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问题详解, 什么是真正的嫉妒心理_ 谢谢
导读:本文讲述了嫉妒心理的问题以及嫉妒心理对个人和集体的危害。嫉妒心理是指对自己或其他人拥有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的心理。嫉妒心理会妨碍团结、影响进步,给同学和集体带来损失,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克服嫉妒心理,可以化嫉妒为竞争、心理平衡、虚心学习、真诚交往。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提供相关的图书、以及与爸爸妈妈的共同探索,帮助孩子理解嫉妒的含义,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嫉妒。如下为有关嫉妒心理问题详解, 什么是真正的嫉妒心理_ 谢谢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请问有关嫉妒心理的问题?请详细说说,谢谢。
如果一个特有才的人,我想他周围的人应该会想靠近他,不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再来,有才也能算一种魅力啊,如果没有表现出才能时关系好,表现出了关系差,就只能说明这个有才的人太恃才居傲了,大家可能不喜欢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氛围才远离他的,女人对于有才的男人应该是仰慕的,有好感的居多,嫉妒的就有点少了,就算表现出反感也不一定是嫉妒,可能是厌恶。
2、怎么样才算是嫉妒心理
所谓嫉妒就是自己内心对某一样事情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嫉妒是一种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的心理。嫉妒的危害很大,它不仅妨碍团结,影响进步,给同学和集体带来损失,而且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心理如果发展下去,还可以使人失去理智,甚至做出打击和伤害别人的事来。
(1)化嫉妒为竞争。
(2)心理平衡,恢复自信心。
(3)虚心学习,取人所长。
(4)真诚交往,通过人际沟通缓解及消除嫉妒心。 是每个正常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经历,只是立场不同,心理也难免会受到伤害,所以才会嫉妒。
3、怎么样让幼儿理解嫉妒
活动前我给孩子们讲了《白雪公主》的故事,让他们了解继母因为“嫉妒”白雪公主的漂亮而要杀死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从中让孩子初步了解嫉妒的意思;其次,向幼儿介绍比比角提供的有关的“嫉妒”的图书,鼓励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主动阅读;随后,通过家园联系,鼓励孩子通过多种途径理解“嫉妒”。如:和爸爸妈妈共同在网上查找资料、听听爸爸妈妈嫉妒别人的例子。
嫉妒心人人都有。孩子会因为别人有新玩具而自己没有产生嫉妒心;或是因为爸爸妈妈夸奖其他小朋友,而对那个小朋友采取不友好的态度;还有的孩子因为别人插的玩具又快又好,而把别人搭好的玩具全部扔掉……如何让孩子大班的孩子理解“嫉妒”呢?在开展活动前我做了精心准备。
经过活动前的精心准备,孩子们在活动时大部分幼儿都能正确的说出自己嫉妒别人的例子了。甜甜第一个举起手来说:“妈妈不给我买我喜欢的芭比娃娃,别的小朋友有,我很嫉妒”旺旺说:“妞妞有一本喜洋洋的书很好看,我很嫉妒她。”……这些都是幼儿之间出现的正常的心里,也是孩子们最容易表达的,同样属于嫉妒的事例。但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模仿性很强,我想如果一味的让孩子说,他们还会说出很多如小朋友有漂亮的新裙子、他有新玩具、有好吃的等,这样会造成幼儿之间盲目模仿,形成孩子的“攀比心”。所以,此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了肯定:“刚才小朋友说的都是嫉妒,你们知道吗?任老师也有过嫉妒的心里,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孩子们马上安静下来,睁大眼睛看着我。我说:“任老师以前和一个好朋友一起学习弹钢琴,可是自己却没有她弹的好,我很嫉妒她。”我马上问孩子: “我是因为什么事情而嫉妒?”孩子们说:“因为弹琴、因为好朋友的技术比人老师好……”“你们有没有因为别人的本领比自己强而让自己嫉妒的事情呢?”孩子们从吃、穿方面,马上拓展了话题,淳淳说:“每次放假后回到幼儿园,小朋友们讲自己旅游的经历时,我特别嫉妒他们,因为我哪也没去过。”东东说:“大家都喜欢和枣枣做朋友,我也想像枣枣一样有很多朋友,我很嫉妒他。”……
因此,当孩子谈论嫉妒的话题时,应多从小朋友之间遵守纪律、个人特长、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孩子从正面理解嫉妒。
4、嫉妒心强的人有什么表现?
见不得别人比他好。
1、明显的对抗性
古希腊斯葛多派的哲学家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 嫉妒心理的对抗特征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其攻击目的在于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甚至本关关系密切,由于嫉妒使道德天平倾倒。往往不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
2、明确的指向性
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产生于同一时代、同一部门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间,主要是因为嫉妒心理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绝对平均主义者。因为曾经"平起平坐"过,或是曾经"不如自己"过,如今成了"能干"者,使嫉妒者产生抵触和对抗。
3、不断发展的发泄性
一般说来,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外,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性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言语上的冷嘲热讽,一种是行为上的冷淡,疏远被嫉妒者,一是具体行为,或是攻击性强的行为。
4、不易察觉的伪装性
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嫉妒心理一般都不愿直接地表露出来,千方百计的伪装,企图使人不易察觉。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进行指责或攻击。
5、什么叫做嫉妒?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 嫉妒的心里学概念:嫉妒俗称为“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等。嫉妒就内心感受来讲前期依次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则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后期则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但这个概念中存在两点错误:一是认为嫉妒来源于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二是将嫉妒定义为一种情绪。首先,我们可发现很多嫉妒并不是来源于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比如我们日常所见的很多所谓上级对下级的打压、还有历史上如“戴维以会长身份阻止法拉第加入英国皇家学会”的故事等等都显然是嫉妒心理引起的,但又绝不仅仅是嫉妒者发现自己某方面都不如对方引起的。其次,“羞愧、愤怒、怨恨”等情绪只能是嫉妒的表现,此定义则将嫉妒引致的嫉妒者对被嫉妒人的偏见认知、嫉妒者争强好胜的欲望等心理现象都排斥在外,若仅以此类情绪概括嫉妒现象则就难以表现其心理实质,而以既具有暂时性、又具有稳定性,且包含由嫉妒导致的各种认识认知、情绪情感、意识愿望等在内相应的“心理状态”来定义概括将更为准确。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