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行为是心理问题,什么是偏离行为
1、怎么纠正儿童的偏差行为?
1、了解孩子何时压力会过大
家长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学习如何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当你不了解孩子行为的含义,你就会觉得烦。当你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你就不会每次孩子一闹,你就责怪他。孩子的偏差行为,通常是对压力的反应。倾听孩子的声音,观察他们的行为,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2、辨识出孩子生活中的压力
孩子的压力通常来自对人际关系、学校功课的不满,或是在太短的时间内需要做太多的事。压力可能出现在很微小的地方,也可能是生理上的,例如有些孩子对噪音、亮光、气味特别敏感,这些都是大人难以注意到的。无聊的等待、必须坐着不动,也会让一些孩子感到压力。压力可能是生理上的,可能是心理上的,家长必须多方面去考虑。很多家长忽略孩子的压力,孩子也可能假装没事,但久而久之就会爆发。
3、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只要减轻压力,就能迅速显著地改变孩子的行为。尚卡尔举例,在他的门诊有一个一个对噪音、声光敏感的孩子,被认为是问题儿童。其实只要调暗室内灯光,降低音响音量,孩子就不会再哭闹。可悲的是,成人用他们的观点来孩子,用加大的音量质问孩子:「你干嘛哭!」反而让孩子压力更大。同样的情形,可能发生在任何压力问题没有被家长正视的孩子身上。
4、帮孩子找出自我减轻压力的方法
我们都需要舒缓紧张、重新充电的策略。孩子也一样。没有两个人的方法会完全一样,所以家长要多观察孩子,找出他的压力来源,然后帮他找出的方法。静心是近年来经常被推动的方法,成效很好。当然家长不一定要教孩子静心,任何能够帮助他们平静下来的方法,都可以尝试。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没有办法坐着不动,可以先教他们慢慢地呼吸,让自己冷静。
5、眼光要长远
当你帮孩子找出冷静下来的方法时,要注意,冷静与安静是不同的。让孩子看电视、玩电玩,也许可以让他们暂时安静下来,但绝对不能让他们冷静。父母不应该误解冷静的意义,更不能教孩子关于冷静的错误观念。冷静的意义,是靠自己的意志平静下来,千万不要图一时的轻松,用外力来控制孩子,以求暂时的安静,这样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永久的伤害,使偏差行为问题更严重。
可参
以鼓励的方式来引导,比如他做错了事情,不要批评,而是跟他说,这样做的后果,引导他为做错的事情负责,给他小小的惩罚,以减少这样的行为。如果他做对了,则鼓励他,给他想要的东西,以增加这样的行为。
2、如何区别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与行为偏差
虽然儿童确实存在不少行为障碍,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属于疾病,而仅仅是属于行为偏差。他们大多数属于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情绪或行为偏异,属于暂时性的,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那么,如何分清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究竟属于行为障碍或者仅仅是行为上的偏差? 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其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各种生理因素、教育方式、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创伤等,都可能干扰和阻碍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发展,导致他们产生情绪或行为偏差。但是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的问题都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恢复正常。
譬如,青春期前后出现的对自己身体过敏及社会恐惧障碍,学龄儿童常见的孤僻、爱发脾气、害羞等问题,婴幼儿阶段出现的吮吸手指一类习惯障碍、夜惊等睡眠障碍,这些问题在没有造成过分突出影响的情况下,都应该判断为正常现象,而不是障碍。
应该说大部分的儿童青少年都属于健康范畴的,只有当行为问题严重突出,并妨碍了个人的正常学习或生活,或者在不该出现的年龄阶段出现了一些有关的行为障碍时,才应该去考虑这种问题是否应被列为行为偏差或是心理障碍。
儿童青少年一般的行为偏差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第一,问题突出发生在某一个年龄段,在这之前或之后表现都不明显,如遗尿;第二,无论是情绪或是行为问题,通常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如仅仅有害羞的症状,不存在明显的症候群,也就是说,个体的其他行为基本良好;第三,没有类似的人格缺陷或家族继承性,通常与父母的管教方式或生活环境有关,如来自山村的孩子初次接触大城市会显示出明显的恐惧行为。
比较起来,心理障碍则要严重得多。具有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儿童青少年,对他们临床症状的判断可以依据以下几点:第一,比较严重的和广泛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损伤,并且其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精神性的,如孤独症儿童的比较深刻的语言障碍;第二,持续时间长久,通常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第三,许多问题与家族遗传有关,通常在一些直系亲属中可以找到相关或类似问题,或者其父母当中有一方具有一些人格缺陷。
很多家长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非常关注,对自己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否正常难以判断,如多动、学习困难、情绪等问题。如有疑问,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 汕大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陈平周
行为偏差是指对正常的可预期的行为的一定程度的违背。而犯罪是指行为造成很大的社会危害,符合刑法关于犯罪的构成要件,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前面是一种价值判断,后面是一个法律判断,两者不是一回事。
3、孩子有偏差行为怎么办?
