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的审美心理表现形式,幼儿手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09-21 08:09:07

导读:本文介绍了幼儿文学的审美心理表现形式,包括泛灵观念、人造观念、任意逻辑和前因果观念。幼儿文学作品中,泛灵观念使幼儿易于把外界事物的审美特征融合到自己的心灵之中;人造观念在游戏中表现更为明显;任意逻辑则表现为虾在云天游,鸟在水中飞等不真实的景象;前因果观念则不反映事物之间的客观因果关系。为了培养幼儿手工的创新能力,幼儿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用不同的技能技巧将美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如下为有关幼儿文学的审美心理表现形式,幼儿手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幼儿文学的审美心里具体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1、幼儿文学的审美心里具体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幼儿受生理、生活条件的制约,心理分化刚刚开始。这使得他们的审美心理不仅与成人,就是与童年期、少年期的儿童审美心理特征客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幼儿审美心理中“自我中心”思维非常突出。其特征是主体和客体不分,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合而为一,而且总是把客体“依附”于主体,形成幼儿审美意识的“自我中心”状态。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1、 泛灵观念

在幼儿心目心中,大千世界的各种生物都有生命,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如樊发稼在《小雨点》中所写:小雨点,你真勇敢!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一点也不疼吗?在幼儿看来,宇宙万物都是由灵性有感情的,“小雨点”也不例外。“小雨点”不怕疼的勇敢精神,令该子们钦羡不已。泛灵观念使幼儿易于把外界事物的审美特征融合到自己的心灵之中,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因此,在童话中,鸟能言、兽能语、石头能说话,在幼儿看来是自然和真实的。

2、人造观念

在幼儿心目中,世界上没有人办不到的事情,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万物都是为自己的需要而存在。这是因为幼儿经常处在幻想状态,其思维不受客观条件和社会习俗规范的束缚。如柯岩的儿歌《坐火车》,小朋友们可以坐着“小板凳”火车,“轰隆隆隆,呜!呜!”地穿大山,过大河,跑遍全中国;又如幼儿图画故事《长长的故事》中,理发师叔叔可以骑着“装饰灯”飞上天,去救长长小朋友。幼儿的人造观念在游戏活动中表现更为明显。皮亚杰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说:“游戏并不是主体向服从现实,而是想把现实同化于自己”。可见,游戏往往将人带入生命归真的境界。

3、任意逻辑

幼儿心目中,虾在云天游,鸟在水中飞,小猪生双翅,大树结金鱼„„一切变形、增减、移位都顺理成章。他们常常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或现象,按照主观愿望任意结合在一起,而不管他们之间是否真有联系。所以儿歌中的“颠倒歌”,诸如“公鸡生个大鸭蛋,小猫游泳多快活”之类深受幼儿欢迎。

4、前因果观念

在幼儿心目中,月亮跟我走,是因为月亮想和我交朋友;兔子眼睛红是因为太爱哭,„„这种“想当然”的前因果观念,不反映事物之间的客观因果关系。只是幼儿出于好奇,用他们自己有限的感知对各种事物作出解释而已。这在许多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往往表现为谐趣横生、异想天开。

西周幼儿园现正火热招生中,欢迎上我们的官网了解看看

2、如何培养幼儿手工的创新能力

2、如何培养幼儿手工的创新能力

幼儿对美、色彩的感受力非常强,爱画画是幼儿的天性,从刚刚会拿笔就会在纸上、桌上、地板上……涂抹,画上一些特殊的图画。幼儿美术教学就是教幼儿去发现美、感受美,并用一些技能技巧将“美”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幼儿手工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一个内容,它是以二度和三度空间来塑造形象的。可视、可感、可玩,对孩子更具吸引力。那么活动中要怎样实施才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呢?

