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导读:本文主要探讨了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和特征行为,其中包括了意志健全、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格统一等方面。具体而言,良好心理素质表现为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心理品质,主要指非智力因素,即认知、情感、意志、兴趣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其具体特征行为包括意志健全、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格统一等方面。小班幼儿主要的心理特点则包括情绪不稳定性、爱模仿别人、思维依靠动作进行等方面。最后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如下为有关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心理品质,主要指非智力因素,即认知、情感、意志、兴趣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在认知、情感、意志、兴趣方面表现出来的自知、自尊、自信、自制、自强以及乐观、豁达、进取、坚强、果断等品质就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其特征行为包括下列方面:
1、意志健全意志是实现人的活动目标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意志健全表现为:
(1)行为目的明确而合理,自觉性高。
(2)意志顽强,能自觉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不实现奋斗目标誓不罢休。
(3)善于冷静、客观地分析情况,处事果断。
(4)自制力好,忍耐性强,能有效地控制自己。
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积极乐观。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能适时自我调整情绪,正确支配自己的情感与行动,对周围环境和外界刺激做出合适的反应。
3、行为适度。
行为是心理品质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行为适度指行为符合年龄特点,对外界刺激能做出符合社会认可的反应。
4、人格统一
人格是指个体区别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统一主要表现是:
3、小班幼儿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小班幼儿主要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不稳定性 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老师拿来一些玩具哄一哄,马上又高兴起来。 小班幼儿的行动也常常受情绪支配,他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如:高兴时非常听话,不高兴时你说什么也不听。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年龄越小越突出。所以,在我们工作中,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用新鲜事物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伙伴的行列。 二.小班幼儿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可以说“看××小朋友学习多认真,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如果老师说“×××,把你的小垫子收起来!”可能会引起更多孩子摆弄小垫子。 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三.小班幼儿的思维仍依靠着动作 由于小班儿童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进行,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比如,让他们数出一小堆豆子有几个,他们就用手一个一个地数才能弄清,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在心里默数。 在画画过程中往往说不出自己要画个什么,而常常是在画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像个什么。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上课时,有的孩子要上厕所,其他几个孩子一个跟着一个学,也要去。老师不高兴了,说:“都去都去!”孩子们一下就全跑光了。对儿童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最好说“小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要说“小手背后注意听讲!
4、审美心理论文应从哪些方面写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
验,
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
情、
意。
因此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
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审美心理学也是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人把审美心理学作广义的理解,使它等同于心理美
学、文艺心理学等。按照这种广义的理解,审美心理学还要研究和说明人类从事各种文学艺术活动时的心理活动
和特征。
阐述审美心理过程的理论观点有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有:
审美经验就是形相的直觉。所谓直觉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维。所谓形相
是指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相,它既是审美对象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要受到审美主体的性
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以及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和叔本华
等;
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不要去注
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
算
,亦即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
