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塑造的心理论文有哪些,论大学生优良人格品质培养(从心理角度或心理健康)论文
1、论大学生优良人格品质培养(从心理角度或心理健康)论文
培养方法:采取如下三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①.讲故事:通过名人伟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故事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②.找优点: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长处和成功的经历上。认识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帮助学生塑造成功型的自我现象,建立自信心; ③.树信心:回忆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成功,抓住自己现在的优势之所在,重新体验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成功,重新了解自己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和长处,树立自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满怀信心地体验成长。
2、跪求一篇人格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姓 名 学号
所在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论文题目
1.选题的依据和意义;2.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研究的动态;3.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研究方法;5.选题的特色及创新点;6.主要参考文献。(可另附页)
该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大致内容):
一、先叙述一下如今的状况,比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范围广泛、消耗量大等等。
二、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危害
三、综上所述,我们要有节约的意识,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如果减少使用,将会如何如何。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增强自身和周围的人的节约意识,如果可以,希望可以发现较可行且环保的替代品。
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大致内容):
一、先查阅资料,了解现状
二、针对这一课题,主要可以采取发放问卷和采访的方式。
我们首先采取(某)方式了解现在的情况
再询问是否有好的解决方法
三、最后根据研究数据或资料得出结论
课题实施步骤:
一、查资料
二、写开题报告(就是这文章)
三、设计问卷
四、发放问卷,并进行调查
五、数据统计,得出结论
六、制作成果展示的相关ppt(或研究报告或两样都有)
七、结题报告(就是研究性学习最后的论文)
参与人员分工:
这个,根据“课题实施步骤”制定
大概就是这样了,但还是要根据主题而定。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是要自己想的……
3、健康人格的塑造不少于800字
一、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
1、保持开朗的心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
2、加强意志磨练,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经受挫折的耐受力,不盲目冲动,不消极低沉,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3、注意性格完善,自觉检查修正自己的性格特点,培养健康的性格模式。
4、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良好的情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注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健康人格的标准
1、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
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这都是精华。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
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
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第
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
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第
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
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
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第
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
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第
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4、九型人格的论文800字
九型人格(英语: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它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理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现代管理学EMB
A、CEO12篇及MBA等主要将九型人格应用在组织发展、人才招聘及甄选等领域。
九型人格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九型人格作为一个人格心理学理论在当前社会还未被主流心理学界认可,但是近些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威廉玛丽学院修读咨询教育学位的博士生萨拉·斯科特(Sara Scott)已经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九型人格系统做出了科学测评,其结果认定九型人格是个精确的系统。在当代,它虽然在商业文化下,仍是根据九种性格的号码特征而用于了解职场文化的一种测试,但是对于企业的前期规划、战略确定、教练指导、企业培训等方面,九型人格有很大的优势。
美国亚力山大·汤马斯博士(Dr. Alexander Thomas)和史黛拉·翟斯博士(Dr. Stella Chess) 在他们1977年出版的《气质和发展》(“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一书里面提到,我们可以在出生后第二至第三个月的婴儿身上辨认出九种不同的气质(Temperament),它们是: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理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
戴维·丹尼尔斯(David Daniels)则发现这九种不同的气质刚好和九型人格相配。[1]
九型人格不仅仅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为个人修养、自我提升和历练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力。与当今其它性格分类法不同,九型人格揭示了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为的变化所影响。它可以让人真正地知己知彼;可以帮助人们明白自己的个性,从而完全接纳自己的短处、活出自己的长处;可以让人明白其它不同人的个性类型,从而懂得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沟通及融洽相处,与别人建立更真挚、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
人格最健康的时候,随时有人格整合的可能,例如:第9型的出现了第3型的特征,由原本的内向保守,变得充满活力,基本欲望得到满足,基本恐惧隐藏。健康的人格令人活出真我,心理平衡、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一般的时候基本欲望和基本恐惧浮现,由自我取代了真我,自我过分膨胀,自我防卫机制出现,心理变得不平衡,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为了满足基本欲望,可以不惜一切伤害人,也很容易屈服在社会的阴影下,人格的优点未能充分发挥。不健康的人格,可以说是一种病态,自我防卫机制失灵,可以导致人格陷落,如第五型人出现了第七型的缺点如失控、信口开河和生活奢侈等。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病,甚至自毁。当人格于极健康和不健康的时候,是有整合和陷落的现象,这会导致错误地判断人的基本人格,尤其是极健康的时候。
两个独立的升华、恶化方向圈:
第一条:1 → 7 → 5 → 8 → 2 → 4 → 1
第二条:3 → 6 → 9 → 3
顺向为人格升华方向,逆向为人格恶化方向。 例如一个2号心理健康时,便会同时出现4号的心理健康特征;若一个2号心理不健康时,便会出现8号的心理不健康特征,如此类推。第二条内也如此类推。
人格升华的整合方向及其素质获得的提升表现:
1 → 7:放下拘谨,宽容乐观,敢于尝试,获得“开朗”;
7 → 5:减少冲动,处事冷静,深入思考,获得“理智”;
5 → 8:坚强勇敢,果断自信,言出必行,获得“威信”;
8 → 2:热情友善,乐于助人,心胸开放,获得“纯真”;
