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角色心理有哪些类型,公众心理的特点有哪几种
导读:本文介绍了公众心理的含义及特点,包括公众角色心理、公众群体心理、公众知觉心理、公众需要心理、公众态度心理、社会流行和流言、公众心理的认知等。公众人物则指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公众心理的认知包括交往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等。如下为有关公众角色心理有哪些类型,公众心理的特点有哪几种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公众心理的特点有哪几种
公众心理的含义及特点
公众角色心理
公众群体心理
公众知觉心理
公众需要心理
公众态度心理
社会流行和流言
公众心理的认知 1.想事情或做事情时.不知道为何.难以集中精力.总是走神 2.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不,爱发火 3.过于敏感,惧怕并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4.睡不着或睡不好.次日感到精力不足 5.总想恢复原状.对已完成的事情或清楚的问题反复思考和检查,而自己又为这种反复而苦恼 6.身体感到不适或头痛,虽然已找过医生做过检查查不出问题,但仍不放心总是想起 7.莫明烦恼,做其他事也不能分散对烦恼的注意,你为此痛苦不安 8.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提不起精神或兴趣 9.易于疲乏,或无明显原因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 10.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或不自在,害怕交往,厌恶人多 11.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晕倒,控制不住情绪和行为,甚至突然说不出话,看不见东西,憋气,肌肉抽搐抖动等 12.觉得别人都不好,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对,但事后能觉察自己的多疑和固执
2、社会公众人物的概念
公众人物亦称公共人物,是指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其以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构成要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了公众人物的特性。
从理论上公众人物可以有多种分类:以行为人主观意愿为标准,可区分为自愿性公众人物和非自愿性公众人物。自愿性公众人物是指在主观上追求或放任自己成为公众人物并在客观上成为公众人物的人。【2】例如体育明星、影视明星、高级官员等人物,在主观上具有希望或放任自己被一般社会公众所熟知,在客观上已经为公众熟知,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所谓非自愿性公众人物,是指往往没有追求或放任出名或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结果的主观意图,而是由于具有新闻价值的重大事件的发生,经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而成为公众熟知的与这件事件有联系或牵连的人。非自愿公众人物还可以具体划分为附属性公众人物、偶然性公众人物和转化性公众人物。【3】该种分类的意义在于,为自愿性公众人物和非自愿性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的区别对待提供依据。这种区分也已成为法制健全国家处理名誉权、隐私权与新闻舆论监督权、公众知情权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另外,还可以把公众人物划分为政治性公众人物和社会性公众人物,这是从公法的角度,以对公共官员的特殊要求为标准而做的划分。此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还把公众人物分为完全的公众人物和有限的公众人物,从而从时间属性上判别公众人物。 众人物亦称公共人物,是指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其以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构成要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了公众人物的特性。 自然人
3、公众心理的认知包括什么
没有沟通,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当人的置身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天都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交往,每天也有可能遇到社交的难题。交往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正如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所言:一个人成功的因素85%来自社交和处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由于不能和某些人和谐相处而苦恼,这些矛盾发生在上下级、同事间、同学间、夫妻间、亲子间、婆媳间。有些人也总在瞒怨“别人不好“,孰知人际关系的钥匙就在你自己手中。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人际关系系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1.相互认同 相互了解,要做到这点非常不易。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往往随着彼此相互认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当从自身做起,克服“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错误观念,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了解彼此的权利和责任,正视差异,设法沟通。
2.情感相容 凡是能驱使人们接近、合作、联系的情感称为结合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越多,彼此之间越相容。当别人做出一点成绩而兴高采烈时,感情相容的人也会由衷地为朋友的成绩而高兴。
3.行为近似 言谈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越相应近似,越易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技巧
1.以诚相交 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可以设想,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谁会对你感兴趣呢?
