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韵律有哪几种,请各举一例,第6感是什么
导读:诗的韵律有几种?请各举一例。从韵律开始,进入了诗学相对复杂的层面。很多背过唐诗的人从小就会感到古体诗的韵律美。其中起作用的就是韵律感。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父母都逼着他们背唐诗,而不背郭沫若的《女神》呢,一方面他们认为唐诗有更永恒的经典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唐诗有强烈的韵律感。语言本身是有音乐性的,这种音乐性——一种内在的音节和韵律的美感不仅限于诗,日常语言中也潜在地受音节和韵律的制约。现代诗学的鼻祖雅可布逊曾举了个日常对话的例子。如下为有关诗的韵律有哪几种请各举一例.,第6感是什么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诗的韵律有哪几种?请各举一例。
从韵律开始,进入了诗学相对复杂的层面。很多背过唐诗的人从小就会感到古体诗的韵律美。几岁的孩子可以什么意思也不懂但一口气背出几十首唐诗来。其中起作用的就是韵律感。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父母都逼着他们背唐诗,而不背郭沫若的《女神》呢,一方面他们认为唐诗有更永恒的经典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唐诗有强烈的韵律感。
语言本身是有音乐性的,这种音乐性——一种内在的音节和韵律的美感不仅限于诗,日常语言中也潜在地受音节和韵律的制约。现代诗学的鼻祖雅可布逊曾举了个日常对话的例子。
问:你为什么总是说“约翰和马乔里”而不说“马乔里和约翰”?你是不是更喜欢约翰一些?
答:没有的事。我之所以说“约翰和马乔里”只不过因为这样说更好听一些。
一个女孩子把“约翰”放在前面说,就引起了另一个女孩子的猜疑。
但“约翰和马乔里”把“约翰”放在前,正是因为音节的考虑。之所以“约翰和马乔里”更好听,是因为我们在说话时总会无意识地先选择短音节的词。比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换成“五讲三热爱四美”,就怎么听怎么别扭。小说中也有韵律感的例子。有两句小说中的句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下子就记住了。一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句子:“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一是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中的一句:“全维罗纳响彻了晚祷的钟声。
”两句话当时就给我一种震动感。很难说清这种震动从何而来,但“爱尔兰”、“维罗纳”在音节上听起来的美感因素可能是其中重要原因。假如把上两个城市换一个名字,如“全乌鲁木齐响彻了晚祷的钟声”、“整个驻马店都在下雪”,就似乎没有原来的韵律美。所以声音背后是有美感因素的,而且还会有意识形态因素,有文化和政治原因。
比如有研究者指出,我们对欧美一些国家名字的翻译,就用的都是特好听的词汇:英格兰、美利坚、苏格兰、法兰西等等,听起来就感到悦耳;而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小国的翻译,洪都拉斯、危地马拉、毛里求斯、厄瓜多尔、听上去都巨难听,一听就感到是一些蛮荒之地。这可以说是殖民地强权历史在语言翻译中的一个例子。
现在我们来看台湾诗人郑愁予的写于1954年的《错误》,它就是韵律感极强的一首诗: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开头两句中“走过”、“开落”在韵脚上呼应,“东风不来”、“跫音不响”在音节、字数、结构上也有对应的效果。
本来单音节词,尤其是介词、连词、判断词(“是”)在诗中一般都尽量回避,但《错误》却大量运用,如“打”、“如”、“是”……反而使诗歌的内在音律更起伏跌宕。尤其是“达达的马蹄”有拟声效果,朗朗上口。诗一写出,有评论家说整个台湾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到处都背诵这首诗。
中国现代诗中最注重诗歌的韵律性的是“新月派”诗人,如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如徐志摩的经典名篇《再别康桥》和《雪花的快乐》。
