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导师有哪些心理问题,心理导师自身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心理导师自身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一般都能调节
或者找其他人
博士与硕士有什么区别、
硕士和博士都是学历的名称,原则上毕业后才能成为硕士或博士。
在校为毕业的应该成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但大家一般称硕士研究生为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就简称博士了。
另外,硕士毕业后,才能考博士
考研复试导师会有哪些常见问题,要怎样去回答?
可以通过发邮件或是打电话的方式和导师建立初步的联系,但这里还是建议大家第一次联系导师采用发邮件的方式,因为打电话显得比较唐突。对于那些国际国内很知名的导师们往往都非常繁忙,不一定能够挤出时间接听你的电话。另外,电话联系对于一些不是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同学来说,所起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有的同学在电话中说了半个小时连自己的基本情况都没有介绍清楚,反而使得导师产生了厌恶的感觉,而发邮件介绍情况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一边写一边注意措辞,而且还可以不断修改完善。
发邮件虽说既经济,又快捷,但好多同学在写信时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反而影响导师对自己的印象,起到适得其反作用,因此,在写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写信时的语气。因为事先你也许并不知道要报考导师的性格和偏好,不知道他到底喜欢哪种类型的学生。有的同学在给导师写信时往往谦虚得过分,从信的开头到信的结尾都是关于自己如何不行,如何需要提高之类的话,这会使得一些导师,尤其是一些很“牛”的或很有个性的导师很是厌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需要的是有能力、有特点、有自信的学生,而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没有特点的只会考试的工具。同样,有的同学也喜欢走另外的极端,通篇都是对自己能力的吹捧,殊不知谦虚在我国是永远不过时的美德,导师招的是要会替自己做事,坚持自己观点的学生,而不是处处与他对着干的“大爷”。所以在写信的措辞中,建议大家尽量做到不卑不亢,在文中既要表示对导师的崇敬(表达要适当,不能矫揉造作,可以提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又要显示出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以及自己在某方面的他人不及的能力。
第二,写信的格式。给导师写信,尤其是给文科研究方向的导师写信,建议大家要注意信件的格式,称呼、此致、敬礼、姓名、日期最好一个都不要少,信件写得越是正规严谨,就越能使导师感到你对他的尊重。文中切忌有错别字,否则会给导师留下治学不严谨的坏印象。
硕士工作后,说说考博,一家之言:怎么选都是对!
很多人,在挣扎,在徘徊,在犹豫,在莫名的纠结。考博呢,心里没底,长期求学的疲惫,社会功利的浮躁,博士前途的未卜,父母多年的辛劳;工作呢,心里不甘,博士虚实难分的光环,周围家人的关注,导师殷切的诱导,未来工作的安逸...... 选择很难,两条路,无论走哪条,都是“错,错,错,错”!
我小硕一枚,去年也面临着这些,我选择了工作。
回归正题,以我的所见,说说硕、博在我们工作的基本情况,我尽力客观,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参考。我所在单位,是一个二线省份,省会,低端制造业央企,房价8000左右。
1. 博、硕的待遇。在我们单位,博士起薪5000多,硕士起薪3000多。奖金、福利貌似和部门、职位关系更大。和学位关系不大。但是通常博士去的部门、得到的机会,开始的时候相对好些。相对压力也很大,因为如果办不好,反而被人觉得不行。
2. 发展。博士发展应该比硕士好,原因接上面,因为机会多。做的事情领导会看见,会想起你,自然发展就好些。但是博士经过博士的训练,可能不太适合企业里那种略带世俗的风气,要放下架子才可能出头。硕士相反,企业里硕士很多,竞争比较大,但却是干活最多的一层,能力提高最快。貌似短期来看,博士有优势,但长期来看,硕士能力会更强。
3. 职业定位。博士在我们单位的定位,主体是偏科研,偏充门面。相对来说,更适合技术科研口的途径,当然个人能力强的,估计很快就会得到提升。 硕呢,干活最多,与各方面都需要接触,相对来说,可以接触科研,也有接触生产,看所分部门。可能不容易科研方面有突破,但是相对来说,跳槽或者当个生产方面的小领导反而容易。
4. 其他。至少在我们这个单位,关系最大,应酬能力其次,工作能力第三。
我也说的不靠谱,大家看看当个乐吧。回头看了看,我好想写的更有利于硕士,哈。
搜一下:硕士工作后,说说考博,一家之言:怎么选都是对!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8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