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意识是心理结构的外表,为什么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laoshi 心理科普 2024-05-06 00:30:02

1、为什么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为什么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从意识的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来源于物质

2、什么是意识意识又是什么

什么是意识意识又是什么

意识,它是哲学、心理学以及其它有关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或研究课题。究竟

什么是意识,不仅它本身是一个一时难于说清楚的复杂问题,而且从古至今人们对

它的理解也很不一致,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称的“意识”一词有两种用法:一个当动词用,即指

“意识到”的活动,亦即认识活动;一是当名词用,即指与物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

果,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

心理学研究意识问题与哲学研究意识问题有一致之处,但又有所区别。从一致

处来说:二者研究的都是意识问题,而且科学心理学对意识问题的研究,接受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从区别来说: 哲学研究的是作为名词使用的“意识”,即与

“物质”相对立的意识,是总体研究人的意识,其基本问题是意识对存在的关系问

题,即指个人意识,也指社会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是作为动词使用的“意识”,即

指“意识到”的活动、认识活动,是较为具体地研究人的个体意识,研究它的实质、

发生和发展、结构和功能等,虽然在心理学的一些学科(例如社会心理学)中也不

免会较多地涉及社会意识问题,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毕竟是

个体意识。

因此,在心理学中,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

。作

为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识,是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在内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

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思维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人类以共同劳动等实践

活动为基础结成的社会中同语言一起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

借助于第二信号系统而实现的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创造

性等特点;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它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它不仅是

社会的产物,而且在阶级社会中还会带有阶级性色彩。这后一句话反映了个体意识

与社会意识的必然联系性。从广义方面来理

解,‘意识’是指与物质相对的活动的结果,用作名词,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

哲学中常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这‘意识’是精神的东西,所以,‘意识’与‘心

理’是相通的,但二者内涵不完全相同”;从狭义方面来理解,‘意识’是指人的

认识活动,用作动词,如‘意识到’,所谓‘意识到’也就是‘认识到’,心理学

中所说的意识,就是指的‘意识到’,即人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认识形式,是一

种反映形式。……在医学上,意识是指‘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在精神

医学上,意识是指病人整个精神活动的清晰程度和清晰范围”。因此,“‘意识’

作为人的一种高级认识活动,包括对环境和人自身的识别能力以及其清晰的程度。

正常人在清醒的时候,意识是明晰的,神志清楚,能正确地识别和理解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以及自己的经济收入和消费状况,能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包括周围他人

消费情况对自己的影响作用)作出相应的、合适的、有目的的、能动的反映和反应。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有意识。

3、谁跟告诉我意识的是什么?

谁跟告诉我意识的是什么?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2.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3.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意识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

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

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

2.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

3.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歪曲虚假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

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意识本身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

从总体上看,意识并不等于认识。意识包含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

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

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

从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上看,从意识的活动主体看,可分为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从意识活动的现实过程来看,可分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3.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意识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对于人的思维模拟可以从两条道路进行,一是结构模拟,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二是功能模拟,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是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

“机器思维”同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1.人工智能纯系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类智能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的过程。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

你可以说它是一个人的心里作用,但是意识是让你来使用并理解的,日常生活,我们离不开意识,因为,意识是控制我们大脑的,那么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作用也就不攻而破了

4、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从一定程度上讲是 存在

是人的思想

没有意义,这里的意义指的是目标而不是影响。

意识是什么? 对于意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理解的不同,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哲学派别,其认识也不相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功能,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思想是大脑的分泌物,而克里克等人研究意识,则把它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意识过程伴随着物理过程,伴随着脑细胞和神经元的电流变化。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变化的研究而揭示意识的本质。

而现代达尔文主义,则把生命看作是一种生物场,但意识和生命是同时俱在的,这样就等于间接地说,生物场对应着意识场,于是意识等同于一种场…… 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意识属于一种场存在。因为意识是无形的,人们可以尽力把它有形化,以便于理解。但意识看不见摸不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纯属虚无飘渺的存在。

然而它却影响着这个世界的运动变化、组织建构,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甚至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生命的存在形式和物种结构与功能,它使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生机活力,使有生命的世界不断进化。 这是意识的第一层含义。在第一层含义中,意识具有组织建构的功能。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从非生命世界向生命世界的过渡,这种过渡是所谓“自组织”;那么从简单生命向复杂生命的过渡,也就是所谓“进化”,是否也可以认为是自组织呢?

