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训练孩子自控心理,怎样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laoshi 心理科普 2024-03-19 06:00:01

1、怎样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怎样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自控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们也都希望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可究竟有什么系统有效的方法呢?

锻炼是自控力的良药。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对24名18~50岁的被试进行了一种自控力疗法,发现他们吃的垃圾食品更少了,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学习时间增加了,并且通过训练他们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也不会拖沓。而让这些人达到这样效果的训练不是别的,就是锻炼。对于起步者来讲15min的跑步机锻炼就能降低巧克力对节食者,香烟对戒烟者的诱惑。长期的锻炼不仅能缓解压力,也可以抵抗抑郁。并且脑研究显示,锻炼可以使大脑产生更多的细胞灰质和白质,尤其是能使前额皮质运转的更加迅速,而前额皮质是控制力的基础脑区。

确定了锻炼可以提高自控力之后,我们就要考虑更具体的问题了。比如每天要锻炼多久。在这点上科学研究并没有达成共识,甚至2010年的一个研究显示改善心情、缓解压力的最有效的锻炼是每次5分钟。其实锻炼的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每天坚持下去。

之后又有人会问什么样的锻炼最有效?这点其实也没有固定答案的。只要是孩子想做的就是起点。整理花园、散步、跳舞、做瑜伽、游泳、逗宠物、绕着楼跑两圈,都是有效途径。任何身体活动都能让你和孩子受益,即便并不会挥汗如雨。

—(上面内容转自优儿学堂)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据研究,自控力强的孩子,到了初、高中阶段,其成绩明显高于同"智商"的孩子。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情绪的能力呢?

一、适当地延迟对孩子欲望要求的满足。如对于刚刚学步的幼儿,当他对某件玩具感兴趣时,家长便可用那件玩具引导他学习独立行走,即让他在付出辛苦和努力后才得到玩具。

二、当家里买回好吃的东西时,家长可为刚刚懂事的孩子规定一个吃零食的时间,即不到预定时间不准吃。

三、对上小学的孩子,可以给他们足够的零用钱,但要求他们尽可能的节约和积蓄一些。

四、早起的时间,要求孩子自己将闹钟定时,而不是由家长来催叫。

五、在学习习惯(如回家后做作业时间的选择安排等)、学习成绩的期望及目标等,应在家长参谋下由孩子最后决定。

六、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在"无限制"的条件下能自己控制自己很少去看电视,那他将来肯定是很有希望的,且也说明这孩子的意志和心理素质很优良。

七、孩子们情绪波动是难免的,他们可以不管不顾的大哭大闹一场,单事后家长应提醒他们尽快恢复正常。如果孩子一耍"小脾气",就一两天阴者脸,那就算不上有自控、自我调节能力了。

2、怎样训练小孩自控力

怎样训练小孩自控力

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宝宝一不如意就乱发脾气、不喜欢遵守规则、碰到困难就轻言放弃等,这多是由于宝宝缺乏自控能力引起的。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能够自觉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直接关系到宝宝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及其良好个性的形成,因此培养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宝宝自控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1外部控制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宝宝本身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易冲动,常常是为了成人的要求、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产生或抑制某种行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宝宝关心的往往是社会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在其心目中有重要地位的他人对自己的赞许或否定。

2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过渡阶段(2岁后)

此阶段的宝宝由受外在力量控制逐渐转向受内在规则或道德力量的控制。会考虑到不好的行为可能会伤及他人,并引起内疚,从而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此阶段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成熟,外部控制还占有一定比重。

3自我控制阶段(4岁后)

在此阶段,宝宝已经形成了内部的准则,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判断来形成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够自己监控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自身的调控而克服自己内心的冲动,开始表现出合宜的社会行为。

4分阶段培养宝宝的自控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宝宝在后天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自我控制意识的觉醒,到被动的外部控制,再过渡到自觉的自我控制,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渐培养起来。

0-1岁:发展自我控制的第一步

9个月的浩浩抓住电视机遥控器,兴奋地胡乱按键,妈妈过来将遥控器夺走,责备地说:“这可不是给你玩的啊,玩你自己的玩具。”随即递过来一个有按键和抽屉的玩具。

在这个情景中,9个月的浩浩开始学习自我控制——他从妈妈那里接受了一个替代的玩具。但是,妈妈能够指望下次看到遥控器的时候,浩浩会乖乖地不碰吗?

