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的行动心理,如何改变孩子好动的心理!
1、孩子行动慢,做事懒散,怎样改变?
可能就是家长需要做一个榜样,让他来学习,因为孩子都是在学习中的阶段,还可以改变,如果等他慢慢的形成了这个习惯,就比较困难了
用爱来教育
教育
父母是不是也一样?
必须严厉
孩子的拖拉很多时候,是对家长教育引导方法的抗议,他可能完成了这一项,但会有其他的补充进来。所以,他没有完成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拖拉。我感觉比如作业,可以约定时间完成,然后一起计划完成之后的娱乐!比如看书,可以用诵读的方法。这个时候是最专著的!
还有就是通过玩具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比如魔方、魔板、拼插积木都可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品味拖拉的坏处,例如没有完成作业,就会挨罚,迟到老师会也罚。他体会一次,就知道重要性了。
我们家长在孩子这样的时候,不要着急批评他,要让他自己总结。然后告诉她相信他可以改变。这份信任就足够了。
慢慢来吧!
2、怎样才能改变孩子的磨蹭行为?
“自然教育法”倡导: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也许是老年人行动相对迟缓的缘故,他们对孙子没有什么动作敏捷、做事爽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磨磨蹭蹭的习惯。现在每天上学前最紧张的时候,他也快不起来。家长与老师取得联系后,可以让他品尝磨蹭的后果。早晨,不再像往常一样催促他,由着他慢吞吞地整书包、擦皮鞋,还“忙里偷闲”地看“奥特曼”图书……结果当然是迟到挨批评。回家后他肯定很难过,家长这是可以告诉他:“平时不迟到是因为有爸爸、妈妈在替你着急,催着你加油。现在,你长大了,要学会做事加快节奏,安排好时间,如果磨蹭习惯不改,还会造成更严重后果。”孩子吃了苦头,也尝到了抓紧时间的甜头,做事快多了。
二、 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一个家长的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学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对此,家长非常苦恼,下决心帮她改正。首先,应该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妈妈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与父母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女孩开始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现在她会根据时间来调节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迟到的现象几乎绝迹。
三、 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自然感受不到紧张气息。但是,孩子要长大,一个作风拖拉的人是无法在竞争社会立足的。对此,从小训练孩子主动把握现实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具体做法是:适当增加生活的紧张气息,启发诱导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他们的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一个男孩的父亲从儿子上幼儿园起,就有意识诱导他的竞争心理,让他经常和小伙伴展开竞赛: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等,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在家,也常开展有益的亲子竞赛,通过胜负交替,锻炼了孩子的心智,也提高了灵敏度。现在,南海适应了这种节奏和习惯,很少有磨磨蹭蹭的情况。
四 、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小女孩从小享受“全程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对成人的过分依赖。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时,她就四肢没力,手脚不灵了,凡事磨蹭着,等着你们“伸出援助的双手”。家长也曾尝试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让她改变磨蹭的习惯,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凉,奶奶赶紧去帮忙;吃饭太慢,爷爷怕饿着她,又破例喂她。这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了一句空话。上学后,问题马上暴露了出来:在学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学慢,吃饭慢、做作业慢,连考试、测验都无法按时完成。这才使我痛下决心,该她自己做的事绝不代劳过多,此为“放”的过程,让她在做的过程中,锻炼才干。同时,家长也下决心“管”,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父母还做通了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早日摆脱磨磨蹭蹭的阴影。
五 、“反话正说”,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进取
孩子很重视父母的评价,表扬鼓励总是能激励和打动孩子。 “反话正说”也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总是磨磨蹭蹭的,到很迟才入睡,睡得晚就影响第二天的早起……妈妈急得每天骂他一顿也没用。于是,妈妈想到儿子很爱听好话,就试着反话正说:“晓明大了1岁,懂事不少!用不着妈妈提醒,就上床睡觉了。”话音未落,儿子立马上床钻进被窝。第二天,又是表扬将他“催”上床。在其他事情上,这种办法效果都不错,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买小玩具和自制的奖状,孩子当然会非常惊喜和自豪,磨磨蹭蹭的现象越来越少,做什么事情都会信心十足。
六 、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一个小女孩在上学前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饭,窗前有只小鸟飞过,她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正在画图画时,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一眼电视,留下半拉子图画磨蹭着不肯马上画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儿做事往往“战线”拉得很长,效果还不一定好。针对她这种坏习惯,家长就商量好,她做事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证质量,慢慢就养成了利索的好习惯。
行为方式决定行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习惯,补救非常困难。并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后果。父母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就能帮助孩子克服磨蹭的坏习惯。
其实天生行为缓慢的孩子并不多见,我们的孩子之所以给人感觉磨磨蹭蹭,是有原因的。磨蹭是孩子心理抵触的一种表现。这话说了也许有的家长不相信。只要回想一下孩子在什么事情上磨蹭,在什么事情上积极,就应该明白了。至于怎样改变孩子要看你家的孩子是什么具体情况了。
3、孩子“问题行为”较多,怎样纠正?
