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释独生子女心理通病_ 父母离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_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11-06 20:18:06

导读:本文介绍了独生子女的七个心理通病,包括性格孤僻、独我行为、胆小好哭、神经质、身体和心理的娇气、心理早熟以及肤浅的知识。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狭小、缺乏社交、过度保护等因素,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受到威胁。文章也提醒父母,离婚虽然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新组建家庭的环境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影响。如下为有关心理学解释独生子女心理通病_ 父母离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_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学解释独生子女心理通病

1、心理学解释独生子女心理通病

独生子女的7个心理通病

1、性格孤僻 独生子女整天关在家里,与外界和小伙伴很少来往。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来了可能开心得不得了,甚至当小伙伴回去时会拉着对方不放手。独生子女心灵的孤独是生活天地狭小造成的。独生子女孤僻的独特性是好自言自语,好像成人一样罗嗦,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过了很久,还会向爸爸妈妈问同一个问题。这种追根问底的特点,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好学,也许反映了孩子思维的呆板和不易转移。

2、“独我”行为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独我”行为。

3、胆小好哭 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

4、神经质,喜怒无常 一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发脾气扔东西,表面上非常主观执拗,样样事情自己说了算,否则就吵闹不休,而实质上是情绪不稳定,借机发泄。吵起来胆子很大,离开父母又非常怯懦。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为大人环境带来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样的生活,得不到自然发展,加上父母不断“灌输”过沉的知识,这都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带来危害。过多的“教育”、过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惊人的神经质孩子。

5、身体和心理的娇气 娇气往往只被人理解为行为上的撒娇、耍赖,其实娇气意味着软弱无能。现代家长往往忽视耐寒、吃苦、负重对孩子意志培养的重要性,这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独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锻炼。有人叹息,“现在的男孩、女孩已经没有上一辈人刚强了”,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受了别的孩子的气就跑到家里向妈妈发火,老师要他冲洗厕所就哭鼻子,这都是没志气的表现。

6、心理早熟 早熟并不是缺点,许多才华聪颖的人都是早熟的。独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点。因为他没有与兄弟姐妹同级心理活动的交往,只得整天与大人打交道。爸爸为什么背着妈妈抽烟,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这些本不是小小年纪的人需要了解的事,他都了解,还参与意见。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沙发上评判爸爸妈妈争吵中的是非,让人听起来真要笑破肚皮,可孩子讲起来却一本正经。

7、肤浅的知识 独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为什么说是肤浅呢?因这些本事、知识都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实的体验,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些非儿童性的道理、概念。用这些道理、概念作为与父母交际游戏的工具。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起作用了。父母听孩子讲“大人话”可能喜得眉开眼笑,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用模糊的肤浅知识取悦家长。

2、父母离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

2、父母离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

各方面的影响 。

父母离异后,要重新创造一个适合于孩子成长的环境,确实很不容易。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跟着爷爷奶奶。父母离婚这件事的本身,并不是影响子女心理发展的惟一因素,真正影响子女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父母离婚后包括孩子在内新组建家庭的环境影响,这使得离异家庭子女易形成以下的特殊的心理现象:

一、自卑。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容易产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 “我是没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消极悲观的想法。

二、孤僻。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对人际关系感到紧张,特别是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视,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

三、怯懦。有的父母离异后,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束缚过紧,管教过严。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对父母敬而远之,变得胆小怕事,怯懦退缩。

四、逆反。这类孩子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对父母的离婚行为不理解,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出逆反的心理现象。

以上只是父母离异后的子女在心理发展、性格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倾向分析。孩子处于单亲的环境生活,家长要记住父母永远是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的在一起的机会,即便你们再婚了,也要承担起为人父母养育和教育的一切责任,但不要报有弥补的心态来面对孩子。家长而应该让孩子仍处于一个与以往正常家庭一样的生活,也许只不过是不能和父亲或是母亲共同生活在一起,但一定要让孩子仍继续与父亲或母亲进行电话、见面等等方式的沟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父亲或母亲的不对之处,让孩子觉得,父母虽然分开了,但家还在,爸爸妈妈还是永远和从前一样地爱着他。

其次,和孩子的学校保持良好沟通。你可以告诉孩子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即使你现在离婚了,在所有关系到你的孩子的活动,时间和在学校表现等方面,你和你的前妻(夫)有同等的知情权,包括家长会。把单亲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闪光点告诉给老师,让孩子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第三,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尊重拥有监护权的父(母)制定下来的规矩。比如什么事情是在那个家庭里不可以做的,那么在这个家庭也不可以做的。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适应问题和因为父母的过分讨好而变成被溺爱的孩子。

3、女儿与爸爸的问题

3、女儿与爸爸的问题

他爸爸在的是后什么都不要说,做些贴心的事情,不要说什么,即使他父亲训斥他什么的,要忍住。主要是让大家平静下来,好好的谈一下心。要不然就找一个有能力明事理的人以做客的名义调节一下,既然他父亲挺不进去他的话,哪别人的话总该挺一下的。

4、作为女儿, 怎么改善和父亲多年来的恶劣关系.

4、作为女儿, 怎么改善和父亲多年来的恶劣关系.

