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的心理培养有哪些,对3岁的孩子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呢,培养一个好的性格

laoshi 心理科普 2024-09-18 15:40:01

1、对3岁的孩子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呢,培养一个好的性格

对3岁的孩子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呢,培养一个好的性格

1,对孩子要有耐心。以所能有的耐心,最大限度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样的态度对他,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成他的性格的一部分。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耐心的、甚至是粗暴的人。 人的耐心毕竟有限,因此我需要让他也承受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很合理。例如我在做事,而他要我陪他,我会告诉他,我正忙着,等我做完了某些事情再去陪他。

2、言出必行要他知道:家长不会骗他,家长说到做到。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家长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侥幸而无理取闹。 举个小例子:最初给乐乐穿衣服,让他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下,他总是哭闹着不肯,他或许以为我要把这件东西拿走。几次穿好衣服,我马上把东西交回他手里,从此他便很放心地把东西放下或主动交给我。

3、始终如一尽量做到始终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

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如果你今天允许孩子这么做,明天没有任何理由却告诉他不行,就会造成混乱。 你或许会忘记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绝对不会忘。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命令很难贯彻。是孩子任性吗?其实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4、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父母,也无权要求他们事事按照你的意愿来做,即使你是为了他好。

比如:你认为他该睡觉了,你一定要他把一碗饭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让他放下手里的玩具去做你要他做的事……强加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不但开心、乐观,还能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5、忽视孩子的无理要求 遇上孩子提无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无法满足时,如果他哭闹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满足他吗?恰恰相反。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满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协。

否则只会使同样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当你对孩子说“不行”、“不能做”时,孩子往往不会马上放弃他的行动,他会一边看着你,一边继续试探你是否真的不让他做。这时,你应该坚决地走过去,把孩子抱开,让他做别的事;而不是继续坐在那里,重复说着“不行”,持续与孩子的较量。孩子从你坚决的态度上,可以知道这件事是真的不能做。

6、适当给孩子一些权力 有时,孩子会对某件事很感兴趣,你不让他做,他也执拗地一定要做。这时不妨给孩子一点选择的权力。 家里有两排落地书橱,乐乐对里面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一再要打开书橱,翻出里面的书。我不想让他养成到处乱翻的习惯,又不想扼杀他的探究欲。怎么办?我一方面告诉他乱翻书不好,另一方面他实在要打开的话,就建议他:好吧,那我们拿一样东西,拿好就把书橱关上。他每次都很开心地照办。

现在,他不仅会打开书橱,挑选一样东西,然而把橱门关上;而且东西玩好后,他还会打开橱门,把东西放回去。

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的,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自己能更努力探索,使孩子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性格、受人欢迎的、富有高情商的人。有了良好性格才可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然而现在有些家长大包大揽,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而另一些家长则完全“放羊”,孩子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聪明的父母就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一、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要告诉孩子回家后要先做完作业才可以玩,不能一边吃东西一边做作业,要按时起床睡觉,要独立思考,不要依赖别人等等。从小就告诉孩子,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把它做好,不能半途而废。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不要随便打搅他,让他专心致志。良好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一旦坏习惯形成了,改起来就非常困难。

二、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父母,也无权要求他们事事按照你的意愿来做,即使你是为了他好。比如:你认为他该睡觉了,你一定要他把一碗饭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让他放下手里的玩具去做你要他做的事……强加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不但开心、乐观,还能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三、父母必须忽视孩子的无理要求

遇上孩子提无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无法满足时,如果他哭闹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满足他吗?恰恰相反。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满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协。否则只会使同样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当你对孩子说"不行"、"不能做"时,孩子往往不会马上放弃他的行动,他会一边看着你,一边继续试探你是否真的不让他做。这时,你应该坚决地走过去,把孩子抱开,让他做别的事;而不是继续坐在那里,重复说着"不行"

,持续与孩子的较量。孩子从你坚决的态度上,可以知道这件事是真的不能做。

四、父母需要适当地给孩子一点权力

有时,孩子会对某件事很感兴趣,你不让他做,他也执拗地一定要做。这时不妨给孩子一点选择的权力。比如家里有两排落地书橱,孩子对里面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一再要打开书橱,翻出里面的书。然而父母不想孩子养成到处乱翻的习惯,又不想扼杀他们的探究欲。怎么办?这时候父母不妨告诉孩子乱翻书不好,万一他实在要打开的话,就建议他:拿一样东西,拿好就把书橱关上。这样孩子不仅会打开书橱,挑选一样东西,然而把橱门关上;而且东西玩好后,他还会打开橱门,把东西放回去。

