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人性主要特点,以及语言艺术文学的特点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10-24 10:00:07

导读: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人性的主要特点是反对神性和盲目追随,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和反对盲从。人文主义倡导人性、个性解放和反对盲从,反对教会强调的灭人欲。文艺复兴前三杰包括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文艺复兴艺坛三杰包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最后的晚餐》、《大卫》和《西斯廷圣母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包括《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2.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其特点包括使用符号媒介类型、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文学使用的符号媒介是语言,通过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因此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意象性也意味着模糊性,文学的语言不像其他艺术形式所用的自然符号那样可以精确塑造艺术形象,但文学形象塑造的模糊性和自由性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文学形象,并激发其想象力。如下为有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人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有哪些特点?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人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所谓人文主义,其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后升入天堂;它倡导个性解放, 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1。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歌集

2。文艺复兴艺坛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像

3。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四大悲剧。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人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有哪些特点?

如果以符号媒介类型来划分,艺术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而文学使用的符号媒介是语言,以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因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艺术与其它艺术类型有很大的不同,其第一个基本特征便是文学形象塑造(感知)的间接性,这也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特征。文学形象由语言塑造,而语言并不像其它自然符号,如色彩、线条、声音那样可以让人接受起来更容易、更直接。

因为语言是一种人工符号,它是人们为了便于交流而产生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所以当文学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只是一连串字符,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语言意义的了解,并对所看到的字符进行解读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义。语言艺术塑造形象的间接性也体现为文学的意象性(也叫心象性)。意象不同于客观现象,“它是由语言文字的涵义构成的,又是被读者的内心体验到的,它融合了主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想象力等。

”1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由于文学形象只存在于主体意识之中,不同的内心体验造就了不同的文学形象,而不像其它的艺术形象那样及存在于主体心中,也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比如美术中描绘一幅乡村田野风景图,即使我们可以想象作品中所表现的宁静朴素的主题,但它必然要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之上,也即我们肉眼直观到的画面---乡村田野。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也意味着模糊性。

文学的语言不像其它艺术形式所用的自然符号那样可以比较精确地塑造艺术形象。语言具有抽象性,这必然造成文学的模糊性。比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段人物形象的描写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表现的客观直感的形象相比自然显得抽象模糊。

但是在这种模糊性中,读者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文学形象,所以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并不代表它不具体,相反更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其形象更丰富饱满。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它能表现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这一特征是由于语言“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广泛领域,是主要的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最大的普适性。”2因而它比其它符号媒介如声音、色彩、线条更具表现力,利用语言既可以叙事,又可以表情。

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第三个特征则是它的自由性,这是由于“文学形像塑造的间接性、意象性,使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创造自由的艺术时空”3。综合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我认为文学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这点我在上文已提过,这里做一个简要陈述。正是由于文学形象塑造是间接的,才导致了它的意象性、模糊性、自由性和强大表现力。

试想,如果不是因为文学是由语言组成的艺术形式,而语言又是一种抽象符号,需要人的想象力来创造艺术形象,又何来文学的意象性和模糊性呢?再者,由于语言文字这种抽象间接的媒介方式给作者和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才有了文学巨大的表现力和自由性。如果换成一块画布、几种颜色,或者一群演员、一个舞台这些直观的表现方式,那它的表现空间将大大缩小,这也正是体现了文学间接性作为这三个特征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的有力支撑。

以《水浒传》为例,作者用语言文字将108将刻画得栩栩如生,不仅人物形象,而且在时间空间上都远远超过了其它艺术形式所能表现的范围。这就是文学的间接性带来的巨大效果。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有哪些特点?

3、【文艺心理学】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

1)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筑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等一切冲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构成人们心理的深层基础;第二层次是前意识系统(下意识),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执行着“检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证适合本能,又要服从现实的原则;第三层次是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最外层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协调。

(2)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是梦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境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指梦者通过联想可以知道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文艺心理学】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

4、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文学、艺术呈现出什么特点?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世界?

西方文学艺术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新的、颇有点奇异的现象,人们给它一个概括的称呼,叫做“现代派”(现代主义)。“现代派”(现代主义)是对一系列标榜反传统的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统称。近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毁誉不一,褒贬各异。

褒者认为现代派是用艺术的形式,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探索、认识和表现。贬者认为现代派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反传统”的,作品价值不高,县常常违背文学规律,是没落、腐朽的文学。总的来说,现代派文学艺术的产生,是对以理性为核心的西方传统的反向运动,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派”的客观评价: 第一,象征。

