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儿童(4岁以上)心理的书籍?女孩早恋时,家长应该阅读哪些详细的书籍?
导读:本文介绍了几本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以及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其中,赏识教育被认为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家长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此外,文章女生早恋的问题,建议家长可以阅读一些关于青春期的书籍,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这个阶段。如下为有关谁能告诉我有关儿童(4岁以上)心理的书籍?详细点,女生早恋家长应该看什么书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谁能告诉我有关儿童(4岁以上)心理的书籍?详细点。
儿童的心理是由家长决定的。建议你去买本周弘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慢慢从里面体会一下作为一个家长应该一直保有的心态是什么。我想你应该会有所收获。
如果你的条件允许,最好是买全一套书来看,赏识教育无疑是教育当代孩子最好的方法。对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他稍微大一点了,就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不要认为别人的孩子会读唐诗三百首,自己的孩子不会读,就是笨。要永远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孩子,那你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有所成就。
但是也要记得,当孩子有缺点的时候,要与他进行沟通,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4岁以上的孩子也许对这些道理不一定了解,可是他们的心理都会有一点感觉,如果做父母的引导得好,他们都会明白这个道理,记得要教会孩子感恩。
具体的很多事情你都可以从书上学到,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和我交流。我的QQ是:23436655
2、女生早恋家长应该看什么书
情书 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枕边书》是送给青春期女孩及其父母解惑答疑的实用读本。
书中以母女对话的形式,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部分指导青春期女孩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心理成长、情感困惑、学习问题等,帮助她们解决与人交往、建立自信、培养心态、呵护健康、拒绝诱惑等难题。《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枕边书》是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最好的礼物,让你的女儿更加独立、自主并健康地成长。
青春期是女孩生理和心理发生较大变化、由童年向青年转变的关键时期。
青春期的女孩对生理发育的困扰,对心灵、情感、学习、理想、人际交往等问题也同样存在很多的困惑。小小的年纪要承受诸多烦恼的侵恼,此时期也是最容易迷失方向、荒废学业、禁受不住诱惑的危机期。
3、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资料
谈到规划人生,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个典型的例子。
导演张艺谋在陕北拍电影时见到一位八岁的孩童,夕阳西下骑在牛背上哼着陕北小调,张导问:“娃,你在干啥?”孩童很悠闲地答:“我在放牛!”“为啥放牛?”“放牛挣钱!”“为啥挣钱?”“挣钱娶媳妇!”“娶媳妇干嘛?”“娶媳妇生娃!”“生娃干嘛?”“生娃放牛!”
从这位八岁的小孩身上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那么他只能重复着祖辈的足迹,从祖辈开始放牛到他放牛,一直处于循环当中。
我想,大多数家长们一定是不想过“放牛—挣钱—娶媳妇—生娃再放牛”的生活吧?这是一个没有规划的人生,没有志向的人生。没有志向的人经常立志。
再看一个例子。
有一个叫高倩的女孩,5岁时随父母从我国福建到了美国,父亲高燕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一所大学做研究工作。在高倩6岁入学之前,父亲领着女儿到哈佛大学参观,告诉女儿:你今后就是要来这儿上大学,然后进法学院读博士,长大后从事律师工作生涯。
律师在美国社会地位高,收入丰厚,发展路子宽,是进入上流社会的一条可行的途径。美国许多政界、商界名流,像许多议员、部长乃至总统,一些大企业的高管,都是律师出身。选择这个目标,当时有点像是做梦,难度很大,在美华人中也是闻所未闻的。
高倩这女孩聪明、开朗、勤奋,在父亲影响下,把将来“当律师”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因此,乐于接受并主动配合父亲的安排,把所进行的各项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爱好,完成了许多同龄孩子不愿做的事情。
在高中毕业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英语、汉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四种语言;她还频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和比赛,获得十几项全美或州或所在地区的优胜奖;参加了勤工俭学、商务活动、法庭审判实践、音乐演出,甚至全美选美比赛,全面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十二岁的时候,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用英文写作的书。
高倩不但在校各门功课成绩优良,而且提前学习获得了大学三分之一的学分(美国的教育制度允许学生在高中时考大学学分,升入大学后,已取得学分的功课可以免修)。按我们中国的标准,高倩算是被培养成为“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了。
由于从小专业方向明确,十几年下来,她积累了达到目标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终于如愿以偿地上了哈佛大学;四年之后又进入了美国最顶尖的哥伦比亚法学院;在读博士的第二年,就在美国最权威的法学杂志上发表了她的论文,25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高倩还没有毕业之前,美国最大最有影响的律师事务所已经向她发出了邀请,一就业就有数十万美金年薪的稳定收入。
父亲在回顾女儿成长经历时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从小的周密设计,没有从幼儿时就锁定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并经过长期地刻意地追求和努力,高倩是不可能一路顺畅,一步步地达到一个个崇高目标的。
在这个例子中,高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高倩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之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读博士,最终成了一位律师。
在这里,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理念:
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可以按部就班的、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一、中学生人生规划,父母是关键
中学生12岁至18岁左右,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对于对未来人生发展满怀憧憬与希望的年轻人来说,人生是一块最佳的画布,可以五彩缤纷尽情挥洒。
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常被描述为一个由童年转变而来的狂飙时期和学业繁重的时期,如果出现问题和偏差将遗误终生。
家长要学会运用生涯规划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制订成长方案。实践证明,这将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动机促进成绩提高,更能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因此,可以说:中学生人生设计,父母是关键!