识。这个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
审美的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的身
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例如诗人把自己的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讴歌菊花的
不畏严寒和美丽,这就是中国诗坛上对菊花的“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心理机制。
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
同一”的境界。此时,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已被取消。这是个与“距离说”相反的过程。前者缩短或消除了审
美关系的心理距离,或者拉开了非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移情论的倡导者是德国美学家菲舍尔和李普斯。
审美的生理基础和过程对于审美对象的内模仿。例如审美者以自己的身体内肌肉的紧张收缩来模拟审
美对象的动作或姿态——奔跑、飞翔或拔地而起。模仿常常是一种比较轻微地对局部细节的模仿,因而主要是一
种象征性的模仿。此说的倡导者是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
弗洛伊德认为,美感产生于性欲的替代性满足,艺术活动是人类性欲的升华行为。性欲常常是被压抑
在个人的无意识之中的一种本能。由于涉及个人的深层的无意识心理,因而审美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美感与性
欲之间的关系。这点常常是引人注目和引起争论的一个原因;
荣格提出审美经验和艺术创造取决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美感来源于艺术幻想,幻想来源于集体无意
识中的神话原型和意象,来自人类心灵深处的某些陌生的东西,它们象是来自人类史前时代和原始经验,通过遗
传存在于个人的无意识的最深层。当审美对象能够唤醒、触发或符合了审美主体中深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始经验
或意象时,社会即可得到强大持久的美感和美学效果。
布洛通过实验把人对颜色的审美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分为四类:客观类。这一类型的人对颜色的审美
态度是只进行客观的理智的分析和评论;生理类。这一类型的人注重颜色所引起的生理感觉,如冷、暖或轻重的
感觉;联想类。这一类型的人在对颜色的审美过程中常常产生丰富的联想。例如从蓝色联想到天空或海洋;性格
类。这一类型的人认为颜色像人一样是有性格的。如认为红色本身具有热情的性格。
布洛认为属于性格类的人们在对颜色的审美体验中水平最高。因为性格类的人赋予每种颜色以拟人的
性格,
对颜色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不像客观类者只进行理智的分析;
性格类者觉得颜色自身能表现性格和感情,
不像生理类者只觉得颜色能引起人的感觉;性格类者对颜色的审美感受有很深的客观性,因为他们之间的具体看
法常是一致的。而联想者多凭个人的主观经验而定,缺乏客观的一致性。
英国美学家迈尔斯与布洛一样通过实验把人类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也分为四个类型:
即主观类
(
注重音乐
对感觉、情绪和意志的影响
)
、联想类
(
注意音乐所引起的联想
)
、客观类
(
专用一种客观的标准来评价音乐本身的
技巧
)
、性格类
(
把音乐拟人化,乐调各有各的性格和情感
)
。
迈尔斯与布洛一样,认为四个类型中以性格类对音乐的审美感受水平最高。还有人按照在对艺术的欣
赏过程中,知觉侧重的不同,把审美心理分成感觉型、想象型和思考型三类。又按在欣赏时感情活动的不同,把
审美心理分为陶醉型、共演型和旁观型
3、 类。按照对新奇感的态度分为“保守”型和“进步”型两类。荣格把人
的性格分为八个类型。他认为,审美水平较高的艺术家大多属于“内倾感觉型”或“内倾直觉型”。并且认为作
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显示出他们所属的性格类型或显示出与其性格相反的类型。
心理学中对美学影响较大的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信息论学派和人本主
义学派
,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审美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精神分析学派的贡献在于审美过程的动力方面。认为审美经验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之中,揭示出审美
心理的深层结构。弗洛伊德用艺术和神话中的生动故事来说明他的心理学理论,如恋母情结。又用这种理论去解
释文学艺术中的奥秘,如莎士比亚、达·芬奇的作品和创造心理。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论述是审
美心理学中最深刻的部分。
格式塔学派的贡献在于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和“力”与“场”的概念去解释审美过程中的知觉活
动,代表人物是阿恩海姆,其论述主要在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方面。
行为注意学派对于审美经验的研究集中在观赏者对艺术品及其要素的喜好的实验,主要是观赏者对艺
术品刺激所作出的生理性反应。艺术品的典型特征是唤起欣赏者的兴奋并出现先强后弱的变化。这种兴奋的变化
就是产生愉快、兴趣和审美经验的原因和机制。
信息论心理学通过对审美知觉的研究认为,知觉者欣赏艺术品时会唤起一种期望模式,当期望得到肯
定时就会产生愉快和美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美感是一种高峰经验,是对自我的观照,自我不停地追求在创造中实现自己的潜
能,在达到了自我实现时就会出现高峰经验和美感。
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两大类,
一是用主观内省的方法,
去观察、
体会和研究自己的审美心理体验;
二是用科学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客观地观察、分析实验的结果,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他所
提倡的这种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学科——实验美学。
实验的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问题是在研究时要把审美的完整经验打破,去研究部分,这就破坏了美。
并且各部分之和并不能等于全体,因此结果不十分可靠。另一个困难问题是,作为实验对象的一般被试,不能把
美感和快感清楚地区别开来,常把二者混淆。随着实验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和完善,上述困难问题已经得到部分解
决。当代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趋向于两类方法的结合并用。
5、心理现象包括什么?
