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小孩长大容易得什么心理疾病, 这个男孩失去父亲且母亲再婚,他的心理状态是否会受到影响_ (求助专家)
导读:本文讲述了孩子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即缺乏安全感。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应该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性格。文章也提到了父母在孩子情绪低落时的反应,包括冷漠、同情和关心。如下为有关这样的小孩长大容易得什么心理疾病, 这个男孩失去父亲且母亲再婚,他的心理状态是否会受到影响_ (求助专家)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这样的小孩长大容易得什么心理疾病
看了你写的这些,我的最大感觉是这孩子没有安全感。 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亲人,谁都不能代替。我觉得,她没有安全感,很大原因来自于小时候妈妈在身边的时间少,感受母爱不够多,虽然爸爸很疼爱她,但是后来脾气变坏,对她又不够疼爱,这一变化使她内心受到不小的伤害。她会外表装坚强,内心却脆弱、敏感,对他人心里设防,不会主动与人交往,更不会轻易付出,怕受伤害。对亲人和好友特别在乎,过于付出也是害怕会失去。童年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既然已经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好好地引导她形成好的性格,平时多关爱她,了解她的需要和困难,尤其在她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多开导帮助她,但不能过于干涉她的事情,要表现的自然,不要让她觉得太刻意像是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似地,应为这样的孩子比较敏感、多疑。多让她看些心理、性格方面的书,现在,这类的书也很多,什么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还有心灵鸡汤之类的感人小故事也蛮不错的。鼓励她多与人接触,她缺乏安全感,就要多为她制造安全感,让她多些快乐,少受伤害,让她感受到爱和关心。其实,我觉得,你说的每一点都是这孩子心理、性格上的不足,不利于将来的成长、发展,她的这些缺陷对她的人际关系会有不好的影响,对她为人处世的影响也一样。我建议,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多负起责任,引导她向开朗、阳光的性格发展。暂且说这些,由于是个人看法,难免有不恰当、不足之处,如有疑问,还请指出,谢谢。
3、孩子情绪反常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最不爱听的100句话“你真窝囊” 当孩子摔倒碰伤膝盖时,我们知道该做什么:清洗伤口,再系上绷带。可是,当孩子情绪受伤时,我们往往就束手无策了。面对孩子反常的情绪,我们该有怎样的反应?如何去进行疏导? 上幼儿园中班的亮亮回家后感到很沮丧,因为今天在幼儿园他想参加一群小朋友自发组织的游戏,但是毫无理由地被拒绝了。到家看见妈妈,他委屈得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他试图向爸爸诉说,可爸爸好像很忙的样子,只是跟亮亮说:“都是小男子汉了,还哭啊。”他又转向妈妈那里寻求安慰,可是妈妈也没有耐心听他说,只是一味地指责他:“就知道哭,真窝囊!”结果,亮亮更加沮丧了…… 亮亮的爸爸妈妈显然对儿子的特殊情绪缺乏认识,或许是忙于其他的事情,或许是对自己孩子的变化缺乏敏锐的观察。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父母也会和他们表现得一样。 结果会如何呢?给孩子说教,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没有倾听他的诉说,否定了他的情绪,他会认为父母根本不理解他的心情。于是,他会表现地更为情绪化。敷衍孩子,会让他觉得爸爸妈妈根本就不关心自己,从而对生活减少积极性。 不为他人所理解,这是最令人痛苦的一种体验。当你向别人诉说你的感受时,总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别人能不加评判地接受你的情绪。当你坐下来理智地思考解决办法之前,你需要一段时间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也是一样。可是很多父母往往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反应和孩子的期望截然相反。 那么,面对孩子的反常情绪,父母都会有些什么反应呢? 对待孩子情绪的三种反应
1、冷漠:那有什么? 冷漠是指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情绪“缺乏反应,缺乏兴趣,缺少关心”。父母常常由于工作太忙而冷落孩子,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容易被孩子理解为:“爸妈对自己漠不关心”。如果当孩子向你表达他的感受时,你毫无反应,或者说些责骂的话语,如“窝囊废”之类的话,孩子就会这样想:“爸爸妈妈一点儿都不关心我。他们不爱我。”
2、同情:我真难过,你真可怜! 与冷漠截然相反的另一端是同情,同情往往是指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产生共鸣,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为孩子的忧愁而忧愁。可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爸爸妈妈提供给他们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表现同情心态。这样孩子更会觉得自己可怜,而对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信心。