一、幼儿手工的特点

手工是与绘画相结合,徒手或使用简单工具将可塑材料或自然材料等,通过剪、贴、折、印、撕、染、捏、塑、编等不同手法以二度或三度空间塑造出各种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是综合性极强的制作活动。通过手工制作,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他们的美学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二、收集各种材料,鼓励幼儿尝试

手工是培养幼儿的综合性造型能力,从而激起幼儿好奇心,引起创新兴趣。首先,要从培养基本技能、基本形体的造型能力做起,例如:有顺序的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剪出图形、基本的折纸、剪纸技巧、粘贴、简单的泥塑等,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技巧,一切简单的形体就可以自己拼装和创造。综合性造型活动除了学习这些基本技能外,还需学习切割、连接、装饰等技能和培养幼儿对材料性质的形体直觉能力,对空间的认识能力。教师要收集一些空瓶、空罐、纸箱等废弃材料,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并让幼儿接触和摆弄它们,从而培养幼儿进行制作和创造的兴趣。

三、走进大自然,获取创作灵感

手工创作材料多种多样,可以是身边的废弃物,也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例:树叶、树根、花、昆虫、种子、石头、贝壳、泥土等。

教师应带孩子走出教室,投身到大自然中去。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还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创新能力。

四、活动设计要有创造性

传统的美术活动存在着单一化、技法化的现象,如果将其他各类教学领域灵活运用到美术活动中,那么更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幼儿的创造热情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愿望得到满足和实现,也体现了美术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要多为孩子创设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更多的挖掘和开发。

五、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手代替幼儿

手工是幼儿把他们认为最美、最感兴趣的事物,借助各种材料,动手动脑把它们表现出来的过程,是幼儿对美的另一种创造。无论是幼儿在初学一些基本手工技能,还是在进行综合创造,我们都不能用成人的技能标准去要求、代替他们。教师要尊重孩子,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心理环境。

六、注重欣赏活动和评价,注意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欣赏是培养幼儿的审美心理、审美体验,使幼儿内在的发展与外在的美结合起来。欣赏中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创作欲望。

评价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是否利用该年龄阶段可以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来大胆的创造表现喜欢的事物。

七、手工的运用

环境本身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综合的系统,它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形成一种强烈的氛围,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到开学、重大节日,教师都可以抓住时机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幼儿参与进来,利用废旧物、自然材料等,共同动手设计布置活动室。这不但培养了幼儿初步装饰设计的意识,还启发了幼儿发散性思维,陶冶了情操。

要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根据幼儿各年龄阶段的能力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多元化的活动课程,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用愉快的心情、大胆的想象,创作自己的童真和美好。

3、幼儿pyp教学有哪些

3、幼儿pyp教学有哪些

PYP Curriculum --the Front-Runner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是经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注册的非赢利的国际教育组织,为世界各地的学校构成的共同体提供高质量并富有挑战性的教育项目。

PYP的六大学科领域教学内容,即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学、艺术和个人教育、社交教育和体育。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属于普通艺术教育范畴,是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学前儿童,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适应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的、以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美术教育的特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处于学前期的孩子明显地表现出情感因素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喜欢想象,往往有惊人之作。孩子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喜欢这里画画,那里画画,喜欢做色彩游戏。幼儿时期,其心理发展的一大特色是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情感投射到物体身上,用身心感悟着我们的世界。正是儿童的这种特点,使得美术活动成为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和满足的重要途径。有心的家长不难发现,你的孩子总是喜欢把墙上的裂缝看作一只大怪兽,把天上的星星当作点亮的小灯,把落叶看作树妈妈的宝宝,他们的色彩也在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让孩子通过美术活动把自己的情感或想法表达出来,并鼓励他们用作品和别人交流,在交流中孩子获得一种来自他人和自我的肯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在交流情感,又在获得新的情感满足。 (2)是以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强调儿童的创造性。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力。在学前儿童美术发展过程中,从涂鸦期儿童的乱涂乱画,逐渐画出个什么东西,并给它命名,到象征期儿童为事物象征性地再造一个多半是不完整的、粗略轮廓的形象,再到图式期儿童用画来表达多种概念或凭自己的主观经验重新组合、加工变形的画面等,都显示出孩子独特的创造力。当然,这种创造力与成人的创造力是不同的。成人的创造 力是指他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思想等的能力,儿童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能力。具体来说,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是他们利用物质材料及过去的经验并加以重新组合,制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美术作品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创造力是基于对儿童自身的个人价值,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衡量,成人要有发现的意识和眼光。 儿童的创造性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制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在孩子的美术作品中,成人有关美术创作的许多条条框框被打破,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主观想象的色彩、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超常规的、独特的表现,蕴涵着孩子天然存在着的大胆想象和神奇的创造。孩子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是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过程,由富有个人情感色彩的感知、审美加工和创作性表达组成。家长正是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创造性,既要有发现孩子创造的眼光,又要有积极的鼓励行为。 (3)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还应当重视儿童的操作。操作教育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孩子正是在操作中亲身体验某种情感的发展,体验美术活动自身的乐趣,进一步获得审美感知和审美创作。 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包括心理操作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手、眼、脑并用。用多种感官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去交流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去操作美术工具和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操作教育一定要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进行。