成功源于教育,教育改变命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用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精心地为孩子规划着人生,听取父母的经验、接受父母的人生规划安排能让孩子以后少走弯路。这样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丁俊晖,如果他的父亲当初没有坚持让他练习台球,也没有中国台球神童。当然,这也要看孩子的天赋而定,发现孩子确实有某方面的才华,父母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并坚持下去,是使孩子健康发展的良好途径。
那么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其实作为家长,多少都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深入、细致地和孩子们一起研究过这个问题。很多人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应该如何与孩子一起,共同规划未来,“设计”人生;应该如何用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引导他们,并且和他们一起,把基础教育的成果引向明确的人生理想、职业目标。
在中国,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和家长一起跟着高考指挥棒转,家家户户只求拼过高考,届时凭着分数在几天时间内临时选择专业,把孩子送进大学,糊里糊涂地塞进一个专业,糊里糊涂地锁定他们的人生,哪里谈得上什么人生设计、人生规划。
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与设计。
据专家们说,人生规划一般可以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A、12-20岁:人生学习期;
B、20-30岁:人生进修期;
C、30-40岁:人生巩固期;
D、40-70岁:智慧奉献期;
E、70岁以后:人生总结期。
因此,中学生应是处在人生规划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规划。
二、学习规划是中学生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现在这个时代,虽然知识已不再是成才的唯一标准,它曾经拥有的神圣光环正在逐渐消退。与此同时,情商、气度、个性、为人等如潮水般涌现,正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新的成才标准。但是,知识的重要性并没有被抹杀。它永远是一个人成材的基石。
只有在拥有知识的前提下,其他的素质才得以存在并发展得更好;若丧失了知识这一项条件,其他的一切也将成为空中楼阁,迟早是要坍塌的。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就是要不断学习,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学生的重要任务就是搞好学习。
(一)高中学习是要学透的
高中的学科门类多,学科难度加深,这不用害怕。因为孩子们到高中后,心智模式也在发生急剧的改变,他们的记忆力、思维力都在提高。
他们的身心发育速度与学习的要求是同步的。因此,养成“不浪费才华”,用足用好自己天赋的习惯就非常重要。
要找到人生的意义,一辈子过得自由自在,就必须通晓人间的语言与游戏规则。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各种营养,在各学科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自己的敏感学科与专业,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找到展示自己天赋的领域,从而深入研究下去,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职业。
因此,高中阶段的学习,一是要打基础的,为拥有一个宽泛的视野打基础;同时,要掌握学科背后的思维方式。这样,在自己面临新问题时,自己就有灵活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将知识活学活用了。这就是我们通过教育得到的最好礼物——一定的实践能力,即遇到问题,自己有能力来解决,而不是只会解题,不会做事的纸上谈兵的假功夫。
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字典、参考资料等学习工具,主动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后有意识地将所学与生活中的新闻、事件联系起来,不断练习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是透透的学习。而那种只为考试才学,必须在别人监督下才学的学习,都是转头就忘,考完就还给老师的料了。用这种心态学习,留下的就是豆腐渣工程,不仅禁不起考试,更谈不上成为出色的人才被用人单位抢要。
再辛苦几年,高中、大学走一遭,结果自己一点魅力也没有,工作都被其他勤奋的、有才华的人占领了。
