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投射作用指的是什么,心理学上的投射作用指的是什么
导读:本文介绍了心理学中的投射作用。投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的特征、需求和情绪等主观经验投射到他人身上,以解释事物。这种投射作用在社交认知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个体在社交中更倾向于将自己身上具有的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影响了对他人客观特征的认知。投射作用在儿童发展和天才儿童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心理测量法中常用的测量手段。如下为有关心理学上的投射作用指的是什么,心理学上的投射作用指的是什么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学上的投射作用指的是什么
投射是指个体把自有知识经验用以解释某一事物。打个比方,两个人同时看见一幅画,画里有两个男人隔着桌子聊天,有人觉得那是警察在审犯,有人觉得是在谈生意,有人觉得那是两个好朋友聚会。之所以有不同的解释就是不同的人投射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事物。
满意请采纳
2、心理学上的投射作用指的是什么
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投射作用的直接效果,是个体的主观意向对于社会认知形成的影响作用比认知对象本身的特征还要大,即个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大于认知对象客观特征在社会认知中所起的作用,即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
社会认知中的这种“喧宾夺主”的投射作用,使得个体在进行社会认知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一些人格特点投射到客体身上,从而将一些本不属于对象的心理行为特征强加到对方身上,掩蔽了客体的真正的人格心理特点,扭曲了客体的真实面貌,形成对客体错误的认知图式,使得认知中的客体不是像客观中的客体,而是越来越趋向像个体本身自己。
如个体在社会认知中的心情是愉快的,则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判断将趋向是肯定性质的,若个体的心情是不愉快的,则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判断将趋向否定性质的。这是投射作用消极的一面。
投射作用在社会认知中也存在积极作用的一面。由于投射作用使得个体总是趋向把对认知对象评价判断成与自己相类似,总是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经验“先入为主”地来认知评价他人。
因此,投射作用会使个体在对确实与自己相类似的人进行社会认知时,对客体的评价判断会更加地轻易、更加地精确、更加的到位。
个体在社会认知中存在投射作用的特性,后被利用发展成了一种心理测量法,即心理实验研究中常采用的“心理投射测量法”。即通过对他人个性测量中的评价而可测量检测出评估者本身的个性特征。因为,个体在对他人个性测量时,将自己的许多心理人格特点投射到了对他人个性测量的评价上。
这种方法比直接对评价者进行个性测量的效果还要好,这种通过个体测量他人而对个体进行测量的间接方法,避免了个体在直接进行自我测量鉴定时所可能存在的自我赞许倾向的影响。因此,心理投射测量法,是利用投射作用原理而设计出的对个性心理进行测量鉴定的一种比较客观、准确、有效的测量方法。
3、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应该如何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从心理学角度,不少于500字)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关键期”,关键期是劳伦兹通过鸡鸭的印刻现象发现的,也就是说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存在着一个时期对于外界刺激十分的敏感,在这个时期能够获得某些能力的快速增长,最明显的比如语言能力,基本就是在三岁左右,还有音乐美术等相关能力也与早期的适当刺激有关。
由此,人们就认为在儿童早期也就是关键期是习得某些能力的重要时期,是需要家长学校老师重视予以适当教育的。
此外,前苏联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提出儿童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另外一种是潜在水平,即在他人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差即最近发展区,那么教育就要基于现有水平,着眼于潜在水平,那么教育要处在发展的前面要引领个体发展。
最后,我在国外的一档关于天才儿童的节目上看到这样一个论调,也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重要佐证。有研究称,初生婴儿的脑突触连接是成人的20倍,出生后的外界刺激决定了保留哪些突触连接,斩断哪些突触连接,处于新异刺激环境即丰富刺激环境的个体保留的突触连接量要远高于处于贫乏环境刺激中的个体,当然这是通过对大鼠的实验研究发现的,不可能用人作为实验对象。
也依此,人们认为给予幼儿以丰富的刺激会促进孩子各种感官能力和学习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上是支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中也存在一种观点,就是在人的智力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或日后个人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全人口的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即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相近的,真正影响学业或成就的是性格、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那么在儿童的早期比较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思维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养成,这对于日后的学习,工作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远比开发智力重要得多。
其实我个人也是赞成后者的,我认为在智力这种先天素质均等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打个比方,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等)这些比较多的都是先天的因素决定的,这就好比是人未来发展的种子,而非智力因素则是种子得以生长的土壤,再好的种子,土壤是贫瘠的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生长,只有肥沃的土壤才可以使上好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大概我能想到的就这些,这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的,望采纳啊!!!
4、结合实际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一道论述题
您想的问题很实际也很重要。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认为,儿童时期(朦胧记事的时期)的心理印象对人生的发展影响是极大的,这可以从佛洛依德的著作里得到证明。而在这个时期,儿童尤其是其心理就像一张白纸,任何一个墨迹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要合理地控制其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一方面要竭力避免坏的影响,另一方面一定要根据其需要为其成长创造应有的环境。
具体内容建议参考《哈佛女孩刘亦婷》,不管社会上对其评价是褒是贬,其中有一些内容总是有道理有帮助的。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