5、幼儿心理美术培训哪里的比较好

5、幼儿心理美术培训哪里的比较好

有一家很好的,我小区的很多孩子在那里学呢,是心和图心灵美术乐园呀,2013年由上海蒙特梭利教育集团向韩国心和株式会社引入中国,他以美术提高儿童文化艺术素质和情绪能力,能全面提升孩子的能力,我儿子就是那里学习的,氛围挺好,你去了解下

6、幼儿文学作品,谈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6、幼儿文学作品,谈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门类,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人们把她比作“新月之国”,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幼儿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对幼儿文学具有制约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一、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 幼儿受生理、生活条件的制约,心理分化刚刚开始。这使得他们的审美心理不仅与成人,就是与童年期、少年期的儿童审美心理特征客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幼儿审美心理中“自我中心”思维非常突出。其特征是主体和客体不分,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合而为一,而且总是把缉耿光际叱宦癸为含力客体“依附”于主体,形成幼儿审美意识的“自我中心”状态。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1、 泛灵观念 在幼儿心目心中,大千世界的各种生物都有生命,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如樊发稼在《小雨点》中所写: 小雨点,你真勇敢! 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 一点也不疼吗? 在幼儿看来,宇宙万物都是由灵性有感情的,“小雨点”也不例外。“小雨点”不怕疼的勇敢精神,令该子们钦羡不已。泛灵观念使幼儿易于把外界事物的审美特征融合到自己的心灵之中,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因此,在童话中,鸟能言、兽能语、石头能说话,在幼儿看来是自然和真实的。

2、人造观念 在幼儿心目中,世界上没有人办不到的事情,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万物都是为自己的需要而存在。这是因为幼儿经常处在幻想状态,其思维不受客观条件和社会习俗规范的束缚。如柯岩的儿歌《坐火车》,小朋友们可以坐着“小板凳”火车,“轰隆隆隆,呜!呜!”地穿大山,过大河,跑遍全中国;又如幼儿图画故事《长长的故事》中,理发师叔叔可以骑着“装饰灯”飞上天,去救长长小朋友。幼儿的人造观念在游戏活动中表现更为明显。皮亚杰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说:“游戏并不是主体向服从现实,而是想把现实同化于自己”。可见,游戏往往将人带入生命归真的境界。

3、任意逻辑 幼儿心目中,虾在云天游,鸟在水中飞,小猪生双翅,大树结金鱼……一切变形、增减、移位都顺理成章。他们常常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或现象,按照主观愿望任意结合在一起,而不管他们之间是否真有联系。所以儿歌中的“颠倒歌”,诸如“公鸡生个大鸭蛋,小猫游泳多快活”之类深受幼儿欢迎。

