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课堂上学生的调皮现象,怎样理解公平对待学生
导读:本文讲述了在课堂上,学生调皮现象普遍存在,并且调皮行为的存在原因有多种。传统化学教学中强调组织纪律,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而新课程改革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还探讨了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分析学生调皮现象,并提出了妥善处理学生调皮问题的建议。如下为有关如何对待课堂上学生的调皮现象,怎样理解公平对待学生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如何对待课堂上学生的调皮现象
一、教学中对学生调皮现象的认识误区及原因
调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顽皮。②不驯顺;狡猾不易对付。③指耍小聪明,做事不老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调皮的外延扩大。
上课时东张西望的学生、窃窃私语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将这些不服从教师的学生视为调皮生,从而将调皮学生的范围扩大化,使教师的许多精力放在维持学生纪律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传统化学教学中,十分强调组织纪律,我们将教材比作图纸,把课堂当成了车间,力求将学生加工成标准件,强调共性,忽视了个性。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或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长期处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集中辅导、纠错→继续练习→结论评价的教学模式中,这种固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规范,有利于基本技术与技能的教学,但是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种标准,这是现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压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化学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渐渐对化学课失去了兴趣,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3.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学生是接受教导的人,处于未知和知之较少的地位,学生必须接受教师的教导,学生必须服从教师,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我们自己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就是教师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
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开,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认真解读《化学课程标准》,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化学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
5.从教师的权威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课改的新理念中可以发现,我们自身的许多教学行为迫切需要改变。
三、正确分析学生调皮现象
学生调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应该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一般有如下原因:
1.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凭兴趣做事情,在无意识中漠视或违背教师的教学意图;
2.学生对上课的教师有逆反心理,不喜欢这位教师的化学课;
3.为了引起他人注意,显示自己,通过调皮捣乱引起同学、教师注意,获得一种满足感;
4.极少数顽劣的学生,自暴自弃,无视课堂纪律,顽劣成性。
5.其他情况。
四、妥善处理学生调皮问题
由于化学课独特的形式,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比较,学生更容易出现不遵守纪律,不听话,就连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断犯一些小毛病,如果学生在纪律上一有违纪的风吹草动,你就停下来去整风,那么这节课必将是支离破碎的。
其实除了个别调皮学生确实很顽劣之外,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有较轻微的过失。
因此,许多轻微的过失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相比,会变得微不足道,可以容忍。教师应从以下方面来妥善处理调皮学生:
1.保持良好心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调皮现象。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不要看到有调皮现象,就怒发冲冠,不要把学生看成是军营中绝对服从的士兵。
2.为人师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充分认识到体罚与变相体罚的错误与危害。
3.教师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练习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持久性。
4.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顽劣成性的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自己,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放弃对调皮学生的高压手段,避免调皮学生产生口服心不服的强烈反弹与变本加厉。
总之,课上出现学生调皮现象是正常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分析调皮现象,妥善处理调皮学生,保持整堂课的连续性,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高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怎样理解公平对待学生?