五、父母要引导孩子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

六、父母对待孩子要有耐心

七、父母需要做到言出必行

你也许会认为:孩子小,偶尔骗骗他没关系。其实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后也被他骗。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爸爸或妈妈不会骗他,而且说到做到。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父母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侥幸而无理取闹。

八、父母让孩子学会了解他人的感受,替他人着想

一个不了解别人感受的人,是很难体谅别人的。虽然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辛苦和不如意,这些你或许不想让孩子过早知道。但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体谅父母的辛苦,对孩子却是不无益处的。所以,父母会让孩子知道抱着他自己有多累,让他自己走;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打别人,别人会很痛,想打别人先打自己试试看;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人是不可能不生病的,在生病时,教会孩子必须坚强起来,承受疾病带来的不适,而不是无休止地折磨大人……

九、父母要让孩子承担一点责任

看到这个小标题,你或许会跳起来,这么小的孩子你让他承担什么责任?其实,孩子的责任感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应该从对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开始,树立起责任意识。乐乐时常会把一大堆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我会让他和我一起收拾玩具,或者引导他自己收拾。他掉落的东西我让他自己捡起来,他摔倒后我让他自己爬起来。凡是他能做的事情,我都让他自己做。

十、父母要让孩子学会选择。

家长虽然经验丰富,但不要代替孩子进行选择,而要引导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自己去选择。

当孩子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我们会教他方法。当他懂得选择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比如,参加什么课外活动,选什么中学、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家长可以帮他搜寻一些相关资料,并分析各种利弊,但由他自己来做最终的决定。要从小让他想明白为什么学习,这样才会有向前的动力。

2、如何教育3岁的幼儿

如何教育3岁的幼儿

您好 ,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当今社会许多家长们头疼不已的备受争议的话题!以下的几种建议希望对你会

有所帮助!

1 “坚持”是家长要谨记的,妥协只能是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开始。如果孩子要买一件玩具,家长不答应的话他就会哭,从小哭到大哭,到撒泼,家长一开始也许会坚持,但当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时,家长也许就会妥协,这种妥协势必会导致孩子以后养成这种习惯,而这也正是现今“小公主”、“小皇帝”惯用的伎俩。虽然看着孩子在自己面前哭,作为孩子的父母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但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的办法和出路!

2 ”适时延迟”是一种很好的做法。不要让孩子认为只要他一提出要求就很容易得到满足,对于家长来说,要让孩子养成勤俭的习惯。一些确实有益有用的物品,可以与他达成协议,比如说,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出来购买或勤工俭学攒足钱后再买,这样孩子会懂得劳动的价值、生活的艰辛,当愿望实现时也更会有满足感。

3 “沟通”平时多和孩子交流交流,给他讲道理,不要盲目的去责骂和制止 !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有一句话说得好"合适就是最好的",就象我们不能让刚出生的婴儿吃他们不可消化的大鱼大肉一样,幼儿的学习也有适合他的内容、方法、途径。

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引导幼儿快乐发展.

幼儿的学习特点是由与其相关心理特点决定的。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特点主要有:

1.行为的有意性低。即幼儿的许多行为处于无意状态,如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有意注意在3岁阶段只能维持3-5分钟。

2.情绪性强。即幼儿的许多行为受情绪控制,这件事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不干,或者是感兴趣就干,不感兴趣就不干,只有到了5岁以后才逐渐理智起来。这与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化、注意的广度比较窄有关。

3.感知觉是主要的信息输入渠道。感知觉的发展始于胎儿6个月,而语言的发展始于1岁左右,即幼儿的语言发展要大大落后于他的感知觉发展,因此,幼儿认识事物的信息渠道是感知觉为主,语言为辅。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儿童入小学后的不断"锻炼",语言信息逐渐成为其认识事物的主要信息源,感知觉退为辅助信息。

4.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因为幼儿词汇贫乏,语言能力不够发达,所以他们在思维的时候往往以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而非如成人以语言、概念的形式进行思维。而且幼儿也不能理解许多概念。

