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的空间距离,心理学专业知识拓展书籍推荐
导读:本文讨论了布洛对于传统距离概念的否定,他将美学距离定义为心理距离,即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美学距离可以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布洛认为心理距离又有一种矛盾,即“切射又带有距离”的“距离矛盾”。他提出“差距”和“超距”两个概念来解决这种矛盾。距离的矛盾是指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太近或太远,既要有切射身感又不能冷眼旁观。如下为有关布洛的空间距离,心理学专业知识拓展书籍推荐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布洛的空间距离
首先,他对传统的“距离”概念加以否定,这种概念通常在艺术上指“空间距离”——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而美学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即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我们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布洛认为它是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气质的特征和审美过程中审美意识的主要特征。他认为这种心理距离又有一种矛盾,即“切射又带有距离”的“距离矛盾”。欣赏者或艺术创造者与作品既要有切射身感而不是冷眼旁观,又要带有一定距离。为了解决“距离的矛盾”,他提出“差距”和“超距”两个概念。“差距”是指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太近,从主体方面说,是欣赏者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艺术品只能引动人的普通的情欲;从客体方面说,是因为过分写实。“超距”是指主客体之间距离太远,它给人造成不可能、造作、空洞、荒谬等印象。 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不同个性等而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根据霍尔博士(美国人类学家)研究,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
(1) 亲密接触 (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 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 私人距离 (personal distance 45-120)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 礼貌距离 (social distance 120-360) 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 一般距离 (public distance 360-750) 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是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个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拉开距离”具有保持身份的威严的功能,而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权利的一种方式。法庭、教堂、礼堂、会议厅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间距离来发挥这一功能,以表现优越感与从属关系。在中国,长辈和领导面朝南坐,在西方则坐在椭圆桌子头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固定模式,从而构成无数文化差异,让空间的使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布洛】(edwardbullongh,1880—1934)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1902年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主讲意大利文学,兼通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语言。1912年于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心理距离说”。布洛受现代社会科学影响,接受实证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对以往的心理学作了彻底批判。他根本否认美的纯粹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美的客观因素的追究,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他认为只有从这种角度去考察美,才不会造成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抹杀掉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使人们更加重视美感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然后才从这些心理事实出发,考察种族、气候、地理环境、社会教育、宗教等社会方面对心理的影响,这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而且对鉴赏力的品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布洛在批判传统美学拘泥于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专注于由对艺术品的观赏而生的心理效应——审美意识或态度,于是他提出了“心理距离说”。首先,他对传统的“距离”概念加以否定,这种概念通常在艺术上指“空间距