我们读《雪花的快乐》: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这首诗我一直记着的是其中的“朱砂梅的清香”,为什么“朱砂梅的清香”让我难以忘怀呢?我说不清楚。
但是它至少音节很美,象“爱尔兰”、“维罗纳”,另外朱砂梅是具体的,而具体性是文学的生命。
中国现代诗中韵律美的顶峰有人说是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雨巷》(1928)。它使戴望舒一举成名。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叶圣陶甚至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的成功处在于运用了循环、跌宕的旋律和复沓、回旋的音节。
衬托了彷徨、徘徊的意境,传达了寂寥、惆怅的心理。间接透露了痛苦、迷茫的时代情绪。旋律、音节的形式层面与心理气氛达到了统一。但有意味的是戴望舒本人却不喜欢这首诗。也许是因为它太雕琢,太用心,太具有音乐性。戴望舒很快就找到了新的诗学要素。取代了《雨巷》的是《我的记忆》。
戴望舒的好友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从《我的记忆》起,戴望舒可说是在无数的歧途中间找到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路,并完成了“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的工作。这浩浩荡荡的大路也是30年代一代现代派诗人所走的路。其诗学的重心就在于“意象性”。
2、第6感是什么
“第六感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
科学实验表明,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个基本感觉外,还具有对机体未来的预感,生理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觉”、“机体模糊知觉”,也叫做人体的“第六感觉”。国外把人的意念力或精神感应称为人的第六感觉,又称超感觉力(英文简写成ESP)。
人体的“第六感觉”是指人们对内脏器官的感觉,是由于机体内部进行的各种代谢活动,使内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觉。
例如,人们对饥饿、口渴等的感觉,都不是通过五个基本感觉器官所感知的,而是通过“第六感觉”而感知的。
“第六感觉”的感知,并没有什么专一的感觉器官,是由机体各内脏器官的活动,通过附着于器官壁上的神经元(神经末梢)发出神经电冲动,把信号及时传递给各级神经中枢而产生的。
人体内脏感受器的高级神经中枢在下丘脑,而且在大脑皮层中有相应的代表区,然而,内脏器官的感受一般都不象机体表面的感觉那样清晰,而是带有模糊的性质,而且缺乏准确的定位。比如,当腹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患者往往分不清楚到底是胃痛还是肚子痛,所以,生理学家把人体的“第六感觉”称之为“机体模糊知觉”。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无法清楚地感觉到胃肠的蠕动、消化液的分泌、心脏的跳动等等。
生理学家实验表明,当内部感受器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或者是持续不断的刺激时,人体的“第六感觉”的发现对人类了解自身的活动规律和防治疾病都是有益的。
人的第六感觉的几种表现
第六感觉是一种神秘的感觉,不同的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感知性。
想知道你是否有第六感吗?请用“是”或“否”来回答下列问题:
1. 曾经作过的梦境在现实中果然发生了;
2. 到一个从未去过的新的地方,却发现非常熟悉那里的景物;
3. 在别人尚未开口时,已知道他将说什么;
4. 常有正确的预感;
5. 身体有时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如蚁爬感,短暂的刺痛感;
6. 能预知电话铃响;
7. 预见会碰到某人,果然如此;
8. 在灾祸到来之前有不适的生理反应,如窒息感、乏力等;
9. 常做彩色缤纷的梦;
10.会不时听见无法解释的声音。
如果你有3个肯定的回答,你具有第六感觉;有5个或个以上肯定的回答,你的第六感比较活跃;超过7-10个,则非常敏感了。
3、人是如何产生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直觉的?
