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判断方法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判断人的心理
1、怎样判断人的心理
根据对方的眼睛来判断人的牲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观察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窗口。观察对方的眼 睛,从而了解一个人,是生意场上知己知彼的基本功之一。
人身上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能体现,只是技术问题
2、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一、 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二)、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它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
(三)、暗示性 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些。
(四)、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特征和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类精神刺激,那就是长期反覆地在生活中出现,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有的人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情刺激缠绕,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当作生活斗争的乐趣,当作一种标志自己是一个强者的象征。他们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
(六)、康复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的极大波动,行为的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精神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自觉控制的水平高低,是与自控能力有关的。
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份,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出某种印象,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健康指标。
(八)、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很可能由于自身力不从心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因自觉力不从心,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九)、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份地进行社会交往,与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十分热情地倾谈并表现得十分兴奋,也可能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就必须适应环境。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但是,人尽管有积极主动性,但终究是不能脱离开自己的生存环境,这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
在人的一生中,这些环境条件是在变化着的,有时变动很大,人虽有主动性,但有时对生存环境的变化仍然是无能为力的,在这时,所谓消极适应也是很重要的,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适应下来以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3、怎么鉴定是否有心理问题呢
在现实中,很多人经常问起:?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问题,您、我、她,在座的都有,那么肯定有朋友要问,既然我们大家都有心理问题,那为什么我们不接受心理咨询或是心理调节呢? 严格的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只是相对的健康而已,我们的观点就是:只要不影响自己或是家人的正常生活或是学习就是正常人。
心理健康,其实这也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经常有很多朋友问我,说我把我的情况跟您说一下,或是说我把他的情况跟您说一下,您看看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您看看他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或是您教我怎样鉴定是否有心理问题。 我们一般是怎么来回答的呢?
我说:是否有心理问题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我们对心理困惑或是心理问题的定义是:你的言行影响到自己或是家人的正常学习或是生活,给自己或是家人带来了困惑或是痛苦,那就是有心理问题,如果您感觉影响不大、不怎么痛苦,那就说明很轻,一般情况自我调节一下就行了,因为这样的问题不大。
如果对自己或是家人的生活或是学习影响很大、自己或是家人感觉很痛苦,就说明问题很大、很严重;那就要接受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或是心理调节了。 在这里就不具体地介绍是哪些问题了,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婚恋性,或是各种神经症,你只要是觉得影响到自己或是家人的学习或是正常生活,那就是心理困惑或是心理问题,那样就必须接受心理疏导或是心理调节。 ?
还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是有一些心理问题,但是他能够接受这个现状,如:不喜欢跟人交流、喜欢独处,有人反复洗手、反复洗衣服、反复擦地板或是重复关门等行为,在正常情况下,很多人会把这类行为定为强迫,认为这是心理问题。
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他本人接受这个现状,他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习惯,他就是太讲究卫生了、太爱干净了,这个行为存在无所谓,他的家人也觉得他这人就是有点怪,有点洁癖,也无所谓,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将之定性为强迫,就应该认为是正常的,因为这种行为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将之定性为强迫,去跟他说:你这是心理问题,您要去接受心理咨询或是心理调节。
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他听完您的话后,会看看你,说一句:神经病,你才有问题呢。 其实没有一个人心理是绝对的健康,只是相对的健康,所以,我们对心理问题的定义就是,只要不影响到自己或是家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就是心理正常。 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 彭瑞林
很可能是抑郁症。。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有: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及无愉快感。只要你持续存在有上述的症状,你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会描述: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认为自己很失败,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没有什么能让自己感到高兴;过去喜欢做的事,现在不喜欢做;认为自己做错了事,给家人或他人带来麻烦;同时患者可能会伴有严重的失眠,躺在床上几个小时无法入睡,每天很早就醒来;成天无精打采,什么事都不想做;没有食欲,不想吃东西,体重下降;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使,记忆力下降,智力也下降,无法胜任工作;如果患者同时伴有焦虑症状,则会无故的感觉胸闷、心慌、出汗、坐立不安、紧张;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多疑、情绪不稳、常哭泣。
这些都是抑郁症患者多见的症状。除上述症状外,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抑郁症,他们的抑郁症状,可能仅表现在躯体不适上,患者往往不感觉自己心情不好,而是感觉自己身体的诸多不适,包括心慌、胸痛、便秘、失眠、无力等等。患者可能认为自己有心脏病或胃病,在各家医院做检查也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各种心脏药、胃药治疗又不见明显改善,反而越来越重。这时,我们要考虑的是不典型抑郁症。