对于1岁前的宝宝来说,由于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还很不成熟,兴奋过程占优势,因而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冲动性,以前强调过的事情再次发生时,他未必会遵从规则。

注意事项

帮助宝宝进行自我安抚 所有的婴儿在出生后就开始表现出一些自我安抚的技巧,如吸吮手指脚趾或者父母的身体、打哈欠等,这其实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第一步。调查显示,自我安抚能力对宝宝独立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父母可通过拥抱、抱在怀里摇晃、轻声哼唱歌曲、亲吻等行为来帮助宝宝自我安抚。

告诉宝宝哪些可以做,而不是哪些不可以 对外界进行试探和触摸是宝宝的本能,或许有些行为在大人看来是不对的,但是在宝宝1岁前,他们是不可能立即就明白哪些行为是错误的,然后记住。对他们来说,任何规定和说教也都是不起作用的。所以爸妈首先要引导宝宝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而不是大声训斥他们的过错。这时候,安全的环境和耐心的引导,是教育宝宝的最重要的条件。

父母冷静的情绪 面对一个无法沟通,动不动就嚎啕大哭的婴儿,绝大多数爸妈都会深感沮丧、烦恼,甚至大发脾气。直接把这些感受表现出来并不是明智之举,父母应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妨在心里先默数到10,或者先深呼吸,让心情平稳下来。记住,只有父母安静下来,宝宝才能有安全感。

3、怎样训练孩子自控能力

怎样训练孩子自控能力

1、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只有具备了规则意识,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长可以现在生活常规方面着手,制定规则如按时起床、睡觉,不挑食等。家长要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孩子就会逐步约束自己。除了生活常规,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孩子订立一些规矩并坚决执行。如带孩子逛商场前,给孩子明确说不能乱买东西。尽管如此,孩子可能还会乱要,这时家长就要果断拒绝。孩子经过一次次失败的体验,自然不会胡乱要了。

2、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游戏中常常蕴含着规则,孩子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更容易形成自控能力。如妈妈可以和孩子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通过扮演“木头人”,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而产生自我控制的意识。

3、家长要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样。爸爸妈妈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好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如带孩子外出,遇到堵车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消磨时光,避免把焦躁情绪传染给孩子,让等待的过程变得有趣。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深呼吸并说:“我要冷静,不能发火。”这些言行都会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

经常与孩子沟通,你发现孩子道德品质方面是否发生了偏差?好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待于进一步养成?也只有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孩子从心底里感觉幸福,促成好的习惯的养成。

5、循序渐进,及时表扬。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首先,爸爸妈妈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与孩子之间建起了绝对的信任,以便于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强了父母的教育影响,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要给予耐心的说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训斥、压制。再有,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6、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

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训练孩子坚强的意志。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而要理智的去爱孩子。 自我控制能力是孩子以后顺利学习和生活的必要素质,培养孩子的这项能力已经成为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爸爸妈妈只要掌握小窍门,能加强孩子的自控能力,变得更加优秀!

4、怎样培养孩子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力

1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很集中的专注力。那么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在家中给孩子一个学习的地方,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进行锻炼。这样能让孩子学习得更加努力,专注力能更好的进行培养。

2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学习或读书的时候,不要经常叫孩子,也不要弄出很多的声音来吸引孩子,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对他注意力的培养非常不好,也容易让孩子养成三心二意的习惯。

3多让孩子自主读书。一个人的习惯要养成,是需要时间和自身的意志力的。因此要让孩子自主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专注力。比如读书,如果他自己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读书时间,并且能按时完成,这样孩子就能学习到很多知识,这对于孩子的专注力是有很大的帮助。

4让孩子自己定下目标。一个人做事情的专注力是靠动力来推动的。如果有一个目标来指引孩子做事情,孩子会非常积极,但是这个目标让孩子自己来定。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给自己定下一些目标,然后自己去实现,这样才能让自己专注力更好的去做好,这样慢慢的就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

5给予适当的奖励。有鼓励才能让孩子更有动力,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能推动孩子向前一步的话都是好的。因此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每个时期都可以进行改变,这样也是能很好的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能让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做得非常好。

5、如何让孩子有自控能力?

1.通过其他的力量来引导孩子。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所以,家长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要教会孩子自控,父母的自控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控力的形成。

2.与孩子交流的方法要适当。父母友好而适当的与孩子交流时,能让孩子好好听话,让孩子学会自控与合作。

3.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让孩子学习一些娱乐益智类兴趣爱好。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