你的问题就是没有和你爸爸好好交流过,所以我只能帮你稍微分析一下

1.你谈到你上高中时每次交学费是你的父亲总会骂你,可能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你的成绩不是很好(因为你交代的资料很少,我只能猜测),毕竟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 成凤的想法。

二是你的父亲可能还残留的有一些重男亲女的思想(关于这点你自己好好想一下,如果是,你要有一 定的理解,因为那个年代来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这种思想,包括现在也有)

三是你谈到你没有做什么但父亲总会骂你,你的理由是你没有达到你父亲的目标,但是你父亲的目标 是什么,你了解过没有?如果你的父亲定的目标太过了,不是你能达到的,或者不是你喜欢的,那么 你找他谈过你的想法没有?

2 .你谈到你小时候不是这样,那么从你父亲的角度分析:

一是每个当父亲的在子女小的时候(因为初为人父,所以对子女的关爱极其强烈,甚至延续更久)总 会给予更多的关爱,但长大后,发现子女要用钱,要操心(我不知道你的家庭情况,只能揣测,不要 见怪),一些父母总会产生一些厌烦的情绪,只是这种情绪被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给冲淡了,但有的 却因处理不好延续的时间就久一点。

二是每个父亲面对自己的女儿时总会有这样一种情绪,想起以后女儿要嫁人,当父亲的总会有一种失落的 感觉,这是再正常不过了的情绪了,毕竟20多年的养育想到你要离开他,就会心里不舒服,这是一种 普遍存在的奇怪情绪。

分析的不是很全面,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怎样与你的父亲沟通,你可以试着听听你父亲的唠叨,多了解你父亲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就与你父亲谈谈你小时候与他的快乐时光(勾起你父亲内心最柔软的回忆)。父女之间总有太多的矛盾,但不是不可以化解,有的是父亲主动,有的是女儿主动,你的情况就是你和你的父亲谁也不愿放下面子,主动去敞开自己的心扉,以至于僵持不下。你可以试一下,循序渐进。一次不成就来第二次,总有成功那天。现实中上演了太多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我不希望这种悲剧有一次上演,去吧,怀着一颗爱你父亲感恩父亲的心,去向他说出你心中的话,不要憋在心里,因为父亲他也可能想和你改善关系,只是他也不知道方法而已。

送你一句话: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山沉默,水温润!

5、我爸爸的心理问题

5、我爸爸的心理问题

这个时候你能做的就是陪在你父亲身边 你不需要去问他什么 当你父亲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 如果你去问 我想你父亲不想说还是不会说的 或许是你父亲遇到烦心事了 你能做的就是鼓励你的父亲

希望能帮到你 那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你父亲肯定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6、代沟的责任在于父母的二辩辩词有哪些?

6、代沟的责任在于父母的二辩辩词有哪些?

问题出在子女很少跟父母谈心 这么深入的问答·厉害 1.相对于孩子,父母是成熟的个体,孩子是不成熟的个体,因此,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责任肯定在于父母。

2.与孩子相比,父母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因此,父母在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也处于主导地位,两者产生代沟,父母也应该负主要责任。

3.与孩子相比,父母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丰富的处世经验,他们应该选择很好的办法与孩子沟通,努力消除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如果他们没有努力去消除这种代沟,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父母与孩子相比,思维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宽,应该比孩子更具有包容能力。因此,他们应该对代沟负主要责任。

5.孩子现在学习十分紧张,没有较多的时间去接受人际交往的技巧,相比之下,父母时间比较宽松,他们应该利用这宽松的时间,学习一些青少年心理学,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而不要使代沟产生。

6.父母都是比较成熟的人,性情应该比孩子温和。一旦孩子与父母顶牛生气,父母应该压住火,采取迂回战术,或者采取冷处理,而不应该使彼此产生严重对立,以至于加大两代之间的心理距离,最终导致不能及时地、心平气和地沟通,从而使彼此产生代沟。

7.初中毕业以前的孩子,都属于未成年人,父母对未成年人有抚育的义务,他们不单单是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吃穿,还应该很好地教育孩子,确保孩子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如果父母没有做到这些,使孩子与自己产生代沟,责任当然应该有父母来负。

一、从生理上讲:父母比我们年龄大,所以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要比我们成熟。父母的经历和经验也比我们丰富,做事也比我们谨慎、周密。所以他们有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同子女进行沟通。如果父母 没有做到这些而使自己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那么主要的责任在于父母。

二、从思想上讲:父母不理解子女,不知道子女想什么、要什么?父母只是以自己特有的家长地位,强制性的要求子女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从而压制了子女心中的各种想法。认为自己说的话或是做的事都是合乎常理的,都是对的,这就会使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

三、从家庭地位上讲:父母是一家之主,他们掌握着经济大权。作为子女学习的榜样,而他们又始终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和面子,从而不能同子女平等地交流。为了维护父母的威信和尊严,他们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各种建议,总是喜欢子女唯命是从。父母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

四、从现代教育上讲:子女所要接受的教育很多,而家庭教育则是子女接受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在谈及家庭教育必然要谈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必然会形成一个和睦而又温暖的家庭。如果家庭中各成员之间产生隔阂,必然会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父母的各种言行和品德对子女都会有耳濡目染的作用。从子女一出生,父母就成了子女的启蒙老师,从此他们就担负着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父母的失职就可能给家庭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家庭冷漠不和,以及子女的悲观、消极思想。

五、从时代发展上讲:父母的生活经历大多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历。过去的经历让他们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他们不想让子女重蹈覆辙,所以一再要求子女接受他们的思想观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世纪的子女已经形成了与父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而父母又不积极主动与子女进行沟通。***同志曾说过:我们的思想要与时俱进。而他们恰恰又没有做到这一点.给你一些资料做参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613.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