表现一事物(包括思想),可以不直说其本身,而去说与它有某种联系和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从而使要说的事物(或思想)通过另一事物来联想和暗示出来。其结果一方面可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同时也会使作品产生多种解释,它增大了作品的意义和含量及欣赏的情趣,同时也导致了作品的晦涩和引起漫无边际的猜想,以至于带来种种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色彩。 第二,意识流。

这是一种心理描写技巧,主要特点是打乱时间的逻辑顺序,以时间的错乱和颠倒来表达人的思想意识不受拘束的自由流动,它可以使人的思想添上想像的翅膀飞跃驰骋。 第三,同时性。它同意识流技巧有密切关系,其特点是把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没有什么逻辑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像同时发生的那样加以表现。对一个人或物件,也可以把它们的几个侧面放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加以表现。

同时性手法会使艺术产生立体感,又可以使描写叙述更加简洁,对表现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理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第四,冷漠。这是指作者和人物的关系,是一种叙事手法和语调。现代派主张,在人物和读者之间不要横亘着一个作者,去充当解释说明的角色,代替人物说话和为读者解决问题,使人物变成作者的传声筒和傀儡,同时把作者变成读者的保姆。

相反,他们认为,必须让读者直接进入人物的意识,就像进入磨房一样。现代派欣赏契诃夫的话:“作家的态度越是客观,所产生的印象越是有力。”这样我们就会理解现代派作家、艺术家在叙述和描写时的那种“局外人”似的冷漠语调,甚至他们笔下的人物和画面越是荒诞和恐怖,艺术家越是异常平静。

5、审美心理时空的特征

1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

2审美心理时空的“有机性”:日常认知心理时空是作为理性思维载体的纯粹认知性的单一时空表象,而审美心理时空则是由记忆,想象,情绪,情感以及无意识欲望等心理因素介入的复合时空表象。

3审美心理时空的互渗性:这里的“互渗性”指的是在审美心理时空的统一结构中,时间感和空间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特点。其中,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境。其一是空间感向时间感的生成,其二是时间感向空间感的转换。

6、10、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的?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对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其一,整体性原则。认为人的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的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其二,同形论,又称为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7、体验有哪些特性,它与艺术活动有哪些同构关系

体验有哪些特牲?它与艺术活动有哪些同构关系?(江西省09年7月简答题已考)

答:

一、体验有生命性、情感性、“忘我”、“反刍”等特性与艺术活动的心灵性、意蕴性、“移情”和“诗意”等特性是同构对应的。或者说,在艺术活动中凝结了个体体验的诸种特性。没有艺术家个体的体验的特性,艺术活动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正是作家的个体体验的凝结与表现。

8、急求,关于心理学。简述道德体验的几种形式及特点,并分别举例

道德体验可以做多种角度的分类。按其存在形态分类,主要包括“亲验”和“想验”。所谓“亲验”,是指体验者亲自置身于一定的关系世界和生活情境之中,经历或受过感动,对自身及其它存在的生存状态及其意义有所体验。儒家所强调的“践履”、“体悟”是亲验。

佛教所讲的“修行”,也是亲验。在佛教中,如来所说的法和如来所达到的境界,你怎么能够知道呢?只有置身于如来所置身的情境当中,亲身体验,才能够有所领悟。这样说来,佛教讲参禅、修炼,经过一番身体力行的磨练工夫,实际上就是促使信奉者去亲身体验的过程。佛教的修行方式与它的成佛境界的理念是相匹配的,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

世界上,像佛教这样把修行模式与修行境界有机统一的教化,在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也有程度不同的体现。这些都可以算做亲验。所谓“想验”,则是指体验者通过自己的亲历、感受和观察,在积淀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借助于别人的表达和自己的想象去领悟表达者的生活阅历、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意义。

如此看来,约束性的学校道德教育,既缺乏亲验,也缺乏想验,它把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分离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很高,也很诱人,但是,道德教育的形式却是把体验者集中在固定的场所里(如教室等),基本上采用“课堂讲授”的单纯知识灌输措施,让体验者更多地通过记忆道德规范知识,却希望他们生发实际的高尚德行。这其中既存在着无法摆脱的生活悖论,也存在着自身证明过程中的逻辑悖论。

从相互关系上说来,亲验与想验是互为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亲验是想验的生活基础,想验又是亲验的思想准备,有过想验之后,亲验往往更加深入、丰富,而有过亲验之后,想验才会有发生的现实生活的支持,从而更加切

己、栩栩如生。海德格尔曾把个体比作一个窗户,人们必须透过它才能看到其它一切存在。“凡是以没有‘亲在’的‘在’的性质的‘在者’为课题的各种本体论都是赖‘亲在’本身的‘在者状态’的结构作根基并作说明”。

无论是亲验还是想验,都倾注了体验者的情感等身心因素,而不仅仅是认知因素或认识活动。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2375.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