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重建的案例有哪些,地震灾后的一些心理救助及时的成功案例
韩庚也是中国人,他对这次地震有何行动、感想?
昨日(5月23日)晚20:00,由彭宇牵头的赈灾义演如约在长沙举行。汪涵、何炅、马可等几乎所有湖南“名嘴”以及SJ-
M、张力尹等人均出席,共筹善款50余万元。活动中,明星们的义卖物品倍为抢手,其中李湘的青花瓷瓶拍得3万元、韩庚等SJ-M成员的贴身衣物更是遭粉丝疯狂竞拍,崔始源小佩戴的手镯以及贴身背心更是拍出2.5万的高价。期间,歌迷们自发组织捐款20余万元,韩庚送亲手签名的手袋回馈歌迷,现场气氛热烈高涨
5月24日“庚宝终于笑了!”看着韩庚在5月12日地震发生后首次露出微笑,23日赈灾义演现场的歌迷相当欣慰。接受红网记者采访时,韩庚表示他希望能与SJ-M成员一同深入灾区,关爱灾区儿童的心理重建。
韩庚震后首露微笑
作为23日晚赈灾义演最具人气的参与者之一,黑西装亮相的韩庚几乎从头到尾都眼含着泪。“早几年我都在国外,国内发生一些灾害我都没有那么靠近,面对这次地震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我觉得什么言语都显得很无力。”韩庚表示他只希望所有人都能尽力来帮助灾区重建,除开他本人的捐款,他还第一时间通过网站号召全球歌迷进行募捐,为灾区献力。
活动中,在主持人再三的要求下,自从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就一直板着脸的韩庚终于对着镜头露出久违的笑容,尽管这个笑容多少仍藏匿着伤悲,但却让所有“庚饭”(韩庚歌迷)松了一口气。“庚宝终于笑了”,现场众多歌迷不无欣慰的小声议论。
最关注灾后心理重建
目前,全国上下齐心抗震救灾,韩庚也频频为灾区募捐。除了捐钱、捐物外,韩庚今日接受红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特别关注灾区群众的心理重建,他目前也十分期待能深入灾区为灾区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大家尽快走出灾难造成的心理阴霾。”
眼看儿童节即将来临,韩庚直言对于灾区儿童来说最好的礼物莫过于真挚的爱心,他本人也希望能与SJ-M成员一同赴灾区献出自己的爱心。
他乜狠伤心的,自己乜捐了钱。
虽然身处他乡,但他总想着故乡。为着故乡做贡献的人
他也有回国参加活动啊~~
捐款啊!
汶川地震重建作文400字
灾后重建的六大主要任务
专家们提出,应进一步明确灾后重建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家园重建。灾后重建首先要让灾民有房住,接下来还得让灾民建设拥有自己的永久性住房。安居才能乐业,家园重建是灾后重建首先任务。
第二是设施重建。包括三类设施的重建,一类是生产与流通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设施的重建;一类是社会活动等非经济行为,如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一类是为以上两种活动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的重建。
第三是产业重建。就是要培育产业,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经济怎么搞,产业怎么聚集,怎么把企业引进来,怎么让企业发展,给当地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要着重考虑的。
第四是城镇重建。要从区域范畴来考虑,而非就一个个单体来考虑。首先要考虑整个城镇体系怎么重新规划和布局,在此基础上,再一个一个城市,一个一个镇,一个一个农村,一个个居民点的重建。
第五是生态重建。这次汶川大地震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生态环境也要恢复和重建,为当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个任务也很艰巨,而且也很迫切。
第六是精神重建。包括灾民的心理重建,灾区的社会稳定和社会结构重组问题,特别是要利用抗震救灾形成的一些新的值得赞赏和弘扬的精神,把它建设成一种新的文明,这是更为深层次的重建。
但专家们提醒说,灾后重建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要考虑可持续性。首先是临时安置性建设。应尽量做到早一天选址,早一天建设,早一天入住。在此基础上,推进新城、新镇和新村建设。要按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要求,通盘考虑,认真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地位、性质与功能,明确城镇发展范围、规模、方向和作用,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新村建设,把部分居住点与行政村进行合并,把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向乡镇集中,向县城集中。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为当地更好更快地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于汶川地震后灾后重建的社会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调查报告:尽快恢复灾区网络文明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逐步推进,如何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重建家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灾区的需要,大量的帐篷和活动板房、粮食、药品等,正在从各地送达灾区。
而救灾物资中,收音机成为受灾群众急需品之一。借助广播这一媒介形式,灾区群众不仅能够及时获得有关震情的预报和提示,而且可以感受到全国各地各界对灾区的牵挂与关怀,实现了和外部世界的连通,也一定程度上使心理焦虑得以舒缓。这体现出当下救灾理念的一个重大变化,即对受灾群众信息和文化需求和心理健康状态的高度关注。
随着条件的逐步恢复和改善,应该有新的形式和纽带来承载这一重要功能。今天的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互联网连接的世界。这是当今社会区别于过往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灾害发生后,网络在信息发布、人员搜救和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已为社会所公认。灾后重建,亦应充分发挥网络不可替代的的作用。
当基本生活开始逐步获得保障,非物质层面的需求将会逐步上升,在救灾救急的紧要关头所没有显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会逐步浮出水面。从精神世界重建的角度看,如何尽快使灾区、灾区人民和全社会融为一体,已成为灾后重建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网络在此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灾害发生前,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分享着网络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果,通过网络和社会联系、沟通乃至消费。应该说,今天的受灾群众,已有相当部分习惯了网络生存方式。在受灾群体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青少年群体,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部分。
从信息功能看,尽快让他们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对于他们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就信息的获取而言,网络技术有着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多点、实时和海量优势。在交通出行受到制约、图书资料获取不便的情况下,网络无疑可以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网络技术不仅有利于灾区网民更多地和外界进行互动交流,接收资讯,传递信息,更可以使灾区网民宣泄压抑的情感,有利于心理创伤的平复。
着眼于灾区的实际,在条件具备的城镇安置点,特别是率先复课的学校,量力而行,尽快恢复网络设施,适当设立必要的上网场所,应该成为电信等行业在恢复语音业务之后重点关注的工作。有关厂商,如能够及时捐助一些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的电脑,相信也一定会受到灾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8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