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美术的好处, 美术教学评价如何进行
导读:本文讲述了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美术对幼儿的综合发展、社会化教育、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等好处。文章也提出了美术教学评价中应该加入更多小组合作,尊重幼儿个性和兴趣,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呼吁美术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小组合作融入课堂中,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如下为有关孩子学习美术的好处, 美术教学评价如何进行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孩子学习美术有哪些好处
幼儿美术教育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学画过程,它是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起者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阶段是社会行为和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既要保持自我个性,又要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发展健全的社会人。
首先,学习美术可以培养幼儿与周围人的关系。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大家在集体协作下来完成,人与人之间协作关系已成为个人在事业上是否能成败的关键。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幼儿协调与周围人的关系这方面,有着它的重要意义。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工具的共用就充分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协作关系。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忘带了绘画工具,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意愿,就必须向他人借,与他人共用某些工具材料,从而才能完成任务。
其次,学习美术可以培养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幼儿画面中反映最多的是什么?是幼儿眼中的世界,是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得到的真、善、美、假、恶、丑,是幼儿了解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幼儿通过绘画对社会的观察反映,促使幼儿由个性人发展成为完整的社会人。例如:一名幼儿画了一幅《警察与小偷》的画面,画的内容是幼儿在超市中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个小偷把手伸进了顾客的衣袋中,在小偷的后面站着一名警察,警察的手已经抓之了小偷的衣领,周围站了很多围观的人。从这样的画面上不难看出,孩子的画面是反映孩子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幼儿只有了解了社会,在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批评假、恶、丑,才可能将自己有效的转化为一个健康、健全的社会人。幼儿参加绘画比赛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极好途径,幼儿的美术作品,通过参加绘画比赛、绘画展示活动,把这种单纯的个人行为加入进了社会生活之中,可以在社会他人中得到评价,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及为自己所带来的结果,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中融入社会生活。
第三、学习美术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学习美术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他只是一种认知的手段和方法。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孩子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孩子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他们画是他们的全部自我表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你就要掌握儿童绘画这把钥匙。
第四、通过绘画了解孩子的性格与爱好。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事实上绘画的确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儿童画是儿童自己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后表现出的感受,对于他们的创造表现,教师应给予理解和尊重,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儿童的作品。常听家长说儿童所画的东西不合比例,不像实物,这只能说明我们一些家长对孩子不了解,还看不懂他们的画。
2、如何进行美术教学评价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地把小组合作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如《服装设计》一课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请学生做服装设计师、为动物去参加歌唱晚会做服装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喜爱的动物制作迷彩服,并发表“动物模特”演讲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
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
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合作的评价标准。例如: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合作互动”的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不断提高美术素质的同时,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3、小孩学习美术有什么好处
有人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有一定的绘画才能,将来长大了就一定能成为画家。其实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为数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科学家、建筑师和画家的成才之路却常与儿时爱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幼儿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时期通过美术活动培养这种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育儿园(9ye.com),育儿,幼儿,幼儿园,宝宝)1687
美术活动除了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外,还可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幼儿一旦形成了这种能力。就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美术天才,也不管孩子长大后当不当画家,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无论对孩子的今天还是明天都有好处。
美术教育有特定的内容与意义。它是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通过绘画、设计、工艺制作等各种各样有趣的造型活动,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美术教育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美的现实和美的精神世界里;有造型美、色彩美;有大自然的美、人们劳动创造的美。这一切会使儿童获得美的感受。儿童美感的产生源于儿童对生活、对周围事物的真挚、美好的情感。所以美术能发展儿童美好的情感,提高他们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
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儿童心智的发展,因为它是“视觉艺术”,能使得儿童脑、眼、手并用,因而它能促进身心的成长发育。美术活动也有利于儿童思维能力和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利于发挥儿童的潜能与个性,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育,不单纯是绘画技能的训练,而是旨在育人;它不单纯是为培养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创造型的新人。
4、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管理
【如何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兴趣是美术课的前提要求,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但是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两难境地,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几个环节。
一、把握学生心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一个人对事物感觉喜爱的一种情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内容,适当增添校本教材内容。寻找新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相合”的结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用方面要灵活多变,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满足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给学生以希望。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们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再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紧扣新课标,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教学组织形式重新审视,立足美术色彩冲击力、渲染力和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艺术本身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力的。老师不应该以灌输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挥潜能。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以调节学生兴趣、气氛的内容、手段溶入课程教育中。如多媒体教育、意境的创造、各种工具的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课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些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课上我没有讲授理论的知识,而是在画室举办一个小型画展, 作品都是历届学生的优秀习作, 包括教师作品,内容题材什么都有.学生非常新鲜和好奇。教师在对这些作品一一讲解的同时,把书中的知识点巧妙地穿插进去。对这一教学形式,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别好,既增长了学生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与意义。这一点对中学美术教学尤为重要,这也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生活中的美,积极投身于审美体验。如在讲图案设计时,可把它与民族服饰上的图案、家中的沙发靠垫图案、床单上的图案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解,还可以穿插讲一些关于颜色的搭配、服装色彩与个人气质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文章绘制插图,教师通过文与画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构图设计中有效利用电脑技术,有效地加强了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
综上所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贵任感。在现代美术的基础教育中,教师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钻研教材,备好课,教好课。在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把握好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调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形成,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审美的良好教学气氛和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