听觉的刺激是声音,它产生于物体的振动。物体振动时能量通过媒质传递到人耳,从而产生听觉。声波在不同媒体(空气、水或其他媒体)中传递的速度不同。
当声波的振动频率为20-20000HZ(赫兹)时,便引起听觉,通常把这段频率范围称为可听声谱。低于每秒20次的声波和高于每秒20000次的声波人都听不到。在听觉系统中,耳既是一个接受器,又是一个分析器,把外界复杂的声音信号转变成内在的神经信息的编码。外耳搜集声音刺激,中耳将声音的振动传送到内耳,内耳的感受器将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神经能。声波从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鼓膜与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的听小骨系统相连,它们再将声波传到卵圆窗。由于耳膜的面积比卵圆窗大20倍,振动传到卵圆窗时,声压约提高了20-30倍。这条声波传导途径为生理传导。另外还有空气传导和骨传导。空气传导是鼓膜振动引起中耳内空气振动,再经卵圆窗传至内耳。骨传导是振动由颅骨传入内耳。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构成。耳蜗又分三部分:鼓阶、中阶和前庭阶。
基底膜在鼓阶和中阶之间,它在卵圆窗的一端最窄,在蜗顶一端最宽。基底膜上分布大量听觉感受器一科蒂氏器官,它由支持细胞和末端有细毛的毛细胞组成,听神经便由此发出。听神经的兴奋是由基底膜的位移刺激了毛细胞而产生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颞叶的听觉中枢而产生听觉。
视觉的产生:
视觉的产生与照相机的原理基本一样,由于影物反射的光线,通过照相机的光圈、透镜镜头将光线聚焦到暗箱中的胶片上,再经胶片的化学作用而成像,然后再冲洗出来就成美丽的照片了。眼睛能看见物体就是这样的,当我们看到物体,其表面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通过透明的屈光组织如角膜、晶体、玻璃体的屈光折射和睫状体悬韧带的调节作用,使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影像。
然后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及视杆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冲动经过视神经的传递到达大脑的视中枢。视神经在传递信号的过程中,在大脑蝶鞍上方的视交叉将视网膜鼻侧的信号传递到对侧,所以视中枢的每侧与双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连,将双眼的影像相融合,形成“双眼单视”,于是就看见立体的外界物体。
眼睛比照相机精密灵活,照相机为照清楚远近的物体,需要人为地调节焦距、光圈,而眼睛在神经的指挥下,通过动眼神经调节瞳孔大小,并与外展神经、滑车神经一起调节眼球的运动,经过睫状体上的悬韧带调节晶状体而调节焦距,使影像的焦点聚集在视网膜上,并能够追随运动的物体,形成立体的物体影像。虽然视网膜上的影像是倒立的,但由于我们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习惯,均认为物象是正的。
补充: 触觉的产生:
触觉为生物感受本身特别是体表的机械接触(接触刺激)的感觉,是由压力和牵引力作用于触感受器而引起的。当作为适宜刺激的外力持续作用或强力的和达到比较深层的情况下,则称为压觉。若以神经放电的记录作明确的区分时,对持续性刺激神经放电则称为压觉,而非持续性的少量放电称为触觉。压觉放电的适应慢,触觉适应快。触觉从进化上被认为比压觉更高,一般神经纤维的直径也粗。
这是一种在动物界广泛分布的原始的感觉。
嗅觉的产生:
嗅觉器官由左右两个鼻腔组成,这两个鼻腔藉着鼻孔与外界相通,中间有鼻中膈,鼻中膈表面的粘膜与覆盖在整个鼻腔内壁的粘膜相连。嗅觉感觉的作用就是让人体感觉到各种不同的气味。
嗅觉上皮组织包着休耳采氏细胞,这是嗅觉中枢所在。休耳采氏细胞的四周有鼻粘膜的支撑细胞包围着。休耳采氏细胞属于两极细胞,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细胞质延伸物。
树突是由一圆柱形部分和有嗅觉纤毛的粘膜芽状物组成,这纤毛即构成了嗅觉的出发点。树突会渗入支撑细胞到达鼻粘膜的表面上,轴突则穿越筛骨板往大脑的方向去。