心理现象是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是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如需要、兴趣、动机、态度、观点、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是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6、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一)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特点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 ― 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又较其他心理学分支更侧重于应用研究,这两个特征使环境心理学在方法论上体现了多样件、灵活性和首创性。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现场研究等。对于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们心理状况的分析可采用调查法,调查的项目包括环境现象信息、态度、价值和情感的信息,同时还包括个体生活和工作环境诸方面的真实情况:调查对象的选择可随机取样,也可有意抽样、混合抽样等等。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被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其个别存在形式,进行长时间的感知,这可用现代仪器记录 ( 如录像、录音等 )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测验法经常采用问卷式,即编制调查表,由被试回答。相关法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由于某些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原因,不能进行实验,就可用相关往来处理,环境心理学家往往利用相关度来预测人们行为的发展趋向。实验法要求比较高,一般可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许多环境变量和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场实验是针对这个局限性而改进的方法,它能使研究者了解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反应情况,并在模拟现实环境背景下来研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缺陷,实际研究中人们往往同时并用几种方法。
作为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具有多学科性的特点。它要从许多母学科中汲取某些知识。例如,认知地图的研究要从格式塔心理学中汲取营养,环境 ― 行为研究要借鉴行为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儿童行为的研究则依赖于皮亚杰的理论……因此,环境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物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关系非常密切。
据此,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心理学实际上是对所有的心理学研究提供—种特殊的观点和研究思路,它对所有的心理学分支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环境心理学与社会学、工效学、生态学、人类学、园艺学、建筑环境控制学、环境保护与监测以及城市规划也有一定的联系。环境心理学可以说是“人类和环境关系”这一大学科中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势头一直看好。
作为一门应用性心理学科,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劳动者以积极的情绪、熟练的技术掌握和改进操作方法,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在人—机信息传递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单调、紧张、焦虑等环境不适反应。开展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十分明显,社会的需要正是它在近年内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从理论到方法还有待于完善。由于每个学科都有其专门的概念、术语、方法和理论,而环境心理学是多学科的综合。因此要把来自其他学科的大量假设、概念、理论和研究结果统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大旗下井非易事。加上这一领域本身的复杂性,使环境心理学一时还无法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大多只停留在描述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传统上,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物理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如物理环境对人的行为、情绪和自我感觉的影响。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人为环境如建筑物和城市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建筑环境导致的拥挤或米尔格雷姆 (S。 Milgram , 1920) 所指的感觉超载 (Sen-sory overload) 。近年来,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了,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高尔斯 (D . Stokols , 1978) 把环境心理学的内容列为如下几方面:环境认知、人格与环境、环境观点、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等。根据人的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可将这些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交互作用的形式,可分为认知和行为;另一个是交互作用的阶段,即人作用于环境和环境反作用于人。这样就构成了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我们认为,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系列刺激。围绕环境整体,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认知。即对环境的知觉和认识,包括环境信息的获得、对潜在环境的知觉、影响环境知觉的因素、认知地图、城市和建筑物的表象,以及环境与保护等等。
2 .环境压力。研究紧张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环境危害和自然灾害、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反应、极端环境的形式与表现。例如,研究噪声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研究现实环境中噪声对个体造成的环境压力。此外,减轻环境紧张和压力的策略也是研究的一个方面。
3 .个人空间和领域性。研究个人空间的形式、功能和测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个人空间的使用与侵犯,领域性的控制与组织,动物的领域行为,人类的领域行为。
4 .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研究密度和拥挤感的关系,高密度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拥挤感的不同体验以及如何减少拥挤;人类的环境类型,不同的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居住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5 .空间行为。研究空间行为和环境的易识别性,空间的生气感和舒适感,空间的秘密性和公共性,空间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建筑和布局方式对个体人际关系与交往方式等的影响。
6 .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研究行为技术干预环境的问题,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概念和活动的个体差异性。