4、前因果观念 在幼儿心目中,月亮跟我走,是因为月亮想和我交朋友;兔子眼睛红是因为太爱哭,……这种“想当然”的前因果观念,不反映事物之间的客观因果关系。只是幼儿出于好奇,用他们自己有限的感知对各种事物作出解释而已。这在许多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往往表现为谐趣横生、异想天开。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幼儿的思维特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诗性思维,有很强的形象性、同一性、和生命性,“自我中心”意识突出,只有与他们生活最接近、与他们情感最契合、外部特征突出的内容,才会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幼儿审美心理的独特性在幼儿文学中的反映便是作品中充满浓郁的幼儿情趣。

7、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有哪些教学策略

7、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有哪些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老师在尝试绘本教学时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它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阅读画面能根据角色的行为判断和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能激起幼儿编讲故事的欲望,正文是以一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有的甚至是无字书,给儿童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的阅读特点。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读到的所有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医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以后的想象力。”由此可见,绘本教学的重要性,可塑性,然而很多老师在尝试绘本教学时容易忽视一些问题。比如说设计教学侧重讲故事,教师说的多,幼儿说的少,而没有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这样就不算是有效教学。有效的绘本教学是要给孩子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机会,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绘本教学的意义及对幼儿的影响

1、绘本教学的意义

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教学类,它包含在早期阅读中,本质意义上和常规的看图讲述故事教学想通而不相同。它自身特点是图文并茂,情节发展有序的书本式的表达,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故事画面的每个情节,体验角色的心理,从而深度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师不需太多的理论教育,轻松的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不仅如此,还培养幼儿的一种观察力,联想力和判断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欲望的有效手段。

2、绘本教学的影响

新《纲要》中语言教学目标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在绘本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它对幼儿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一次绘本教学《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天鹅和鸭子比赛做木头人,我每一张画面都让幼儿猜测他们的比赛有没有结束,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整个活动幼儿的情绪高涨,认真,积极的阅读,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学习了这个绘本后,幼儿明白了做事需坚持,从那天后,我们再做木头人游戏,幼儿都能像绘本中的天鹅和鸭子一样一直坚持到底,可见绘本教学深受幼儿的喜欢,对幼儿的影响很大,轻松的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以及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

三、绘本教学的基本策略

阅读绘本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我们对绘本教育的策略研究应立足于对幼儿的研究,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幼儿阅读从观察理解画面入手,以口语表述为主要形式。开展绘本教学,我们主要以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重点是让幼儿根据画面讲出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选择合适的绘本,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

1.选择绘本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的经验积累。选择绘本的内容是幼儿喜欢的,比如是幼儿喜欢的一些动物形象。选择绘本的画面应该符合幼儿的审美心理,故事的角色动态夸张,能诱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自编故事内容,有声有色的讲述。

2.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绘本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从孩子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给孩子自主阅读的机会,例如:在绘本《可怕的大妖怪》的阅读过程中,我让孩子自主阅读,“妖怪”在孩子心目中是可怕的,长得模样古怪,当孩子们阅读完我问他们书中的妖怪可怕吗,他们一致说不可怕,还有小朋友这个妖怪很可爱。幼儿不同的表述,说出自主的感受,老师才能了解他们阅读的情况,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导幼儿阅读深层次的故事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二)寻找图书中的教育元素,创设自主体验的情境

绘本图书引进国外的图画书,画家在绘画时,将许多故事情节隐藏了,只有细细解读才能领悟文本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因此,教师需自己先读懂,教师读懂了,才能寻找到其中的教育元素,才能进行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和强调孩子的参与和活动,多给孩子参与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理,让语言活动活起来,动静交替,逐渐理解感悟绘本中的情境。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精神,还突显师幼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绘本教学《小老鼠和大老虎》,第一次教学,小老鼠和大老虎发生大矛盾,我只是让幼儿学说对话,然而幼儿并没能体会小老鼠很生气的心情,整个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不够高。后来经过一番反思与思考,进行第二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表演,幼儿自由选择模仿的角色,于是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是模仿大老虎练空手道把小老鼠的城堡踢飞了,另一组是模仿小老鼠生气骂大老虎。幼儿在表演的同事,体验了角色的心理,也感受活动的乐趣,这个环节将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充分调动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创设情境之后,幼儿尽情感受、体验情境,最后,明白故事所表达的寓意,让他们深刻的懂得朋友之间如何相处。由此,我发现绘本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孩子的影响不是一时的。

