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发展包括哪些,浅谈小学生应具备的哪些心理素质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12-01 11:50:07

导读:本文讨论了小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其在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心理素质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生应具备稳定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智力正常以及意志力发展好等基本要求和特征。文章还提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和锻炼中挑战自我是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文章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教育内容,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如下为有关学生心理发展包括哪些,浅谈小学生应具备的哪些心理素质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浅谈小学生应具备的哪些心理素质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

”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具有稳定的情感;

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

4、智力正常;

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那么小学生应具备的哪些心理素质呢?现谈谈自己的两点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自信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由家长或者教师对孩子从小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信任学生,调动学生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这样既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自信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尊重和信任学生不仅符合心理在儿童阶段的心理特征,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情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理。 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在锻炼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是一个特殊的过程。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这种锻炼机会本来就很多。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学生的心理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阶段的不同特征建立各种不同的目标。并且让学生自主独立,教师适当时候可以加以引导。

在教学活动安排到各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实行轮流办委制,让每个学生都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同学都可以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这种给学生自主锻炼的舞台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理。因此在锻炼中培养自信必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自由。

因为对困难的成功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都会增加一份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锻炼是一种最为实效的增强自信的方法。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在对学生心理调研过程中发现让有心理缺陷的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在集体生活中培养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马卡连柯说,班集体“并不是单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由于目标的一致、行动的一致而结合起来的,有一定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的统一体”。综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有心理缺陷的学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应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受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浅谈小学生应具备的哪些心理素质

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

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

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

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矛盾。

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达此目的应着重注意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开展“决不迁就自己”的活动,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不对,不管是多么强烈地诱惑你,也勇敢地说一声“不”。为解决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差,造成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尝试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跟踪记录,把他们每一时段的课堂表现记录下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指正。

使学生逐渐自觉对照检查,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3641.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