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心理素质,什么是心理素质?
导读:心理素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个人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心理素质始终可以靠后天的锻炼提高,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指获得知识的多少,也指先天遗传的智力潜能,非智力因素指心、思、感受等。心理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多参加比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调整自己的状态、排除杂念等方法来实现。如下为有关心理素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心理素质,什么是心理素质?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素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靠长期比赛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比赛的经验成正比
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人心理关
总是过不了。但是,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
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心里
面自然就会比较踏实稳定。
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实力去向强手挑战,就需要在一定的
比赛经验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还
是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质的资本。在实力并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
谈心理素质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说双方实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谁可以发挥得好一些,这
个时候就靠自己的状态的调整了。
先说几个影响发挥导致失败的原因。
1求胜心过重。
心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这就是很多业余的爱好者遇弱不强,
遇强却不弱的原因(心理放松,没压力,技术能充分发挥)。
2练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点、打控制的,这样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证,在未练球(包括
练球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大失水准。
3打法相克。业余爱好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其实以己之短,遇彼之长是非常常见的事,这
就取决于个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了,而这一点往往是业余爱好者最欠缺的。
4不合适的器材。业余爱好者也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么拍子都
差不了很多,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除非对不会打球(没有丝毫手感可言)的人来说什么拍
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细腻的人,对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水平
的高低。
5思想包袱。这一点和第一条有些类似,往往生在领先,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最容易出
现心理的变化。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无论业余或者专业)。
金泽洙也一样在20:16的
时候把握不住自己,丢掉了几乎到手的胜利,何况我们业余爱好者。
所以自身状态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的胜利。调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比赛一
开始就全力以赴,认认真真地对付每一个球;赢了一个球就握紧拳头叫喊一下,振奋一下
,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个球,让自己冷静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赛。这些都可以很好
的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排除杂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
杂念之一:想赢怕输。
比赛没人想输,但比赛时脑子里老想这个就影响你打好球。求胜心切,容易蛮干,关键时
候手脚又放不开;怕输就更没戏了,先一个怕字你还能干什么?胜利是一分一分赢得的,
不用多想结果,就想把每一个球都打成好球。杂念之二:环境影响。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
,让你孤单无助;拉拉队(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闹,不习惯的场地条件,让你头昏眼
花,心烦意乱。
没关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要太在意观众,这会儿你是主角,这是你的
舞台不是他们的,打好你的球要紧,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比赛来不断的获得,因此多打
比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阵不同打法的对手来丰富自己的阅历,提
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以上只是我在一个论坛看到的讨论,稍加整理,希望大家多多参与讨论。
2、什么是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
邢根溪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
肖汉仕教授这样解释: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其中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方面是指获得知识的多少,也指先天遗传的智力潜能,但我们主要强调心理潜能的自我开发与有效的利用,在非智力方面,主要指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大小以及所体现出的行为习惯与社会适应状况。
刘岸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
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质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除智力因素以外,决定和影响人活动的一切非智力因素都可以称为心理素质,亦即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和。
无锡市中小学心理教育课题组研究认为: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
因此,对心理素质做如下界定: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王希永等人认为: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时常常使用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概念,这些概念同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表达方式。
其实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等同或替代。人格、个性这两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质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38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