可见,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大到街道社区,小到桌椅板凳,几乎无所不包。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所研究的是各种环境中人的行为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例如,我们研究密度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考察高密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行为变化,而不是高密度的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
7、什么是心理特征
1 对现实的知觉力: 对现实做正确的诠释。现实是较多人或次团体中的人一致的看法。动机常左右一个人对人事的知觉,故要除去个人的动机对客观判断之影响。
2 活在过去与未来之中:从过去的经验中撷取精华来策划未来。能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重,对生命做最好的利用。能原谅自己的错误,从中学习,并对人生有目标。在追求未来的过程中,不牺牲享受现在与自
己、朋友或家人的相处。
3 有意义的工作:对工作的投入能使人获得成就感和提高自我价值,选择有持续挑战性和成就感的职业。
生涯规划的步骤: 1) 我已很清楚我想从事的职业生涯型态 2) 我曾与职业生涯谘商顾问讨论并做过职业性向测验 3)我至少和三位目前正在我想从事的领域工作的人谈过 4) 我知道未来想从事的职业之雇用、执照或认可的条件 5) 我已经估计好维持我所希望的生活型态所需之代价,并和我所选择的职业薪资比较过
4 人际关系:能与别人发生亲密关系,但并不是与每一个人成为莫逆之交。和别人交往时能感到舒服自在,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并以社会所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5 感受情绪:能真实而实际的感受各种情绪,并且能恰当的控制,不会过犹不及。
1)自我:能够正向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接纳自己。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愈接近,心理愈健康。 不受自己的动机或防卫系统的影响,能较真确的观察自己。
2)对生活有控制力:觉得他所从事的活动都是自由选择的,而非由责任义务所迫。这种自主感使他勇于追求令他感到有回馈和满足的事,而非笼罩在对未知的恐惧而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标。
8、心理学有那些基本应用
认识、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也叫中间科学或交叉科学),它不仅仅是一门认识世界的科学,也是一门认识、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应该从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算起,但是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朔到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所著《论灵魂》一书。所以,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而人的心理现象通常分为两个方面:
1、共性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过程在不同的人身上具体表现时所呈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体差异,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区别就是整体与个体的区别,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另:认识过程是人接受、储存、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我感到很冷!”,这就是感觉。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整体的直接反映。比如:“我感到天气很冷!”,这是知觉,因为这个感到的冷是天气的一个属性。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比如:记得母亲的模样。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以及必须要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特性。概括性包括两个方面:
1、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2、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的关系。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规律、法则,都是思维概括的结果,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间接性指要借助:
1、媒介;
2、知识。思维的间接性,使人的认知能力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从具体的一事一物的认知的局限性中摆脱出来,因此人类的认知能力远远超过动物的认知能力,即拥有智慧。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
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比如:好多年没见到母亲,根据记忆中母亲的样子,想象现在母亲会是什么样。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所持有态度的体验。比如人的喜、怒、哀、惧,人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都是情感过程的具体表现。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立目的,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是:
1、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2、情感过程能反作用于认识过程,这种反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是:
1、认识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只有通过认识过程对事物规律有了了解,才能确定意志过程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等。
2、意志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是:
1、情感对意志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的动力。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活动的积极性,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
2、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而意志薄弱的人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只有水平高低之分,并无好坏之分。
气质使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只有急与慢,动与静,积极与消极的区分,也没有好与坏之分。气质本身并不直接对个体的行为起推动作用,也不决定行为的发生和方向,只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中,有外显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即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有好坏之分,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过程形成的,即心理过程作用于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后,又会制约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即个性心理特征反作用于心理过程。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优势兴奋),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征。
9、艺术思维的特征有哪些?