平等是尊重,是伦理原则上的公正,但并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平均。在教育实践生活中,落实平等意味着如何将“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进行结合。
所以,这里的平等指的是学生所得到的人格上的尊重,因材施教则是方法意义上的平等。教师公正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这样看来,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公正是一条十分必要的教育原则。一句话,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就要真爱学生。
1、平等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实际就是教育学所常说的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问题。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要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人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是有尊严的,也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尊重。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关系最大的人之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每个人。
2、关爱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在学生眼里, “ 公正客观 ” 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簿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所谓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指的主要是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处理师生关系,应当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要一视同仁,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学生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个性有不同,能力有差异,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家庭情况有差距。爱听话懂事的孩子,爱聪明伶俐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单凭自己的感情行事,就是一种狭隘的偏爱,一种不公正的做法。教师感情的倾斜,必然也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倾斜。
学生不一定都会明白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老师的意见,然而他们心理的感受是非常清楚的。你即使采取一次不公平的措施,也会毁掉你长期建立起来的公平声誉,哪怕你是无心的。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就要像一座天平,不偏不移。
3、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学生是从周围成人的反应——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赞许或批评中,逐步形成道德认识的。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个行为,做出公正的评价。
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学生存在。正确的做法,应是对事不对人。一个人犯错误,不管他是成绩优秀的还是较差的,该批评的都要批评;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管他平时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该表扬的都要表扬,一视同仁,不带偏见。
4、 长善救失、因材施教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还表现在给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发展机会,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有些学生不善于发言,教师不能因此就不让他发言,相反,应鼓励他多发言,多锻炼表达能力,并加以耐心指导,帮他树立信心。
5、 面向全体,点面结合面向全体,点面结合,就是要教师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育中做到教育公正。
学生是有差异性的,后进的学生,教师适当的补课和一些特别的关照是应该的,这是为了他们的进步,特别聪慧的优秀生,给他们创造提高的条件,适度的“开小灶”也是公正的,这是因为只有因人制宜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爱无差等的实质上的公正。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绝不仅仅来自渊博的知识,还来自于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公正对于教师有特殊意义,它可以告诉学生是与非,它可以引导学生走向高尚而远离卑鄙。
教师应当记住,自己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3、如何对待学生的自尊心
尊重是做人之本,尊重是一种修养,保护尊重学生自尊心更是教师的一种品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实现教育化,教师必须树立平等的思想。陶先生认为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的氛围。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
宽容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如果学会对学生适当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因此只要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就能使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从生理、心理的角度看,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而问题的根本恰恰在我们为人之师的教育者身上。
由于教师的所作所为使得其他学生对差生侧目而视,使得差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做得到的总是批评、训斥,甚至嘲笑、讽刺、漫骂。干脆将错就错,破罐子破摔,竭尽捣乱之能事,叫你头痛没商量。 有多年教育体验的老师都知道,当一届届的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后,头脑活络、吃苦耐劳、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经的“后进生”。
4、教师如何看待“调皮捣蛋”的学生
所谓的调皮捣蛋学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后进生,俗称差生。不论在哪个学校或者哪个班级,这些调皮捣蛋学生都客观存在。他们基本上散失学习的目标,对学习缺乏热情,成绩不是很理想,缺乏严谨的学习态度,这些表现往往让老师头痛不已。
在办公室里常常会听到老师们的抱怨声,说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管,上课不听讲,还做一些小动作不仅影响其他同学,还打扰到其他同学,更严重的还是不论老师怎么说,他都不听劝,还与老师顶嘴,还真是不让人省心那。但话说回来,这些学生并不是道德败坏,没有礼貌,没有集体荣誉感。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是落后的,有些还是渐进的,但对于他们个人的基本素质而言,所有的学生都是祖国的可爱的的新生一代,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平常的、理解的、宽容的心态正确地去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刚刚踏上讲台的我,班里就那么两三个调皮捣蛋生,还真是让我头大,。他们胆子非常大,个性也很强,对自己的约束能力非常差,经常打闹给班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怎么办呢,我不断地思考,遇到一个案例,我都在想出一些解决的方法,查阅资料是不可少的;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让他们传授经验,我也不断地结合工作上的成效,对调皮捣蛋学生有了正确的评价和积极地引导方法。
首先,我们要对学生产生调皮捣蛋现象进行细致的根源分析,好对症下药。