这种不典型抑郁症在临床也经常见到,患者往往在综合医院反复检查治疗很长时间,有的患者甚至十多年都没有治愈,最后才选择精神科。如果我们能及早发现,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便可以减轻患者很多的痛苦。 抑郁症目前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副作用目前很明显,心理治疗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过一段时间有复发的可能。
目前很多医院和心理机构提倡使用物理治疗,目前国内使用比较普及的是“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疗效快,无副作用是它的特点,再配合一定时间的运动调节,可以防止抑郁症的复发,真正达到治愈,恢复心理健康。 通过以上的治疗方法再通过自我调节的话,对消除抑郁症非常有效:
1、寻找更多的乐趣。对于抑郁,这很有用。"快乐需要行动",努力让自己不要忧郁,比如,拜访朋友,接受按摩,养养宠物,装饰一下屋子,上上课,度度假。
2、认知疗法。你无法说服自己,走出抑郁,但你可以不要继续让自己走入更深的抑郁。
3、体育锻炼。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尤其是剧烈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增进食欲、睡眠、性兴趣、性功能和自尊。同时,运动还能使大脑中与抑郁症相关的化学物质失衡转向正常。
4、食物补充。某些维他命的缺乏会导致抑郁,比如:维生素b-6,b-12,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b1,烟酸,核黄素,维生素h和泛酸。
4、如何鉴定自己心理是否健康?
鉴定自己心理是否健康:
1、交往
一个有健康心理的人,在社会或者是人际交往上是不会有困难的,即使偶尔遇到令人厌烦的人也会很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实际上,我们看一个人,就要看他与他人的交往程度上,这点能反映出他的精神状态。
当一个人不愿意和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喜欢自闭的时候,就证明心理不健康了。而一个人过分地热衷于某种社会交往活动,则证明他有躁狂状态,也是不适易的。所以,正常的社会交往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2、控制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并且更易于下面的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因此,当你的心理活动非常的自然而自如的话,那证明你的心理是健康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表现得能表达出恰如其分的情感,能让周围的人也觉得如沐春风。
这个时候,你的外表也会随你的心而阳光灿烂。所以,懂得控制情绪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扩展资料:
具体标准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1、看自己和比人是否痛苦:如果你非常痛苦,那么可以肯定你需要帮助,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身边朋友都可以帮助你,但是痛苦并不代表你有病,而你去看心理咨询师也不代表你有病。
2、看自己是不是和别人一样:如果给每个人的抑郁水平打一个分,你的分数非常高,超过了人群中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的分数,那么这个数字就预示着你可能是一个抑郁患者,但是这并不能肯定的说,你就是抑郁症。
3、看自己是否有适应能力:如果你发现自无法出门,无法工作,甚至有的人无法看电视,无法看书,这都是适应能力的缺乏,换句话说,你丧失了社会功能,不能做一些普通人都能做的事情。
4、看你是否遵守社会规则:罪犯不遵守社会规范是否能被定义为心理不健康?心理学家争论已久,仍然没有结论,在不远的将来也看不到有结论的希望。这一标准突出的表现了心理诊断标准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5、看你是否有自我控制能力:假如你今天晚上必须写作业,但是你又想上网玩游戏,你是否能够控制自己完成作业以后再玩呢?缺乏控制力的人并不等于是病人,但是病人往往伴随有控制力的缺乏。
心理健康主要有8条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在集体中能融为一体,既能与挚友相聚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感。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能够主动地适应现实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并能做到进一步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也是心理健康的特征,而不会认为生活是重负。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据心理健康人的优势,当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
6、人格完整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智力正常是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一般智商低于70分者为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是很难称为心理健康的。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同年龄多数人所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测一测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第
一、智力是否保持在正常水平
如果一个人心理是健康的,那么他通常具有正常的智力,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智力正常也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第
二、是否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人们对于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体验,而同一件事物,可能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情绪也是人们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心理健康的人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对自己充满信心,进而更热爱生活;此外,情绪健康的人还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能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第
三、在意志上是否能做好自我的管理
健全的意志包括意志坚定、有毅力、有耐心、心理素质良好、自控能力好。意志健全的人能对自己的行为、理想、动机进行自我管理,善于分析与判断事物。
第
四、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对现实生活有一个清晰和明确、以及客观的认识,并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能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还富有责任心。当自己的愿望不符合社会的要求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第
五、在人格结构上是否能完整统一
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依据这个核心统一与调整自己的欲望、目标、理想与具体行为。
第
六、在人际关系上是否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能做到以尊重、平等、关怀、照顾、谅解等积极的心态来与他人交往,并具有良好而丰富的人际关系。
第
七、心理特点是否与年龄相符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征要符合他的年龄、角色、身份等,因为不同的年龄、角色与身份都会有其不同的心理特征。
总而言之,当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是心理能够满足以上的这些条件时,那么这个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如果相反,那么在心理上存在有一些不健康,必须要及时作出调整,如果情况严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治疗。
你的生活是不是和常人一样
5、用什么方法可以看透一个人的心理变化?