吸入的空气中含有一些能够引起嗅觉的物质,这些物质穿越鼻粘膜到达上皮组织与嗅觉纤毛接触;嗅觉纤毛会刺激细胞质延伸物末端--粘膜芽状物的细胞膜,将此一嗅觉刺激传送到休耳菜氏细胞的细胞质。
能引起嗅觉的物质需具备以下的条件: -容易挥发 -能溶解于水中 -能溶解于油脂中。嗅觉作用的运作情形,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比较盛行的说法是:嗅觉细胞膜内有一些凹洞,当有物质的气味进入任何一个凹洞时,细胞膜的结构就会有所改变,此一改变即为嗅觉感知的开始。每一个嗅觉细胞内都包含一种嗅觉接受器;人体的嗅觉接受器有七种类型,各自负责不同气味的感知。
嗅觉由位于嗅觉细胞树突末端的嗅觉纤毛所接受,然后传送到细胞质,接着到达神经元的输出延伸物--轴突。轴突会穿越筛骨板与前脑叶下侧的两个嗅球会合,嗅球本身藉着嗅脚与大脑相连;嗅神经就是在此开始分支,往内嗅中枢和外嗅中枢分布,直到大脑的嗅觉区里。
还有许多的组织参与嗅觉感知的工作,它们藉着神经纤维和大脑的嗅觉中枢相连。
补充: 味觉产生的过程:
呈味物质刺激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觉。不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体,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也不相同。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婴儿有10000 个味蕾,成人几千个,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对成为物质的敏感性也降低。
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头表面的乳状突起中,尤其是舌黏膜皱褶处的乳状突起中做密集。味蕾一般有40-150 个味觉细胞构成,大约10-14 天更换依次,味觉细胞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不同物质能与不同的味觉感受分子结合而呈现不同的味道。
舌前2/3味觉感受器所接受的刺激,经面神经之鼓索传递;舌后1/3的味觉由舌咽神经传递;舌后1/3的中部和软腭,咽和会厌味觉感受器所接受的刺激由迷走神经传递。味觉经面神经,舌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轴突进入脑干后终于孤束核,更换神经元,再经丘脑到达岛盖部的味觉区。 补充: 直觉是指没有使用五官反射作用的感觉,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意识是通过听、视、味、嗅和触觉来接收外在的刺激,然后整理分析,最后确实认识。
而潜意识会接受到更多由意识层面所遗漏的东西,它们不是透过语言或逻辑推理而得。这些讯息经年累月的储存在脑里,是我们不曾察觉的。当它们浮现到意识层面、成为一种可辨认的感觉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觉”。
心理学上无意识的概念是多义的。一般说来,无意识主要指那些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不是意识的中心,但影响意识的进程。
如人的梦境,虽然没有有意去思考却出现在意识中,说话时不依靠词而依靠句子结构本身“不言而喻”的思考,那是无意识的作用。科学思维活动的无意识现象也经常发生,爱因斯坦说:我们的思维不用符号(词)绝大部分也都能进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进行的。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彭加勒是最早把人的无意识活动与创造性直觉活动相联系的研究者。
在他的观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创造过程的无意识理论,把整个创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意识活动—准备,这是特别的活动状态,是新思想直觉闪现的前提;第二,无意识活动—成熟,是从事研究的思想的潜伏期;第三,无意识向意识的过渡—直觉的灵感,由于无意识活动,发现和发明的思想进入了意识的范围,最初常采用假说形式;第四,意识活动—思想发展,包括最后定形和检验。
在这种理论中,是把直觉作为从无意识向意识活动的一个过渡、飞跃来看待的。在此以前有意识的准备和努力,在此以后有意识的加工和检验。 o○傷wǒ。 的感言: 谢谢!
