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菩萨的慈悲心理有哪些,作为一名佛教徒,你对佛教的慈悲观有什么样的认识

laoshi 心理科普 2024-08-16 20:10:01

1、作为一名佛教徒,你对佛教的慈悲观有什么样的认识

作为一名佛教徒,你对佛教的慈悲观有什么样的认识

在下的一点见解供略闻:

1. 慈能与乐。悲能拔苦

2. 无缘大慈

慈悲,是指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亦谓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彼等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慈悲与同情的区别:对他人正常的苦难、不幸会产生关怀、理解的情感反应叫做同情。而慈悲是建立在佛教“八苦”的基础上的,与同情不能同日而语。

2、观音菩萨为什么这么慈悲

观音菩萨为什么这么慈悲

因为观音菩萨久远劫以前已经成佛,不忍看到众生在娑婆世界受无尽的苦,所以倒驾慈航,乘愿再来。无条件救度众生。所以大慈大悲啊!

人做什么都会产生报应。如果观音菩萨害你,那肯定是因为你做坏事应该受到报应。

因为菩萨是断了执着和分别的人。没有了执着、没有了分别。就是世界大同。这就是慈悲!

3、佛为什么慈悲

佛为什么慈悲

因为佛通过自己的实证,发现了世界的真相,发现了真理,并无私的把真理告诉世人,把修行的方法无私的告诉世人,让大家去追求真理和永恒的快乐。这是一种大慈悲,也是一种大悲心,佛深深的爱着每一个众生。

之前我写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提供给您,希望对您有帮助。

释迦牟尼佛翻译成中国话是能仁寂默之大觉者。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面,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为什么我们的本师要寂默那。是不是本师喜欢孤独喜欢独处。如果喜欢孤独寂默那么能仁如何解释那?其实寂默不等于孤独,在表现上孤独和寂默比较类似。但寂默是主动的,孤独是被动的。寂默是向内觉照,能仁是对众生的慈悲。

那么能仁和寂默的关系如何那?《大智度论》云:“菩萨以度人为事。云何深山自善。答曰。如服药将身体康复业。身虽远离心不远离”。这段文比较能说明了两者的关系。

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面,到处都充满这诱惑,到处都出卖欲望。打开电视有上百个频道,想看什么有什么。可以24小时不停的播。尤其是网络时代打开电脑想看什么有什么。走在步行街到处有诱人的广告。还有人不停地向你手中发广告出卖诱惑。店铺的喇叭里传出诱人的广告词,电视里面充满了美容护肤强体的广告。是想那些护肤强体的产品真的可以让人不老吗?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谁可以逃出这个规律?这个世界饭店24小时开着,只要你有钱半夜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想我们小的时候能吃一块糖都非常高兴的。流行歌曲永远唱都是着“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年前人就被这样的世界所引导着,什么模特大赛歌手大赛。看看这个世界吧,电视倡导什么年前人就追随什么。这样环境成长的孩子哪里还有一个自我。被这欲望包围着的还找的到自我吗?假如有一个星期离开这些电视、网络、或者各种欲望包围。想想我们是不是会感到失落,是不是甚至要骂娘。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被欲望牵引了。没有了这些牵引反而找不到自己了。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要找回自己,不要让欲望包围自己,左右自己。要作自己的主人。不要心随境转。要我们的心转境。如何能做到心转境那,那就是不向外攀缘,要向内觉照自己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寂默。佛家在修习禅定方面,四禅八定(即使是欲界定)可以帮助我们心不向外执持。向内觉照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我本来面目是我们生就应该具备认知的,但是因为被欲望的牵引我们找不到自我了。寂默是可以帮助我们找回自我的,寂默不是孤独。寂默是圣者的大智慧。寂默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个充满被欲望牵引的世界。寂默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慈悲度众生--能仁

清净,平等,觉!阿弥陀佛!

4、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慈和悲分别是什么意思

心里想着别人的痛苦,这叫慈;

悲就是感应着他人的苦难;

慈,给予自己的亲人,身边的人及所有生命以快乐,悲是解除自己的亲人,身边的人及所有生命的痛苦。

5、佛菩萨们为什么那么慈悲

佛和菩萨的区别在于觉悟的程度不同。但也有差别。向地藏菩萨,他之所以现在还是菩萨是因为他的宏大誓愿。并非真的是菩萨。

佛和菩萨为什么无偿地为众生服务,那是因为他们有爱心有慈悲心,大慈悲心。为了能让众生脱离苦海。佛和菩萨的爱是无私的是彻彻底底的真爱。

他们不需要,是我们需要。因为供养佛菩萨,能够给我们积累很大的福报。令我们离苦得乐。

所以供养这件事情,主要看内心,而不是看供养的多少。仅仅是想象供养,发信很好的话,有可能比实物供养功德更大。

对佛菩萨们最好的供养是按照他们的教导去做

因为佛菩萨是觉悟的人,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天的,也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都是一个。所以才会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而我们是迷惑颠倒的人,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所以心量就很微小。不能够包容。

6、佛教中什么是慈悲心?

其实何需那么复杂地解释,给您通俗地公式化一下:

慈悲心 = 慈心 + 悲心

慈心 = 爱心 - 贪心 + 奉献心

悲心 = 同情心 - 贪心 + 救济心

大慈心 = 慈心 + 般若

大悲心 = 悲心 + 般若

《大智度论》中将慈悲分为三类,非常精辟:

(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注意:三乘最初之慈悲!)

(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

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

请大家注意,从上面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是圆融,祂含摄了世间善法,并没有丝毫否定世间善法,而是运用佛法般若智慧,将人间的至善升华于无碍之境地。

可以这样说,爱心人人皆有,慈悲人人皆有,即使我们是凡夫小慈小悲,甚至只是弹指间的慈悲心念,亦与大慈大悲相贯通,非异体,亦不可小觑,所谓“起一善念,天堂门开,净土莲现;生一恶念,地狱火至,劫烧现前”。

我们永远不可以对他人的一丝一毫的爱心、善念无动于衷!亦不可以对自心所起的一丝一毫的慈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倾听自己的心声,特别是慈悲的心声,随顺而行,勿违良心!

其实拜一切佛菩萨,无非返照自心,揭示自性本具之性德。若听不到那慈悲的心声,若长时没有丝毫爱心和善念升起,这就是应该忏悔了,应该求度脱了!

以前有人问观音菩萨像旁对联,曾这样答道:

扪心问慈悲何在?

叩首求菩萨度我!

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慈就是慈爱,与一切众生乐;悲就是拔苦,拔一切众生苦。

慈悲是境界的体现,普通人的那叫善心、同情心,只有修到很高境界以后才能具备慈悲心,慈悲本身就是法的体现,不像有些人想的那么简单。

慈心就是爱心,悲心就是怜悯心。慈不住世悲不弃事。是大乘佛教思想精髓。

说的太难大家也做不到 我的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84081.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