离”——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而美学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即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我们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布洛认为它是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气质的特征和审美过程中审美意识的主要特征。他认为这种心理距离又有一种矛盾,即“切射又带有距离”的“距离矛盾”。欣赏者或艺术创造者与作品既要有切射身感而不是冷眼旁观,又要带有一定距离。为了解决“距离的矛盾”,他提出“差距”和“超距”两个概念。“差距”是指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太近,从主体方面说,是欣赏者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艺术品只能引动人的普通的情欲;从客体方面说,是因为过分写实。“超距”是指主客体之间距离太远,它给人造成不可能、造作、空洞、荒谬等印象。“差距”和“超距”都是审美活动中的“失距”现象。他称这种距离的质变点为“距离极限”。凡是超出了“距离极限’而进入失距领域的“欣赏活动”,都不会获得美感。由于“差距”和“超距”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范围,所以应当允许人们在欣赏活动中存在个性差异,即“距离的可变性。”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的实质是指出人的审美活动和人的现实活动的本质区别;强调审美活动中的普遍差异性。为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和非规律性寻找理论根据。完全排斥对美的本质的追究,强调审美活动中主体方面的美感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性。他将西方主观论美学的各派学说加以重新融合,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一定借鉴价值。
2、心理学专业知识拓展书籍推荐
我也是学心理学的《 登天的感觉》很好看 下面的书都对专业很有帮助
一、名著类
1。 《发生认识论原理》 瑞士 皮亚杰著 王宪钿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96
2。 《精神分析引论》 奥 弗洛伊德著 高觉敷译 商务印书馆 1986
3。 《爱的艺术》(美)弗洛姆 著,李建鸣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4。 《爱与意志》 罗洛。梅著 冯川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二、理论类
1。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七版) 斯塔诺威克 著 范照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 《心理学的故事》 美 墨顿·亨特著 李斯等译 海南出版社 1999
3。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 岳晓东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5。 《发展心理学和你》 (英)朱莉娅·贝里曼(Julia C。Berryman)等著;陈萍,王茜译,2000
6。 《跟踪成熟的轨迹:发展心理学》,张明 著 科学出版社 2004
三、方法类
1。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美Roger·Hock 著 白学军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 《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第2版)》(美)德维利斯著 魏勇刚,席仲恩,龙长权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3。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美 劳伦·斯莱特著 郑维方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素黑有出书吗?叫什么
素黑女士这么有名怎么可能没出 楼上的不知道别瞎说
素黑女士是位心理学家 历年在香港《明报》、《星岛》、《信报》、《新报》、《电影双周刊》、《Magpaper》、《Marie Claire》、《越界》、《过渡》、《打开》、《演艺评论》(台湾)、《当代》(台湾)、《书城》、《玫瑰周刊》、《现代保健》 、《艺术生活》、《今日先锋》、《中月刊》(国际)等等报章杂志撰写专栏和特稿。现为《希望》、《Miss Style》、《美眉》、《女友》、《都市主妇》杂志,并为新浪网女性频道爱情急诊室专家,并香港《星岛日报》、《都市日报》、《姊妹》杂志等撰写专栏。
中国国内出版的著作有《你不是一个人》,《黑白情书》,香港出版著作包括《一个人不要怕》、《两个人的孤独》、《女人私密档案》、《女人性史档案》等。
4、vogue与悦己self
Vogue是时尚的导航。不管是高级成衣还是街头流行它都一一囊括,而且Vogue基本上和所有知名设计师都有合作。另一方面,Vogue的美容,家居,艺术等方面都非常有创造性,堪称现代与经典艺术的载体。
悦己则偏重于女性心理,帮助都市女性完善自我,探讨一些私密话题。时尚程度不及Vogue,但是适合调剂心态,是一本轻松的杂志。
5、心理学有哪些二类学术期刊
国内正规期刊中,带有“心理”二字的刊物只有20种。分别为:
心理发展与教育 CN11-1608/B 汉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N11-1873/R 汉文
心理学报 CN11-1911/B 汉文
心理与健康 CN11-3387/R 汉文
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CN11-4242/C 汉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CN11-4699/G4 汉文
心理科学进展 CN11-4766/R 汉文
青年心理 CN11-4850/R 汉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N11-5257/R 汉文
心理月刊 CN11-5488/R 汉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N12-1348/B
校园心理 CN14-1326/R
大众心理学 CN31-1228/G3
心理科学 CN31-1582/B
应用心理学 CN33-1012/B
心理学探新 CN36-1228/B
心理研究 CN41-1393/B 中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N43-1214/R
心理医生 CN46-1047/R
家庭心理医生 CN61-1424/R
——山东期刊采编中心 提供。(百度搜索我们)
