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联络员互动多吗为什么,竞选心理联络员会问哪些问题
1、心理联络员是干什么的啊??
就是别人有什么心事,或者心里有什么不愉快,向你倾诉。
ゞ沙羅曼蛇ど想说的是当你笑,世界和你一起笑。当你哭,别人笑着看你哭。何必去哭呢,即使有泪,我们也要笑着流。绽放你最美的笑容。让世界和自己一起开怀。学会放弃,放下该放下的,放下了心就宽了。心累了,就给心灵放个假吧。眼睛要多看些美丽的风景,耳朵要多听些动听的声音,最重要是要多用心来体会美好的事情。我们的心才不会累。最后ゞ沙羅曼蛇ど愿你天天有个好心情。快乐陪伴你了
2、什么是互动伴游
互动伴游,在不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前提下,不受地域,民族,性别,信仰,学历,身高,胖瘦的歧视,在外出旅游的同时给予对方平等的援助(允许按劳付酬)。
任务占坑
3、本人大一新生狗,男的,要竞选班里的心里联络员,高中经常跟同学...
你说的心里联络员应该不是心理医生,你平常心就好,别把自己紧张得需要看心理医生!你只要想着你行就ok
别叫自己是狗,OK?
说一下以前的体会!
多沟通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应该是同学和心理辅导老师之间的桥梁,收集信息,观察状态。。。。。。
4、心理咨询远程咨询还是去心理咨询室好
去咨询室面询效果好。
心理咨询被发明的初期,就是来自于面询,两个真人面对面的互动。面询是两人真人的相对,从而产生的互动模式、幻想、情感张力都可以作为咨询的线索。另外两个人相对的时候,对方的体态、外貌,身体语言能带来关于来访者的更多的信息,而其说话的指向、节奏等等也包含了大量可以分析的元素。
网络咨询虽然便利、不受地域影响,咨询效果也不错。但是由此产生的一些咨询师和来访者,面对面贴身肉搏的情感张力也会大幅下降,另外,两个真人相对,由此产生的熟悉感和其中的来访者投射的幻想也会打一些折扣。而对于咨询师而言,网络咨询,其实是充满了不确定的,网络咨客由于仅仅是通过互联网见面,中间的关系本就充满了某种虚幻感,咨客也容易因为这种虚幻感而流失。
通常情况下,初次咨询应去咨询室和咨询师面对面交流,几次咨询后,若面询不方便可以选择远程咨询。
远程咨询适合初步接触和情况轻微,面对面咨询适合建立初步信任和情况复杂时采用
就是控制行为方式。每个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不好的心情或者心态,人无完人嘛,就是情绪上的事,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基本上所以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情绪,心理疾病在这个世纪将是人类的头号杀手,然而来解决事情的人就是心理咨询人,俗称心理医生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通常是面询比较好,但是如果有可观困难,比如不在一个城市或者有社交恐惧无法出门,也可以远程咨询。
根据具体情况吧。一般来说,去心理咨询室,面对面谈的会详细一些。如果没有见面条件,就只能远程了。
5、什么叫常人方法论
常人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是一种研究常人用何种方法建构对于现实世界的感受的学问。它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对70年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学派在早期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现实,向功能主义和符号互动主义提出了挑战。这种“新现实”的主张,灵感来自胡塞尔和舒茨——社会群体中的人们是怎样在彼此之间制造和维持社会世界有着真正本质这一假设的。他们认为,一个“更真实”的问题是:人们有意无意地建构、维持、转变他们对于外部社会现实“感受”的复杂方式。将社会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不是价值、规范、共同定义和互通有无,更多的是建构社会秩序预设的明显和不明显的方法。
然而,常人方法论学派的理论并没有对主流社会学理论构成巨大冲击,他们的理论更多地是支持了互动论者的表达,他们关于“新现实”的观点,很快就被淡忘了。常人方法论的一些观点被许多互动理论所采纳,而它自身的研究取向却有些离群索居,它的实践者日渐着重对话分析——一种由萨克开创的探讨模式。
与互动论研究之不同
虽然常人方法论运用了参与和观察的方法以研究互动的个人,但他们与符号互动论者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对互动论而言,关注的主要是不同类型的显在和隐在的定义、规范和价值萌发所在的情境,因而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组织如何可能。
常人方法论家感兴趣的是,人们是如何得出这样一种印象——即存在机制、规范、定义之类的东西。而其类型如何,则不是常人方法论家感兴趣的焦点。这里存在着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人们通过何种途径来看待、界定和确认现存的规则与定义?人们如何利用他们对于现存的定义和规范的信念来彼此描述进而建构社会秩序?