当您家孩子出现难以相处的毛病以及问题行为时,他可能会在各方面以不同方式表达反抗。他们常有一些共同特质,如: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过度戏剧化、对被要求的事抵死不从。然而这些偏差行为,可不只是过渡阶段,有可能会从童年期、青春期,一路蔓延到成人期。如果家长只是漫无目的地等待孩子成熟、不再不守规矩,只会让情况恶化而难以解决。身为父母的职责,就是教孩子表现出适当的言行举止,而不是为他们的失当行为找藉口。
误解会导致更多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是一种恶性循环,当偏差的孩子感到被误解时,就会越不听话。当他越不听话,你就会越感到挫折,而这种挫折又会回过头来影响你的反应,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误解。孩子越是感到被误解,行为就会越不乖,如此恶性循环不已。
容易造成误解的9大陷阱
会造成误解偏差孩子的原因非常多,但如果你了解的话就可以避免。以下是许多父母因为这么做而无法理解孩子的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常习惯性陷入其中一个、或多个陷阱的话,也不必过于自责因为不只是你会如此。你可以改变情势,而这些知识会让你更有力量。
1期待孩子还没准备好就能做某些事
2 过度论断偶然的不当行为
若是孩子辜负了你的期待,你可能会以为他是在反抗你,而不是从他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他的处境,而这也会影响你所认为的事情真相。偏差孩子会倾向表现出偏差行为,但这并不表示他的行为举止总是如此偏差。每个小孩偶而都会表现出偏差行为,但你必须要能区分一般负面行为与偏差行为的差别。偏差孩子的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种可能性,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将孩子每个负面行为都视为是偏差行为了。俗话说:你认为是怎么样,事实就是怎么样。所以一旦你开始寻找孩子不偏差的行为,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有很多行为并不偏差。
3 希望孩子的行为不像个孩子
父母很容易忘记身为小孩是怎么回事,总是期待他们会表现得像个成人,而不是符合他们年龄应有的样子。一个健康的孩子也可能会不受管束、吵闹、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所有这些毛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都是一般小孩会有的特征。然而我们的社会与社会价值对完美行为的标准却很畸形。当你假设孩子的表现是行为偏差之前,请先审视一下他的行为与他年龄的关联。
4 期待孩子符合你的需要
你跟大多数父母一样,总是期待,甚至是要求孩子能符合你的需要一安静、乖乖睡觉、听话等。身为父母的职责不是别的,而是要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当你发现自己因为孩子而让你心烦、或是不让你做某些重要事情而生气时,请先深呼吸一口,记住你必须先满足孩子的需要。你越是了解孩子所面临的挑战,就越不容易生气。我不是鼓励你让孩子用很坏的态度对你,或是爬到你的头上去。我的意思是,若是你放宽了对孩子的期待,他便有可能做出更符合你要求的事。如果他无法符合你的要求,请先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不要急着感到沮丧或生气。
5 视孩子的错误自己的错误
你的孩子缺乏人生经验,所以无可避免会犯错。人不论在什么年龄都会犯错。尽管如此,父母还是很容易因为孩子犯错而责怪自己,而不是试图帮助他或了解他。请不要掉入视孩子的错误为自己负面反映的陷阱。请你帮你自己跟孩子一个忙,就是不要把孩子的错视为是自己的错。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千万不要期待孩子二十四小时都不会犯错。
首先你要让孩子培养对那两科的兴趣,不要盲目给ta补习,培养起兴趣就好了,这样他的成绩就能提高起来了。
4、偏差行为理论强调,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什么
1.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
2.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人们依据已知的或某一局部的特征推及认识对象未知的其它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印象。
3. 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事物,特别对某一类人所形成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
4. 投射效应:把自己的某些特征加到别人身上,人为别人也是如此。
5. 角色固着: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自己理解过分简单化。
6. 信息干扰:你对交往对象的认识和判断受他人信息的影响和干扰,出现偏差。
5、青少年行为偏差及其教育方法
其实小新还是有良知的,事后很忏悔。
孩子的教育是从小的,尤其是父母应该做好榜样,不能因为挣钱而疏忽对孩子的教育,更不能让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应该送正确的方面去引导孩子,尽量抽时间陪着孩子,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比较有意义的地方,开阔视野,不要总局限在一个地方。还有就是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这点家长要陪在还在身边,多加管教,看到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家长可以一起玩。还有就是多谈谈心,其实小孩子很好管理的,最要是是家长把握 好这个度。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9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