6、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平面设计。传统文化中,“和”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兼容并包,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现代平面设计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和”,它从视觉信息传达的立场出发,将各种设计信息如图形、色彩、文字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视觉语言,处理好美与传达效果的关系的同时,以最具和谐美感的视觉语言的组合方式,实现信息和情感的有效表现传达。这不仅要求画面各视觉元素的高度融合,还要求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与受众等各方面的整体和谐,最终使受众在感受和谐美的同时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之目的。
(一)色彩之和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是一种主观性设计色彩,与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在观者的感受中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当代美国著名的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就曾经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色彩不同的心理效应,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因素比较复杂,在传统色彩设计中,顾及较多的是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人文因素——观者的群体和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社会文化以及民族特征等等。现代的色彩设计在人文因素的基础上,还考虑了造成色彩心理效应的不同技术手段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各方面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传统印刷色彩的套色方式发展到现在的影视色彩、网络色彩等,色彩在视觉展示方式和技术表现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异,在报纸杂志上适用的色彩,将之运用到网络上则未必和谐,而网络上的色彩与电视、电影的色彩又有差异。平面设计中的色彩之和,在此时已演变为不仅包含了平面构成中色彩元素本身的各种对比与调和,还包括色彩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运用的和谐与统一。
(二)图形之和
图形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信息的准确传达以及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
由于图形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幼等,都为人所看懂,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因此,所表达的感情和传达的信息比其他视觉元素更形象、直接,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总是与社会的整体审美意识、材料、技术等相适应的,同时还与人们对图形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有效地把握图形语言的平面视觉化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简单地对原有传统图形的再现,而是在现代审美观念、科学技术、传播手段等基础上,从心理——生理——审美结构出发,把可视感、动态感和立体感纳入对传统图形中的感知、辨识和设计的整个运动过程,使再现的图形元素在和谐的基础上,富有现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独特个性。其次,还要考虑图形元素在视觉传播过程中与受众的整体关系,是否能够感染受众、引导受众的行为。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图形元素设计和传播的整个过程才能和谐、统
一、完整,从而达到迅速准确传达信息以及引导受众行为的目的。
(三)文字之和
在中国设计师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汉字在文字设计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语言符号。“和”意识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汉字的创造无疑是遵循这一法则的,它用最简洁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的设计手段设计出结构完美、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件最具和谐美感的平面设计作品。
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之一,文字设计要研究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字体表现样式、艺术风格、文字的编排以及文字蕴含的更为潜在的情绪等等。同时还要综合研究与图形、色彩等要素的关联,从而使文字设计从单纯的说明与装饰转向运用字形、图形或结构本身去反映内容,追求“形式以悦目,意美以感心”的理想效果。但不管对文字进行何种艺术加工,都要让受众能够解读,如果设计的文字在表现形式不和谐、不统一,造成“形”和“意”的混淆,受众无法接受和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则失去了文字设计的意义。当代中国设计师有很多都是利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从汉字所蕴藏的中国文化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并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以汉字为代表的具有纯正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平面艺术,使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发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7、幼儿绘画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认识 哪一个刊物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孩子上早教班,参加一些兴趣培训,开发孩子的智力。其中幼儿学绘画是很多家长的首要选择,因为绘画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可是怎样进行幼儿绘画启蒙教育?
