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哪些性的特征
导读:本文讨论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包括感知、注意、记忆的发展,以及想象、思维和情感的逐渐发展和变化。他们的个性特征则表现为自我意识、性格和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其中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及人格。如下为有关举例说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哪些性的特征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举例说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心理主要特点: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2、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哪些性的特征
就目前西方心理学界研究的情况来看,从其内容和形式分类方面来看,主要有下面五种定义:
第一,列举个人特征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品格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气质、技能和德行。
第二,强调个性总体性的定义,认为个性可以解释为“一个特殊个体对其所做所为的总和”。
第三,强调对社会适应、保持平衡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体与环境发生关系时身心属性的紧急综合”。
第四,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行为”。
第五,对个人行为系列的整个机能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W.Allport)提出来的,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3、心理学研究的心理现象即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包含哪些内容?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和人格(personality)(或个性)两个方面。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三种心理过程互相联系、相互制约,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对人的认识也有重要影响。
二、人格
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自我意识。
心理学(XLX.NET)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www.xlx.net/xinlikepu/14356.html