(二)处好关系是一生的财富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今天这个大社会中,要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天只读圣贤书”是很难的。但是,学习又必须是需要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静下心来才能读书,我认为孩子们至少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悦纳自己,欣赏别人
不管自己相貌如何,家境如何,成绩如何,你都是天地间堂堂正正的人物。前面十几年的人生路上,你已经战胜了很多困难与挫折,你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珍惜自己,喜欢自己,更加努力。
对待别人,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正如自然界的现象一样,风景总在绝佳处,也在风险处。
一个有内涵有深度的人,很可能是以冷漠、叛逆、批判的刺猬式方式来对待世界,但刺猬也有热血温柔的时候。当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地来观察他人,我们就可以欣赏学习到别人的优点。
2。 尊敬老师,孝顺父母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家长应让孩子明白,对教师应尊敬,要主动去接受和适应老师,不能只是要求老师来适应自己。
有时对于老师的误解应主动去解释,消除误会,绝不能因事与老师关系紧张甚至恶化,那样只会对自己的学习不利。同时,家长应言传身教,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孝敬老人,把这种美德熏陶给孩子。其实,在对待老人上,好像是“人在做,子在看”一样。事实也往往如此:孝顺父母的人,也能够得到孩子的孝顺。从孩子角度来看,他们连自己父母的生养大恩都可以遗忘,就更别谈和他人的情谊了。
3、留点空间,善待同学
同学是孩子一起学习和生活的伙伴,同学无处不在,同学关系好,孩子在学习上无须防范什么,可以安心于自己的学习。如果和某些同学关系不好,时常与同学发生口角等现象,那就时时都要提防这些同学,怀疑同学,这怎么能安心学习呢。但是,同学关系好,又不能只跟几个好,甚至形成团伙,这又会对别的同学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使自己的学习受到影响。
还有就是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能太密切,更不能早恋。
另一方面,家长也告诉孩子不管你与他人的关系有多近,我们永远只能部分相交而不能完全重合。学着给对方也给自己留一点空间,保持一定的界限处理自己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允许朋友还可以有其他朋友,允许父母可以有他们的社交时间……这样,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处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一点愧疚与伤心。
三、职业规划是人生规划的重要一步
其实,在家长、老师和孩子眼里高考是一个孩子面临的第一次比较大的人生选择。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家长们认为上大学是孩子顺理成章的目标,学什么专业,上完大学后干什么却很少讨论。在专业问题上也是到了高考前才成为家庭议论的主题。很多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时,才开始了解所选的专业。
这个选择很大程度上会决定着今后个人的职业选择。因此,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帮助孩子规划人生、设计未来。其实学生们也是特别渴望学习如何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
在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的。我想,成功的人生一定应是幸福的。幸福更多地是一种主观感受,虽然以客观为基础,但是对客观的有效修正或提升。
因此,成功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也只有幸福的人生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成功的人生,你表面或在现实生活中再成功,但是你根本感觉不幸福,那么,这就未必是成功的人生,也就是说 “有钱的人生未必幸福的人生”、“轻松的人生也未必是幸福的人生”。幸福和成功的人生是你实现了你自己想要的目标的人生,过着自己内心想要过的那种生活或人生。
很多企业家,他们宁愿每天疯狂工作,而且冒着随时破产的危险,而不愿意拿着自己的赚来的钱,来过舒适而富足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追求并且慢慢接近着自己的理想。
提到职业规划,它应有一个基本的思考原则:第一,我能干什么?即你的特长,这是别人要给价钱的最重要的标码,也是你个人赖以生存的筹码。第二,我正在干什么?专心致志,不要同时希望挖两口井。
第三,我应该干什么?先强迫自己做应该做的事儿,才有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第四,我还在等什么?永远不要等待,等待将给人无尽的借口。认准选好了这块地方,认为底下有水,就要坚持挖下去。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规划他们的人生呢?
