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规划思想有哪些,制定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导读:本文概述了我国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六个方面的原则。其中包括选择城址的区位原则、选择城址的自然背景原则、城市的总体布局原则、城市功能分区原则、道路布局原则以及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原则。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在于人民民生问题,城市发展战略应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注重城市的协调和持续发展,同时要立足于当前与未来、短期与长期的综合效应。如下为有关我国的城市规划思想具体有哪些?,制定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我国的城市规划思想具体有哪些?
我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较具系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6条。
1。选择城址的区位原则——“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吕氏春秋》中关于择都的原则是:“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说明中心位置对于都城选择的重要意义。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中心位置是管理全区的最佳区位。
2。选择城址的自然背景原则——“大山之下”“广川之上”
古人对城市的给排水和防洪条件十分重视。《管子·乘马》篇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3。城市的总体布局原则———“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周礼·考工记》对“天子”所在的都城总体布局有明确的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祖庙、社稷、外朝、市场环绕皇宫对称布局,以宫为中心的南北中轴成为全城的主轴。这一布局原则对都城有深远影响。在皇宫内部,前朝后寝,“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历朝的皇宫基本上都遵循这一格局。
4。城市功能分区原则———“仕者近公”“工买近市”
《管子·大匡》篇指出“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买近市”。从政的住在衙门附近,从商从工的住在市场附近,“农民”住在城门附近,出入耕作方便,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代,居住地接近工作地,可节约往返时间,有特殊意义。
5。道路布局原则——“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一轨相当周尺八尺,经涂是全城的干道,东西和南北各三条。环涂是顺城环路。野涂是城外道路。根据车流和人流密度,城市道路可分成不同等级。
6。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原则——“国都方九里,公国方七里、侯、伯方五里,子、男方三里”
在古代,城市的等级严格按统治者的政治地位确定。不同政治地位的城市有不同的规模,不能僭越(即超越)。春秋末年的隋三都事件就是僭越与反僭越的斗争。在城市道路上,同样有等级体系。“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诸侯的主干相当于国都的环道,宽七轨。再低一级都城的主干道相当国都的野涂,宽五轨。
2、制定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人民民生问题,以人为本,发展需要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城市战略定位必须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而不是个别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规划必须注重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战略跟踪评价必须立足于当前与未来、短期与长期的综合效应。
战略定位是城市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也是城市战略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而科学的战略定位源于城市现状、宏观环境和社会变化趋势等,因此在作城市战略定位时,应清楚以下几种变化与现实。
第一,社会分工与合作趋势日益深化。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经济合作日趋密切,同时社会分工与合作的不断深化又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学理论表明,日益深化的社会分工和日趋密切的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社会分工与合作不仅表现在社会个体等微观层面上,也逐渐表现在区域等中观甚至宏观层面上,因此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已成为本世纪的必然趋势。
第二,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区域经济是城市发展的环境,而且比起宏观环境而言,区域经济现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更大。区域经济与城市之间是协同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利于推动城市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当区域经济不景气时,又反过来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步伐;如果处理得当的话,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能有效地带动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我国农村人口比例高、建制镇数量远远大于设市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在于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因此城市战略定位时必须协调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第三,城市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城市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问题,诸如城市贫困、城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与居住拥挤等问题。对大城市尤其是以工业为主的大城市而言,城市问题更为普遍,这些问题不仅加大了城市的治理成本,甚至已影响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威胁了城市生态平衡。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减缓城市问题、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生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战略定位必须考虑的内容。
3、什么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
开放是城市动力的重要源泉。要建设这样一个大都市,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必须善于积极主动地以开放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城市的开放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提升城市的开放水平有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须要做好的,第一是不断提升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
一个城市只有自身具备了足够高的发展水平,才有可能去引领、辐射、集散。
第二是不断改革城市自身的体制,使之能够与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好地推进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
第三是不断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让有利于开放的理念植根于城市的意识,让市民不仅认可开放而且善于通过开放来提升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4、智慧城市的核心需求
智慧城市究竟什么样呢?智慧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构,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整体的社会效率,另一方面是对创新环境的培育营造,提升未来发展潜力。金鹏信息智慧城市小组带着大家解析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目标之一 · 市民宜居体验
是指城市居民在智慧出行、智慧居家和智慧学习三个方面的良好舒适感受,是基于深厚技术储备、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和开明的思想文化氛围所形成的综合环境。智慧学习是构建技术储备、人才培养、开放思想的根本途径,是持续维持良好综合环境运行的动力来源。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之二 · 城市创新活力
是通过智慧学习构建的创新文化(831635,金鹏信息)、便捷交通和协同机制的智慧环境,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是提高城市创新活力的关键要素。智慧城市的智慧特征呈现在智慧经济、智慧环境和智慧管理,这些都是智慧学习所指向性的内容所在。因此,智慧学习是驱动智慧城市两个核心建设的根本动力所在。
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经济发展,能惠及政府、市民和企业三个主体。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应过多地依赖信息化,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制度、体制以及模式,技术作为支撑只能发挥辅助作用。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5、新时期下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民生,是就业。以已经发展起来的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把一些高校及类似的企事业单位搬到郊区。1,这些单位占地多,搬出去之后可以更好地发展占城市主导地位的商业。2,像学校等能很好地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6、杭州城市标志 的意义是什么
杭州的城标,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地域特色和国际潮流相结合,抽象符号和现实形象相结合,直观美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体现“生活品质”城市发展核心理念,体现“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城市人文精神,体现“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