4、同样的音乐作品给人的感受不同体现了音乐艺术的什么特点??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
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 《词典》上的定义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门。 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
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和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 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 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去上音乐课。
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 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各文化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系统,民族音乐学是一门以该领域为讨论对象的学科。 1。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 2。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例如:领导艺术。 3。形状独特而美观的。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唯美主义是审美的最完美发挥。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
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快感。
5、以下哪些属于内隐的理念层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中第一句“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可知选项a正确。由文中第二句“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可知选项b正确。
由文中“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波及全国各地”,可知选项d也是正确的。本题要求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选项c所述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应选c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 生在内隐认知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积极认可态度,且概念词和属性词交互效应显著,不同的词汇类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大学生更容易 对积极情绪词做出反应。
6、关于语文: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 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
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
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7、索绪尔如何看待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在绪论部分,索绪尔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他把复杂的语言现象分为语言(langue)、言语(parole)和言语行为(langage)三个层面。
我们直接感受到的每个人的言语行为性质是多方面的,跨许多领域。它既是物理的,又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的。
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而储存于头脑中的系统。它存在于个人意志之外,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具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
语言和言语紧密相连,互为前提。个人要说话使人理解,必须用语言,同时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体现在言语当中,而且,使语言发生变化的也是言语。
所以,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
索绪尔认为,应该有两门学科分别研究,一门是语言学,一门是言语学。为了强调语言的同质性和系统性,索绪尔还提出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的区分,一切跟语言的机构、系统有直接关系的要素都属于内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8、“分别深入认识语言、民俗的基本属性”。 请问各位(尽量通俗易懂且又深入而全面)
一、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符号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以至文化工具,具有多种属性,这里介绍的是其基本的几个方面。
1、任意性。这里的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两个基本方面——声音和意义——而言的,是指声音和借助声音表达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这一属性。
如果将符号与指称对象即客观世界、行为以及人的内心感受等放在一起,其关系就更为复杂,任意性是符号所具有的基本要求,也是语言的最基本属性。各种语言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选择相应的声音形式指称同一个对象、表达同一个意义,其间的联系是没有理由的。语言的任意性是造成世界语言多样性的最重要的原因。
语言的任意性首先表现在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的约定俗成上,也表现在语言单位组合的方式选择差异上,如汉语言单位组合手段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而西方形态特征明显的语言则主要借助于复杂且规则严格的形态手段,也许个别具体的组合特征可以有认知意义的解释,但总体上看,不同类型的语言之间的差异很难有发生学意义上的理由。另外,语言系统中意义单位所产生的附属色彩也只能从民族文化习惯上去解释。
2、线条性。
符号的样式有多种,各类符号表意的形式也有差别,如视觉符号中的标记、图案,其中的构成成分就以平面甚至立体图形排列表意。而语言则是通过将组成单位(一般为词)按照线性排列的方式才能传达意义或情感,在口头上表现为语言单位只能以时间先后为序一个挨一个地说出来,无法同时说出两个以上的单位;在书面上则表现为必须按单向线状排列记录语言单位的文字,在中国古代书写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右向左,现代则为从左到右。