一、兴趣比绘画更重要
幼儿阶段绘画兴趣是最重要的。首先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风景,观察生活,让他们感知这个美好而又神奇 的世界,然后再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笔自由自在地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这个时期的幼儿尚不具备用文字、数字等手段进行交流的本领,绘画信手涂抹也可以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绘画活动作为一种游戏,3—6岁的幼儿几乎百分之百地喜欢它。针对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 绘画的最初启蒙应以兴趣为主。
二、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1。基本线段、几何图形的训练
为了使幼儿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线段和几何图形,将横线、竖线、斜线、折线、弧线、锯齿线、波浪线、 螺旋线等集中起来,一节课教给幼儿,然后再教幼儿由线段组合图形。如两条横线两条竖线可以组成长方形和正方形,两条横线两条斜线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如此类推。这样不但学得快、记得牢,而且 还锻炼了绘图能力。几何图形是抽象的思维结果,当幼儿运用这些几何图形及线段进行作画时,又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并促其不断发展。
2。构图能力的训练
第一步训练将主要内容画在画面当中。教师出示一组范图,范画上只画一个苹果分别在不同位置上,让幼儿比较哪幅最好。经过训练他们大部分都能将绘画的主要物体画在画面当中,而没经过训练的幼儿画在什么位 置上都有。
第二步训练幼儿绘画的稳定性。教师出示一组范画,画的内容是3个苹果,经过训练,幼儿的构图基本稳定。
3。训练幼儿观察力
要想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必须训练幼儿视觉的敏锐性。上课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图形进行观察、分 析,如画小鸡,引导幼儿观察头、眼是圆形,身子是椭圆形,嘴是折线,爪子是斜线,翅膀是弧线,这样,幼儿有了兴趣,自己能独立用几何图形组成一个画面。
随着画面的不断复杂化,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因 此,不论是绘画课还是其它课,或日常活动中,都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经过训练观察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画人物头像时,不仅能画出头发、耳朵、而且能画出男、女、老、少的不同发式。
由于幼儿对绘画有了浓厚的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加之生动有趣的绘画内容,幼儿注意力逐渐 从无意识注意向有意识注意发展。
4。提高幼儿的绘画记忆水平
教师先画出一幅画,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再擦掉部分内容,让幼儿说出擦掉的部分内容;教师再擦掉整 幅画,再让幼儿凭记忆说出全部内容,然后画出来。如此反复练习、强化,随着幼儿画面的完整性、准确性的提高,幼儿绘画记忆力就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5。丰富幼儿的感受力
教师带领幼儿走向社会,参观商店、市场、邮局、公园、车站,观察景物四季变化(同家长配合进行)认 真观看运动会及各种形式的演出,让幼儿身临其境,对周围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体验。家长要与教师配合,经常为幼儿购买内容新颖、图片生动、色彩鲜明丰富的儿童读物及画报,扩大幼儿的感受力。
6。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如何在绘画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其想象力呢?首先给幼儿一个图形,要求幼儿以该图形为原型画出 具体的图形,如给出长方形,要求幼儿根据长方形可以画汽车、房子、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等,越多越好。
再给幼儿多个图形,要求幼儿进行组合。圆形和三角形、椭圆形组成小鸡,长方形组成小鸡的房子。在学会图 形组合的基础上要求幼儿讲出情节内容。如听故事绘画,教师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绘画,教师稍加指点,幼儿就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通过以上6项内容的训练,幼儿绘画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其智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
一般来说,孩子参加早教班,总是以培养兴趣为主的,所以在孩子绘画启蒙阶段都是从兴趣出发,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