系统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没有触及这个问题,构成生命有机体的最根本的机制,并没有包含在“三论”的框架之中。经过生物科学和进化论的长期探讨,人们可以断定,这种因素绝不是物质因素,而属于精神因素(这一点,虽然科学界没有明说),而这在系统论等“三论”思维框架中,是没有位置的。它们向十九世纪前的生物科学的最大让步,是承认了目的性的存在,目的性被引入科学。这也算是科学的一种进步吧?

在信息的世界里,在意识的空间中,通过无规涨落而建立秩序的概念,所谓“自组织”,已经不适用了。生命不是无规运动,意识不是通过自组织产生的,它是宇宙运动在更高层次上、更抽象的空间上对物质运动的统摄。这是宇宙生命的自我意识。它的产生,是为了维护整个宇宙空间更大范围的阴阳平衡,是为了维护整个生命世界的生态平衡。

它使宇宙始终保持着一种自稳态,一种秩序俨然、有条不紊、既尊循着严格的规律,又使整个宇宙保持生机活力的因素;它是宇宙在大范围、高层次上保持的整体秩序的推动因素,是一种自我创造、自我协调、自我肯定、又自我显现的因素,它就是“宇宙意识”。 在研究生命起源的问题上,人们的思路有问题。人们是用线性逻辑的理性方法去思考这个问题的。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固然可笑,但即使超出这个圈子之外,研究遗传密码的形成和起源的问题,所用的也无非是还原法。也就是说,用把生命系统还原成物理、化学机制的思维路向,这种思维和理性的视野,始终没有超出局部时空范围。为什么不放眼从更大的时空范围来思考生命的起源?为什么眼光只盯在世界的局部?难道生命是可以在局部时空中产生的吗?生命是宇宙整体的结果,而且必定是物质层次之上的更高运动层次内所产生的。

以上所说,只是广义的意识。而在生命世界中,在个体生命中存在的意识是狭义的意识,它首先是为生存服务的。作为一个具体的生物体,意识首先是生命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其目的在于自我保存,以便更好地生存下去。即使最简单的生命例如单细胞动物,也具有对环境的认知功能,这种认知是非常敏感的。在过去的哲学里,这种意识叫做“感觉”。

感觉首先是感知环境变化的意识,以便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这包括运动方向(对环境的选择)和生命内环境,以便达到生命体和外环境的动态平衡。 正像贝尔纳所指出的,生命有两个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对于简单生物来说,其内环境也是简单的,因而它的维护也不需要太高的智能。在DNA的结构中,它可能已经以编码的形式存在了,至于它的具体结构的确认,那是生物学家的事。

而决定生物体的外在运动的意识,最简单的可能只有趋利避害:环境有利则进,有害则退。意识只有这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便构成了智能的二值逻辑。在这里,已经包含着未来逻辑理性发展的一切萌芽。 对最简单生物的意识结构的分析,已经看出了意识分化的倾向:

1、内在的意识(维护生命内环境);

2、外在的意识(决定生命体行为活动的因素)。

在复杂生命体中,前者构成“躯体智慧”,也就是无意识;后者构成显意识,也就是思维逻辑。动物也有思维逻辑,动物也有理性功能,因为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它需要趋利避害,需要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便决定自己的行为活动。而这样,没有逻辑是不行的。本能活动也是符合逻辑的活动,否则难以生存。

5、“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这句话为什么是...