(三)开辟思考质疑的空间,进行有效的提问

《绘本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孩子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孩子的阅读实践,主动阅读、深入探究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绘本教学实践中,若对提问的形式、内容、方法缺乏研究,就会导致幼儿被动了解绘本故事,不利于幼儿的拓展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就能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被激发的状态。绘本《逃家小兔》,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给孩子思考质疑的空间:

师:在这本书中小兔变成了什么,她的妈妈又是怎样找寻自己的孩子的呢?我们来看看绘本。

画面(渔夫图):小兔变成什么了?兔妈妈会变成什么,用什么办法抓住小兔?

幼1:兔妈妈直接用渔网捞住小兔。

幼2:兔妈妈变成鱼妈妈跟着小兔。

画面(登山图 )

师:小兔子变成高山上的石头,兔妈妈变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兔妈妈会遇到什么困难?为什么还会不畏艰险地坚持下去?

幼儿自由讨论

……

师:小兔可带劲了,它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如果你是小兔,你还变不变?你想变成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

上述教例创设了问题情境:教师请幼儿猜想兔妈妈会变成什么,给孩子提供了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故事,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除了猜想式提问,在绘本教学中提问的策略还有很多,如:递进式的提问,针对性的提问,开放式提问等,都能促进幼儿想说、敢说,使其主动的参与到绘本教学活动中来,提问同时,教师要重视幼儿回答的问题后的反馈,及时的给予肯定与鼓励。

绘本教学成了很多老师的选择,因它体现出教学的成功,只要持之以恒地倡导以孩子为主,循序渐进的教学,努力提高绘本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能让孩子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阅读绘本,轻松地学习绘本,高效地领悟绘本,因而达到有效教学。

8、幼儿文学作品,谈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8、幼儿文学作品,谈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门类,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人们把她比作“新月之国”,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幼儿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对幼儿文学具有制约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一、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 幼儿受生理、生活条件的制约,心理分化刚刚开始。这使得他们的审美心理不仅与成人,就是与童年期、少年期的儿童审美心理特征客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幼儿审美心理中“自我中心”思维非常突出。其特征是主体和客体不分,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合而为一,而且总是把客体“依附”于主体,形成幼儿审美意识的“自我中心”状态。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1、 泛灵观念 在幼儿心目心中,大千世界的各种生物都有生命,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如樊发稼在《小雨点》中所写: 小雨点,你真勇敢! 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 一点也不疼吗? 在幼儿看来,宇宙万物都是由灵性有感情的,“小雨点”也不例外。“小雨点”不怕疼的勇敢精神,令该子们钦羡不已。泛灵观念使幼儿易于把外界事物的审美特征融合到自己的心灵之中,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因此,在童话中,鸟能言、兽能语、石头能说话,在幼儿看来是自然和真实的。

2、人造观念 在幼儿心目中,世界上没有人办不到的事情,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万物都是为自己的需要而存在。这是因为幼儿经常处在幻想状态,其思维不受客观条件和社会习俗规范的束缚。如柯岩的儿歌《坐火车》,小朋友们可以坐着“小板凳”火车,“轰隆隆隆,呜!呜!”地穿大山,过大河,跑遍全中国;又如幼儿图画故事《长长的故事》中,理发师叔叔可以骑着“装饰灯”飞上天,去救长长小朋友。幼儿的人造观念在游戏活动中表现更为明显。皮亚杰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说:“游戏并不是主体向服从现实,而是想把现实同化于自己”。可见,游戏往往将人带入生命归真的境界。