第一,活泼、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年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所以自制力较差。
特别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所进行的教学缺乏新鲜感和强烈的刺激,这些学生更难收住心神去注意听老师讲课,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去动一动,玩一玩,乐一乐,完全忘了老师的存在。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他们什么都想试一试,特别是那些没做过的事,都想试一试来表现自己,越是不让动的东西,好奇心就会猛增,想来想去,还是非动不可,一动就会捅娄子,就会做出大人认为调皮捣蛋的事来。
第二,这类学生想通过某渠道引起别人的注意。简单的说,就是想以此出风头,通过捣蛋来显摆显摆自己,有点哗众取宠的意味,想让人表扬表扬一下自己。
第一,用宽容、理解的心去与学生沟通。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沟通,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当孩子们中出现了调皮捣蛋的事时,我们应及时地去了解事情的原委,并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而不是一味的去怒斥:你们是我们学校最差的学生!、你们这几个我看着都讨厌!、再说话,就滚!这些话,只会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加难以沟通,特别是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他们不但不改,还会变本加厉,和你唱反调。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感。
回想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遇到调皮捣蛋学生,就要发火,不好好与他们沟通,有时还会用语言进行人身攻击,他们不但不听,还与你顶嘴,后来,我改用方式方法,在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和他们谈心,没有之前的冲动,多了些表扬的话语夸奖他们,如:这节课你听得很认真!、你太聪明了!、老师相信你!这些简单的话语,对他们来说,是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在我的赏识目光中找到了自己的准确位置,在我的关爱的话语中获得了奋力学习的动力。
我就这样成了他们的好朋友。因此,我们要学会倾听,把学生和我们的距离拉近,走进他们的心灵,面的微笑,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们的沟通方式方法,用信任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同学,他们会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原意和老师好好沟通。
第二,利用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来激励学生。
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多注意调皮捣蛋的学生,要多多地注意他们,观察他们,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地加以利用,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帮助和鼓励他改正自己的缺点。让他们对自己建立起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我能行。
我班上有一名学生叫石辉键,在班上是最调皮,上课常常管不住自己,经常接到其他教师的投诉,说某某同学上课时爱逗旁边的同学等。
我每次好言相劝,就是改不了,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既聪明又有爱心和热心的小朋友,我交代给他完成的任务,他都按时完成,还协助其他小朋友按质按量完成,在数学课上,常常有独特的见解。我就趁热打铁,在班上,我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他,他那天特别的安静,从他眼睛里,我可以看出,他心里非常得意,我又趁势追击(刚好劳动委员转学),我让他补上,从那以后,他表现得非常棒,上课也认真了,还受到其他教师的表扬。
因此,即便是调皮的孩子,他们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用心去面对每一位学生,,不断地去挖掘其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确定自信,找到他们的转折点。还有一点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寻求能吸引孩子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没有调皮捣蛋的机会。
总之,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希望老师重视他,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他们,摘掉有色眼镜,摒弃对调皮捣蛋学生的偏见,懂得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给予他们的正确引导,让爱唤醒他们的心灵。
5、如何对待小学生的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通常,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初高中学生的叛逆,殊不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也易出现这种叛逆心理,只是表现方式有异于青少年。
一、默不作声
有些学生对待老师的批评总是一声不吭。其实这是学生的一种反抗方式。这时候我们就要反思,究竟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们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思维方式用在了学生身上。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仅仅是为自己辩解。
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
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 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 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教育的应该是培养有主见, 敢说敢做的学生。
二、阳奉阴违
有这样的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无论你苦口婆心的劝诫还是严肃的批评,他都照单全收,而且极其诚恳的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然而一转身,又接着犯错。
这种学生一般对教师怀有戒心,他们的温顺只是表面现象,只是使自己免受惩罚的一些小手段。对待这样的学生,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教师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尽可能地多鼓励, 表扬而尽可能少批评,
指责。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逐渐消除戒备心,愿意真心实意的与老师交流。
学生在班级中生活,
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
因此,我们要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让每一个同学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
老师的亲切,这样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 乐于接受大家, 为青春期的过度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6、如何对待上课爱说话的学生?
我觉得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自己本身,老师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他们的课程兴趣爱好;还有就是教学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过于沉闷反倒不好;还有就是自己要走近学生,试着跟他们一起聊天,给他们你的经验,让他们乐于接受你的建议,尊敬你,当然要把握聊天的时间。一方面是学生,作为老师最难的就是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性格很重要,爱动的就多点机会给他发表学习心得或者做些实际的事情。
现在我试着分析你的问题中的关键词,不到之处请谅解。
放学-爱说话。我觉得这个可以理解,假如我们是学生,一整天课下来,放学了还要上课是不是很不爽。其中还不排除是被父母逼着过来补习的!