第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即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个人志趣分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过几年的学习,家长就会从不同侧面发现孩子的特长和优点、缺点和不足,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这些。孩子的特长和优点会成为孩子成就未来、做好人生规划的重要元素。这种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特长和优点被忽视,孩子的未来世界就可能缩小。记住:兴趣是孩子最大的兴趣。
因此,要想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取得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追寻自己的兴趣而行。
自我认识必须了解真正的思想和情绪方面的自己。要认真和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厌恶之物是什么,要分析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愿望,明明白白地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对自己来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2.家庭社会需求分析
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上,而是生存于现实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
个人的成功、幸福、发展,必须以社会的某些客观条件为前提,成功幸福的人生往往是领先超前或同步于、融合于当代社会发展大潮。个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放在广阔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下,才能显示出其真谛。
对于正常人来讲,成功人生还必须考虑一下家庭对自己人生的需求。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庭对人生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绝不能因为家庭的需求,牺牲自我发展的基本方向。
第二,要有清晰的人生定位。
即解决“我应该干什么?”的问题。
人生定位是确认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即确认你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形会有不同的定位。人生定位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找到你的理想人格、理想人生的榜样人物,即为自己树立一个代表追求目标的典型。
孩子有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定位对孩子成功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其中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事实上,西方有些国家,如美国,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因而,他们很小就有比较清晰的职业概念,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做准备的过程。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清晰,学习状态积极、主动、自觉。
现在有些教育专家认为,部分“问题”大学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职业和人生规划问题认识较晚,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盲目性很大。
专家们认为一名中学毕业生,多年学习之后,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及其职业准备的要求茫然不知,是很可怕的,这样的学生有幸就业或升学,其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也会面临很多困难与问题。
第三,要有能够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即解决“我正在干什么?”的问题。
孩子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后,就要帮助他们确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在中学阶段,家长和老师除了关注他们的学习外,还要有意识引导孩子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人生,坚持记录自己的成长记录袋。还应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是成功人生的保障,人生的道路是在每一天、每一个小事中走过的,因此行动计划要具体。
学生的行动计划,不只是学习计划,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成长的含义,它是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成长,这个计划应详实具体、可行,同时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成长计划。
第四,要端正对人生规划的认识。即解决“我还在等什么?”的问题。
好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成功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规划及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奋斗。
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才不会偏离目标,更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和快速地驶向成功的彼岸。然而,有了规划,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人生吗?也不一定。成功的人生还少不了最后一步: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地实施人生规划,方能真正创造出如愿的美好人生。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先生的成功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用他自己的一句名言所说就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这说明要使自己的人生成功、幸福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追求的。
人生规划非常复杂,没有不变的规划,自己努力、成长环境、发展机会决定了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但是,我相信,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一座永远开采不完的金矿。
只要家长们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精力去开采,矿山里的金子一定会金光闪闪,自己的生命也会因此而延续得更好。
4、青春期适合家长看的书籍
你好
你的13-14岁孩子》这其实是一套书《你的n岁孩子》中的最后一本,耶鲁大学一个研究团队跟踪几百个孩子10来年做的研究结果,虽说这个研究有点老,社会环境有差异,不过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纸质书,这本书没有电子书。
如果孩子还小,也可以去看看对应年龄以及相近年龄的书
2。《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目前出了两本,这本我不算很喜欢。但是,小宸同学的问题是“内心不够强大”,或者说自我评价体系偏外部标准而不是内部标准,所以她喜欢看,觉得很有操作性。其实是否给青春期孩子们看这类书,因人而异。3。《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孩子爸爸。
他儿子在上高中一年级时,网瘾加聚众打架,两次被学校劝退,经过这个爸爸的努力(卖掉工厂全职陪读),成功扭转形势,高考上了重本。这个孩子爸爸从此到处演讲做孩子教育问题咨询,直接变了个行业。同样,有很多高操作性的内容,比如如何与初中高中孩子对话,孩子爸爸是怎么说服学校和坚持的。
4。《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好像有个6年级女儿,不过书里只有少量用他自己女儿做例子的描述。
这本书的案例丰富,操作要点很简单,就三条。
背后的理论是家长先用认知疗法改变自己的观点,然后改变与孩子的交流方法,先搞好亲子关系,再要是早期的博文,近期的博文主要是家长看完书之后的反馈
5。《为何家会伤人》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著名畅销书,其中有一篇文章在豆瓣那个“父母皆祸害”小组长期置顶?我看的是当当电子书,四个部分中间两部分都和青春期孩子教育有关,里面的案例比起《顺应心理》那本严重太多了,心理学理论也要深一些,不过,时不时看看这本书,深刻理解后,会提醒家长有些错误不能犯,已经犯了怎么挽回。
满意请采纳
5、有关四五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家长看的书籍
这样的书很多,还有智能手机上有一些这样的软件
其实,宝妈你也可以下载【宝宝树孕育】,这些知识里面都有!
大人可以看得书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嘿,宝贝儿,别这样!》 小孩子看的书不少: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我爸爸》《很爱很爱你》好多呢,绘本比较好,图多字少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