幼儿以上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过程有其特质。

1.学习的切入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是学习的切入点。然后成人把他向教育目标方向引导,使他获得合目的的发展。

2.学习的途径:在生活、游戏中学习。因为幼儿的注意多是无意注意,因此你就不能让他坐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以后再开始学习,只能在生活、游戏中进行渗透式学习。

3.学习的层面: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而非能够用语言表述的准确知识。

4.学习的内容:发展各种能力,而非书本知识。5大领域,既健康领域(身体、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语言领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社会学习领域(情绪积极;会与他人交往;遵守能理解的行为规则;初步认识周围环境)、科学领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及生活用品;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领域(感受和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学习内容极为丰富。尊重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幼儿才能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成功感和胜任感,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对周围的信任。

另外,在心理方面,二岁以后,孩子出现第一个心理逆反期,以前比较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不怎么听话了,表现为什么事都自己来,自己干,这是孩子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开始发展。家长要正确认识并引导。

为人师表你要做到了 就行了

让他在游戏中学习

小孩子一直是在成长,对周围的事情总是有一颗好奇的心,做父母的 要多陪陪孩子,为孩子解答问题,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同时也是增加孩子的知识面,丰富孩子的思想。

父母陪孩子的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孩子,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及时的帮助。

父母也要多给孩子创造锻炼学习地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包括思想,和生活,做事,思考。

做父母的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面对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阻力,一起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根据孩子的性格因事引导,因时引导。

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对什么事情都想了解,有时做了,做错了自己不知道。作为父母要和孩子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做,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应当怎么做,怎么做才会做好。

孩子成长模仿,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父母起到表率应道作用,多和孩子交流,多个孩子创造机会。

对于孩子不知道或是不明白的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耐心讲解,引导。

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为孩子起到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从智力、性格、生活习惯等多方面教育孩子。关键是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让孩子通过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3、怎样教育三岁多的孩子

怎样教育三岁多的孩子

这个送给你,请参考:1.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哭闹不休其实是在试探你。2.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这样反倒让我有安全感。3.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来判断好坏和对错。4.别让我觉得自己比实际的我还渺小,这只会让我假装出一副和我实际年龄不符的傻样。5.可能的话,尽量不要在人前纠正我的错误,我会感到很没面子,进而和你作对。

你私下提醒,效果会更好。6.别让我觉得犯了错就像犯了罪,它会削弱我对人生的希望。7.当我说“我恨你”的时候别往心里去。我恨的绝对不是你,我恨的是你加在我身上的那些压力。8.别过度保护我,怕我无法接受某些“后果”。很多时候,我需要由痛苦的经历来学习。9.别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时,我只是想得到你的关注而已。10.别对我唠叨不休,否则我会装聋作哑。11.别在匆忙中对我许诺。

当你不能信守诺言时,我会难过,也会看轻你以后的许诺。12.我现在还不能把事情解释得很清楚,虽然有时我看起来挺聪明的。13.别太指望我的诚实,我很容易因为害怕而撒谎。14.请别在管教原则上前后不一,这样会让我疑惑,进而对你失去信任。15.当我问你问题的时候,请别敷衍我或者拒绝我,否则我将停止发问,转向别处寻求答案。16.我害怕的时候,不要觉得我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我当时有多恐惧。

17.别对我暗示你永远正确无懈可击,当我发现你并非如此的时候,那对我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18.别以为向我道歉是没有尊严的事。一个诚恳的道歉,会让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觉更温暖。19.别忘记我喜欢亲自尝试,而不是被你告知结果。20.别忘了我很快就会长大。对你来说,和我一起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事,但请你尝试一下吧。

我的补充 2011-07-10 11:06 所谓任性,是指对个人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如任其发展,任性的幼儿难以与别人合作,难以与别人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

一、幼儿任性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常常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而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幼儿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更助长了孩子任性行为。

3、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有的父母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二、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在对待孩子任性的问题时,充分理解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时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像故意与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像故意与父母和老师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时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大人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如果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暂时变得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便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三、正确冷静地对待幼儿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

(1)转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

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孩子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变形金刚,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预先提示

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

任性的发作。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

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每餐吃

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像白雪公主的吗?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

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1335.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