2 → 4:坚持心愿,自我享受,爱人爱己,获得“谦卑”;
4 → 1:安分守己,是非分明,客观冷静,获得“平衡”;
3 → 6:尽责细心,三思后行,忠心耿耿,获得“忠诚”;
6 → 9:随遇而安,放下焦虑,信服别人,获得“信任”;
9 → 3:目标明确,勤快积极,自我挑战,获得“果断”。
好高深啊、
5、以“个人形象塑造”为题1500字论文
一篇关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文!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 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一)、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如容貌、服饰、姿态、神情、风度等.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下面就肖像描写的特征、方法、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如:曹雪芹《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含情目.态生两靥,娇柔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柔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段肖像描写显示出林黛玉孤独、苦闷、深沉、阴郁的气质和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刻画出林黛玉容貌娇美,体弱多病的柔弱女子的形象.
2、肖像描写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要极省俭地刻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表现性格特征.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极为成功.作者通过她眼睛的变化,反映她精神的变化,表现她被害的过程,揭露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压迫至死的不幸遭遇.
3、常见的肖像描写方法.
概括起来,中外小说家在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种形式.即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所谓整体式的描绘,是作家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即并不局限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描绘,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没系裙带,两脚张开,像圆规.
所谓局部性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征性部位的着意描摹.有点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绘.
所谓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是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这样写不仅省力甚至有时比正面描写的效果更好.
6、求人格心理学的论文只需1500字
我是学心理学的,这篇文章比较有代表性,而且符合你人格心理学的需求
自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积极获得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这一概念和理论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并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至今为止,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在国外已有近40年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以及极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内容包括自我同一性的内容、过程、结构、功能、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心理机制等基本问题以及自我同一性与人格、认知、社会环境、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变量的相关研究,还包括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并且研究对象已经从青少年向成人延伸。但自我同一性在国内的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对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仅仅停留在对Erikson或Harcia自我同一性理论的介绍和评价上,而对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实证研究更是缺乏。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E. H. Erikson以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人格发展为主线的自我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Erikson将人生历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有待完成,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他称之为“心理·社会的危机”。
Erikson认为青年期所面临的危机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个人到了青年期,生理上的成熟总是破坏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同时因为社会的冲突和要求变得困扰和混乱。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是一个含蓄而难下确切定义的概念,各理论家们都为界定这一概念做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这一概念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研究者理论框架的不同,使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在不同的层面上来使用以强调不同的问题,他本人就从主观的、结构的、功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环境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角度或层面来界定自我同一性。他概括了自己所提到的自我同一性的几种不同含义:“有一个时期它表明了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个时期则意味着个人性格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个时期是作为自我综合的一种标准;另外,它还作为一种与群体的理想和同一性的内在一致性的保持。”
近来的研究者越来越重视自我同一性中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如Kroger,明确的将自我同一性定义为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平衡,Grotevant, Bosma, Berzonsky强调自我建构的同一性概念,将同一性视为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我国一些研究者也对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如台湾学者张春兴把"identity”译为统合,认为统合(或统合感)代表人格成熟的一种状态,此一状态的形成乃是个体综合当前自我、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环境、未来希望六个层面,统而合之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使个体对“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的问题不再有仿徨迷失之感。
虽然每位理论家或学者都是从自我同一性所包含的不同要素及其对人生的发展和努力所发挥的不同功能来界定这一概念,但是基本上这些定义并非是相互矛盾的,反而许多是相互加强、增进、补充和发挥对方的意义的。
概括的讲,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是对“我是谁”问题内隐和外显的回答,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相应的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我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社会的限定和需求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即自我同一性需要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复杂混合,也需要自我与社会的整合。
自我同一性是一反映社会影响和自我建构的心理社会结构,也是内在自我之间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性反映。这一同一性结构通过认知和自我综合来组织、建构统一整体自我,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的同化与顺应从而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参照框架和关于自己的理论。
作业也这样写啊 也累的啊。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