8、炒股都有哪些成熟理论?
成熟的理论有:道氏股价波动理论、波浪理论、成长周期理论、股票价值理论、信心理论 随机漫步理论、亚当理论、黄金分割率理论、相反理论、证券市场分析论等等。
1。技术分析的含义
所谓股价的技术分析,是相对于基本分析而言的。正如上一部分所述,基本分析法着重于对一般经济情况以及各个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行业动态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股票的价值,衡量股价的高低。而技术分析则是透过图表或技术指标的记录,研究市场过去及现在的行为反应,以推测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其依据的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是由股价、成交量或涨跌指数等数据计算而得的,我们也由此可知——技术分析只关心证券市场本身的变化,而不考虑会对其产生某种影响的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等各种外部的因素。
基本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股票现行股价的价位是否合理并描绘出它长远的发展空间,而技术分析主要是预测短期内股价涨跌的趋势。通过基本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应购买何种股票,而技术分析则让我们把握具体购买的时机。在时间上,技术分析法注重短期分析,在预测旧趋势结束和新趋势开始方面优于基本分析法,但在预测较长期趋势方面则不如后者。大多数成功的股票投资者都是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他们用基本分析法估计较长期趋势,而用技术分析法判断短期走势和确定买卖的时机。
股价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认为股价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基本分析主要是根据对影响供需关系种种因素的分析来预测股价走势,而技术分析则是根据股价本身的变化来预测股价走势。技术分析的基本观点是:所有股票的实际供需量及其背后起引导作用的种种因素,包括股票市场上每个人对未来的希望、担心、恐惧等等,都集中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和交易量上。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空中楼阁理论。空中楼阁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的,该理论完全抛开股票的内在价值,强调心理构造出来的空中楼阁。投资者之所以要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某种股票,是因为他相信有人将以更高的价格向他购买这种股票。至于股价的高低,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更大的“笨蛋”愿以更高的价格向你购买。精明的投资者无须去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他所须做的只是抢在最大的“笨蛋”之前成交,即股价达到最高点之前买进股票,而在股价达到最高点之后将其卖出。
2。道氏股价波动理论
根据道氏理论,股票价格运动有三种趋势,其中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趋势,即股价广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变动情形。这种变动持续的时间通常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价总升(降)的幅度超过20%。对投资者来说,基本趋势持续上升就形成了多头市场,持续下降就形成了空头市场。
股价运动的第二种趋势称为股价的次级趋势。因为次级趋势经常与基本趋势的运动方向相反,并对其产生一定的牵制作用,因而也称为股价的修正趋势。这种趋势持续的时间从3周至数月不等,其股价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为股价基本趋势的1/3或2/3。股价运动的第三种趋势称为短期趋势,反映了股价在几天之内的变动情况。修正趋势通常由3个或3个以上的短期趋势所组成。
在三种趋势中,长期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股价的基本趋势,其目的是想尽可能地在多头市场上买入股票,而在空头市场形成前及时地卖出股票。投机者则对股价的修正趋势比较感兴趣。他们的目的是想从中获取短期的利润。短期趋势的重要性较小,且易受人为操纵,因而不便作为趋势分析的对象。人们一般无法操纵股价的基本趋势和修正趋势,只有国家的财政部门才有可能进行有限的调节……【详细】
3。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 R·E·艾略特(R·E·Elliot)所发明的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靠而观察得来的规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数、价格的走势,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运用最多,而又最难于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