7、如何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
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情,调皮是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出现的很正常的现象。针对他们调皮捣蛋的行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去对待。
从自身方面来看,要尊重这些学生,不能差别对待;另外也可能因为是我没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我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从学生方面来看,这种学生不一定是品质坏,可能是个性方面表现有偏差,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同时请学生家长积极予以配合,会跟家长如实反映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并跟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商量对策。
对待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让这种学生做班级干部,以此增加他们的责任心。
对这些学生一多关心,多与他们交流,表扬他们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再加上家长的配合,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学校家长双方面共同努力,相信这样的学生会越来越少。
8、如何对待调皮的学生
管理方面要张弛有度,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
现在的孩子都讨厌说教,却喜欢老师谈论一些和他们生活相贴近的事情,你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心态,对于学生喜欢的,进行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果孩子们的想法过于偏激 ,你应该用她们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多领学生做些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让问题学生有机会显示他们的长处,当然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才行哟,我觉得既然你担任班主任就该努力和孩子们打好关系,能容入他们的生活,同时又能树立你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他们虽有时会叛逆,但也还是会喜欢那些真心对他们好的老师。
不过,管理学生也要分层次的,首先,要确定一个好的班长和几个班委成员。这里不是指学习好,而是要聪明,大胆,敢说敢为,加上你的指导和帮助,可以基本保证班级大体平稳。其二,永远不要让学生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不一定非做一个让学生都满意的班主任,而是要做自己心里无愧的好老师。其三,对问题学生没必要要求太严格,要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商定一个底线。让他们去坚持。适当放宽政策。
其四,要让有前途的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而不去计较他人。相信你会做好一切的,祝你成功!
9、怎样看待佛弟子的境界及人品?
首先,看他有没有出离心、慈悲心、包容心、善解人心、人意、人的缺点或错误的宽容心!看他是否爱攻击别人的缺点、错误、尤其对自己上师的态度、对出家人、对众生的态度、看他有没有分别心!能不能谅解别人的缺点或错误。
能不能诱导人们克服无明,打开心量、帮助别人树立菩提心的能力。 看他有没有正心正信正念正行!如果没有,一定别急、更不能有嫌弃的心念。我们有责任义务去帮助。因为调伏自心、自己或别人的因缘、次第、心量与菩提心、与自己的身口意的改造是一致的。有时帮助别人会使自己因缘、次第、境界增上的作用更大。
这就是上师三宝无形的无处不在加持力! 看一个人的德行,不能只看他见过了多少高僧大德,读了多少经文、能背多少仪轨、能打多少手印、禅定如何了不起、神通如何广大、供养了多少上师、这充其量是个大福报、无论他有多大的定力、有多少觉受、有多高的地位、金钱、权势、这与成佛无关!如果没有菩提心,可能都是轮回的因。 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都在因因缘而变。
一定要看他是不是念念从善如流、爱心如虚空、是不是促进了佛教事业、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是不是增进了僧团的团结、是不是成就了六道而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不是引导众生脱胎换骨、从新做人、乐于助人、以自身的身心去影响他人、利益他人、步入空性、逐步成佛。
因此,我们一定要降伏散乱的自心、执着心、分别心、傲慢心、烦恼心、畏惧心、直至实现菩提心 善恶、好坏、极乐与地狱都在交替、转化的!这就是生灭法,也是因果律。看他心里有没有傲慢心。如果有,他还不是佛弟子,充其量只是一位善人,而且还不是个纯洁的善人,更而不是一个精进的佛弟子。善人和佛弟子还有一段距离。 傲慢心一起,灾祸自然来。嗔秽心一生,百万障门开。善念一生、灾祸自灭。调伏自心是永远的话题、功课。
这就是佛法的真谛!如有片面性、极端性、就会落于四边,有的连世间法都不如。因此,佛弟子的责任是生生世世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永远都不可放放松。尽管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限的,但是,今生的生命是有限的,宝贵的。如果以无常心奠定自己的价值观,就是珍惜,把握好当下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加上美好。离苦得乐,了脱生死、共同实现菩提心。我们不仅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实修实证。 愿天下一切苍生把握好当下,只观自心的过错,切莫把眼睛、嘴巴放在别人的身上、得大解脱、大自在身心!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