2.学会“听话“ 要与他人处好关系,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是十分必要的。一个13岁的荷兰移民小男孩,成了世界“第一等名人访问者‘‘,原来他买了一套“美国名人传说大全“,他给这些名人写信,请他们谈谈自己成为名人有趣的事情,于是他收到了许多名人的信。他深深懂得“一些大人物喜欢善听者胜于善谈者“。
3.学会说话 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的分寸;不讲不该说的话;在讲话中注意幽默感则能增加人际吸引,克服尴尬场面;在谈话中,注意谈起对方感兴趣的事情和最为珍视的东西,使之高兴,你也不难与之接近了。
4.抛弃嫉妒心 妒忌别人,实际上是企图剥夺别人已经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种心理极易引起别人反感。同时要克服猜疑、苛求、孤独、自卑与自满等不良心理状态。
5.慎交友,交益友 并非人人都想交朋友,也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要选择交友,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寻找快乐,摆脱忧愁,有益于身心健康。
4、求公共关系基础知识笔记
这门我通过了,请看以下我的课堂笔记
第一章 绪论
(一)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公共关系既是心理学又是公共关系学,
一, 公共关系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按研究主体划分,按研究领域划分,按研究方法划分;
公共关系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
1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心理学注重考察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公共关系心理则从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情境出发研究人们的特殊心理活动及规律。
3。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的未经修饰的刺激环境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反应过程,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重点研究人们因公共关系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定势。
总之,公共关系心理学派出于普通心理学。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公共关系活动过程:调研 策划 实施 评估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双方相互交往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公共关系表现为静态与动态
社会组织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分为两类:日常活动与专门性的公共关系活动。
以活动的侧重点可分为:宣传(新闻媒介-自控媒介-其化媒介),交际,社会服务。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 动态研究 比较研究
2。实证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谈话法 测验法 个案法 实验法
观察法(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谈话法(1。目标明确,2讲究方式,3。利用居家优势4。言简意赅)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理论任务 2。实践任务 3。推动公共关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
实践任务的三要素: 组织本身的行为和特征, 传播过程, 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可
第二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一)组织心理氛围概述
1。组织心理氛围的含义: 组织内部环境的心理气氛,是组织员工对组织整体状况以及个人在组织中地位,作用和前途感受的综合反映。
组织心理氛围的内涵: 组织的情感反映, 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组织的意识状态, 员工对组织的态度。
2。组织心理氛围对公共关系的影响: 既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 组织内部公共关系状态的反映, 组织现实形象在员工心目中的体现。
(二)组织心理氛围的核心内容:组织的凝聚力, 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 组织成的主人意识。
组织凝聚力因素: 组织的目标,组织的利益,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组织成员的心理满足程序, 组织冲突的解决状况。
士气:常用于军队,表示作战时的精神状态,现普遍用来表示一个组织的斗争意志或工作精神。
影响士气的因素: 对组织的满意程度,目标得到成员的赞同程度,领导者的素质及领导方式,
对工作的满足感,经济报酬是否合理,成员关系是否和谐,奖励是否得当,身心是否健康。
(三)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意义:能满足成的心理需要,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制定合理规范, 有利于产生优秀领导人。
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策略:形成组织价值观念,尊重员工的个体价值,重视内部传播,
有效使用激励手段,加强情感维系,合理化解怨气。
5、公众有那些心理,传播应该如何适应其心理?
公众心理
公众心理:是公关活动的承受者对主体行为的感知与反映,它是组织调整自身行为以塑造良好形象的根据。公众心理包括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两部分
理解公众心理的含义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这里讲的公众心理必须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公众心理,也就是说,我们所讲的公众心理必须与公共关系活动有关。
第二,公众心理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特点。
第三,公众心理不是单一的,片面的,而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
第四,公众心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6、如何看待公众群体的心理特征
呵呵,了解理解些相关的心理特征,对于自己的发展来说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小到自身形象,大到事业发展 它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群体心理特征是群体成员中形成的与群体活动和状况相关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感觉,是群体成员对群体自身状况及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主观把握,对于全面了解公众的群体心理、认同感、整体感等等。研究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深刻认识公众、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哪些
是高中政治必修一吗??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望采纳。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重点内容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重点内容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 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p6) 2。 非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特殊概念,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中,但 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左右的个人和团体;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p15) 3。 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 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p5) 4。 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 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p5) 5。 公关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 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使用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住处沟通活动。
(p6) 6。 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 度的公众。(p17) 7。 伯尼斯: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是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 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他从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由于他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p38) 8。 《有效的公共关系》: 是1952年,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卡特里普和艾 伦·森特合作出版的一本公共关系学方面的权威著作,提出了“双向平衡”理论和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等,并把公共关系工作提高到管理职能的高度去认识。被美国乃至世界公关界奉为“公关圣经”。
(p39) 9。 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对组织的评价。如一 个企业,它的组织形象就是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象、管理形象、企业文化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p75) 10。 访问法:就是公关人员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题目,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被 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
(p149) 11。 交际型公关:交际型模式以无媒介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 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p162) 12。 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其具体对象包 括全体职员、工人、管理干部。
(p191) 13。 晕轮效应:是指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 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心理定势。(p212) 14。 导语:是指新闻公报开头的一个小的段落,它包含着新闻稿的主要信息, 是新闻稿的灵魂和精华所在。(p240) 15.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一个组织集中发布新闻、扩大社会影响、搞好媒介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p245) 16。 网络公关:又被称为e公关,是以互联网为手段,沟通组织内外信息,加强组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交流,从而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的新型公关活动。(p256) 17。 导入阶段:在谈判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谈判双方通过相互介绍彼此了解、熟悉,为以后的正式谈判做好准备,这个阶段就称为导入阶段。
(p279) 18。 展览会:是指组织通过集中的实物展示和示范表演,配之以多种传播媒介的复合传播形式,来宣传产品和组织形象的专门性公共关系活动。(p319) 19。 名品战略:即利用企业某些已经产生重大效果的拳头产品来推广企业形象,制造一系列的名牌。(p420) 20.主题线工作法:就是在某种媒体上投放主题信息,然后再通过其他媒体对它进行强化,以提高公众对主题的记忆质量。(p423) 一. 简答题
8、什么叫公众需要心理
(一)公众需要倾向
公众需要是指公众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5个层次或5种基本类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公众的动机
动机这一概念是由伍德沃斯于1918年率先引入心理学的。他把动机视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一般认为,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同一定动机所引起。引起动机有内外两类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需要经唤醒会产生驱动力,驱动有机体去追求需要的满足。例如,血液中水分的缺乏会使人(或动物)产生对水的需要,从而使驱动力处于唤醒状态,促使有机体从事喝水这一行为以获得满足。由此可见,需要可以直接引起动机,从而导致人们朝特定目标行动。
动机既可能源于内在的需要,也可以源于外在的刺激,或源于需要与外在刺激的共同作用。
(三)公众的兴趣倾向
兴趣是指一个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经常主动地观察某种事物时,我们就说他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兴趣。所以说,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兴趣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但是,由一般生理性需要所引发的兴趣是暂时的,需要得到满足,兴趣就会消失或转化。而建立在高层次需要基础上的兴趣,是较为长远和持久的。一般随认识的不断加深,兴趣会更加强烈和浓厚。
希望能帮到你! 公众需要是因为内心的缺乏一种肯定或赞赏,可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公众心理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存在感,公众需要心理是普遍的一种心理。
9、2011年春季公共关系学(本)1 求高手解决下 谢谢!