艾略特认为,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波,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有循。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预测价格未来的走势,在买卖策略上实施适用。
波浪理论的四个基本特点
(1)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会交替进行;
(2)推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两个最基本型态,而推动浪(即与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个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来表示,调整浪也可以划分成三个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个波浪(五上三落)完毕之后,一个循环即告完成,走势将进入下一个八波浪循环;
(4)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因为市场仍会依照其基本型态发展。波浪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细,但其基本型态永恒不变……【详细】
4。股市发展阶段与成长周期理论
证券市场发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样,但一般都要经历5个阶段。
休眠阶段:此阶段了解证券市场的人并不多,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也少,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投资者发现,即便不算潜在的资本增值,获得的股利都超过其它投资形式得到的收益,于是他们就买进股票,但开始还是小心谨慎。
操纵阶段:一些证券经纪商和交易商发现,由于股票不多,流动性有限,只要买进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价格。只要价格持续高涨,就会吸引其他人购买,这时操纵者抛售股票就能获取暴利。因此,他们开始哄压市价,操纵市场,获取暴利。
投资阶段:有些人通过买卖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资本增值,不管已经实现了的或还只是帐面上的,这些暴利的示范作用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机行列,投机阶段就开始了,股票价格大大超过实际的价值,交易量扶摇直上。新发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额急购,吸引了许多公司都来发行股票,原来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获利,于是扩大了上市股票的供应。
崩溃阶段:到一定时机,用来投机的资金来源会枯竭,认购新发的股票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头脑静下来,开始认识到股票的价格被抬得太高了,与本来的价值脱节得太厉害。这时只要外界一有风吹草动,股价就会动摇,然后价格开始下降。
成熟阶段:在股市下跌之后,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使公众对股票市场重新恢复信心。这个时间的长短视价格跌落的幅度,购买新股票的刺激,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这些人亏了大本。他们只留着作长期投资,寄望于将来价格的回升,一些私人投资者变得谨慎了,一些没有经历过崩溃阶段的新的投资者加入进来,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也扩大了,这样成熟阶段就开始了这里股票供应增加,流动性更大,投资者更有经验,交易量更稳定,虽然股票价格还是会波动,但不像以前那样激烈了,而是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上下波动……【详细】
5。信心理论
信心股价理论,是基于市场心态的观点去分析股价。由于传统股价理论,过于机械性地重视影响公司盈余,而并不能解释在多变的股市中股价涨跌的全盘因素。尤其当一些突发性因素导致股价应涨不涨,反而下跌,或应跌不跌,反而上升,此种现象,更使传统的股价理论变得矛盾。因此信心股价理论,强调股票市场由心理或信心因素影响股价。
根据信心理论,促成市场股价变动的因素,是市场对于未来的股票价格、公司盈利与股票投放比率等条件,所产生信心的强弱。投资者若对于股市基本情况乐观,信心越强,就必然以买入股票来表现其心态,股价因而上升,倘若资金本身过于乐观时,可能漠视股票超越了合理正常价格水平,而盲目大量买入,使股票价格上涨至不合情理的价位水平。相反,投资人士若对股票市场基本情况表示悲观时,信心转低落,将抛出手中股票,股价因此而下跌,倘若投资人士心理过度悲观,以致不顾正常股票价格、公司盈余与股息水平而大量抛售股票,则可导致股票价格被抛低至不合理水平。就因为投资人信心的强弱,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情况,有时甚至与上市公司营运状况,以及获利能力等基本因素完全脱节,使股价狂升暴跌原因就在这里。
