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心理调试游戏有哪些,幼儿心理游戏
1、有什么游戏可适合小班的小朋友玩?
传红花,规则不用详细说了吧,到谁谁就表演,气氛立马OK
老鹰抓小鸡···
2、怎样安抚小班新入园幼儿情绪
刚刚上幼儿园,幼儿哭闹是个非常普遍的,是亲子分离焦虑的表现。所以新学期开学,幼儿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安抚幼儿情绪。幼儿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绪是因为他们对亲近的家人,熟悉的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上了幼儿园意味着他们要从父母家人、熟悉的环境中离开,他们的情感依恋也就受到了考验。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有的幼儿一开始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依恋情感会爆发,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则整天眼泪汪汪,神经质地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有的宝宝不愿意待在教室,甚至找出各种理由离开教室如:“我要小便,我要小便”等等。这一切的反应都是宝宝对新环境的恐惧及对父母的感情依恋造成的。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混龄班的教师用了以下方法帮助宝宝尽快适应,请大家分享:
1、在新生入园之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喜好,创设一个让宝宝喜欢的环境。
2、让宝宝到幼儿园的各处走走,让宝宝认识幼儿园环境,看看哥哥姐姐在幼儿园的是快乐的,明白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在室内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玩具和其它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宝宝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在家里是没有的,给宝宝介绍班里的小朋友一到二个让他们交上好朋友,小朋友之间很快就会适应熟悉,比适应老师要快,有了自己喜欢的好朋友后,来了幼儿园他们就可以一起玩儿了,在同龄伙伴中招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以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3、幼儿的情绪是容易受感染和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在言谈举止上要亲切,如:“抱抱幼儿亲亲幼儿分享老师的小礼物贴花陪他们聊聊天等”;对待他们要有耐心,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能及时给予帮助和安慰,让幼儿在心理上能够接受,能够信任;
4、请家长配合工作,作为家长,宝宝第一次离开自己的视野自己的保护,会很担心和不舍,有时有的家长还会和孩子一起流眼泪,这样的情绪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没有帮助的,别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请家长要鼓励孩子,你可以平静地微笑地告诉孩子:从今天开始,你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上幼儿园了,在这里会认识到许多的好朋友,爸爸妈妈也要去上班了,爸爸妈妈下班后就来接你,和爸爸妈妈说“再见”。
每天面带笑容地跟孩子说“再见”。
一、扩大幼儿社交范围,减少幼儿分离焦虑情绪 扩大幼儿社交范围,能够降低孩子对家人的依恋。幼儿如果平时较少地接触家人以外的人或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接触外界事物,在幼儿入园时就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的安全感。
邻家孩子两岁半了,却很少见到,即使有时偶尔撞见,想引逗几句,没料孩子见我就哭,妈妈很是苦恼,“孩子一见生人就这样,这上幼儿园可怎么办呀?”经询问才了解到,孩子两岁之前都和爷奶在老家住,爷奶又特疼小孙子,天冷了怕冻着,天热了怕晒着,偶尔出门,也只是在自家大院转悠转悠,这段日子回来了出门没人理他倒还好,一对他脸说话,他就拼命地边哭边往妈妈怀里装。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妈妈提出一些解决办法:让幼儿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始接触,多创设环境接触外界陌生环境,多鼓励孩子,大胆与陌生人主动交往;不固定带孩子的人,只要是你信的过的,只要孩子愿意,你都可以将孩子短时间托付给他。妈妈听后照办了,平日里还会带着孩子来园里玩,见我不再哭了,而只是躲闪,就在快要入园的前些日子,孩子见我居然会主动想我问候“阿姨好”。我但是又惊讶有欣慰,妈妈也很是感动。
扩大幼儿社交范围,能够降低孩子对家人的依恋。幼儿如果平时较少地接触家人以外的人或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接触外界事物,在幼儿入园时就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的安全感。
二、通过亲子活动,减少幼儿对环境的陌生感 为了不让孩子在入园期造成双重陌生接触,给孩子心理带来恐惧。
我们在入 园前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幼儿园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提前让幼儿接触认识老师,小朋友,教师主动用和蔼的语气亲切地与孩子交流,为孩子正式入园时排除一些紧张,也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种室外活动,体验集体生活乐趣。
例如做些音乐游戏《找朋友》、《欢乐手指谣》,亲子游戏《口香糖粘什么》,奥尔夫音乐之类的,让孩子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减少幼儿对入园的恐惧与焦虑。或让孩子在大家面前和爸爸妈妈一起作自我介绍,让幼儿敢于面向集体。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通过提前入园与教师潜移默化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使幼儿有了新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告别就相对容易了。
三、用爱心感化幼儿,让幼儿的依恋有父母转化为教师 为了减轻幼儿离开父母而产生的焦虑,要尽快让他们从依恋父母转化为依恋教师。教师除了雍和爱的语言、亲昵的行动、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还要及时向家人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通过了解,解析幼儿特殊行为的原因,针对性的教育。
例如有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想要喝水、尿尿不会表达时,会有哪些行为表现;有的孩子离开父母,对物产生依恋,做任何事都抱着自己的衣物或包包不松开,我们也应该理解,给他这样的适应过程。幼儿在入园期出现持续哭闹或间歇哭闹,都是正常的,教师对于哭闹不止的幼儿要给与更多的关爱,不可操之过急,千万不能呵斥吓唬,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障碍。教师要做到用心去理解、接纳幼儿;用心去温暖、融化幼儿;用心去倾听、关爱幼儿。
四、组织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快乐的融入集体 幼儿的天性就是玩,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或多彩的活动所吸引。在教室里教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墙饰的新颖装饰、玩具的多样化、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等。为了避免幼儿感染型哭闹,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哭和不哭的两组孩子,分别在两个活动室进行活动。
不哭的孩子可以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哭的幼儿,教师采用多种游戏形式——讲故事、玩玩具、出去散步、与他们交流等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然后进行依次排除法,将情绪慢慢稳定的幼儿也各一个送回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幼儿中,这样逐一排除,让大部分幼儿一个个感染情绪过度中幼儿,幼儿更易融入集体。
五、家园协作,版主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前面我们提到分离型哭闹,幼儿在来园、离园时会哭闹,遇到这类幼儿,教师应与家长提前沟通好,告诉家长不要哄骗或随意承诺幼儿办不到的事,要进行正面引导,明确地告诉幼儿,“妈妈要上班,宝宝就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玩,等下午妈妈下班来接宝宝。”下午接幼儿时间最好准时,不要让孩子单独等到最后,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加剧对上幼儿园的恐惧,害怕被家人遗弃。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由家庭个体生活转化去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集体生活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性,因此教师要与家长结合,让幼儿在家也能遵循幼儿园相仿的作息时间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自理方面,拒绝家长大包大揽,让幼儿从小事点滴做起,锻炼成独立的个体,减少分离焦虑,使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帮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教师的第一使命,对于不同幼儿不同程度的哭闹表现,我们要分析其焦虑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教育,与家长共同协作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6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