核心概念
常人方法论分析中最重要的,是那些有助于解释人的现实感的被建构、维护和改变的概念和原理的发展。虽然常人方法论从未发展出一个概念和命题的统一体,但是在70年代,常人方法论还是形成了一个概念核心。
反身行为和互动。人类的很多互动都是反身性的,人类用一种特定的现实观来解释彼此之间的暗示、姿态、言辞和其他信息,即使事实看起来跟信念相反,也仍然支持相反的信念,以维护信仰和知识体系。
例如,针对神的仪式支持着这样的现实观:神影响着万事万物。当热切的祈祷和仪式行为并未从神那里带来所愿的干涉时,他们仍然会虔诚,而不是反对这一信念。并宣称,可能是因为自己祈祷的还不够,或者是神另有宏图大略。这就是反身性,它支持和促进某一信念,即使是面对相反的证据时也是如此。
意义的索引性。互动的各方所收发的暗示、姿态、言辞和其他信息,在特定情境下,尤其特定的意义。只有具备了关于索引的知识——互动各方的过往、他们声明的目标、他们的互动经验时,才可能准确地解释互动各方的符号交往。当我们说一种表达有索引性时,就是说这一表达的意义与特定的背景相联系。
索引性的设想把注意力投入到这样的问题上来:在具体情境中,互动者是如何制造现实的。这样,索引性就引导研究者进入特定的互动场景,以观察互动者如何建构索引性表达(言辞、面部和身体姿态以及其他暗示)以建构和维持特定的支配他们行为的现实的假设。
人际互动的一般技巧
寻求正常模式。如果互动双方感到何者为真是模糊的,他们的互动就会十分紧张。这是双方趋于发出提示,告诉彼此回到他们情境的“正常”模式中去。行动者认为具有关于情境正常模式的观念,或具有创造这种观念的动机,所以他们的行为就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进行视域融合。除非人们受到特殊信息的特别强调,行动者一般会忽略他们独特经历所引起的视角不同,假定个人与他人具有关于社会现实的共同感受。
运用等等原则。在实际互动中,有很多东西是隐而不谈的。行动者总要“等待”和“替代”必要的信息,以使其他的言辞和行为有意义。言辞者同意不因为寻求必要的信息而干扰互动,他们希求的是等待和替换。如在发言之前的套话:“你知道的”,通常表明行动者正在向另一行动者调用等等原则。这样,一个人被告知,不要用相反的词语,如“我不知道”来干扰互动的进行。
这三种世俗的方法是常人方法论发展的方法的几个例子,但是对于常人方法论家来说,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判定这类技巧能够被用以建构、维护和变革现实感的情境条件,但是在常人方法论中这样的命题很少。
研究种种
加芬克尔的开创性研究。他的《常人方法论研究》(study of Ethnomethodology)为常人方法论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奠定了基础。他将常人方法论看作一个研究领域,寻求探明人们赋予世界以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强调语言时使现实建构得以完成的媒介。他认为,互动中用言语表达的能力是现实得以建构的首要方法。他高度重视索引性,他认为,一个表达其索引性远远多余实际所说的,它还包含着只有在情境的上下文中才能明白的意义。加芬克尔还和助手们进行了一些有趣的试验,通过“裂变试验”,他企图发现“不怀疑”(对互动得以进行的一些背景特征不予怀疑)这种方法在互动中的运用。他还通过考察陪审团的裁决过程,说明了互动中人们对规则的建构性。加芬克尔的研究策略,体现了早期常人方法论研究的意向:渗入到自然社会情境或创造社会情境,从中发现人们是如何试图确认、建构、维护和变革规则的。
萨克的语言分析。认为之前的社会学家虽然认识到了语言是生成社会世界的理论和方法,但是他们混淆了方法和主题的差别。因此,他着重进行语言形式特征的研究。探索语言以怎样的形式建构现实。这样,就将常人方法论纳入了形式语言学的轨道。
西库雷尔的认知路线。提出互动过程不等于言语过程,一些互动是通过言辞之外的多重形式进行的,因此,他把他的常人方法论的分支更名为认知社会学。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7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