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喜欢打断别人说话,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幸灾乐祸心理
导读:本文讲述了孩子为什么喜欢打断别人说话,其中包括为了获得关注、急于表现自己以及寻求帮助等。针对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即提醒幼儿换位思考、培养同情心、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以及寓道德行为于游戏中。此外,文章还指出,宝宝的侥幸心理往往是家长养成的习惯所致,家长应该给予及时的帮助。如下为有关孩子为什么喜欢打断别人说话,教师将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幸灾乐祸心理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孩子为什么喜欢打断别人说话
那么,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获得关注 大人说话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孩子。孩子受自我中心主义的影响,往往会为了得到大人的关注,或是引起大人的注意,而采取插嘴或打断大人说话的方式。
二、急于表现自己 大人在谈话的时候,也许孩子对谈话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于是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或者孩子曾经听说过这方面的内容,产生了“共鸣”,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于是就出现了打断大人讲话的情况。
三、寻求帮助 往往大人在谈话的时候,孩子会被“冷落”,孩子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孩子为了排谴自己的寂寞,就会主动去寻找一些事来做。此时,也许孩子心中有了合适的想法和做法,但是缺少一些实施的必要条件,于是想得到大人的认可和帮助,于是便及不可待地要请示大人。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的孩子爱打断别人说话吗?他们属于哪一种情况呢?知道了孩子打断别人说话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相信孩子的这种坏习惯很快就不存在了。
2、教师将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幸灾乐祸心理
案例描述: 早上,晨间活动开始了,大( 1 )班珍老师在点完名后让大家去区域角活动。 吕龙和 吴彬为争抢“玩具”,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好不热闹,珍老师连忙走过去阻止了他俩的争吵。待区域活动结束,大家回座位以后,珍老师赶紧对他们刚才的行为进行了教育。“ 吕龙和吴彬你们刚才争抢“玩具”、打闹,对吗? ” 珍老师问。“不对”。他们俩轻轻地回答道。这时全班小朋友都对他们俩遭到老师的批评感到异常兴奋,个个欢呼雀跃。“那应该怎么办呀?”珍老师接着问他们。“珍老师,罚他们俩今晚不回家。”“不给他们吃小点心”,“不许吃午饭”。等等。没等他俩回答,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对如何惩罚他俩想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过的招,看着孩子们无尽地讽刺和指责,珍老师觉得孩子们太幸灾乐祸了。 案例分析: 上面的案例是发生在如今幼儿园大班的一个较普遍的例子。幼儿在 5 ~ 6 岁时道德规范远没有达到内化的水平,所以需要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耐心地指导,不断地强化,使幼儿的社会道德观始终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 实施对策: 1 、提醒幼儿换位思考。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想想如果是自己被其他孩子取笑,自己会怎样想,心理难受吗?还会喜欢身边的小朋友吗?这样,咱们班就会不团结,小朋友就不爱来幼儿园了。 2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幼儿的同情心实质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许多途径可以达到培养同情心的目的。比如,应路因为妈妈生病、住院而心情不好,一连几天很少说话,也不象往常那样积极参加游戏。这时候,老师应教育其他小朋友把玩具让给应路玩,热情邀请应路参加他们的游戏,并安慰她:“别着急,你妈妈的病马上会好的。”“医生会给她治好的”等等。 3 、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 平时家长和老师要多讲一些提高幼儿分辨是非和评价能力的童话故事。刚开始先是通过故事告诉幼儿什么是正常的判断和行为。慢慢地,只给他们讲故事的开头和经过,结尾由幼儿自己来想象。如果他们续编的故事人物的所思所想所做基本上符合正确的道德规范,就及时加以表扬和赞赏,使幼儿的道德观不断强化和内化。 4 、寓道德行为于游戏中。 编一些有情节的角色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习得某些良好的道德行为。此外,还可专门设置一些问题情景,引导幼儿去实践好的道德行为。
3、宝宝的侥幸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孩子不好的习惯往往是家长“养”出来的。孩子经历的事情很少,对于自己不好的心理状况不以为然,家长又没能及时给予帮助,就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心理。有个孩子和妈妈一起下跳棋,趁妈妈不注意就偷偷在一旁挪动棋子,而妈妈为了让孩子高兴而装作不知道。几次之后,孩子就有了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小聪明能够让自己赢,而不再去动脑筋思考如何下棋了。还有的孩子对父母或者老师安排的任务“作假”,比如老师要求把某几个字写十行,而他只写到八行,希望不被别人发现,而老师可能一开始真的没有发现,这就助长了孩子的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一种欺骗性的心理,不但是在欺骗别人,也是一种自我欺骗,这是一种不正常、不负责任、盲目自信、投机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人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十分有害,侥幸心理会导致人不求上进。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往往不能公平地看待竞争,偶然的幸运会让他们沾沾自喜,不劳而获的感觉会让他们不愿意踏实的努力,靠实力去获得成功。长久的侥幸心理会让他一败涂地,甚至会诱发一个人走上歧路。
4、孩子自卑的十种表现是什么?
