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的心理矛盾有哪些,从前赤壁赋中看苏轼的内心世界
1、从前赤壁赋中看苏轼的内心世界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2、简析苏东坡到黄州后的心情经历了那些变化
拾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被下放了,能有什么变化,无非就是从政无门,寄情山水罢了。
东坡肉
还是期待回到朝堂之上为国分忧的。但是身边没有人可以倾诉,遂寄情于山水之间,美食之中。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东坡肉。
竹拐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捕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最后终能幸免一死。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后人把这桩案件的告诉状和供述书编纂为一部《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亶、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致祸的原由,除上述的“莫须有罪名”外,据说是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当时人的笔记里曾记载其事。说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幺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这段记载的真伪已不可考。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轼,错改两句诗似乎不是王安石讨厌苏轼的真正原因。其实质上的原因,当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苏轼才会在仕途有所不顺。
3、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诗词看到怎样的苏轼
综观被贬黄州以后苏轼的词,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心理调适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由出到黄州的“栖栖惶惶”的心态,到有些“埋恨”、“不释然”,到最后的“旷达”。他傲视磨难艰危,谈笑生死,履险如夷,把儒家士大夫“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浩然之气”的精神与佛家“当下即是”、“看穿顺逆”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更为超脱达观的人生哲学。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惆怅。
4、范仲淹和苏轼同是被贬之人,但他们各自的心情有何不同
范仲淹的情怀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境界如此之高,无怪乎有人把他比肩于孔子等大贤圣之人了。
范仲淹:心胸宽大,没有为自己而过多的感到悲哀,而是依旧关心天下兴亡。著名语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扩展资料: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9](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10-11]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12]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13]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这就是人心态问题了,有的人抗压能力弱,处在不好的环境心情也会影响低落,甚至无法改变环境而走极端,有的人面对困境迎难而上想着解决,这大概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具体情况不一样。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记承天寺夜游》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
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了作者被贬时的失落,悲伤,沮丧心情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光不是夜夜明,竹柏也不是处处有,但美景却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自然中享受乐趣。“闲”反映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状,也表现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包对,我老师讲过了!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8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