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就业心理误区,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误区有哪些
1、大学生就业的三个误区和四点建议有那些?
其实有4个误区,其中有3个是大学生自己,还有个是企业。
误区1 市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误区2 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自己学历太低,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
误区3 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许多大学生认为学习的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于是盲目地参加各种培训班。
误区4 没有工作经验是就业的最大障碍“没有工作经验是就业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为增加工作经验,不惜抛弃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来保证校外打工实践。学生一族成了假期廉价劳动力。
建议:主要是心理开导及时的把实际情况分析出来,加以引导大学生走出误区中。当大学生了解了社会现实情况,多给予鼓励,加油。
现实情况:
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注册成立的中小企业超过300万家,人才缺口很大。大中型国企、外企每年也都有大规模招聘计划。经济发展迅猛,企业都处于扩张期,因此,“人才过剩说”并不能成立。事实证明: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现状并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供求两旺”。
学历低并不代表不能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和知识。企业在招聘不同岗位时会有不同的要求,看看许多国内著名国企、知名外企招聘人员的条件,世界500强的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等在国内招聘员工时中专生也大受欢迎。给自己定位求职是成功的关键。
如今工作不好找,多学一门知识会增加自己的求职分量是许多学生的心态。参加这些培训固然没有坏处,但这些都是培训基本技能,没有针对性、实用性,对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企业更看中的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基本素质修养、个人品质、吃苦精神和敬业能力,包括工作经验和技巧等。因此,盲目参加各类培训班有的时候非但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且可能对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
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都特别强调工作经验,学生被拒之门外。大学生刚毕业哪来工作经验?谁又能为在校学生提供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显然这是一个矛盾。于是大学生便利用假期到企业打工甚至免费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有的还耽误了学习的时间。 出现这种现象是许多中小企业不愿承担学生前期工作培训成本的结果。因为没有经过培训的毕业生前期为企业创造的利润可能非常小,企业担心培养好以后又容易引发毕业生跳槽,造成企业的损失。而许多大型企业和外企则希望通过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培养自己的忠诚员工。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张白纸,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培训来塑造高素质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的顾虑,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
2、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念上存在的几种误区
1、追求热门,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能力;
2、追求高薪,不考虑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
3、宁愿啃老,不愿做所谓低档工作。
3、如何提升内职业生涯因素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在择业中的不利心理状态简要剖析
面对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缺乏自我了解、缺乏市场意识、缺乏择业经验,会导致部分人自我感觉良好而躇踌满志,也会导致部分人不知所措而悲观失落。
(一)自卑畏难与茫然无措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挑剔的用人单位、求职过程中的 一次又一次挫折,有的朋友开始产生自卑心态,参与竞争时缺乏信心与勇气。与此相比,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事业没有明确的目标,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没有定位,对各种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心中无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茫然无措。
(二)左挑右选与隔袋买猫
部分毕业生期望能找一份一劳永逸的工作,于是寻寻觅觅、挑挑拣拣,难作决断。这样的毕业生主要有三类:一是贷款上大学的,希望就业后能及时还清贷款;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就业改变穷困局面;三是入学时选择了高投入的热门专业,希望有所回报的。与之相反,另有部分毕业生在对用人单位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签协议,事后不久即反悔。
(三)盲目定位,眼高手低
目前,确有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估计过高,对自己价值创造能力估计过高,这种就业心态使他们在求职旅途中屡屡碰壁。俗话说有多大脚就穿多大的鞋,也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毕业生到企业后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与小事做起的职业心态,也是他们不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行为状况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不足有密切关系,对自己的特长、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缺乏恰当的估价,定位不准。综合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 频繁跳槽,骑驴找马
毕业生不安心现有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频繁跳槽,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很多单位敬而远之,跳槽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浪费,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损害较大。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一般都要求有实践工作经验,招聘进来后立即能正常开展工作,再客观上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障碍。
(二) 缺乏诚信,作茧自缚
有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说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部分毕业生缺乏诚信。在应聘时随口表态,一定会认真干好每件工作,但真正到单位后,要么嫌工作杂,要么说待遇低,有的还不辞而别。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其获奖证书、作品成果严重“注水”,企业往往在使用后才会发现,这也是令部分企业单位对他们退避三舍的原因之一。
(三)缺乏敬业,团队精神
有部分毕生不愿在基层工作,不愿受组织纪律束缚,这种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的匮乏,使得他们很难获得长远发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规章制度,所以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充分发扬团队协作作风,决不能有意或无意去抵制各项制度,在企业招聘人才中,企业更青睐那些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操守的毕业生。
三、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不少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品德是人才的重要标准,部分大企业在招聘时十分看重他们是否具有务实、进取精神,是否认同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否诚实可信、严谨认真等等。
四、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除了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外,毕业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择业心态到就业上岗全过程加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客观认识自己,把准就业定位
人贵有自知自明,毕业生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在应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所学专业、职业爱好、发展潜力等要素,选择相应的应聘企业以及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和薪酬待遇,做到人事相宜,人职相宜和人薪相宜,因此,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预期不宜过高,尤其对职务、薪酬的要求,过高的就业预期,一是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对于一个缺乏工作经验和业绩的毕业生,是缺乏向企业开口索取较高职务和薪酬待遇的资本的;二是容易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误区,这种误区会令毕业生丧失就业机会。
(二)增加诚信意识,奠定就业基石
具有浓厚诚信意识的毕业生,其就业的交易成本最低,也最能获得企业的青睐。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的向企业提供虚假论文、获奖证书等资信证明,有的在进入企业工作后,单方面毁约,这种匮乏诚信的行为最为企业头疼,因此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务必增强诚信意识。一旦有丧失诚信的行为,其求职的基础就不会牢固,人为给自己的求职道路设置重重障碍。
(三)珍惜就业机会,切莫频繁跳槽
目前的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找工作难,找心仪的工作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这种就业环境中,毕业生应珍惜就业机会,切忌频繁跳槽。频繁跳槽会严重影响实践知识、经验的积累。跳槽也许能使自己的薪酬待遇得到提高,但习惯性的跳槽,对自己今后长远发展将是有害无益的。一般而言,企业所信任、重用的人才,应该是那些能够忠诚于企业的人才。
(四)修炼敬业精神,培养良好习惯
敬业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毕业生要想在企业立足、发展,没有敬业精神万万不可。一个尽责进取、严谨高效的毕业生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相反,那些马虎敷衍、无序浮躁的大学生在企业将很难立足。因此,毕业生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功夫,这是毕业生能否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
(五)认同企业文化,实现角色转换
毕业生要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化,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要认同企业文化,自己的价值观要同企业的价值观相吻合,行为规范要同企业的行为规范相一致,这是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前提条件。
(六) 进入岗位角色,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生如果被录用,就应尽进入岗位角色,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并逐渐积累经验。毕业生一旦适应了岗位工作,并创造了不俗的工作业绩,受到重视是迟早的事情,职业生涯的拓展也会由此找到契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是高校毕业生太多了?还是用人单位人才饱和?很多职高大专院校只把招生放首位,而忽略就业的问题,往往这是家长和学生担心的重点。现在的90后,可以考虑下厨师这行业,我们学校就有很多高中或大专毕业生,在这里不但可以学到技术还不用担忧就业的问题,你不妨考虑一下。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