信心股价理论,以市场心理为基础,来解释市场股价的变动,并完全依靠公司财务的上的资料,故此理论可以弥补传统股价理论的缺点,对股市的反常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譬如经济状况良好,股价却疲弱,或者经济情况欠佳而股价反而上升的原因,如果这个理论是对的话,投资的策略就是研究市场心态,是悲观还是乐观,而顺应市势去做,必可获利。
但信心股价理论亦有其缺点。严重的弱点,因于股票市场的群众信心很难衡量,常使分析股票市场动态的人士感到困惑,因此仍有不少投资人士信任传统股价理论,可是在很多情况下,传统股价学说,又被证明失败。
比较上述的两种股价理论,传统股价理论过于重视公司的运作情况和经营获利能力,忽视其他影响股价的众多外在因素,自然有所缺失。信心股价理论则又过于重视影响股价的各种短期外来因素,而忽略公司本质的优劣。
6。股票价值理论
最初提出股票的价格与价值分离的是美国的帕拉特(S·S·Pratt),他在1903年出版的《华尔街的动态》(The mork of wall street,1903)一书中,提出股票价值的经济本质在于股息请示权其影响因素中,诸如:股息企业收益、经营者素质以及企业收益能力,其中以前者最为重要,其他的重要因素均属影响股息的间接因素。帕拉特认为,在理论上股票价格与真实价值是一致的,但实际上两者差异颇大。但他认为两者差异的现象并不限于股票,其他财产也有这种情形,只是股票比较特殊而已。因为就价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来决定,不见得就会与真实价值完全一致。而且,除了形成股票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真实价值之外,仍有许多其他的影响因素,诸如:这种好坏消息、证券市场结构、“股市人气”、投资气氛等,加上绝大多数对上市公司的生产事业外行的投资人结合成的各种判断,帕氏虽然强调证券市场的分析,但其理论尚缺乏“严谨性”,不明确之处颇多。
其后,哈布纳(S·S·Hebner) 在《证券市场》(The Stock Market,1934) 一书将帕氏的论点加以补充,哈布纳以股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作为投资的指针,而且利用财务分析来把握股票价值,并强调股票标价格和市场因素与金融的关系,他认为“股票价格倾向与其本质的价值一致”,就长期的股价变化因素而言,与其本质的价值有关的即为长期预期收益与资本还原率。他认为,“就长期来看,股票价格的变化,主要是依存于财产价值的变化。”此外,哈布纳还致力于证券分析与证券市场分析的结合。
贺斯物在《股票交易》(The Stack Exchange)一书中, 则站在证券市场分析的立场,除了区别股票的价值与价格之外,再进一步确认股票的本质价值在于股息,强调股票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的根本区别点在于股票价值与市场操作有所歧异。
与帕拉特同时代的莫迪(J·Moody) 在《华尔街投资的艺术》( The Art Of Wall Street Investing,1906)一书中,则认为普通股的权利重点不仅仅是领取股利权利而已,还要看“发行公司负担其支出,诸如:公司债息、董事、监事酬劳、利息支出之后的可分配于股息之纯收益之多少的大小来看。因为,大部分上市股票有限公司的收益情况变动幅度大,有时候扣除其他费用之后,企业收益变成亏损的情形也颇为常见。因此,对于普通股的议决权(参加经营权)与公司资产价值的的评价,需要加上“投机性”因素。
莫迪更强调上市公司产业别“质”的考虑,当时的两大产业--铁路与工业股票之中,前者富有安定性、发展性,后者具有较大的投机性。即使两者收益一致,价格也会有所差别。因此,莫迪的著作中更进一步强调了资本还原率和风险因素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
探讨股票价值本质的,还有戴斯(D·A·Dace)和埃特曼(W·J·Eiteman)两人。他俩合著了《股票市场》(Stock Market,1952)一书。在该书中,作者从历史, 法律的观点来探讨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从法律上规定股东的权利来把握股票本质。他们指出,股东有三个基本权利:(1)参加公司的经营决策权;(2)剩余财产分配权;(3)股利请求权。但是由于现代证券流通市场的发达,中小股东越来越多,大部分的股东都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的打算,而且以分配剩余财产目的才购买股票的已绝无仅有。从而,购买股票的目的于领取股息,而分配股息的多少又取决于企业收益,因此,作者认为,“投资人购买股票之际,实际上是买进企业现在和将来收益的请求权”。
7。亚当理论
