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秩序有哪些方面,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1、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生命的一种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生的一种习惯和品质,从出生到6岁是宝宝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良好的秩序感在孩子6岁以前养成后,便会体现在孩子上小学、中学、大学的阶段,孩子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会收拾得整齐,孩子不会找不到东西或漏掉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学习中很自然的有条理地安排和使用时间。直到参加了工作,他们会知道工作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他们会抓住学习和工作的重点,这种能力成为可以终身受益的品质。
培养孩子秩序感
2、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
看起来不错
3、孩子的秩序感怎么训练
平常去超市买东西让她跟着,按秩序排队付款
为你奉上相关的权威解释,请你参考:
《如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小宝总是不让别人坐她自己的小板凳,总是让爸妈奶奶坐各自的凳子吃饭,妈妈一进门, 小宝就说:围巾去掉,换拖鞋,原来,小宝是已经有了秩序感。 0---4岁是培养秩序感的敏感期。
秩序可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在幼儿园及家庭环境中谈如何培养秩序感?力求通过一切有序的思想主线和行为,能帮助幼儿体会来自教育者的、真实的秩序感。使孩子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中协调发展,促使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如果父母不理解宝贝的心理需求,会觉得孩子真霸道,是他的东西别人就不能动。其实不然,这是宝宝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表现,反映了宝宝对空间秩序感的认识和体验。
这一时期宝贝的秩序感具有刻板性,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秩序是不可更改的。过去形成的记忆模式是这样,现在也必须是这样。如果他的玩具换了地方,座位被别人占了,自己的小床睡了其他小朋友,就可能感到不安,性子较急的宝贝会出现大哭大叫的情绪反应。理解了宝贝的这一心理需求,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养育策略。
所谓的秩序感,是指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顺序性、生活习惯、对所有物的要求上。0-4岁的幼儿是秩序感发展的敏感时期,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这期间注重孩子秩序感的培养,对孩子的将来,甚至是一身都极有帮助。
许多父母和教师都会碰到以下的现象:①孩子会突然无原由地变得十分烦躁,无论成人怎么安慰哄劝都没有作用;②孩子经常丢三落四,做事没头没脑,说话缺乏条理,其实这些现象前者往往是大人们在不经意中改变了环境中的某些事物的秩序,引起孩子的不适应,后者往往是孩子从小缺乏秩序感的培养而引起的。
蒙台棱利女士认为“秩序感”对儿童发展很重要。秩序可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发展内在的秩序感。在她研究的教具里都渗透着秩序感的培养,在她论著里也多次提到“秩序感”并指出,2—4岁是发展儿童“秩序感”的敏感期,“秩序感”是关键的特征。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的,这种秩序感与儿童对他所在的环境的体验有关。还有一种是内部的秩序感,当孩子从环境中建立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在逐步建构。秩序感使儿童能认识到每样物品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能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孩子在小时侯没有形成良好的秩序感,日后就会形成如上述丢三落四一样的情况。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能够在所有的细节方面支配它。
蒙台梭利教学实践,感触最深的是有关幼儿“秩序感”、 “专注力”的培养,特别是“秩序感”的培养。在敏感期里,大自然所赋予儿童的第一个本能是与秩序有关的,这就如同大自然给予人类一个指南针,让他们去适应世界。在此,简单谈谈利用孩子的敏感期,如何在家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最需要的是如何在预备好环境后,屏住气息去等待孩子心中的秩序感自然的萌牙,而不去做过多的介入及责难。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有句名言,跟随孩子-Follow the Chid。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准备好沃土,只需在旁欣赏孩子、观察孩子,适时的拔除杂草,灌溉水源,孩子会快乐而独立的长大呢!
家庭环境中的秩序的培养。
科学的蒙特梭利教育不仅是幼儿园和学校中应用的教育模式,更应伴随儿童生命的开始在家庭中应用起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让儿童在爱的抚慰中,自由、快乐、有序地活动、探索和尝试。体会成功、树立自信,使儿童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不同,不完全是为儿童的教育而设立的,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因此,如何在家中重视对秩序感的培养呢?