第一 通过身体外貌看人内心
1.面部表情是写在脸上的心
2.眼睛表露出内心的秘密
3.眉毛是心情的晴雨表
4.不要忽视鼻子的“语言”
5.从嘴形看心象
6.下巴的形状预示性格
7.头发揭示出来的性情
8.表情是心灵的显示器
9.体型是性格的投影机
10.从走路的姿势看人的心态
11.通过表情能看出人的谎言
12.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
第二 通过言谈方式看人内心
1.谈话识人不走眼
2.声音暗示着心理状况
3.口头禅表现真性情
4.从打招呼观察对方的性格
5.幽默是心态的平衡仪
6.从说话的速度透视人心
7.客套话里的真实意图
8.笑声里的内心世界
9.习惯话题反映思想和兴趣
10.语言风格昭显个人品格
11.说谎者的类型与特点
12.通过谈话场所看个人性格
13.通过坐姿探知他人心理
14.电话语言透视人心
第三 通过行为举止看人内心
1.习惯动作背后的自然流露
2.从表情判断对方情绪
3.眼神里暗藏的心机
4.手势代表的心理状态
5.从接听电话时的方式了解对方
6.握手时感受他人的心意
7.走路姿势显露内心状况
8.站姿是心理情绪的镜子
9.腿的动作与心理活动
10.信手涂鸦反映人的性格
第四 通过衣着打扮看人内心
1.衣着显露人心
2.衣着显示人的性格
3.装扮彰显人的个性
4.风格背后的性格分析
5.服饰颜色透视心理状态
6.内衣:更接近心灵的地方
7.裤子和裙子更能昭显真实自我
8.透过鞋子看表现欲望
9.百样帽子百样人
10.手表:戴在手腕上的个性
11.领带:男人的心理名片
12.口红:女性的潜在情绪
13.浓妆淡抹女人心
14.从手提包看性格
第五 通过饮食习惯看人内心
1.从“吃”中看性格
2.烹饪习惯见人心
3.饮食习惯昭显个性
4.从饮食偏好看人
5.从就餐偏好看人的个性
6.点菜暴露出对方是否有从众心理
7.从酒水的选择看透人心
8.看餐具的使用知道人的习性
9.酒后行为真性情
10.香烟里蕴涵的情绪
11.漂浮在咖啡里的内心意识
12.喝茶透视人的心理特性
第六 通过兴趣爱好看人内心
1.兴趣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个性心理
2.嗜好与性格
3.从对颜色的喜好知道人的个性
4.从旅游的偏爱了解对方
5.休闲方式里的人生态度
6.聆听音乐里的人生情感
7.舞蹈:心灵深处的优美语言
8.从阅读的爱好知晓人的内心世界
9.运动透射出来的信息
10.从看电视时的习惯了解人心
11.看宠物知主人
12.收藏爱好标示人的性情
13.从购物方式鉴别人心
14.金钱面前凸显人心
第七 通过生活细节看人内心
1.生活细节反映内心愿望
2.由晨起刷牙看生活态度
3.从电话式样判断人心
4.通过手机透视人心
5.看办公桌知道人生心态
6.看电子信箱知道生活质量
7.看涂写知道对方的愿望
8.通讯录隐藏的心态
9.看开车习惯洞察人心
10.看签名知个性
11.戒指戴法显心态
第八 通过社交模式看人内心
1.脸色最能表达人的情绪
2.解读交际场合的笑
3.看名片识别对方心态
4.从握手探究对方心意
5.微笑里暗含的信息
6.听开场白判断对方自信心
7.看座位分析内心位置
8.少言寡语者的内心世界
9.看日常生活态度甄别友情指数
10.看工作态度辨别生活态度
11.从同事关系透析对方心理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