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跟心理学有关系吗?如何理解佛学与心理学之关系

laoshi 心理科普 2023-10-06 04:48:07

导读:本文讨论了佛教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相关性。佛教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类心灵和宇宙之间关系的学科,探讨了人类的意识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宇宙的。文章还强调了佛教心理学中的“空”思想,认为空是事物本质的属性,而不是与现实世界相分离的。文章也提到了佛教心理学和心理学的一些相似之处,如因果论、十二因缘论等。文章回答了人们关于佛教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佛教心理学的问题。如下为有关心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跟心理学有关系吗?如何理解佛学与心理学之关系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经 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跟心理学有关系吗?

中心思想: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

与心理学没有关系。这是真实不虚的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罗什译本:说般若之心要,故题为心经。略疏曰:“般若等是所显之法,心之一字是能显之喻,即大般若内统摄要妙之义,况人之心藏。

心经 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跟心理学有关系吗?

2、如何理解佛学与心理学之关系

心理学类似于佛学中的十二因缘论,因果论,缘起法等等,从因到果及因与果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在佛学中属于世间法的范畴,可以证得罗汉果位。阿罗汉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同看手中的物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普通人看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只能看到当前。佛学的根本是出世间法,即产生精神世界的那个根源,目前的心理学应该还研究不到这个方面。

如何理解佛学与心理学之关系

3、请佛教师兄来解答,谢谢。1 佛经中 有说为什么人会有预感吗2 心想事成是有条件的吗 想什么事 跟着

阿弥陀佛!因为本人发愿只持《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一部经,对其他经不知道。所以不能告知您第一个问题。

心想事成的确是有条件的。所求之事必须符合教义。不能是违背十善业的。佛不会助长众生的贪、嗔、痴、慢。凡是具有贪、嗔、痴的事,佛是不会加持的。

阿弥陀佛!

第三个问题,与以上所说相同。能实现的愿望,是根据您的心来确定的,只要您念念都是为了别人,而无我,这件事就一定能成。如果所求之事,是为了一己私欲,就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了,也是您命中拥有的。不是求来的。阿弥陀佛!

请佛教师兄来解答,谢谢。1 佛经中 有说为什么人会有预感吗2 心想事成是有条件的吗 想什么事 跟着

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人生道理是什么啊

《波罗蜜心经。》的主题说的就是揭露一个人一个生的命运宇宙的奥秘,告诉你的有一个揭谛法人出现。

人类心的自然世界的生成和人类宇宙人生命理的真相缘分该有一个阿波罗天人的出世界。全真的灵性让你知道宇宙人类心理空间中的动态变化,一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真实性的发生着变化着工作着的事。通过自心多媒体的真空自然演绎看见,让人类心得知到这个空间命理中真实的境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产生,全书就这一个意思。

5、心理学和佛学有什么关系?

一些心理疾病被认为需要纠正错误的认知,人的错误认知一般有过分绝对化(我一定要成功),以点带面(我这个事情没做好,所以我什么都不行)等等。佛家的理论都是叫人放下、放下了自然就没有烦恼了。比如佛叫人观自在,然后自在如来,好比健康人的一种心理调节方式,心理疾病的患者不能调节了,那就用宗教调节。

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也是一样,佛割肉饲鹰也好,耶稣让人打了左脸打右脸也好都是一个道理,挣不到就不要争,不争了看淡了心情就好了。

一花一世界,世上如此之多的玄妙,何必非执着于一事一物呢,对不?

6、想学佛学心理学有知道的吗

宗教是治心的,尤其是佛学本来就是“心智科学”,佛学中的心理学内容需要从佛法基本的起缘知识、五蕴知识开始了解,而后需要去理解唯识学方面的很多理论。

在唯识理论中和佛法的五蕴概念中,对心、思维的种种功能、过程,都有非常具体细致的说明。分析心的自身各部分为分“识”,而分析心的活动的各种要素称为“心所法”。

在八十九心中最简单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只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于对象上并无任何复杂的反应。

如果我们详细地审察,则它们最少还包括有七种心所法在内:

一、触(近人译为感觉,即器官和对象的感触);

二、受(由对象所激起的感情);

三、想(构成意象作用,即于对象而造成概念);

四、思(意旨,即欲取或避于对象);

五、心一境性(近人译为精神集中);

六、命(心理的寿命或内存的生力);

七、作意(注意于所缘的对象)。各派论师不但重视心法,而且都同样地很重视心所法的分析。

“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佛经把身心所存在的现象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在阿毗达摩中通常用色法、心法及心所法三种来包括它们。色法属于色蕴,心法属于识蕴,心所法则包括受、想、行三蕴。根据上座部,行蕴有五十法,再加受想二法,共有五十二个心所法。这里面有二十五个是善心所,十四个不善心所,十三个是通一切善恶心的心所。

它们的善恶或不善不恶是根据它们所相应的心来说的,即与善心相应的为善心所,与不善心相应的为不善心所,与无记心相应的无记心所。

八识和五十一心所,是佛法对于心理现象的说明,而且尚是提纲挈领的大要,假使仔细分析更是无量无尽。专研究这方面的叫法相宗,也叫唯识宗,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系统;二是内在自缘觉知系统。

唯识学把重心放在内在觉知系统上,它立“唯识无境”义,以区分两套认知系统,彰明自宗旨意。

唯识学认为,凡夫的认知定式泥于遍计所执之思维方法,并且分不清识与根的认知差别。在凡夫心态上认知活动无法达到主体自身认知能力的转化,因而也就无法最终觉知意识的深层结构、功能原理。认识是一种了别过程,虽然认识的启动有赖于主体与客体的相关性,但是形成认识实则属于心识内在之活动,也就是内在信息自我加工过程。

人的认识不能直接面对客体,因为认识只是识的分别变之活动。这就是人的心理主观性的表现。

佛学的心理学与西方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不同之处区别:

第一,佛教唯识论的意识理论,在承认直觉思维的同时,还承认理性思维。意识是由阿赖耶识中见分派生出来的。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则把意识主要说成是直觉,认为理性意识是即时的、断断续续的、不起很大作用的。

其二,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没有主体。

它就象一面没有主人的镜子,一方面鉴照外在的境象,一方面鉴照阿赖耶识自身。如果说它有主人,那么这个主人则是末那识,末那识是自我的代表,是染污识,是应该破除的。而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中,意识都是自我的代表,决定着自我的性格和形象。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对无意识的控制程度,决定这个人的伦理道德风范。在荣格看来,由于意识层次中人的心态和心理功能的不同,决定人有不同的性格。

其三,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的主要作用是要通过般若和禅定等修为,摆脱末那识的控制直接把阿赖耶识全部照亮,最后转凡成圣,化烦恼为菩提,实现所谓的“大圆镜智”。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则执行现实原则,对热衷于快乐原则的无意识加以监督和节制。在荣格的理论中,意识仅仅是通道,即实现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与外在现实之间的沟通。

记得曾在书店看到过有专门的书,当当网等图书网站都是有的,好象就叫《佛教心理学》或者《唯识心理学》。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29996.html

AI角色模拟

AI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心语者,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愿倾听您的困扰并提供支持与建议。

开启对话

我是AI女友
嗨,我是你的恋爱女友,一个小少女,爱撒娇卖萌,偶尔耍点小脾气,快来聊吧!

开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