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要不的人的心理,有的人经常把很小的事情说得很大,而且总爱根据自己的情绪找人麻烦...
1、有的人经常把很小的事情说得很大,而且总爱根据自己的情绪找人麻烦...
这很正常。她也会将对你的小恩小惠说成是一片天。
这种人一般有如下规律:
A、你比她厉害时,她会将你迎在头顶上,这时你说什么都行;
B、你帮她到她比你厉害时,她就会瞧不起你,这时你的任何言语都可能会被说得很大,所以这时你说什么都不行,都会被当成笑话看待,你要是反驳他,有时会被逼死的;
C、这种人一般不会孝顺的。有的只是做给邻居街坊的看,很会做秀,在家庭内实行法西斯统治,不会看你是不是长辈,也不会看你是否帮过她;
D、他总想超过你,所以也过得不是很快乐。
E、有烦心事就找人发泄一下,过后他会觉得后悔,但不一定会发达出来,甚至会认为你理所应当地成为他的出气筒。
这种人是有问题,但没药吃。
还不算吧,只是利己主义比较浓厚
置之不理最好,否则你会吃亏的
别亲近那种自己为是的人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这样的人随处可见,无所不在,有时候你我可能就是这样的人之一。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其实都是人的本性所导致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被人肯定的,重要的,同时也是被关注的,所以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把这种欲望给体现出来,这时候,我们的体现方式就能显现,我们是否是聪明人。聪明的人,他会在适当的时间提出适当的观点,就拿你所说的,把很小的事情说大,聪明人他会自己先去分析事情是否真是这样(是夸大其词,还是确有其事),要以怎样的态度去说出这件事(所谓枪打出头鸟,我们必须要避免这种状态),以及这样说之后会引起的反应(不要让别人认为我们是在出风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提出合理有用的观点)。如果真的是好机会,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如若不然,他们则会静观其变;而不聪明的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太急于表现自己,太想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往往不会审时度力,只会一味的强出头,结果可想而知,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还会成为别人厌恶的对象。
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别的事物上,可以说这种事每个人都做过,区别在于,有些人在发泄过后,会意识到自己一时的情绪失控,可能伤害到了某人,他们会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然后努力取得那人的理解与原谅;然而有些人想到的却只有自己,认为让别人承受自己的情绪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只会感到不可理喻,因为没有人是必须承受另一个人的情绪的,除非那个人是心甘情愿,否则你没有权利去让他承受。
我想,你说的这个“有些人”,肯定是不聪明的那一种吧?他不聪明不是我们的错,所以我们没必要为了他的不聪明去烦恼。
至于问他是不是有神经病,一看就知道是带有泄气的成分,嘿嘿,朋友,别在意那么多,想开点,你就当他发神经好了,我们又何必为他动气呢?
2、现在我总是和别人说不该说的话
证明你在拘束,或者是不会说话,或者耐心不够.
摆正心态用平常心去对待人,最好能够做到保持自信.
下面让你来学学如何与别人交往:
在人际交往中,当你与别人谈话时,必须始终能意识到双方同时兼有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双重角色,意识到言语交往的双向性。换言之,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还应考虑怎样谈才能使对方产生兴趣,易于理解,并根据对方的各种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讲话内容和方式。为此,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选择话题。
与熟人交谈,自然可以开门见山地直接引出各种话题,但与人初次相识,或参加一次社交活动,则应认真考虑如何选择话题。初次见面,难免要作一番自我介绍。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介绍是进行社会交往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如运用得好,可使你在社交活动中百事如意;反之,就可能给你带来种种困难。那么,怎样作自我介绍才能获得交际的成功呢?一般说来,自我介绍要讲究适度。有人喜欢先作一番自我贬低式的介绍,以示谦虚和恭敬,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在通常情况下,对方或许是觉得你是老生常谈,言不由衷;或许可能真的认为你不屑一谈,那就弄巧成拙了。当然,也要避免一开始就炫唬礌杠啡蕲独搁扫功激耀自己博学多才,显得锋芒毕露,令人生畏;或使人觉得你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只有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才能给人以诚恳坦率、可以一谈的印象。
在自我介绍之后,就要选择话题了。为了能使话题成为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和纵情畅谈的开端,话题应达到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讨论的余地,好谈。找话题的方法主要有:
①中心开花法。面对众多的陌生人,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题,围绕人们的注意中心,引出许多人的议论,"语花"四溅,形成"中心开花"。②即兴引入法。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 ③投石问路法。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较为自如。 ④循趣入题法。问明陌生人的兴趣,循趣生发,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因为对方最感兴趣的事,总是最熟悉、最有话可谈也最乐于谈的。
二是讲究对话。
社交性谈话,既不同于个人的自说自话,也不同于当众演讲,而是交往双方构成的听与讲相配合的对话。对话的本质并非在于你一句我一句地轮流说话,而在于相互间的呼应。真正成功的对话,应该是相互应答的过程: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应是对方上一句话的继续,对对方的每句话都应作出反应,并能在自己的说话中适当引用和重复。这样,彼此间心理上就真正沟通了。
为了能成功地进行对话,应避免以下九种不正确的对话方式:(1)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扰乱别人的思路;(2)忽略了使用解释与概括的方法,使对方一时难以领会你的意图;(3)由于自己注意力的分散,迫使别人再次重复谈过的话题; (4)像倾泻炮弹似的连续发问,使人穷于应付;对他人的提问漫不经心,言谈空洞,不着边际;(5)随便解释某种现象,妄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6)避实就虚,含而不露,让人迷惑不解;(7)不适当地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细微末节,使人厌烦;(8)当别人对某个话题兴趣盎然时,你却感到不耐烦,强行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9)将正确的观点、中肯的劝告佯称为错误的,使对方怀疑你话中有戏弄之意。
三是转移话题。
在两种情况下需要转换话题:
一种情况是自己对谈论的话题已失去兴趣,而对方却谈兴正浓,彼此难以谈到一块。此时,不必硬着头皮去听,而应当通过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接过对方的某一句话,自然地扯到另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问题上。这样,对方的自尊和谈兴都未受到损害,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呢!
另一种情况是,自觉、敏感地观察对方的反应,知趣地感受对方的暗示和约束自己的谈兴。例如,当对方表现出厌倦神色时,就该"适可而止了。
四是注意"小"事。
在交谈中,倘若能注意以下"小"事,当能产生增进人际关系的效果。这些"小"事是指:
(1)让先。让别人先说,一方面可以表现你的谦虚,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来观察对方,给自己一个测度的时间和从容考虑的余地。
(2)避讳。不论与什么人交谈,都应对对方有所了解,聪明地避开某些对方忌讳的话题,如个人的隐私、疾病及不愿提及的事情,否则会引起对方不快。要学会察颜观色,一旦发现自己不小心触及了对方的忌讳,对方面有不快之色或状极尴介时,应立即巧妙避开。
(3)谦虚。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般人总不喜欢嘴上老挂着"我"的人。因此,应避免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学,开口便"我如何如何"。须知,谦虚的态度,总是易为人所接受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先接受一个人,而后才肯接受他的意见的。
(4)诚恳。交谈的态度以诚恳为宜。油腔滑调,纵然有很好的意见,也难以为人们所接受。
(5)幽默。恰到好处的幽默,能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中,体会到深刻的哲理。幽默运用适当,可为社交增添活跃愉快气氛。但妙趣横生的谈话,来源于一个人修养和才华的有机结合,不可强求。如果仅仅为了追求风趣的结果,而讲些格调不高的笑话,甚至不惜侮辱他人,则只能显出自己的轻薄与无聊。
(6)口头禅。口头禅固然能体现个性,但多数是语言的累赘,即使内容相当吸引人,但如果加上若干个"这个""那个""嗯""啊"之类的口头禅,就如同在煮熟的白米饭中掺上一把沙子一样,令人难以下咽。所以,对作为语言累赘的口头禅,应当割除。
(7)插话。要尽量让对方把话说完再插话。实在需要中途插话时,也应征得对方同意,用商量的口气说:"对不起,我提个问题可以吗?"或"我插句话好吗?"这样可避免对方产生误解。
(8)平衡。如果几个人一起交谈,你要注意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而冷落了其他人。除了你的对话者外,可用目光偶尔光顾一下其他的人。对于沉默者则应设法使他开口,如问他"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这样便可打破沉默,机智地引出他的话来。
记得上一次,别人骂我了一句话,但是我的行为都是对大家有益的,然后我就想啊想,她为什么会骂我呢?然后一不小心就从楼梯上摔了下来。。。。。。 幸亏没什么事,就是一支笔不见了,身体就一点点的疼。事后,我也没说什么。 如果是别人的话影响了我,我觉得他的这个话是好的还是坏的?就是先判断这句话对我是有害的,还是对我是有一种教育意义的?等等。。我再去下判断。就是这样了。那么,别人对你说的话是好的还是坏的呢? 曾经听说过,不要因为别人的话怎样怎样,什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种,你应该按自己的情况来判断。或许那人是不小心说的呢?无意说的?或者是相反的?你应该向他问清楚吧?!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8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