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怎样疏导?青少年叛逆期心理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09-19 10:36:07

导读:本文介绍了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特点以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尊重其独立性和需求。家长应创建一个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权力的平台,提供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在道德和行为责任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还需要长期关注和引导孩子,以减少逆反和矛盾。如下为有关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怎样疏导?青少年叛逆期心理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怎样疏导?

1、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怎样疏导?

你好:

当我们用逆反心理这个词的时候,就相当于是定性一个人的行为是错是对。如果我们把它理解成一种青少年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世界,用自己的尝试去体验生活的话,就是另一种意义。我刚才在另一个家长的提问里也说到了,中国的家长是传统现实型的。他们希望孩子在成年人的指导下,尽量避免因为他们的能力不济,知识不足,眼光过浅,经验有限的情况下受到伤害。但是,我们反过来看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并不是在帮助青少年成长,而是在下达指令让青少年按我们所想的去做。但是,如果我们再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是否因为家长一堆堆道理,一通通说理,于是就听话了呢?不会,其实我们也一样,总是想着办法去做自己所想做的,总是想着办法去尝试自己所想尝试的。青少年从来就不怕犯错,怕的是成年人。因为犯错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家长害怕的就是这一点。说得好听点,叫做家长帮助孩子成长,说得难听点就叫家长担心孩子犯错。

青少年的逆反其实并不是从中学开始,而是从幼儿园开始。因为从那时候,他们就已经与社会进行了最简单的接触。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自己存在与他人的区别,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的独特性的重要性等等。他们不再作为一个只会听话的孩子,而是作为一个开始独立存在的个体。既然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所谓的疏导,其实还是一种自认为合理的指令。你们作过家长的都知道,无论你说得多好,多有道理,实效非常糟糕。因为这些道理为了你的指令而存在的。不是为孩子的特点而存在的。那么,我们可以如何来变化呢?一个平台,一个方向。这可以简称为:创造一个让孩子拥有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权力的平台,不忽略孩子本身的想法,不忽略孩子本身的诉求,不侵占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意识到的权力。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理解孩子而创立的平台。相当多的孩子之所以逆反,是因为家长本身就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更不要说什么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会采用他们认为合理的,可行的暗地里进行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欲求的实现。所以,家长总是发现,孩子是背着自己做家长不希望的事情。实际上就在于我们压根就没给他们这种机会来表达自己,也没有机会去平衡和实现他们的诉求与权力。中国家庭,实际对孩子权力是基本忽视的,所以做不到尊重与实现 孩子的权力。这需要家长一段时间的思考,酝酿,改变和落实。相信这一点做好,你会发现,嗯很奇迹。那么,一个方向是什么呢?一个方向就是提供孩子选择的范围。当我们建立好之前提到的平台,并且可以实现他们的权力拥有,那么,就需要拥有一个范围来约束双方。家长担心的是过度放开,是否会让孩子自己迷失方向。实际上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责任比成年人要高得多。当家长可以在平台的基础上提供这种让他们相对自由的一个范围时,他们会作得更好。

但是呢,这些,都需要长时进行。因为过往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对家长 持一种不乐观的观望态度。因此,需要家长长时落实,才能改变孩子对成年人的看法,最后信任家长。在没有办法搭建这种平台时,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八个字:自己选择,自己负责。家长可以提供孩子自由选择的大部分方案,或者由孩子自己提供他们愿意的方案,选择落实。这种好处是在于,不过度限制和压迫孩子。表面上我们会觉得孩子自由选择之后,可能无法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其实我在上面提到,由家长和孩子自己来完善每种选择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以及应对策略,由他们自己最终来确定罢了。成年人的优势在于经验对事件的判断,未成年人的特点在于他们希望尝试,所以,二者是处于不同的诉求面,要平衡双方,减少矛盾,减少逆反,就是由家长提供经验信息和方案段缺信息,让孩子自由选择,并避免糟糕结果的出现。就是这样。

但是呢,青少年的逆反是一个独特的问题。因为每个青少年会因为接触和建立的友谊圈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逆反特点。这就要求家长需要更加充分地去了解孩子和理解孩子。平台的重要性,就是这个原因而催生的。即使是做的家庭指导,也需要一段时间来了解孩子。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就更需要如此了。因为不是具体的问题,所以,很难给予适合的回复。我只是总体描述一下罢了。希望略有帮助。

2、青少年叛逆期心理

2、青少年叛逆期心理

现在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一来,是这个时期所必然拥有的心理过程;二来,现在社会越来越讲究个性化,自我化,导致叛逆的心理更加厉害。