艺术设计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艺术审美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通感又是审美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通感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好比“桥梁“一样,使艺术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它对各种艺术的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
认识艺术通感
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互通有无的特点,艺术审美的实质就是把握艺术通感。从审美统觉的角度来说,艺术通感就是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其基本心理机能,以感情为其心理动力,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力。所以,艺术通感应当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通感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敏感地把握形象的特征,领悟感觉之间的艺术通感点,从而作艺术真实的描绘,创造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对于艺术接受者而言,其艺术通感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接受过程中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领会作者创造的意义,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人格。所以,艺术通感能力的提高是审美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体现。
艺术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感觉,是指在各种艺术符号的流动中,从感知、表象到意象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互通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它是不同感觉的相通与挪借,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思维,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及艺术境界:通感有“感觉直觉联想“和“情感态度联想“的方式。在艺术审美中艺术通感是使艺术符号流动起来,并产生高层次审美体验的关键之一。
人对世界的感觉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从“通感“的角度讲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通感“在审美教育中有着极高的价值。它要求人们,不仅观其形,更要见其神, 即从外在的形象中看到内在精神,从情感起伏中体会到它的深刻含义。因此,我认为单一感官的发展不能形成真正的艺术能力,在审美培养中应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即用“通感“丰富心灵的审美体验,用艺术通感在各种艺术间建立审美沟通的桥梁。艺术通感不仅仅发生在感觉层,它是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其间要注意“统觉“对人的意识所进行的统一整合方面的独到作用。统觉将分散的感觉刺激调动到一个整体集合内,各类不同刺激在整体作用下产生了关联。统觉的综合作用是依据关联和联想,由统觉的综合作用而产生集合观念,并引起两种统觉分析:一种叫想象,一种叫悟性。统觉中正是有了关联和联想才产生了集合观念--整体性认识。
艺术的审美特征
在文艺学中,根据各种艺术形式塑造形象的媒介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分别把它们叫做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在艺术审美中,艺术审美特征是通感审美的基础,艺术家和鉴赏者必须在各种艺术审美特征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并在相互间建立联系,才能使通感审美在各种艺术间自然流动。因此利用艺术通感进行审美,必须对各种艺术的审美特征有所了解。下面便对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做简要分析:
一、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是指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绢、布、纸张。石、金属、木、竹等),通过塑造可视的静态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美术等具体的艺术形式。其主要审美特征是直观具象性;瞬间永恒性;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凝聚的形式美。
(一)直观具象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的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造型艺术也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某些难以显现的无形事物,转化为可以直观的具体视觉形象。
(二)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它却可以捕捉、选择、提炼、固定事物发展过程中最具表现力和富于意蕴的瞬间, “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比如摄影艺术,摄影画面瞬间的表达,往往抓住即将抵达高潮之前的瞬间,给人的想象留下无穷延伸空间。
(三)空间表现的差异性,是指造型艺术各门类内部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彼此不同特性。如中西绘画运用不同的透视方法在二维平面上营造虚幻的三维立体空间,在西方油画中是用“焦点透视“,中国画则运用“散点透视“。
(四)凝聚的形式美,是指造型艺术具有在艺术形象中凝结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则对于造型艺术各门类都具普遍性,因而运用形式美法则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着形式美的艺术符号。形式美多种多样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在各门类艺术的具体运用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态。比如比例的匀称、变化的节奏韵律、明暗对比、多样统
一、虚实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则在各种门类艺术中的集中呈现。
艺术分类并非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反,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具有非绝对性和有条件性,它们之间在审美感受、表现手段、相互汇通等方面既存在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它们的审美特征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实现艺术通感的审美体验,必须紧紧把握各种艺术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通过感觉之间的相通与挪借,使这些审美特征在各种艺术间的审美感受中相互沟通
10、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有哪些