孩子自卑的十种表现包括常年情绪低落、过度怕羞、拒绝交朋结友、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疑神疑鬼、过分追求表扬、妒嫉他人、自暴自弃、回避竞争、语言表达较差。
1、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2、过度怕羞: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3、拒绝交朋结友: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4、难以集中注意力: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5、经常疑神疑鬼: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会感到难以接受。长此下去,还可能会疑神疑鬼。
6、过分追求表扬:自卑儿童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
7、贬低、妒嫉他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弃: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9、回避竞争、竞赛: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10、语言表达较差: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 孩子自卑的十种表现是常年情绪低落、过度怕羞、拒绝交朋结友、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疑神疑鬼、过分追求表扬、妒嫉他人、自暴自弃、回避竞争、语言表达较差。
5、我的小孩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出自私,任性,叛逆,脆弱等现象。这四种心理现象形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儿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儿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做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7、小孩子为什么有很强的叛逆心理?
父母怎样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也许父母的烦恼就增加了。他们会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难管教。做为孩子,他或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出现所谓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大致出现在10~20岁的孩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
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要注意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家长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东西,他们就越想知道和得到,这时家长要注意与孩子在情感上进行真诚、而耐心地交流。
2。有些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常常采取专制的手段管教孩子。当孩子成长到了产生逆反心理的时期,就会出现独立意识强、故意要显示自己能耐的心理,加上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所以就显得更加与父母对抗。家长在此时要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决权,即使孩子出了些差错也不要过多责怪。
3。我国的多数父母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一旦与父母发生抵触,做父母的总喜欢摆出长辈的架子、采取“高压”政策来管教孩子。这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升级,甚至出现说谎、逃学等不良行为。因此,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应该加强自己的修养,并且养成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换彼此想法的习惯,同时对孩子说话的态度要真诚、恳切。
总之,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做家长的只有通过亲切的心理交流和正确疏导,才能彻底矫正。 成为暴力的坏孩子,这倒是未必,但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些心理偏差,多沟通多理解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慢慢引导孩子成长。
孩子在7-9岁的时候,常出现跟大人顶嘴的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中间反抗期”现象。这一阶段还被称为“小团伙时代”。相互投机的孩子们组成“党徒”在一起疯来吵去,或跑到老远的地方去玩耍。这是孩子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中间反抗期也被称为孩子精神上的“断奶期”。孩子的反抗常常是以跟大人“顶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并且显得理由十足。这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顺利发展,并开始具有批评大人的能力。作为父母,应把孩子的反抗视做成长的证明,以宽容的心态加以接受。其实这种“逆反心理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因为价值观念不同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家长应该正确面对孩子的“反抗”。父母应对孩子的意见表现出倾听的态度,经常倾听孩子的讲话,也会培养孩子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品德,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8、孩子的撒娇心理要如何对待
要改变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父母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应共同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责任,父亲对教育孩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父亲应帮助母亲共同分析孩子撒娇、不听话的原因,制订措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教育好孩子。
2、父母掌握严格与宽容的分寸。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是应该的,但严不等于严厉,不等于板起面孔,动辄训斥,以至使孩子望而生畏、退避疏远。正是由于爸爸的严,才使得孩子更愿意到母亲那儿去撒娇。如果母亲心疼、袒护孩子,则易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母亲对孩子不能娇惯和放纵,因此妈妈的爱应当表现得有节制、有分寸、有理智、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决不无原则地迁就和让步。 父母应该改变教养方式,做到严而不厉,严而有爱;而母亲也须做到爱中有严,爱而不溺。握住严格与宽容的分寸,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3、母亲应树立威信。有威信的父母受到子女高度的尊敬,坚定的信赖和亲切的依恋,并且会心悦诚服地听从他们的劝说。孩子之所以不听妈妈的话,正是因为妈妈在孩子面前缺乏威信。要树立威信,妈妈必须在爱孩子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他,规范他的行为,拒绝他的无理要求。当孩子以哭闹相威胁时,要狠下心来不理他,舍得让孩子吃点苦,这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好处。
4、母亲不要用父亲来吓唬孩子。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怕爸爸,在孩子不听话时,常常说:“等你爸爸回来再收拾你!”用这种方式吓唬孩子只会贬低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丧失威信,而且起不到多大作用。
9、为什么弟弟,总跟我吵架,还每次告我的状,还每次在妈妈面前装可怜,说我欺负他
很正常,小孩子都这样,其实自己小时候也这样。他年纪小就别和他计较。 小孩子心性,想得到更多关注和关爱 青春期的典型反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随着他们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人生产生了懵懂的认识,因环境、个人心理因素等的影响,对周围的事情他们不能每次都做到完美无缺而因此感到无可奈何,有种挫折感,继而烦躁、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同时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憧景和幻想。孩子,我忠心的劝你。社会现实是残酷的,这个不是我们个人的能力能够扭转和纠正的。理想对于自己的一生肯定是重要的,但一旦被现实所吞噬,那是比较可怕的事儿。即使现实跟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但根植在心中的理想应该一直留存,那样在任何时候都不至于让自己迷失方向。有些经历的不愉快和艰难也可以看作是自己实现理想过程中在路上体验的历练。 买东西给他吃。以后听话还给他买。
10、孩子故意冒犯家长
故意?这个词应该先判定下,是否真的是故意?怎么来判定故意这个界限?
1。 从孩子心理来讲,可能是为了引起大人的重视,孩子自己感到被忽视,而想让大人多给予关心和帮助。
2。 从孩子另一方面的年龄上说,不喜欢大人管束,是不是进入了青春期,开始躁动?
3。 从家长的方面来讲,大人的片面想法是否真的是正确的,教育的方式是否得到相应的效果,是否孩子的认知观得到了全面否定?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