3、移情:看来你很害怕离开你的朋友。 移情就是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心灵和头脑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当你对孩子表现出移情时,他会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爸爸妈妈能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痛苦、恐惧、失望、愤怒或沮丧,并且能够谅解,同时又能比较明智地为孩子提供鼓励和帮助。移情能很好地安抚孩子的情绪,并且能够有效地使孩子摆脱这种情绪的影响。 毫无疑问,三种常见的反应中,移情是最好的一种。移情的反应,有利于孩子的自我接受,有利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一种亲密而互相信任的、健康的亲子关系。如何掌握这种特殊的育儿技能,其实并不难。 学习怎样移情 第一步:倾听。 当孩子悲伤、愤怒、抑郁或惊慌失措时,所需要的也许只是爸爸妈妈能聆听他的诉说。孩子只希望父母能够耐心听完他的诉说,不要对自己的表现做任何评价,也不要父母提任何建议。 所以,允许你的孩子向你诉说他的感受。你不要对他妄加评论,也不要急于帮他解决问题。通常,他需要知道的只有一点——你关心他,你愿意花时间来听他的诉说。让他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必要时,你可以提一些问题引导他诉说: “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当时说了些什么?” “同伴们不了解你,那时你有什么感受?”…… 小提示:爸爸妈妈在向孩子提问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使你的问题变成质问。 第二步:不加评论地接纳和反映孩子的感受。 接纳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不要评价,不要歪曲。描述你所看到的情绪表现: “小家伙,比赛输了,你很生气吧?” “看上去你的朋友令你心烦意乱。”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恰当描述情绪感受的强度。你可以用一些副词来形容孩子情绪的不同强度。 “你的朋友没有邀请你,所以你有点儿伤心。” “你的朋友没叫你一起去,所以你很伤心。” “你的朋友不把你当朋友,所以你非常伤心。” “你的朋友没有邀请你,所以你伤心极了。” 这类对情绪的反馈,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就像照镜子一样,孩子通过看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了解了自己的相貌、身材等身体特征,通过听爸爸妈妈对他感受的反馈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孩子还可以据此对自我情绪进行修饰和改变。通过给孩子的情绪命名的方式来反映他的情绪,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可以被别人接受。同时,它还使孩子知道:别人了解他的感受。这是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最重要的一步。 小提示:当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表示肯定时,不要翻来覆去地重复一两句话,否则孩子会对你的话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你口是心非。 第三步:如果有必要,事后可以引导孩子讨论他的感受。 在许多情况下,你不需要采取这一步。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或当孩子表现出比较极端的情绪时,你要先让他把情绪平静下来,当他的头脑保持清醒时,与他就这些问题做一些讨论。 这时,你可以和他讲道理,探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产生不良的情绪。你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从这次经历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你可不可以用另外的办法来处理:对你自己的态度有什么看法?” “你需要请求谁的谅解?” “通过这次经历,你学到了什么?”…… 小提示:在向孩子提这些问题时,重要的是要孩子通过自己的情绪反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要让他们反省。
4、父母离婚,孩子被抛弃,心里有什么问题?
应该会有深深的自卑感,觉得是自己哪里不好。所以遭到抛弃,性格扭曲,肯定也是很孤僻。不与人交朋友,难相处。容易暴躁。 要拯救他,必须让他走出心里的阴影。 对给他一点关爱。主动和他讲话。这样的人,不要看他强硬的外表,实际心里比任何人都脆弱。
5、关于我的心理问题
其实你应该首先从父亲的身影中走出来,父亲只是代表一类人,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那样的不付责任的。也许是父亲的行为让你产生了不安全感,可是你自己的人生要由你自己掌控的,喜欢就要去积极争取,婚姻,成立家庭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可以避免和逃避的。你要改变对异性的看法,同时给自己多一点勇气,你会很幸福的。 朋友,从你的问题中看到你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只是由于你是在一个不是很和睦的家中长大的,心中有着防范意识,其实朋友,你不必要隐藏自己的感情,有怎么样的父亲不是我们个人能决定的,不要因此而排斥周围的一切,我们依然要以爱的眼光看待周围一切,以爱的心情享受生活,尽我们的力量快乐的面对生活,面对现实,祝福朋友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幸福开心每一天!
6、请问我爸爸的心理出现什么问题?有什么方法改善?