1、大多数的物品如家具、玩具以及衣物等尽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人虽然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家庭中应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家庭中的物品,特别是孩子要用到的用品和玩具应该让孩子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孩子的玩具请他自己整理、放置。同时大人也应养成使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的习惯,使孩子自然地感受到家里的秩序。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孩子可以自由地活动,做他想做的事情,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衣、脱衣、用餐、扫地等,就应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孩子遵守的规则,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这样不但方便家人,还为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
2、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良好的作息制度不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好处,而且还有助于孩子秩序感的形成。家长在要尽量给孩子一个有规律的作息制度,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每天早上按时起床,让孩子自己洗漱后进早餐,再按时上幼儿园。现在有的家长自己爱睡懒觉,也让孩子爱睡多久就睡多久,对孩子的身体不利不说,还使孩子养成了上学迟到的坏毛病,对孩子的秩序性发展受到阻碍。
3、为孩子示范做到清晰,体现秩序感。
在生活中尽量给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成人要以步骤清晰和放慢的动作向孩子展示每件事情的正确做法,并相应为孩子提供他易于使用的物品,这样孩子便会模仿运作,成人以步骤清晰和放慢的动作向孩子展示每件事情的正确做法,让孩子体验其中的秩序,并相应为孩子提供他易于使用的物品,这样孩子便会模仿运作,增进了自信,激发了自发性。
孩子良好秩序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孩子的生活中逐渐积累,慢慢形成。不重复的学具、适宜的用具,不复杂的做事程序、不混乱的教育要求等,一切有序的思想主线和行为,能帮助幼儿体会来自教育者的、真实的秩序感。从幼儿园与家庭同时入手,会使孩子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中协调发展,帮助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 照顾者了解孩子对秩序感的敏感关键期,减少孩子因变动产生的不安感,及知晓孩子对事物执着,给予孩子更多耐心,降低不必要的亲子冲突。
事 生活作息正常。找出孩子的生活节奏,何时吃饭、何时睡觉,在什么地方吃饭,在什么地方看书、玩玩具,有一固定的时间;以及日常生活作息中做事的合理顺序,例如:先洗手再吃东西,先刷牙再洗脸,顺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物 东西有定位。不要经常变动孩子生活中的摆设,对环境的布置必需有一合理性。诸如一些生活中小用品,如杯子应该放在托盘里、玩具放在篮子里……等。孩子长大后,对东西定位的概念,会逐渐养成收拾东西、整洁的习惯。
孩子在有秩序的人事物安排中,稳定而安心的成长,孩子两岁之后,秩序感会慢慢地内化,对周边人事物已建立秩序、连结及关系。以此为基础,拓展他更多生活的经验,以及对事情的推演、计划。
培养方案:
Step1无声示范
无声示范也可以说是环境熏陶,就是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当孩子很小时,他们会用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时大人的行为就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当然,好的行为能起到好的作用,不好的行为也会起到坏的作用。这就要求大人用完物品后尽量物归原位,家里保持整洁有序,无形中就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很好的秩序感。
无声示范贯穿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直至孩子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Step2有声示范
通过家长说做结合来培养孩子的秩序意识。家长在做有规律的工作时,告诉孩子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如,早上洗漱时,孩子在旁边看,就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在洗脸、刷牙,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洗脸、刷牙”;在孩子吃饭前给他穿外套时说:“宝宝在吃饭前要穿上小外套,不然就会把衣服弄脏了”;吃完饭,家长在把椅子和桌子归到原位时对孩子说:“吃完饭了,要把椅子和桌子放到原来的地方,不能乱放”,如此等等。通过家长的说和做让孩子对一些规律性事情有个大致的了解,使孩子对秩序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Step3行为培养
当孩子可以参与做一些简单的事时,家长通过和孩子一起完成工作,来强化孩子的秩序意识。如当孩子玩完玩具,家长对孩子说:“宝贝,玩具不玩了,就要收起来,不能放在地上了,来,咱们一起把它放到玩具箱里吧”;吃完饭了说:“宝贝,咱们一块把椅子(桌子)放到原来的地方吧”等。家长都要尽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行为培养不但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主要方法,而且还能增强孩子主动做事的意识。
Step4启发诱导
当孩子无意忘记做一些事时,家长通过提醒来引导孩子完成。如,当孩子弄了一地玩具要出门时,对孩子说:“宝贝,玩具不玩了,应该怎么办啊?”当孩子还不明白时,再进一步提醒说:“是不是要把玩具收起来啊?”当孩子把衣服乱放时,提醒说:“脱下的衣服应该放哪啊?”如此等等。当孩子回答正确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要给予纠正和补充,一步一步直到孩子把物品放到应该放的地方为止。
这时家长不能急躁,要循循善诱。提醒后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也可以通过重复提醒来增强诱导的效果。当孩子就是不愿意做时,家长要帮助完成,让孩子知道必须这样做才行。
Step5及时督促
在做好前几步的基础上,有时孩子一时忘记或有意偷懒,知道怎样能做而没有去做时,家长要及时提醒,提醒不行就要批评纠正,必要时也可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如不收拾好玩具就不能去玩其它东西等。通过以上步骤使的孩子的秩序感从无到有,逐渐加强,慢慢养成讲秩序的好习惯。
讲秩序的内容很多,例如定时吃饭、睡觉,饭前便后洗手等等,方法可参照以上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家长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坚持诱导、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由于孩子行为的不稳定性,培养过程中,孩子的行为经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家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只要能时时留心、处处注意,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下,孩子的进步也是很快的,孩子一天天的变化同样会让你感到欣慰。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5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