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重复?著名心理实验及其应用
导读:本文介绍了心理学实验的历史和一些著名的实验,如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桑代克顿悟实验、柯勒潜伏学习实验等。文章还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实验结果和国外经典实验放在中国会怎么样的问题。心理学的研究途径包括构造主义与实验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脑的机制研究。心理学现存的许多互相对立的研究途径还没有成为强有力的研究范例。研究心理学需要多种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模拟法和个案法。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的误差来源是需要解释的。如下为有关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实验结果会一样吗比如那些国外做过的经典实验要是放在中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比较著名的实验非常多的,比如:
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
尝试错误学习实验——桑代克
顿悟实验——柯勒
潜伏学习实验——托尔曼
恐惧是如何形成的——华生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津巴多
霍桑工厂实验——埃尔顿·梅奥
波波玩偶实验——班杜拉
阿希实验 ——阿希
罗森塔尔实验——罗森塔尔
……
2、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实验结果会一样吗?比如那些国外做过的经典实验要是放在中国做会怎么样?
第一个问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实验结果会一样吗?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专门分支出了“ 跨文化心理学 ”。有些实验会不一样,比如有一个关于情绪识别的实验,给了一些表现不同情绪的人物表情图片,研究者找来各类不同国家的人来识别。结果发现基本一样。后来又找了一个土著民族来识别情绪图片,于是某些人不能识别西方人的“恐惧”和“惊奇”表情,因为他们的文化里这两种表情没什么差异。(Ekman & Friesen,1971)这个表情识别的实验的后续是,后来的研究者发现,欧洲人比较擅长识别欧洲人的情绪,日本人擅长识别日本人的情绪……等等。于是跨文化心理学就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实验结果是否一样。第二个问题,比如那些国外做过的经典实验要是放在中国做会怎么样?啊,这个太蛋疼了,国内不少人发文章就是把国外实验挪到中国来重做一遍。。。。。举栗子,比如关于“视觉表象”,首创是用字母识别的,结论是,把字母旋转一定度数(0-180),转的度数越大,人们识别的时间就越长,因为需要在心里边把它给转“正”。然后一些国内研究者,用汉字替换了字母,得出结论“汉字识别也存在表象的心理旋转”,就也发了篇文章。所以一些国外的经典实验(特别是认知的)在国内是没少重复的。当然也有一大群人在专门做外国实验搬到中国来产生的跨文化差异问题。(与外国的结果相比,如果没差异就证明在中国同样有效,如果有差异就可以往跨文化方向研究,两种结果都能发出文章来,这买卖稳赚不赔……)上面说的都是认知心理学的例子,因为对认知了解一点。。。至于社会心理学实验,具体有什么例子,,,,我不知道。
满意请采纳
3、心理学的研究途径有哪些
一百年来,心理学家们探索着研究心理现象的各种途径,试图从各自主张的理论观点和关注的问题去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学的探讨途径主要有:(1)构造主义与实验心理学,(2)格式塔心理学,(3)机能主义心理学,(4)行为主义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6)认知心理学,(7)人本主义心理学,(8)脑的机制研究。心理学现存的许多互相对立的研究途径,还没有哪一个已成为强有力的研究范例,多途径研究反应了心理学的现状。并且这种处于前规范科学阶段的情况还将延续相当长的时期。研究心理学需要多种方法,而在心理学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1)实验法,(2)观察法,(3)测验法,(4)模拟法,(5)个案法。
4、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的误差来源是哪里?
实验误差从何而来?问来简单,回答却非常麻烦。以我熟悉的化学为例,一些半定量的表征手段(例如红外光谱)真要解释误差的来源,即便能熟练操作仪器,恐怕也解释不了误差的来源(制样过程,吸附水等等……)。所以这个问题,我也只是谈谈我的看法,说不定也有很多硬伤,楼主做一个参考就好。
言归正传,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设计,利用简单的技术手段,将一个极小的物理量放大,使之成为通过由宏观状态测定的物理量。然而他的优点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也就是微小的误差同样为成倍的放大。
实验需要测定的参数有:两个铅球的质量,两个铅球之间的距离,光线反射点的位移,总量、长度的测定是非常准确的,个人以为这不会是主要的误差来源。此外,卡文迪许进行了29次实验,应该说随机误差的影响,应该说也会减少到比较低的程度,恐怕也无法解释10%误差的来源。
依我浅见,误差来源可能由于以下两点:
其一,静电力的相互作用。相比于万有引力,日常生活中静电力的影响远远大于电磁力,如果两个小球携带百万分之一库仑的电荷,就足以比万有引力的效应大上几个数量级。相信在实验中卡文迪许一定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处理,但恐怕很难保证电荷被完全消除。毕竟,触摸一下小球就会多多少少产生电荷。
其二,实验仪器并非完全静止。如此实验装置一定安放在防震台上,很大程度削减振动的影响。但即便是今天,恐怕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譬如AFM(原子力显微镜)、STM(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检测以纳米为单位的物体表面。从事过这方面表征的老师上课时说过,这类表征一般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做,如果一辆大开车开过,恐怕不少实验数据就要重新来过。今天设备依然还有不少无奈,那个时代这方面的误差应该更严重些吧?
还想到了很多的原因,譬如铅具有抗磁性,其中含有的铁又有顺磁性,地磁场对实验也会有一定影响。防震台和悬杆因为挂上中午产生形变,导致竖直方向的分力造成误差等等。不过究竟这些因素误差究竟几何,是不是主要矛盾,倘若随意下定论,恐怕就是信口开河了。
相信从上面的文字楼主多少可以体会,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5、心理统计学中,什么叫整体随机取样法
一般说来,对社会中的某个群体进行分析,首先要进行取样,也就是选出分析的对象。在取样的过程中,要保证群体的客观性和代表性。一般说来,取样有整体取样和部分取样,所谓整体取样,就是对所分析群体中的所有人进行分析,部分取样就是取出一部分人进行分析。部分取样一般都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尽可能的避免主观因素的存在,以免影响分析效果。比如,分析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根据学号随机取样,不能全取好的或全取坏的,也不能全取男的或全取女的。取好样后,可采取问卷,调查,查资料,现场观察等多种方式搜集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分析报告,并形成材料。至于搜集哪些内容,要看调查的目的选择,比如说要调查心理问题,就选心理方面的素材,要调查身体上的问题,就选择生理方面的素材。
6、求解一个心理学实验。这个心理学实验说明了什么?
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不是有益的心理反应。人和动物在同一件事上受到伤害,开始会选择和这件事对抗,但经过多次对抗却失败的情况下,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就是觉得自己无论在这件事上怎么样努力,都不会成功,所以选择安于现状,或者说逃避这件事,到最后你有能力轻易完成这件事时,也不会去做,因为在心底里已经认为不会成功。教育意义有2个,一个是告诉我们在自己没能力的时候,不要勉强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不然就会伤的遍体鳞伤,另一个是说,我们要敢于突破,不能因为过去的失败而影响以后做事的方式,也不要对自己缺失信心,至于怎么样看,按个人性格的划分有所不同。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