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孩子的抵触心理,怎样改变孩子的抵触情绪
1、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抗拒行为?
孩子1岁半以前一直都很乖,逗他说话,或给他玩具,他都能做出灵活的反应,给父母很大的快乐。随着孩子长大却很不“听话”了,好像故意对着干,你让他吃饭,他偏偏不吃,却要玩小车;让这样,他偏那样,弄得大人很生气,有时着急了,恨不得揍他一顿。
出现这种抗拒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时的宝宝已开始初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有时候甚至不接受成人的劝阻,孩子明明知道是成人不同意的行为,这时候只要转移孩子注意力也许就能很有效地对付孩子的抗拒行为:孩子要玩一个脏东西,你可以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取而代之,或开始一项有趣的游戏,这样比简单地禁止玩脏东西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何对待孩子的抗拒行为,这里提以下几点建议:
适当地赞扬孩子的行为,如“你搭的塔真大”等。当然,这种赞扬应该准确、真诚,避免过分的言辞。
不要提问或发布命令。你的任务只是观察,说出你的所见,而不是去控制或指导孩子。
当孩子开始调皮时,应警告或提醒他,这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佳办法。
用表扬或欣赏来肯定好的行为,以此塑造积极的行为,对孩子故意吸引你注意的行为不要去理他。
2、我该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心里
要想比较好的与孩子沟通,应建立一个平等沟通的环境。所谓的平等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不能有“特权”。“孩子要听话”,这句话本身就存在不平等的因素。为什么必须要听家长的话呢?很多时候家长的话或对孩子的意愿中,包含了太多自己当年想实现但没实现的愿望,有很多自己的影子在里面,这样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孩子一表现出不同的意见,我们就给他带上逆反的“帽子”,就更将他推向自己的对立面,那他就会真的逆反了。就像一辆比较破旧的自行车,如果只有一把锁,可能会平安无事,如果你给装上三把锁,反而激发了小偷的斗志,“你不是锁多吗,我偏偏偷给你看看”,这样的车最容易丢。要想与孩子比较好的沟通,应该少说些大而空的话,尽可能给他可行的、易实现帮助。应该避免一些诸如妈妈爱你、你是最聪明的、好好学习就能提高成绩了、这样是为你好、……这些话有些时候起一点安慰作用,但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话就不好用了。比如孩子老是考最后几名,家长总是说你是最聪明的,妈妈相信你!孩子就会懒得理你。孩子是在找一个支持或帮助。如果是这样,孩子就很愿意交流,如果不是,孩子会慢慢拒绝交流。
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父母需要的还是多包容一下,等孩子过了叛逆期就好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可以听从孩子的意见,原则性的事情还是不要让步的。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