3、任意逻辑 幼儿心目中,虾在云天游,鸟在水中飞,小猪生双翅,大树结金鱼……一切变形、增减、移位都顺理成章。他们常常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或现象,按照主观愿望任意结合在一起,而不管他们之间是否真有联系。所以儿歌中的“颠倒歌”,诸如“公鸡生个大鸭蛋,小猫游泳多快活”之类深受幼儿欢迎。

4、前因果观念 在幼儿心目中,月亮跟我走,是因为月亮想和我交朋友;兔子眼睛红是因为太爱哭,……这种“想当然”的前因果观念,不反映事物之间的客观因果关系。只是幼儿出于好奇,用他们自己有限的感知对各种事物作出解释而已。这在许多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往往表现为谐趣横生、异想天开。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幼儿的思维特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诗性思维,有很强的形象性、同一性、和生命性,“自我中心”意识突出,只有与他们生活最接近、与他们情感最契合、外部特征突出的内容,才会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幼儿审美心理的独特性在幼儿文学中的反映便是作品中充满浓郁的幼儿情趣。

9、幼儿园认知能力方面的课都有那些

9、幼儿园认知能力方面的课都有那些

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应努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包括生活作息习惯、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等,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倾听习惯等。大部分家长却忽视了对这些习惯的培养,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小养成,有些坏习惯在幼儿期一旦养成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一个好的幼儿园不在于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而在于让孩子能学会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倾听和等待,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有探究的习惯。这些可以说将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一个好的幼儿园会通过组织科学、艺术、社会、健康、语言这五大领域的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多种能力。许多家长往往只重视幼儿参加活动后所取得的结果,比如幼儿会唱歌了,幼儿会跳舞了,幼儿会背诗了,幼儿会认字了等等,他们很少意识到不论结果如何,只要幼儿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获得某方面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活动的功劳,而是多个活动共同作用后的结果,通过某个活动无法马上就看到结果。比如,在一个健康活动中,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幼儿正确地吃饭的方法,幼儿知道方法后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这种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家长并不能马上看到结果。还有教师通过组织一些社会活动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让幼儿知道如何与他人正确地交往,这样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家长能马上看到结果的,要通过家园的配合,慢慢才会有成效。

作为新时期的家长,应该转变这种急功近利、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观念,在家庭教育中要与学校保持一致,协助学校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幼儿各个方面的潜能。

10、简述幼儿欣赏教学的概念与分类

10、简述幼儿欣赏教学的概念与分类

一、课题的提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在艺术创造中的个性化表现。幼儿期是幼儿获得表现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反思目前幼儿艺术教育现状,发现仍然存在误区:在课程设置方面,艺术教育活动流于教授表面性的一些东西;在艺术创造方面,仍然偏重艺术知识和技法的教授,忽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针对以上存在误区,结合我园幼儿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提出了“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提高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促使教师通过参与研究自身获得发展,从而使我园的园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一)概念界定

1、艺术: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形象,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美术、音乐、文学的教育。

2、艺术表现力:指通过对美的事物、美的作品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感染人,调动人的积极情感,激发人们运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对事物、作品的理解。

3、幼儿艺术表现力:指幼儿通过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色彩、符号、标记以及学习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有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所获得的情感和体验。(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艺术表现,对周围生活环境美和艺术作品能产生敏锐的感受力、欣赏力和表现力,能大胆乐意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和思想,使艺术教育真正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寻找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的美育观:艺术对于形成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发展人的潜力,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

2、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人对美的需要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之一。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艺术创作活动,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艺术欣赏、艺术的陶冶和感染,使自我得以实现。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发现使当今教育把注意的焦点指向艺术教育,引起了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四、研究原则

1、生活化原则;

2、情感陶冶原则;