语言符号所具有的这种必须单向先后排列的特点就是其线性特征。
3、系统性。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大量的语言单位构成的,从最小的音素,到音义结合体语素、词以及由词构成的句子等,无论从结构要素上说,还是从结构关系上看,语言都是一个结构庞大、体系严密的系统。
从结构要素上看,语言系统是由层次分明、单位明晰的各级单位构成的,如最小的单位音位,可以构成最底层系统:绝大多数语言都有30到50个左右单位,这些音位各有自己的区别性特征,如/f/为辅音,/a/为元音,辅音又有唇音如/p/、齿音/f/等的不同,这些音位根据不同的特征形成不同的聚合系统,同时,它们又可以根据特有的规则形成更大的结合体——音节。
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数量庞大,但彼此也会因意义类型、功能特征等形成聚合系统,同样也按一定规则形成高级单位——词。至于最小的构句单位——词则更是数量庞大、功能复杂,但彼此之间也同样各因自己的意义和功能特征而起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因此,总的看来,语言是一个由数量众多且层次分明的单位组合成的复杂体系。各个层面的诸多单位则通过某种属性形成聚合群,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更大的单位。
从结构关系上看,语言体系的构成单位虽然众多,层次也非常分明,但如果没有一个严密而复杂的组合关系,这些单位也形同散沙,难以运用。就语音层面看,在现代汉语里有10个元音,22个辅音,但并不是任何两个音位结合都可以构成有效音节;语素构成词时,要受到结构和意义的制约,由词构成句子时,同样受到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的制约。可见,各级语言单位在形成有效结构时要受到严密的组合关系的制约。
从这里可以看到,语言符号不仅是一个构成严密的层级系统,而且符号单位之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关系:横向上看,符号与符号之间有复杂而谨严的结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语言符号的各个层面,如音素(或音位)可以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合成音节,语素可以组合成词,直至词或词组按照规则组合成句子。
纵向上看,在一个复杂的符号链上可以被替换的单位之间构成同功能聚合关系,符号的聚合关系属性也同样存在于任何一级单位中,就音位而言,辅音可以因发音部位构成不同的聚合类,也可以因发音方法构成不同的聚合关系。就词而言,英语里凡是在句子中有“数”的变化形式的词,构成了独立的类——名词。
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内最基本的关系,因为它们而使得具有层级特征的语言系统更加完整严密,语言符号也因此能够满足人类复杂的交际需要。
二、民俗的基本属性。民俗的基本属性是模式化、类型性,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其他属性。模式化的必定不是个别的,自然是一定范围内共同的,这就是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是群体共同创造或接受并共同遵循的。
模式化的必定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而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它才可能是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另一方面,民俗又具有变异性。
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了变化。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的,也表现为群体的,包括职业群体的、地区群体的、阶级群体的,这就出现了民俗的行业性、地区性、阶级性。
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这种时段之间的变化就是民俗的时代性。
9、心灵与“物质”的关系
语言有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与心灵层面。物的层面就是声音与铅字。
这个世界上能发音的不单单是人类,以声音为媒介方式来沟通的物种更是比比皆是,但是沟通方式复杂先进到这样的一种地步,乃至让这种沟通方式的使用者认
心灵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心灵世界。要认识心灵世界,首先要明确心灵世界的存在形式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对物质世界可以用我们的感官去完成,通过感官就能知道物质世界事物的具体存在形态、空间位置及其变化形式,也就是说当我们打开外感官我们就可以去接触和认识物质世界。
那么当我们“关闭”外感官的感官状态,敞开内感官时就能感知心灵世界心灵的具体状态及其变化。心灵世界与物质世界一样,非点,非浅,非面,而是“空间”的存在。当我们坐在办公室,只看着花瓶时,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不仅仅只有一个花瓶存在;当我们静坐在办公室内观时,虽然只能观察、触摸到某一种心态的存在,但亦如物质世界一样具有“空间”类似的范畴存在。
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结果,其中的任何一点也都是人的意识作用的结果。所以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是人心灵世界在物质世界的一种具体和外在的表现。心灵世界与物质世界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食物对应食欲,性对应性欲,权力地位对应权力欲望等。同时物质世界给人的体现是一种时空的存在,其实也是心灵世界的一种“时空”规则在外部的体现。
因为只有心灵世界本身具有“时空”的规则,才使人能够用时空的观念去感应和勾勒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存在上下、冷热、美丑、善恶等阴阳对立法则,也是因为心灵世界内部这种对立矛盾的规则对物质世界进行了感应和划分。人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认识和改造是心灵世界在外部的具体反映,人对物质世界的能感知、能认识是因为心灵世界有对应的“规则”存在,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又是心灵世界内在规则在外部的实现。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质世界是心灵世界的产物。人如果没有心灵世界,就无法认识和感知物质世界。通过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的这种联带关系,我们就可以逐步认识心灵世界的“本质”。
为现实可感世界之外存在一个由语言概念构成的独立世界的
10、什么是元语言意识
元语用意识是交际者在交际中选择语言、作出顺应时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反应。