首先你要把这些问题排个序,一个一个重点解决,不要想着一下子都解决掉,这样孩子压力小一点,改起来快。再者,可以用一个问题行为去消退另一个问题行为,孩子情绪波动也会小点,实在去不了的问题,就先缓一缓,转去纠正其他行为,总之要有步骤有计划进行。
对于孩子故意出现的自我刺激行为问题,有时候也可采取忽视法对待,对于心理明白的孩子她们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可采取忽视和转移,忽视他的行为问题,在情绪自我稳定的状态下,从而转移注意力让他能有兴趣的参与其他,逐渐增强其兴趣!
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可以及时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穿插一些孩子会的内容,让孩子听指令配合完成,且给予孩子的最大的鼓励,或者可以与孩子互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再将其要强化的内容贯穿其中,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及时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孩子的兴趣来带动孩子参与活动及训练,慢慢的可以减少孩子的这些行为。
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多数是一个人没事,家长要多陪陪孩子,与孩子进行简单的游戏互动,给孩子讲讲故事,或讲讲卡片,孩子出现行为时,不要马上去制止,而要忽视他,让孩子做其他的事来转移注意力。
问题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它总有行为前提(行为发生的条件与原因),也总有它的内在动机和动因。其相应的矫治方法是努力弄清孩子行为的真正前提,同时要摸清孩子不良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产生这个动机的历史原因。每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老师和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到原因就努力改变引起这个行为的环境,如果环境无法改变,就想办法用其他行为代替。
转移注意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兴趣可做!在家庭干预中,让孩子有事情可做,比如家长在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拼图、玩玩具、捡积木等等,利用此兴趣,逐渐的转移孩子玩手或者是摇头的这些现象,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到夸张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做事情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4、有什么方法加强小孩子的行动能力?
多带他在外面玩玩,带个彩色球在他面前玩耍,或者风车、摇铃在他面前晃动,几个月的宝宝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激发他玩的兴趣,行动就跟上了;另外宝宝吃得太胖也不爱动,要注意营养均衡;有的宝宝喜欢静,运动少也不用太担心。
5、宝宝三周岁了,怎么改掉任性?
任性是孩子一种常见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也是他们要挟父母,满足自己某种要求的一种手段。任性对孩子来说又是建立在父母对其行为的妥协基础上的报偿。父母对待任性的孩子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纠正,会使孩子的任性无所控制的发展,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矫正孩子的任性呢?
(一)挖根究底,找其原因。 对任性孩子的行为矫正,分析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关键。孩子的任性是由多种心理引起的。有的是为满足某种物质需要,有的则为了得到父母娇宠,有的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坚强,有的则为得到别人的承认等等。总之,各种心理需要,是任性行为的原因。
(二)找其原因,实施教育。 作为父母,要承认孩子有些要求是合理性。又要告诉他们有些要求是家庭和社会条件所不容许的。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的物质要求,父母的娇宠,竞争中的取胜,别人的承认,都不是任性所能解决的,要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与他人的合作。对孩子任性行为的矫正要注意采取儿童心理规律的方法。
1、精神转移法
当孩子任性起来时,可以让孩子从某一兴奋上转移开。可让孩子去干点别的事情。如;讲个故事、说个笑话等等,使任性的兴奋得以淡化。如孩子逛商场时,孩子看到遥控的汽车,非要吵着买,而家中已有类似的玩具,你可以说:“那边还有更好看的呢,我们一块去看看。”先把孩子引开,事后耐心教育。相反的,当时做父母的要是对孩子大声的训斥、责骂,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还会引起孩子大声哭闹,最后做父母的只好妥协。
2、暂时回避法
让孩子自己冷静下来进行思考,使其失去人性释放的对象。待其冷静后实施教育,讲清原因,找出毛病,会使孩子的任性得到某种教训。
3、对比诱导法
任性的孩子好胜、自尊心强,可采取对比诱导法。所谓“对比诱导法”就是用它所了解的英雄和先知哲人的事迹或行为进行对比,使孩子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得到激发,从而诱导孩子主动改变任性的行为。如:孩子非常害怕打针,在打针前,家长和孩子说:“打了针病就会好了”之类的话,孩子还是不愿意打针。还会任性的说:“我就不打针。”那么家长可换一种方法说:“你不是说要和解放军叔叔一样勇敢吗?我看你没有解放军叔叔勇敢!”以此来诱导和化解孩子的任性。
(三)切忌打骂、迁就
任性孩子的行为矫正要切忌打骂,切忌无边无际的迁就。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对矫正任性行为无益。美国心理学家威廉•科可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心理需求的表现。所以提醒天下所有的父母们,虽然任性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但是不要忽略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多锻炼锻炼,常常鼓励他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陪养独立能力。耐心教育,改掉任性。正确的鼓励,错误的制止。
你的孩子吗??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8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