4.延迟满足,学会等待。要让孩子在培养时间观念中学会等待。过一段时间得到后,就能形成等待的习惯。

5.以理服人,巧用激励。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父母要巧用激励语。

另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自定一些生活计划(可以下个手机APP助手,“计划表”、“督乐”等),鼓励和督促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最初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如要求孩子准时起床、准时就寝,按时饮食,不偏食、挑食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自控能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如要求孩子在集体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随心所欲地侵犯别人的利益事等等。成人如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不作无原则的迁就,孩子就会逐步学会控制、约束自己。 (二)帮助幼儿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时,成人要坚持说理,要让孩子知道\"要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让孩子用这些道理来评价判别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样他就会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比如,已经很晚了,孩子仍坐在电视机前不肯去睡,家长若硬拖他去睡,一定会引起他的情绪对立。可以耐心地对他说:\"今晚睡得太晚了,你明天早上起不来,到幼儿园就会迟到,会影响大家,还会使爸爸妈妈迟到\"等等。成人坚持这么做,不迁就孩子,又不放弃耐心地说道理,久之就会使孩子渐渐学会评价和判别自己行为的适宜度,增强自我控制力。 (三)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幼儿善于模仿,易受感染。因此,成人可以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及现实生活的良好榜样去影响孩子,引导他学习别人严格要求自

己、克服困难的良好行为。

6、孩子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差,怎样才能改变他?

你可以每天都陪他一起写,或者你也找些东西写。要有耐心。最好的办法还是写作业之前先告诉他,今天几点有什么动画片,或答应他陪他下棋,玩游戏,他一玩,就用这个激励他快写。这个么,我小时候也这样,到现在干什么都不着急。我觉得啊,这种情况下,催促也是很有学问的。首先,催促时你也要快,干净利落。慢声慢语的只能让他更慢。还有,催促时不要带有责备的语气,孩子是要鼓励的,打骂没用。再就是在催促是同样的话短时间内只说一次。比如: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就不好了,容易让孩子失去耐心。而是要装作刚刚注意到他动作变慢了的样子,然后别太大声的崔一句快点。最重要的是耐心。这是从我身上总结来的。我觉得呀,这种情况你也可以跟孩子做一样的事,然后和他比谁做得快(当然要让着她了)。或者告诉他,什么动画片马上就开演了,不快点就看不着了。也可以跟他说,今天任务不多,...时间内做完就陪他下棋 陪他玩玩具 给她买好吃的或玩具 或者就干脆给她几块钱作为奖励。他一慢下来就可以用这个来激励他。但一定要记住,类似一样的话不要说完一遍,回头功夫就有一遍。这样不仅使孩子,什么人也会烦的

1.对孩子的欲望要适当地采取延迟满足。如有的家长这样做:当孩子想买一样东西时,家长有时有意识地往后推一周才满足他的要求,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孩子克制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位优秀家长做得更细致,带孩子上街的时候,孩子提出天热想买冰淇淋吃。母亲对于这个合理的要求,并不轻易满足,而是建议走到下一个街口再买。因为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能克制自己想吃冰淇淋的欲望,走完这一段路,就是一种很好的自制力的锻炼。

孩子良好的自制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务必循序渐进,同时,在等待的过程中,还要教会孩子一些等待的方法,如,通过游戏或其它有趣的活动来打发那等待过程中的难熬时光。另外,对孩子微小的进步及时地表扬和肯定。 2.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何时起床,何时就餐,何时到幼儿园,都应有要求,有规矩。

在这种规范的约束下,孩子就会有意识克服自己的惰性,努力实现目标。然后,由这些日常小事进而扩大到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强化。如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装配和修理一些日常用具,学做一些不太简单的菜,动脑筋玩一些比较复杂的智力游戏等等,这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再如,有一位母亲这样来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她每天接着孩子都要经过一小片葡萄园,面对举手可摘的葡萄,孩子想摘下一串,但母亲不为所动,并晓之利害。

有一天,母亲故意隐蔽暗处,想考验一下孩子一个人时候的反应,可孩子经过此地,仍如从前一样不为所诱。坚持这种抗诱惑的训练,孩子的道德水准,自控能力就会有明显增强。 3.对孩子不要溺爱。溺爱,只能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意志薄弱,不善于克制自己。在这方面,成人的态度要统一,对孩子的要求要前后一致,该坚持的就要坚持,不管孩子如何哭闹,都不要迁就其不合理的要求。

同时,我们应帮助孩子进行行为识别,让其知道,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行为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害;有些行为对自己可能有害,但对别人却有好处;在一定的场合有些话可以说,但换了地方有些话就不能说。通过生活中一些可感可知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分析,促其对美丑善恶的认识。然后,再不断地进行“知其所以然”的启迪,让孩子知道,为何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道理。

这种教育久了,孩子心中的道德“天平”也就逐渐地形成了,他们就不会任由自己的性子去行事,在行动之前有所考虑,有所节制。 4.家长要做孩子的表率。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家长必须先善于控制自己,要为孩子做出表率。比如,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放任自己,随便发脾气,不要只顾玩,不顾工作,不顾家,否则,由于我们的言传和身教之间的矛盾,就很难培养出孩子的自控力。

总之,孩子自控力,是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在孩子参与的相关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在注意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制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善于自制,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70188.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