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打人的心理过程有哪些,2岁的宝宝喜欢打人怎么办
1、2岁的宝宝喜欢打人怎么办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普把孩子的攻击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具型攻击,一种是敌意型攻击。工具型攻击一般出现在年龄小的儿童身上。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一种必然,儿童两三岁时,处于自我意识告诉发展期,这一时期,孩子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好玩好吃都是自己的,因为不懂得分享、合作,所以争抢玩具与美食的事时有发生,在争抢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打人、咬人等攻击行为。这种行为,随着孩子的长大,获得经验的增多,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自然就会逐渐减少。
但针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
1.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告诉孩子用力打小朋友,小朋友会很疼的,就像你自己不小心摔倒或撞到桌子那样疼。
2.巧用“爱抚效应”,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而暴躁不安是,父母可以借用爱抚效应,抚摸一下孩子的头或者抱抱孩子,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的不良情绪。
3.不要训斥打人的宝宝,有时宝宝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训斥,这样只会加重宝宝的暴力倾向。
4.不要因为宝宝打人,就让他也尝尝挨打的滋味,这样只能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
“不准打”以这个为标准,对宝宝多讲,多问。打了别的小朋友,别的小朋友家长也会不高兴的啊,只要你有耐心,问题会解决的啊!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谢谢
还小,应该不要紧,再大点就可以教他了,不许打人的
看来,这样问题宝宝还是蛮多的,可能宝宝这个阶段就是有点,我家宝也是的,他一兴奋就喜欢打人,他以为是跟别人玩呢。刚开始打过他,发现不行,他会觉得一生气就可以打人,因为妈妈是这样的。现在改成口头教育,效果也不太好,头痛。不敢让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没人玩也蛮可怜的。唉,上学不知道会好点么。
告诫他绝对不能打人!要不然就打他(做个姿势吓唬吓唬)
他一准备打人就拉住他,说他几句。
2、宝宝怎么就喜欢打人呢?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懂得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会排斥其他小朋友,所以容易用打人、推人、掐人等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孩子也有从众心理,当他看到其他人这样的行为,他也会跟着模仿。对于孩子的攻击行为,家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孩子克服:
1、创造一个不利于攻击行为产生的环境。
2、教会孩子如何宣泄情感。要教给孩子宣泄烦恼、愤怒的方法,尽可能将攻击性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可以引导孩子向大人倾诉内心情感;当孩子倾诉时,家长要耐心倾听,不可表现出不耐烦,;通过活动转移孩子当时不愉快、压抑的情感。
3、采用不同方法,提高孩子自控能力。首先使孩子对攻击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感到忧虑不安。其次,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其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会受害者的苦痛,抑制自己不再进一步攻击。
4、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5、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对其良好的行为给予关注和表扬,当他表现好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或一个亲吻,以鼓励和强化他的良好行为。
6、不要负性强化:“冷淡”不良行为。
7、灌疏正确、积极的人生理念:平时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可以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孩子灌输道理行为标准。使孩子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具备基本的判别能力。
宝宝有时候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达人不一定孩子就是不喜欢,有可能是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
多跟他讲道理,小孩子都喜欢打人。我家小孩打了人听到喊疼更打
当宝宝打人以后,家长对宝宝的“暴力行为”不可以视而不见,家长要很严肃的告诉宝宝,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千万不要向着宝宝微笑,或表扬他,以免误导宝宝。等宝宝的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 其次不要体罚宝宝。当宝宝打人时,家长千万不能用打的方式来惩罚宝宝,因为宝宝的模仿能力是很强,很多的行为习惯都是模仿大人。如果家长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教育宝宝,不仅不能够改善宝宝的问题,反而有可能加强宝宝的这个行为。 家长可以用冷淡,伤心,愤怒等表情来影响宝宝。也不要让宝宝看有暴力行为镜头的电影或电视。家长也可以注意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宝宝灌输道理行为标准。使宝宝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果宝宝打人的毛病通过教育一时还难以改正,还可以采取短时间地剥夺其游戏权利或将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暂时没收的方法,使宝宝认识到打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欢,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们才乐意和他玩,以帮助他改正缺点。 另外,对于宝宝行为转变过程中的进步,家长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使宝宝明白打人不是好宝宝,大家都不喜欢,有错就改大家才喜欢。按照以上的方法坚持做一段时间,相信宝宝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有时候小孩子不知道该怎样跟好朋友沟通,可能觉得这是交流的方式,家长应该交给孩子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
可能和平时看的电视有关系,电视里总是有那种动作片,你可以试着说服他,太小有时和他们是没有理可以讲的,不听时也可以打他手一下,让他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你也可以带孩子去妇幼查一下微量元素,有时微量元素有超标的孩子也不老实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6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