元语用意识对语言选择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最终会在语用层面上得到表现。由于对于不同的语言选择,元语用意识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样,它们在语用层面上留下的“语言痕迹”(linguistic traces)的明显程度也会不同。在语言选择过程中,有很多语言手段可以标示元语用意识。本文是在Verschueren对元语用意识的标示成分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标示成分作的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元语用意识,标示成分,语言标示成分,副语言标示成分
引言
元语用意识(metapragmatic awareness)是语用顺应理论的重要概念。
顺应理论(Adaptation Theory)是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于1999年提出的,他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使用者之所以能够进行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选择过程实际上是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的动态顺应过程。
在交际中,人们作出语言选择和对语境顺应要涉及认知心理因素,即意识程度;而交际者在选择语言、作出顺应时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反应则是元语用意识。在其着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Verschueren对元语用意识的标示成分(1999:189-195)作了初步的阐述,本文在这基础上对元语用意识的标示成分作进一步的分析。
元语用意识
自然语言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它的反射性(reflectivity),即人们可以借助自然语言指称或描写语言本身,也称作自然语言的元语言功能(meta-language Function)。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一个意义的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说话人或多或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尽管有时候语言选择是自动的,但在多数语境条件下语言选择和策略选择要受交际目的的支配。
因此,人们的意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这就是一种有关语言使用的反射意识或元语用意识。 Verschueren(1999)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
语言使用者在做出语言选择之前,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表现形式才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对它们做出相应的协商和调整,最后做出适当的语言选择。这整个过程都是在大脑中做出的,属于意识的范畴,又由于它发生在做出语言选择之前,亦即存在于语言使用这一层面之上,所以Verschueren称为“元语用意识”。
元语用意识的标示成分(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元语用意识对语言选择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最终会在语用层面上得到表现。由于对于不同的语言选择,元语用意识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样,它们在语用层面上留下的“语言痕迹”(linguistic traces)的明显程度也会不同。
一般来讲,如果说话人有特殊的交际目的,他在做出语言选择时元语用意识往往会在较大程度上参与指导与调控,最终使做出的语言选择有明显的语用特征(吴亚欣,于国栋, 2023)。
用来标示元语用意识的手段很多,有语言性的(linguistic indicators),也有副语言性的(para-linguistic indicators),有的是显性的(overt indicators),有的则是隐性的(covert indicators)。Verschueren对元语用意识的标示成分(1999:189-195)作了初步的阐述。
他粗略地将元语用意识的标示成分分了三大类:第一大类是转换语(shifters),一般是指一些指示性语言符号,如人称代词,其他的一些指示表达,动词的体、时、态、语气、情态等;第二大类是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这类语言的范围很广,可以是单个的词语,如however,actually,because,well等,也可以是短语或小句子,如you know, I mean,I guess,if I’m not wrong等等,这类语词的研究很多(如冉永平);第三大类称作语境化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一般是指的韵律手段(prosodic markers),如重音、语调等,以及语码转换等。
维氏的这种分类比较宽泛,还有一些标示成分未能包括在内,没有考虑到语篇层次上以及副语言方面的因素。笔者主张对元语用意识的标示成分作另一分类,标示成分可以分为语言标示成分(linguistic 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和副语言标示成分(paralinguistic 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元语用意识的语言标示成分(linguistic 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元语用意识的语言标示成分可以从语言的各个层面来作具体阐述。
语音层面(phonetic level)
韵律手段(prosodic markers),如重音、语调等。
(具体分析略)
词汇层面(lexical level)
词汇层面的元语用意识成分较为复杂,需作详细的分类。(具体分析略)
句子层面(sentential level)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等。(具体分析略)
语篇层面(supra-sentential level)
语篇类型。
(具体分析略)
元语用意识的副语言标示成分(paralinguistic 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副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协助语言(一般指口语)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言语技巧的总称。
在交际中,副语言主要对语言(口语)起辅助作用,与语言(也包括口语的书面形式)一起构成交际手段的总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表达确定的信息,完成交际的过程。因而,伴随语言出现的副语言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在研究中不应该忽视他们。副语言成分一般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身势、说话人的紧张程度、体距、眼睛对视等。
。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