青少年逐渐拥有对现代人与社会的矛盾,逃避心理,不能与显示妥协的心态,更是充满了许多对人生的价值,幸福的含义,世界观,价值观的讨论。他们在成长的矛盾中问:逃避自己讨厌的的东西,追求带来快乐的事物,到底有什么错?确实没有什么错,但是,只有面对现实,并且要不断告诉自己怎么做有意义,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否则就无法生存下去。现实和梦想,选择哪一个呢?在选择梦想中受到的挫折导致愿望的不断膨胀,与周围事物,家长,学校的抵触使得叛逆心理的不断加深。 这便养成了多少想和别人反着干的心理。

人与人之间是有隔膜的,一个人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但同时,每个人又必须通过他人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当我们认为别人肯定、认识的人并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也许一直在笑,但真正的我一直在哭泣呢……“,如果是这样,心中会产生莫大的恐惧感,反射为一种不依从的行为。 每个人心中存在独立思想、个人爱好、以及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如隐私)或者是希望鄙人理解而又的不到理解的领域,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法、测量事物的尺度。我们也许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误解、心与心之间没有障碍的世界中。青少年的那种希望被认同,被完全理解的心理更甚,然而“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也许我们需要寻求解决叛逆的方法,但有些事情并不是都可以解决的。没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只有用自己有限的尺度去观察、衡量、理解世界,因而没有人能真正全面、完整地了解现、了解他人,这是人类智慧中虚妄的一面,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黑暗的地方。青少年在这中不理解中成长,不理解他人也不被理解,也许逆反心理是其中的突破口。但假如人们能够换一种角度来观察世界,客观全面地对待他人,对他人的恐惧、不安和逃避就会减少,如果能够这样,就能走出原来封闭、狭隘的世界,发现一个全新的环境。但这只是一个“可能性“。

叛逆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是一种心灵补完的过程。不论社会,教育界,家庭,少年自己都应该正确认识它。

3、如何应对初中生逆反心理强

3、如何应对初中生逆反心理强

这种心理现象多发生在十岁到十二岁孩子身上。有的孩子会在十五岁依然有这种心理。尝试者多让他们和同龄的或再大点的同学一起参与集体活动并且写心得体会。多谈未来打算,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父母可以常带孩子旅游,加深感情,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作他们的知心朋友,掌握他们的内心需求。不强求强加给他们应该…不应该…。对孩子们说话尽量少用不字和他们说,善于对他们的正确观点给于肯定和认可,有争议的地方少谈点。

4、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怎样形成的?

4、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怎样形成的?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示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地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容易诱出逆反心理:

1.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

2.企图标新立异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特异生活经历

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怪僻。

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其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经常性地左右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年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径寻求“科学”的根据。

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质上与创造性的个人素质有着根本区别,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克服逆反心理:

1.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我们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我们醒悟过来时往往太迟了。

2.想象 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显得愚蠢。它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

当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对着干”起码也使我们的思维同对方同样的狭隘。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自我训练。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比如,在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被姨妈处罚刷墙,被其他小伙伴看到,汤姆装作刷墙是一种特权,不让别人插手,结果成功地使他人不仅替他刷墙,还向他付钱。

【表现】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下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则消极掏、蔑视对抗等等。

【形成】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原因】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

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5、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5、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威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圆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威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6、为什么一到初中孩子就会变得叛逆

6、为什么一到初中孩子就会变得叛逆

其实初中孩子叛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心理学中,把孩子的这一段成长时期叫做“叛逆期”。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很多过去看上去不错的“亲子关系”好像一下子出了问题。为了改变孩子,父母从批评、斥责、吵闹到无可奈何、焦虑不安。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从改变自身开始,重新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

要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首先父母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一个物品,或者延续父母意志的复制品;其次要明白培养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孩子自身的成长力,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去成长,而不是让他为了父母或者别的什么去成长。

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

千万不要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力,这是交易而不是爱,在这种条件下,你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不会感受到你的爱,他不会感激你,他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交换。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23%的家长保有此种心态,他们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输不起的心态”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信任孩子,想知道孩子的所有事情,甚至希望时刻监视孩子,知道他(她)的一举一动,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破坏你们之间的信任和关系。现场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知道,这说明,至少近一半的家长都可能陷入了“输不起的心态”这个陷阱中。

7、初中生为什么会有叛逆心理?

7、初中生为什么会有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受外界和家庭的影响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叛逆心理,但只要家长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清事物的本质,加以和孩子良好的沟通,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孩子从叛逆的心理里面认识到很多事情的本质.相信通过家长和孩子的一块努力,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8、中学生为什么会叛逆?

8、中学生为什么会叛逆?

没有逆反心理就不正常了

每个人在他的生命形成前所具有的

逆反心理不分大小

是人格必备的

什模是好什莫是不好

没有具体的一个衡量

只是人类自我对外界的一种判断而已 1年龄小、不懂……2喜欢热闹、也就是别人干嘛就干嘛……3好面子……4交错了朋友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3984.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