3、普遍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游戏性原则。五、研究的内容和措施(一)研究的内容:本课题主要从音乐、美术、语言这三大学科领域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上各有侧重点,小班:愿意参加艺术活动,会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表现和创造。中班:体验在艺术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和情感。大班:学习使用多种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艺术情趣的能力,使表现更具个性化。(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1、创设艺术教育环境。(1)营造艺术氛围。(2)搭建表现平台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策略。(2)教学手段的整合性策略。(3)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策略。

3、引发、释放、发挥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1)发掘幼儿表现力的基础(2)激起幼儿表现欲望(3)开发幼儿表现创意(4)指导幼儿表现技巧。(5)张扬幼儿表现个性(6)评价幼儿表现效果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研究的对象:全园幼儿(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行动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七、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三年,实施时结合幼儿特点,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3---2006.6)确立课题名称,撰写方案,进行申报立项阶段;第二阶段(2006.9---2008.6)组织实施,进行研究阶段;第三阶段(2008.9---2008.12)评鉴,结题论证阶段。八、研究的主要过程本课题从制定方案到组织实施,在区教科室领导的指导下,方案前后进行了三次修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优美的艺术教育环境,为幼儿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1)营造艺术氛围,让幼儿感受艺术。幼儿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语言”,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挖掘周围环境中潜在的艺术教育的价值,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幼儿园无论从大环境的创设到班级环境的布置,到处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走进幼儿园,主题背景墙上“艺术童年,诗意家园”八个字点明了我们的课题,我们将“一本书(文学)、一支笔(美术)、一串音符(音乐)”三个子课题,巧妙的设计在主题背景墙和园标上。在幼儿园的三个楼层层面也分别创设了不同的艺术环境:一楼是文学的世界,二楼是美术的殿堂,三楼是音乐的舞台。在每个班级中,我行我“绣”(刺绣)、千“编”万化(编织)、变废为宝等“一班一品”特色氛围也非常浓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幼儿时刻都在感受艺术的美。(2)搭建艺术表现平台,让幼儿大胆展示。我们大家都知道,幼儿园艺术环境的创设很关键的是让幼儿成为环境的设计者和创造者,追求环境与幼儿之间的“对话”,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空间为幼儿创造表现自我的平台。首先在三个楼层中,我们在底楼设计了大嘴巴童话剧场、阅读长廊、成语故事和古诗天地,让幼儿细细地“品”;二楼开放各种手工作坊,每学期我们根据课题需要,设立了不同的区,如创作区(刺绣编织区、创意制作区)、绘画区—美术室,以及软包版面上老师精心辅导的体现美术中各种表现手法的幼儿作品等,我们在这些区域中根据主题投放了各种材料,让幼儿大胆地“绣”;三楼的“乐器坊”、“大舞台”,也充分发挥了其功效,幼儿在这里能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艺,尽情地“舞”。其次,每班在游戏区域中都设立了幼儿展示自我的动手区、表演区。这些平台的搭建,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更为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开拓了无限的空间。

2、多样的教学措施,为幼儿艺术表现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策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表现。为了体现教育既回归幼儿生活,又走向幼儿生活世界的理念,我们在选择艺术教育的内容时,除了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之外,还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内容的适切性,即选择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共鸣;

第二、内容的系列性,首先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艺术活动内容。小班选择了一些内容简单、主题鲜明的内容,而大班则选择一些表演性、操作性强、寓意深远的内容。其次再根据作品内容的难易、目标的深浅循序渐进地安排。在课程的设置中,结合课题需要:语言主要增加文学的欣赏和穿插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如桃树下的小白兔、卖火柴的小女孩,梨子提琴、金色的房子、萝卜回来了等),尤其增加我国著名作家金波的幼儿文学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很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美术主要是把一些民间艺术(剪纸、印染、编织、刺绣)引进我们的课堂,同时适当增加世界名画,进行“我与大师对话”“我和大师比一比”,如中班毕加索的《脸》、大班《梦》、马蒂斯的《跳舞的颜色》、梵高的《向日葵》。音乐主要增加一些经典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京歌》、《黄梅戏》、《评弹》引入我们的教学。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834.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