从19世纪重视投机性的证券市场分析后,进入20世纪,证券分析家逐渐提出了理论上的体系。 首先是柯丁雷(W·G·Cordinly)在《证券交易入门》(Guide To The Stock Exchang,1907)一书中,提出“股票价格由供需规律来决定”的观点。为了深入探讨“供需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必须重视社会大众的意见。但他的著作的理论基础仍然不够,缺乏精确性。哥罗丁斯基(J·Grodinsky)在《投资学》(Investment。1953)一书中,从另一个角度对证券市场进行了分析。他从研究供需因此来预测股价,并具体指出了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重视股价与其他经济现象的关系,从这些关系的变化来预测股价的波动,此种方法就是现在通称的“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另一种方法不重视股价与其他经济现象的关系,而仅股票市场内部的技术性因素的各种现象来预测股价。此即为现在通称“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前者考虑诸如:(1)股票利率与股价关系;(2)比较股息利殖率与债券利殖率来判断市场状况:(3)股价与利率的关系:(4)经济成长,景气与股价波动之关系。后者则考虑诸如:(1)证券市场内部投机因素之分析;(2)观察过去股价趋势推测未来股价动向,主要采用各种曲线图;(3)观察社会大众的投资动向;(4)检讨股票交易量值与股价关系等等。
孟德尔(Mindell,J。)在《股票市场》(The Stock Market,1948)一书中,则认为股价的变动不仅仅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但多,而且复杂,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颇为困难。所以孟德尔列述以下各主要影响因素:(1)利率;(2)企业收益;(3)景气活动;(4)股票市场动态;(5)货币政策情况:(6)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7)大众投资者的市场心理;(8)政治的影响;(9)天灾人祸的发生;(10)经济情况状态;(11)人口变动等等……【详细】
8。随机漫步理论
一切图表走势派的存在价值,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就是股票、外汇、黄金、债券等。所有投资都会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会像历史一样不断重演。譬如经济如果由大萧条复苏过来,物业价格、股市、黄金等都会一路上涨。升完会有跌,但跌完又会再升得更高。即使短线而言,支配一切投资价值规律都离不开上述所说因素,只要投资人士能够预测哪一些因素支配着价格,他们就可以预知未来走势。在股票而言,图表趋势、成交量、价位等反映了投资人士的心态趋向。这种心态去向构成原因,否认他们的收入、年龄、对消息了解、接受消化程度、信心热炽,全部都由股价和成交反映出来。根据图表就可以预知未来股价走势。不过,随机漫步理论却反对这种说法,意见相反。
随机漫步理论指出,股票市场内有成千上万的精明人士,并非全部都是愚昧的人。每一个人都懂得分析,而且资料流入市场全部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并无甚么秘密可言。既然你也知,我也知,股票现在的价格就已经反映了供求关系。或者本身价值不会太远。所谓内在价值的衡量方法就是看每股资产值、市盈率、派息率等基本因素来决定。这些因素亦非什么大秘密。每一个人打开报章或杂志都可以找到这些资料。如果一只股票资产值十元,断不会在市场变到值一百元或者一元。市场不会有人出一百元买入这只股票或以一元沽出。现时股票的市价根本已经代表了千万醒目人士的看法,构成了一个合理价位。市价会围绕着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这些波动却是随意而没有任何轨迹可寻……【详细】
9。相反理论
相反理论的基本要点是投资买卖决定全部基于群众的行为。它指出不论股市及期货市场,当所有人都看好时,就是牛市开始到顶。当人人看淡时,熊市已经见底。只要你和群众意见相反的话,致富机会永远存在。
(1)相反理论并非只是大部分人看好,我们就要看淡,或大众看淡时我们便要看好。相反理论会考虑这些看好看淡比例的趋势,这是一个动概念。
(2)相反理论并不是说大众一定是错的。群众通常都在主要趋势上看得对。大部分人看好,市势会因这些看好情绪变成实质购买力而上升。这个现象有可能维持很久。直至到所有人看好情绪趋于一致时,市势社会发生质的变化——供求的失衡培利尔( Humphrey·Neil)说过:当每一个人都有相同想法时,每一个人都错。
(3)相反理论从实际市场研究中,发现赚大钱的人只占5%,95%都是输家。要做赢家只可以和群众思想路线相背,切不可以同流……【详细】
10。黄金分割率理论
在股价预测中,根据该两组黄金比有两种黄金分割分析方法。
第一种方法:以股价近期走势中重要的峰位或底位,即重要的高点或低点为计算测量未来走势的基础,当股价上涨时,以底位股价为基数,跌幅在达到某一黄金比时较可能受到支撑。当行情接近尾声,股价发生急升或急跌后,其涨跌幅达到某一重要黄金比时,则可能发生转势。第二种方法:行情发生转势后,无论是止跌转升的反转抑或止升转跌的反转,以近期走势中重要的峰位和底位之间的涨额作为计量的基数,将原涨跌幅按0.19
1、0.38
2、0.
5、0.6
18、0.809分割为五个黄金点。股价在后转后的走势将有可能在这些黄金点上遇到暂时的阻力或支撑……【详细】
11。技术分析的操作原则
由技术分析定义得知,其主要内容有图表解析与技术指标两大类。事实上早期的技术分析只是单纯的图表解析,亦即透过市场行为所构成的图表型态,来推测未来的股价变动趋势。但因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上,易受个人主观意识影响,而有不同的判断。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戏称图表解析是一项艺术工作,九个人可能产生十种结论的原因。为减少图表判断的主观性,市场逐渐发展一些可运用数据计算的方式,来辅助个人对图形型态的知觉与辨认,使分析更具客观性。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