(1)美感的存在,须以人的审美能力为前提。审美能力一方面包括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的颖悟能力。这说明审美是需要先天的感受基础的。耳聋不能欣赏音乐,瞎不能感受色彩。另一方面,审美能力还是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由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造就起来的。这尤其体现在艺术的创造和鉴赏中。
(2)美感的存在,须以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民族文化心理具有传承性。一个时代共同的社会文化氛围造就了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心理。每个人的审美心理,既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共同性,又体现了由个人气质、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所造就起来的个性。
(3)美感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人对这个世界,可以有多重角度,多种态度。其中有纯客观的认知态度,有纯主观的实用态度。以松树为例,植物学家对它进行分类,研究它的生物特征,这就是一种认知态度,木材商人评估它的经济价值,便是一种实用态度。审美关系则超越了一般态度的认知关系和实用关系,英国的布洛则主张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这就是一种审美态度。
(4)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动物也有基本的感觉能力,有些动物在视觉或听觉上还超过了人类。如老鹰的视觉、猴子和兔子的听觉等,均超过了人类。不少动物还有初步的情绪反应,如牛会流泪等,但那只是动物的本能反应。人则由于具有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环境,人化了自然,也人化了自己,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并且在此基础上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因此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审美心理学也是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人把审美心理学作广义的理解,使它等同于心理美学、文艺心理学等。按照这种广义的理解,审美心理学还要研究和说明人类从事各种文学艺术活动时的心理活动和特征。 阐述审美心理过程的理论观点有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有:
审美经验就是形相的直觉。所谓直觉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维。所谓形相是指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相,它既是审美对象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要受到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以及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和叔本华等;
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不要去注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 ,亦即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这个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
审美的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的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例如诗人把自己的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讴歌菊花的不畏严寒和美丽,这就是中国诗坛上对菊花的“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心理机制。
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已被取消。这是个与“距离说”相反的过程。前者缩短或消除了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或者拉开了非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移情论的倡导者是德国美学家菲舍尔和李普斯。
审美的生理基础和过程对于审美对象的内模仿。例如审美者以自己的身体内肌肉的紧张收缩来模拟审美对象的动作或姿态——奔跑、飞翔或拔地而起。模仿常常是一种比较轻微地对局部细节的模仿,因而主要是一种象征性的模仿。此说的倡导者是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
弗洛伊德认为,美感产生于性欲的替代性满足,艺术活动是人类性欲的升华行为。性欲常常是被压抑在个人的无意识之中的一种本能。由于涉及个人的深层的无意识心理,因而审美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美感与性欲之间的关系。这点常常是引人注目和引起争论的一个原因;
荣格提出审美经验和艺术创造取决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美感来源于艺术幻想,幻想来源于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原型和意象,来自人类心灵深处的某些陌生的东西,它们象是来自人类史前时代和原始经验,通过遗传存在于个人的无意识的最深层。当审美对象能够唤醒、触发或符合了审美主体中深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始经验或意象时,社会即可得到强大持久的美感和美学效果。
布洛通过实验把人对颜色的审美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分为四类:客观类。这一类型的人对颜色的审美态度是只进行客观的理智的分析和评论;生理类。这一类型的人注重颜色所引起的生理感觉,如冷、暖或轻重的感觉;联想类。这一类型的人在对颜色的审美过程中常常产生丰富的联想。例如从蓝色联想到天空或海洋;性格类。这一类型的人认为颜色像人一样是有性格的。如认为红色本身具有热情的性格。
布洛认为属于性格类的人们在对颜色的审美体验中水平最高。因为性格类的人赋予每种颜色以拟人的性格,对颜色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像客观类者只进行理智的分析;性格类者觉得颜色自身能表现性格和感情,不像生理类者只觉得颜色能引起人的感觉;性格类者对颜色的审美感受有很深的客观性,因为他们之间的具体看法常是一致的。而联想者多凭个人的主观经验而定,缺乏客观的一致性。
英国美学家迈尔斯与布洛一样通过实验把人类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也分为四个类型:即主观类(注重音乐对感觉、情绪和意志的影响)、联想类(注意音乐所引起的联想)、客观类(专用一种客观的标准来评价音乐本身的技巧)、性格类(把音乐拟人化,乐调各有各的性格和情感)。
迈尔斯与布洛一样,认为四个类型中以性格类对音乐的审美感受水平最高。还有人按照在对艺术的欣赏过程中,知觉侧重的不同,把审美心理分成感觉型、想象型和思考型三类。又按在欣赏时感情活动的不同,把审美心理分为陶醉型、共演型和旁观型3类。按照对新奇感的态度分为“保守”型和“进步”型两类。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八个类型。他认为,审美水平较高的艺术家大多属于“内倾感觉型”或“内倾直觉型”。并且认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显示出他们所属的性格类型或显示出与其性格相反的类型。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