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这句话的说法是本末倒置,同时也只把问题说了一半,另外一半的问题没提出来说。意识,完全不是自觉的产物,更不可能是人脑加工改造後的产物。人脑的加工过程都发生在意识之前,而且跟意识一点关系都没有。人脑加工的对象是事物。而事物之所以需要加工,这是因为我们的感官知觉不可能乍看、乍闻或乍听之下,就把一件事物的真实状态完全放进心里,成为意识。而且意识不是这个意思,它的义理也不在这里。

事物,一般都是只有通过它的状态才显现出来的。事物之所以被称之为事物,也就是因为它的状态,它才成就为物、事、情或件。中国文字常说的成形、成器,即是成就事物的一种哲理说法。什麼是成形或成器呢?成形或成器就是由一些线条或界线构成的一种空间或形状谓之。在中文里,成形或成器因之释为用。道理是这麼来的。用即是表现出来,成就一种通、容或积钻的状态。状态若是由一些线条或界线显现出来的,那麼关系和联系自在其中。

这样的一些关系和联系当然就是说明事物,让事物得以显现如实的一些东西。那麼这样的一些关系和联系是怎麼来的呢?乍看、乍闻或乍听之下的事物不会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它们所能呈现的,就仅仅是它们的外形或外观,哪怕就是发出声音,也不过就是它们本身的形式而已。那麼怎麼知道它们是什麼呢?怎麼说明它们是什麼呢?知道和说明就全部隐藏在我们所要调查和研究的那些事物周遭而且跟它们有著联系的一些关系和联系里头。

这时候就是我们头脑要派上用场的时候。那麼我们加工的对象还是会头脑里的意识吗?不会,跟它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能对於我们眼前的事物周遭的关系进行加工。还不知道和还没说明的关系如何加工呢?当然不是这样加工。所谓的加工,是把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来龙去脉进行加工。这样的加工,是针对事物的原有发展、事物的变化进行类比和分析,我们才能知道事物因为什麼而变成什麼,事物因为什麼状态而有了现在这个形态。

这种类比分析就让我们能对事物的一些关系和联系进行加工了。而意识,不多不少,就是因为事物的一些关系和联系产生了关系和联系这个状态,它们的条理分明,一层一层的联系排列在那里,因而获得理解旳这个状态。理解反应在我们的大脑皮层里,理解这个状态就在我们大脑里产生出来。这种被产生出来的状态,在新生的状态这时候,在文字即被释之为意;在已然存放在心里的这时候,在文字里即被释之为识。意即知、即理。

意的义理也是从这里来的。因而在中国文字里,意释为欲、浴、谷、愿等等的意思。全部的道理都是从事物的这些关系和联系里来的。因为事理得明,那麼对於事物的发展就能判断、分析和预测,自然这就是能、艺或技了。不必说,因为能,就可以想,可以有个愿景,表现志气。否则就纯粹是空想、梦想。而能够爆爆发出来的力量积钻心中,这就是潜在的能量,就是堆积贮藏起来的东西。这不是谷或浴吗?那麼识又是什麼呢?

同样的道理,识是已然被放进心里的那些知或意。就是因为识,我们的大脑才有能力、也才知道去对新生的事物进行类比分析,而得到新的事物的关系和联繋,产生新的意或知。所以无论是事前或者事後,意识都不是我们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我们不能对於空洞或乌有进行加工。意识仅仅是因为我们人脑对於事物加工,而从事物本身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的状态。

因为我们把已然有的事物关系和联系产生出来的形态放进心里,我们在前前後後才得到意识这种状态。

6、意识到底是什么,准确的定义.(不能回答——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

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前提是人(这是人类主宰的世界),所以他们说动物没有“意识”,看来得给意识的定义改全面些

意识原意为精神活动。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识,就是认知,认识。意识,代表我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意识,代表了我们可以认识自己的存在,可以知道发生的事情。可以对立与不同于自己的存在进行对比。意识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认识和知道事物的存在的那个。意识本来就是精神同一种用法。理性从意识而来,真理是观念等同,跟心理无关。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4188.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