看来你真的和你父亲交流的太少了,你也确实不懂他,像这种6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比年轻人更加希望体现他们的价值,以此来证明他们还有用,不希望被人认为是养老等死的了。你也要想点法子帮你父亲找点事情做,让他自己体现他的价值,如果你现在的环境不适合他,为什么不让他回老家去呢,既能够找得到可以沟通交流的人,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不能离开,你也可以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工作来做,分散他的注意力,就不至于经常闲来胡思乱想了,慢慢就会变得开朗起来。 让老爸多散散心,这个得多做做心里活动。 依你所说的有2种可能,第一种是因为你爸爸对社会没有安全感,无法接受和相信社会上的事情,医院,等等。第二种可能就是你爸为了减轻你们家里的负担编出来的借口,宁愿自己一个人去承受一切,至于是那种要你对你爸爸的理解了。如果是第一种你可以叫一些他信任的人去劝他,比如朋友,父母,家人等 遇到了难事了,这个时候你要了解因为什么事情犯愁的。才能更好的解决。 有点抑郁。
7、家庭沟通:如何说服父母接受你的意见
解决起来不大容易。而偏偏长辈大多固执,后辈又执拗,他们觉得自己正确的时候,往往靠争辩解决问题,这就更加激化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说服父母,就需要一定的技巧。说服父母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和沟通过程。 ——献殷勤,套近乎 献殷勤,不是虚情假意,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孝敬父母。虽然父母有许多缺点,可做儿女的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冷暖和健康,为他们分忧解愁。有了这个心理,你就会有许多“献殷勤”的办法,加上诚恳、礼貌、亲切的态度,自然而然就会讲得动听,父母也听得顺耳。 需要提醒的是,当父母问你什么事情时,这是送上门的“献殷勤”的好机会,你一定要耐心、认真地正面解答,这样一定会换得父母更多的怜爱。长辈总想更多地了解晚辈的生活,你只要耐心地陪着他们就足够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子女对父母更应该如此。而这种尊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经常向老人请教和商量问题。除了那些自己能够预料到的肯定与父母的观点存在明显分歧,而又必须坚持己见的问题之外,其他的事情,则应该经常及时地与父母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无疑是有好处的。即使清楚地知道自己与父母的观点绝对一致,也不妨走走过场,以求得意见一致给他们带来愉快心情。 ——利用类比讲明道理 在说服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把父母的经历和自己目前的状况类比,以求得他们的理解,使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 比如,有一位大学毕业生想到南方闯一闯,家长不同意,他这样找理由说服父亲:“爸,我常听你说,你16岁就离家到外地上学,自己找工作,独自奋斗到今天!我现在比你当时还大两岁呢,我是受你的影响才这样决定的,我想你会理解和支持我的。” 这样一来,父亲无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儿子便成功地说服了父亲。 一般情况下,做父母的都有自己认为辉煌的过去,难免以这些资本教育子女。对于已成年的子女,如果要干一番事业但受到父母的阻挠时,就可以拿他们的经历作为论据,进行类比,这样有很强的说服力。 ——以父母的期望作为自己的旗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未来都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他们常常教导子女要敢闯敢干,将来要做一个有作为、有成就的人。 在说服他们时,只要你提出的意见与他们的目标一致,就可以抓住这面旗帜,作为有力的武器,为己所用。 有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而父亲不同意儿子的选择,正在托人给他联系某机关单位。这个年轻人说:“这个公司我了解过了,很有前途,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和我学的专业很对口。再说,机关单位好是好,可是人才济济,我到那里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恐怕机会不多。可是,在这个公司就不同了,我去那里,总经理要我马上把技术工作抓起来,这是多好的机会。我从小就依靠你们,没有主见,我现在长大了,觉得你说得对,这个决定就是我自己独立思考定下的。我想你一定会支持我的。” 听到这里,父亲还能说什么呢? 一般说来,父母也都有尊严,对过去说过的话不会轻易失信,而且会及时兑现。所以,在说服他们时,就可以适当利用这种心理,用他们的话作为自己的旗帜,很容易就会成功。 ——发挥坚决态度的震撼力 子女在说服父母时要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选择是慎重下了决心的,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动摇,即使决定错了,也准备独自承担责任,决不后悔。 这种坚决的态度具有以柔克刚的作用,对于父母有强烈的震撼力。父母从中可以看到子女的主见和责任感,就不会硬顶着把事情搞僵,反而还会顺水推舟,同意子女的意见。 一位女孩的父母不同意女儿和那个男孩谈恋爱,她对父母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决心已定,希望你们能理解女儿的心思。以后吃苦受累我也心甘情愿。如果你们硬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就当没有生我这个不孝的女儿吧。不过,我是多么希望你们能理解和支持我呀!那样,我会感谢你们的。” 话说到了这里,父母还能说什么呢?他们并不想失去女儿,既然女儿已经铁了心,为什么还要苦苦相逼呢?这个事例中,女儿的决心起了重要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自己的意见不正确,甚至完全错误,那就不是说服父母的问题,而是应该愉快地放弃自己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意见。当然,这同样也需要勇敢和理智。 (责编:cyy)文章摘自 《口才成就一生》 作者:李问渠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更多文章进入书摘频道>>>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