里 ,往往把梦看成是神的指示或魔鬼作崇 ,固不足为奇 。
即使在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里 ,仍然浒着对梦的诸多迷信 。
在我国的文化淬中 ,有关梦的故事更是不一而足 。
诸如:庄生梦蝶、黄粱一梦、梦笔生花、江郎才尽、南柯一梦等 ,都是历来为人津津气道的梦故事 。
惟中国与西方在对梦的观念上 ,似乎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 。
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 :“好人做梦,坏人做恶 。
“而中国的祖先却相信 “至人无梦“。至人者,圣人也 ;意指圣人无妄念 ,所以不会做梦 。
以今天心理学上对梦的科学研究发现来看,古时中西对梦的看法,实在很多误解 。
根据现在心理学家的研究,无分好人坏人,无分圣贤愚鲁 ,人人都会做梦 ,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 。
因为,动物睡眠时眼球也会快速跳动(有机会你可以观察一下狗的睡眠)。不同之处,就是动物不能在醒来之后,像人那样“梦话连篇“而已 。
所谓梦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 ,梦是睡眠期中 ,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 。
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 ,称为做梦(dreaming)。
1。 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 ,一般人的第一个梦 ,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 。
梦境的持续时间 ,约为5-15分钟(平均为10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 ,在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
而在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 ;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 ,是在梦中 。
2。 每夜都会做4-6个梦 ,为什么醒来后只能记得极少数的梦呢?对这个问题
有三种不同看法 :其一是干扰论的看法 :认为数个梦彼此干扰 ,新做的梦
干扰了前面的梦 ;虽然在一夜之间梦境连连 ,早晨起床时 ,很可能只记得临醒之前的最后一个梦 。
此一解释 ,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经验 。
其二是动机性遗忘论的看法 :认为梦境中多属令人不愉快的事 ,当事人不记忆 ,以免引起焦虑 。
这个解释 ,不符合一般事实 。
因为,事实上一般人所记忆的梦境,并非全属令人愉快的事 。
其三是讯息处理论的看法:认为做梦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 ,在性质上均属短期记忆 。
短时记忆如不经复习或输入长期记忆中去加以贮存 ,自然很快就会忘记 。
这是一种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的新的解释法 ,看来较为合理 。
5、人分为哪几种?性格?
介绍以下几种:
1、机能分类法。
由英国的培恩提出,他按人的情绪、理智、意志三方面的心理功能的比例分配不同,把性格分为情绪型、理智型和意志型。显然,它没反映出态度的好坏,鲁智深是情绪型的好人,高俅则是理智型的坏蛋。
2、向性分类法。这是瑞士学者,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的分类法,他把性格为分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这似乎与气质重叠,一个胆汁质,多血质的人多为外倾,而一个抑郁质和部分粘液质的人常常内倾。这种分类法,尤其显示不出态度的好坏。
3、优越自卑分类法。奥地利心理学者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德勒将好强好争的性格叫做优越型,而把与世无争型性格归为自卑型,但与世无争型未必是自卑。
4、偏好分类法。这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的,他把人的性格分为理论型、经济型、权力型、审美型、社会型五类。这近乎是一种职业兴趣的分类法,仍没反映性格的态度体系的实质。
此外,对性格的分类,还有独立--顺从论和特性分类法。
全世界对性格的分类不下百种,至今无统一分类法。
我在对人格心理的研究中,特别对性格作了深入剖析,我认为性格由亲合度、自律度、透明度、张扬度和支配度五个因子组成。亲合度、自律度和透明度是性格的内核,显示一个人对人和事物的真与善的态度。张扬度和支配度是性格的外壳,显示一个人对人和事物的行为方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和史湘云,同样具有张扬度、支配度高的外壳,但前者伪善而狠毒,后者直爽而友好。
尤二姐、尤三姐同样有真与善的内核,但前者外壳柔弱,后者外壳刚劲。于是我按中国阴阳五行中的金、水、木、火和刚、柔、阴、烈,将性格分为:
1、金刚型。亲合度、自律度、透明度的内核强,张扬度、支配度也强,如尤三姐。
2、水柔型。内核强而外壳弱,如尤二姐,《西游记》中的沙僧、《水浒传》中的林冲都接近于此类。
3、木阴型。内核弱而外壳也弱。
如《法门寺》中的太监贾桂、《水浒传》里的张三郎和阎婆媳之母。
4、火烈型。内核弱而外壳强。如《红楼梦》中的薛蟠、《水浒传》里的高衙内、镇关西。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