公共角色心理包括( ) 1-5 dbbdd
6-10 cbcdb
11-15 bdcca
16-20 adacb
21-24 ddbb
7题的作者全名:爱德华·伯尼斯
13题艾维·李使公共关系职业化,卡特利普、 森特使公共关系科学化变成熟
16题 三种类型:
1、部门隶属型
2、部门并列型
3、直接隶属型
10、有谁能提供下公共关系学的资料?就业?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同时,由于改革的全面深化,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的指导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机构、社团、事业单位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政府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为人民服务的职能。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1.学科新、发展快。公共关系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应该说这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而且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公共关系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有自己现实的操作价值。公共关系理论用于指导公共关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公共关系实践是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公共关系活动,体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公共关系学是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相关基础学科有: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企业文化学、大众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等等。同时它所应用的操作方法也广泛而多样。公共关系学作为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发挥着多种社会功能。
因此,研究公共关系学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其它相关科学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掌握通过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1.公共关系学与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学、大众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等学科联系密切,并应在以上必要课程开设的基础之上来安排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讲授。
2.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延伸课程主要有: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礼仪、公共关系写作、公共关系策划、公众心理、CIS战略等课程,如果条件成熟,还应将这些课程作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
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
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
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
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
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
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
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
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
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
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
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
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与主要工作。
团体、事业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工作。
11、什么是公共角色?名词解释
公众角色心理是指公众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在行为上表现出稳定的、经常的心理特点。任何公众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角色又有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之分,自然角色是指自然形成的角色,如性别角色和年龄角色;社会角色是指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角色,如职业角色和文化角色等。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区分是相对的。
12、如何运用好公众的心理定势
高深!不过你就是想当不明真相的群众背后的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呗!有甚难的!不过你得有足够的实力才行,还要有专业的团队协助,最重要的是了解民众的需要!如角哥,在瘟疫流行时,符水治病,宣扬黄天精神,最终揭起黄巾风暴。本哥利用医疗大山,宣扬食疗,也小赚一笔!不过真正出神入化的当然是伟大光明正确的新中国缔造者!运用乃至导引公众的心理定势的手段才是真正大师的水准!而且是完全的教科书般的典范!好好研究!一定受益匪浅! 其实“公众的心理定式”的特点和类型是在形成以后去说的,而一般的学术上应该先探讨清楚什么是“心理定式”,形成的条件和因素等等,以便于影响他们到“社会进步”的方向上来。所以,在还没有定型“特点及类型”的时候就去“试述”,就有点“诱导和强奸”公众心理的味道了。再者公众心理,也是一部分人就形成一部分“公众心理”的,社会的各个不同的公众阶层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可以以偏概全,不可以去论述“全社会的公众心理”吧。
13、什么是大众心理
大众心理也称为公众心理,是指在公共关系情境中公众受组织行为的影响和大众影响方式的作用所形成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规律。 很笼统的吧
包括嫉妒、爱情等等
豆丁网上可以搜到一个 大众心理学 的著作
你可以去看一看
14、公共关系中的从众心理是什么?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后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己是不健康的心态了。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顺从、随大流的从众,以免上当受骗,方为健康的心理。
15、公众的分类,一个八种是哪八种?分别说一下
1、按对组织态度
顺意公众
逆意公众
被争取的边缘公众
2.按与组织关系的状态
内部公众
外部公众
特殊公众(新闻媒介)
3.按与组织利益的关系
生存类公众
营养类公众
消化类公众
4.按与组织稳定性程度
流散型
集散型
周期型
固定型 搜一下:公众的分类,一个八种是哪八种?分别说一下
16、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做公众人物?
乐观, 双重性格 多重个性的人比较适合! 随和 开朗 厚脸皮(被骂也不会跟人急) 要有自己的个性 最好鲜明一点,好让人记住你 本人认为 保持一个积极向上 乐观 学习别人有点的心态 并且能为大众做好榜样的人 才适合做公众人物 合群但又有主见的人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